第一百九十三章金唱片大賞
“在練什麽歌?”
沒有管一起進來的吉天拓郎,畢文謙朝河合奈寶子點點頭,徑直走到黎華麵前,看著仍是一身白西裝的她。
黎華也隻是瞄了一眼吉天拓郎,便對著畢文謙微笑:“《淋しい熱帯魚》(即《寂寞的熱帶魚》)。”
“感覺如何?”
“不好唱。”黎華搖搖頭,很是疑惑,“歌詞莫名其妙的,無病呻吟。前麵還好說,高潮部分的高音,簡直不知道該怎麽唱才符合要求。師父,你真確定這樣的歌會有人喜歡?”
……這歌可不僅登上過日本0榜冠軍,而且是得了1989年日本唱片大獎的啊……好吧,黎華的看法其實說到畢文謙心坎上了。
忍著嘴角的抽動,畢文謙拉著黎華左手的指尖兒,說起了漢語:“這歌的關鍵在於編曲。我說過,日本社會現在日漸流露著暴發戶的心態。所以,華麗的電子樂風格,浮華迷醉的調調,很可能取悅此時的日本人。你和河合奈保子,隻需要唱得過得去就行了。非要說的話,唱得像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兒就好,就是那種聽上去很容易被騙的感覺——這肯定不是你願意的方向。我也對你說過,要讓你坐著把錢賺了,沒必要過於刻意討好日本人。”
畢文謙本想說唱出讓人想犯·罪的聲音,但要真說出來,那肯定是作死了。
“哈……”黎華一句句聽下去,臉上浮現起笑容,“可是,你也說過,歌神是要什麽歌都能唱到極致的啊!你的意思我大概懂了,我認真試幾天,要是實在不成,也不勉強。”
兩人用漢語說得起勁兒,河合奈保子實在聽不懂,隻能保持著笑容,慢慢走到吉天拓郎旁邊,小聲地叫起“前輩”什麽的,也漸漸交談起來。
“我可不願意因為我一句話,讓你受了委屈。”
畢文謙捉著黎華的手指,低頭輕輕撚著。
“什麽委屈不委屈的。要這麽說,我在京城,豈不是風吹雨淋了?”
黎華哈哈地笑,抬起右手,按著畢文謙肩頭:“對了,說個事情,你可能會有興趣。”
“哦?”
“傳聞,因為我們中國的青歌賽邀請東亞各地歌手參加的事情,日本這邊流行音樂協會似乎受到了刺激,決定搞一個什麽金唱片大賞。日本原本就有一個唱片大賞,但頒獎隻針對日本國內的歌手。而這個將要新成立的大賞,據說要搞成什麽邦樂、洋樂兩個部分。”
黎華臉上有著八卦的小興趣,但畢文謙卻反應不大。
——所謂金唱片大賞,畢文謙作為穿越者,研究過流行音樂的穿越者,當然知道這東西。本就是在今年醞釀,明天正式開始頒獎的東西。所謂邦樂和洋樂,也是正常的“曆史軌跡”。
所謂受青歌賽的刺激,大約是黎華想多了。說到底,黎華究竟也是80年代的中國人。
“然後呢?”
黎華倒沒有在意畢文謙的興趣缺缺,繼續說著:“這些本來隻是日本流行音樂協會自己的事情,和咱們沒關係。但現在起了一個據說不小的爭論——中國的流行音樂,在日本,到底該屬於邦樂還是洋樂?”
噗……
畢文謙又一次懷疑世界線是不是進錯了。
“……這算是什麽問題?”
“在日本,有些人覺得,邦樂是日本本土音樂,洋樂是外國音樂;也有些人覺得,邦樂是東方音樂,洋樂是西方音樂。”
“這沒有衝突啊?”
“沒衝突?”黎華愣了一下,不明白畢文謙為什麽會這麽想,“據說明年三月要頒發第一屆金唱片大賞。私下裏傳聞,洋樂大賞唿聲比較高的,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的麥當娜,一個是我。”
“你?!”
畢文謙一下捉緊了黎華的手指,直勾勾地盯著她。
這家夥,該不會真的是……鳳傲天吧?
“為什麽?”
“我們那首歌在日本已經賣了快200萬張了,在o榜上的確遙遙領先。”黎華既沒有什麽自豪,也沒有什麽不好意思,倒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據說,在日本這邊,評獎是會考慮銷量的影響的。”
觀察著黎華的表情,畢文謙一時間倒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那,你覺得你和那個什麽麥當娜,誰更有希望?”
“我怎麽知道?我隻是在和哥倫比亞公司的人交流時,聽說她新出的歌在美國蟬聯著冠軍。我連她的歌都沒聽過。”黎華搖搖頭,“何況,我也不知道日本這個獎會因為些什麽而評出來。”
好吧,她說得好有道理。於是,畢文謙把問題踢了迴去。
“那……這個事情,你怎麽看?”
黎華抬眼看了看離門口不遠的河合奈寶子和吉天拓郎,他們仍然在聊著什麽,看上去頗為融洽,邊玫在他們附近,一動不動,靜靜聽著。
“歌詞、旋律、編曲,都是你創作的,我隻負責演唱,而且還是在你的指導下。結果,現在有可能因為賣得多就把獎給我——這不是笑話嗎?我個人對這個獎沒啥興趣。不過,哥倫比亞公司那邊問我的意見,想參加邦樂還是洋樂的角逐,這事情,就不僅僅是音樂的事情了。”黎華反手捉住畢文謙的手掌,認真地看著他,“日本一直以來,有脫亞入歐的思潮,但又被視為東方人。不少日本人以東方唯一的發達國家自詡。邦樂定義為日本本土音樂,和定義為東方音樂,既是不同的文化態度,也是不同的政治態度,而把中國流行音樂劃在哪邊,也是很微妙的事情。本來,日本人怎麽想,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他們問到了我,我也許是首例,就不能坐視不理。師父,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我們在5月舉辦了東亞範圍的青歌賽,他們這麽快就要搞什麽金唱片大賞——細細琢磨琢磨?”
聽著黎華的話,畢文謙有些頭疼了——本來以為是黎華想多了,但似乎……是蝴蝶效應掀起的波瀾又大了一圈。
好吧,她又把皮球踢了迴來。
或者說……要不要在日本參與一波節奏?
就在畢文謙陷入思考時,黎華卻牽了牽他的手。
“這事情倒不急。既然你把吉天拓郎帶到了公司來,就先說他的事情吧!總不能一直把他晾在那裏吧?”
“在練什麽歌?”
沒有管一起進來的吉天拓郎,畢文謙朝河合奈寶子點點頭,徑直走到黎華麵前,看著仍是一身白西裝的她。
黎華也隻是瞄了一眼吉天拓郎,便對著畢文謙微笑:“《淋しい熱帯魚》(即《寂寞的熱帶魚》)。”
“感覺如何?”
“不好唱。”黎華搖搖頭,很是疑惑,“歌詞莫名其妙的,無病呻吟。前麵還好說,高潮部分的高音,簡直不知道該怎麽唱才符合要求。師父,你真確定這樣的歌會有人喜歡?”
……這歌可不僅登上過日本0榜冠軍,而且是得了1989年日本唱片大獎的啊……好吧,黎華的看法其實說到畢文謙心坎上了。
忍著嘴角的抽動,畢文謙拉著黎華左手的指尖兒,說起了漢語:“這歌的關鍵在於編曲。我說過,日本社會現在日漸流露著暴發戶的心態。所以,華麗的電子樂風格,浮華迷醉的調調,很可能取悅此時的日本人。你和河合奈保子,隻需要唱得過得去就行了。非要說的話,唱得像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兒就好,就是那種聽上去很容易被騙的感覺——這肯定不是你願意的方向。我也對你說過,要讓你坐著把錢賺了,沒必要過於刻意討好日本人。”
畢文謙本想說唱出讓人想犯·罪的聲音,但要真說出來,那肯定是作死了。
“哈……”黎華一句句聽下去,臉上浮現起笑容,“可是,你也說過,歌神是要什麽歌都能唱到極致的啊!你的意思我大概懂了,我認真試幾天,要是實在不成,也不勉強。”
兩人用漢語說得起勁兒,河合奈保子實在聽不懂,隻能保持著笑容,慢慢走到吉天拓郎旁邊,小聲地叫起“前輩”什麽的,也漸漸交談起來。
“我可不願意因為我一句話,讓你受了委屈。”
畢文謙捉著黎華的手指,低頭輕輕撚著。
“什麽委屈不委屈的。要這麽說,我在京城,豈不是風吹雨淋了?”
黎華哈哈地笑,抬起右手,按著畢文謙肩頭:“對了,說個事情,你可能會有興趣。”
“哦?”
“傳聞,因為我們中國的青歌賽邀請東亞各地歌手參加的事情,日本這邊流行音樂協會似乎受到了刺激,決定搞一個什麽金唱片大賞。日本原本就有一個唱片大賞,但頒獎隻針對日本國內的歌手。而這個將要新成立的大賞,據說要搞成什麽邦樂、洋樂兩個部分。”
黎華臉上有著八卦的小興趣,但畢文謙卻反應不大。
——所謂金唱片大賞,畢文謙作為穿越者,研究過流行音樂的穿越者,當然知道這東西。本就是在今年醞釀,明天正式開始頒獎的東西。所謂邦樂和洋樂,也是正常的“曆史軌跡”。
所謂受青歌賽的刺激,大約是黎華想多了。說到底,黎華究竟也是80年代的中國人。
“然後呢?”
黎華倒沒有在意畢文謙的興趣缺缺,繼續說著:“這些本來隻是日本流行音樂協會自己的事情,和咱們沒關係。但現在起了一個據說不小的爭論——中國的流行音樂,在日本,到底該屬於邦樂還是洋樂?”
噗……
畢文謙又一次懷疑世界線是不是進錯了。
“……這算是什麽問題?”
“在日本,有些人覺得,邦樂是日本本土音樂,洋樂是外國音樂;也有些人覺得,邦樂是東方音樂,洋樂是西方音樂。”
“這沒有衝突啊?”
“沒衝突?”黎華愣了一下,不明白畢文謙為什麽會這麽想,“據說明年三月要頒發第一屆金唱片大賞。私下裏傳聞,洋樂大賞唿聲比較高的,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的麥當娜,一個是我。”
“你?!”
畢文謙一下捉緊了黎華的手指,直勾勾地盯著她。
這家夥,該不會真的是……鳳傲天吧?
“為什麽?”
“我們那首歌在日本已經賣了快200萬張了,在o榜上的確遙遙領先。”黎華既沒有什麽自豪,也沒有什麽不好意思,倒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據說,在日本這邊,評獎是會考慮銷量的影響的。”
觀察著黎華的表情,畢文謙一時間倒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那,你覺得你和那個什麽麥當娜,誰更有希望?”
“我怎麽知道?我隻是在和哥倫比亞公司的人交流時,聽說她新出的歌在美國蟬聯著冠軍。我連她的歌都沒聽過。”黎華搖搖頭,“何況,我也不知道日本這個獎會因為些什麽而評出來。”
好吧,她說得好有道理。於是,畢文謙把問題踢了迴去。
“那……這個事情,你怎麽看?”
黎華抬眼看了看離門口不遠的河合奈寶子和吉天拓郎,他們仍然在聊著什麽,看上去頗為融洽,邊玫在他們附近,一動不動,靜靜聽著。
“歌詞、旋律、編曲,都是你創作的,我隻負責演唱,而且還是在你的指導下。結果,現在有可能因為賣得多就把獎給我——這不是笑話嗎?我個人對這個獎沒啥興趣。不過,哥倫比亞公司那邊問我的意見,想參加邦樂還是洋樂的角逐,這事情,就不僅僅是音樂的事情了。”黎華反手捉住畢文謙的手掌,認真地看著他,“日本一直以來,有脫亞入歐的思潮,但又被視為東方人。不少日本人以東方唯一的發達國家自詡。邦樂定義為日本本土音樂,和定義為東方音樂,既是不同的文化態度,也是不同的政治態度,而把中國流行音樂劃在哪邊,也是很微妙的事情。本來,日本人怎麽想,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他們問到了我,我也許是首例,就不能坐視不理。師父,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我們在5月舉辦了東亞範圍的青歌賽,他們這麽快就要搞什麽金唱片大賞——細細琢磨琢磨?”
聽著黎華的話,畢文謙有些頭疼了——本來以為是黎華想多了,但似乎……是蝴蝶效應掀起的波瀾又大了一圈。
好吧,她又把皮球踢了迴來。
或者說……要不要在日本參與一波節奏?
就在畢文謙陷入思考時,黎華卻牽了牽他的手。
“這事情倒不急。既然你把吉天拓郎帶到了公司來,就先說他的事情吧!總不能一直把他晾在那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