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滿分
直到掌聲慢慢地小了,評委席上的老師們終於開始了點評的環節。
在短暫的既像討論,又像爭奪的竊竊私語後,發言的話筒最後遞到了王富林手裏。
他溫溫地望著舞台上的畢文謙,眼裏既有讚賞,也有疑問:“文謙啊,這首歌,你寫得好,也唱得好。不過,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什麽要唱三遍?”
“因為這三種唱法,在立意上各有不同,我不知道哪一種最好,也猜不到大家會更喜歡哪一種。考慮到聽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心境,所以我就分別唱了出來。”
“你的想法的確有一定意義。但是,這對其他選手來說,不太公平。”王富林慢慢地說,“如果苛刻地說,你這算是犯規了。”
犯規?畢文謙眯了眯眼睛——這種挑刺的意思,不像是王富林會說的話……或者說,他寧願由自己來挑這些刺兒?
“所以,我主動選擇了清唱,而沒有像其他歌手那樣使用伴奏。”畢文謙朝王富林微微點點頭,“並且,本次青歌賽並沒有對這方麵做出明確的硬性規定。相比於是否犯規,我覺得,讓群眾聽到更多的可能性,能夠了解我真實而全麵的想法,比我可能的名次,重要得多。”
“……好吧。”王富林輕歎一聲,把話筒交給了旁人。
很快,郭淑貞就招著手把話筒要了過去:“畢文謙,你是在通俗唱法的比賽組,你唱的三遍,分別用了美聲、民族、通俗的唱法,對吧?”
“我說過了:我也不知道哪一種唱法更好。”
“那你有沒有想過,在通俗唱法的比賽裏,用其他唱法演唱,會產生什麽問題?”
“這很重要嗎?”畢文謙反問道,“之前我在提建議的時候,有過相關的解釋,如果在這裏再詳細講一次,會不會影響後麵的選手的比賽?”
說實話,畢文謙早在江州的時候,就構思過這樣的時刻——在青歌賽現場放聲一曲,引起評委們的普遍質疑,然後嘴炮全開,搞一個舌戰群英什麽的節奏。
他甚至在申城時依然那麽構思著,準備著。
但是,到了京城,在王富林的引領下,自己不僅有了參與設計規則的機會,人家也幾乎全盤采納了自己的建議……那,還有嘴炮的必要嗎?
暗暗盤算間,評委席上的話筒又傳遞了。
“畢文謙,你好。我是李廣羲。”這個年代的李廣羲,鬢發未見斑白,胖胖的臉頗為帥氣,“這一次青歌賽的籌備,你提出過保留歌手不劃分三種唱法的比賽通道的建議,這一點雖然因為時間關係沒能實行,我個人卻很支持。不過,這一次青歌賽的賽製畢竟已經定了下來,你這麽一歌三唱,在客觀上給我們打分出了難題啊!如果你是評委,你會從什麽思路來打分?”
喂,喂,這是要人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節奏嗎?
畢文謙足足愣了好幾秒:“李……李老師,這個問題,由我來提建議,不大合適吧?”
“所以我光明正大地問啊!”李廣羲麵帶春風地盯著畢文謙,“畢文謙,你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好吧……我覺得……”畢文謙組織著語言,“如果把三遍演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麽我剛才的演唱是不及格的,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立意。而如果把三遍演唱分開來看,無論是能挑出一個最好的,還是挑不出最好的,各位評委老師心裏都有一杆自己的秤吧?你們如果寬容一點兒,可以按著最好的那一遍打分,如果嚴格一點兒,就按著最不好的那一遍打分……當然,如果認為唱法的劃分應該嚴格執行,那就針對第三遍的水平打分好了。”
與此同時,觀眾席上的黎華望著畢文謙,含著笑,稍微斜傾身子小聲對萬鵬說:“這些老師都很照顧師父啊!”
“其實,我覺著啊……”萬鵬小心翼翼地應著,“不管怎麽打分,畢文謙都比這些業餘組的強得多吧?”
黎華偏頭看了萬鵬一眼:“你真那麽想?”
“我真這麽想!”
“你一個人這麽想不算數,得群眾都這麽想才有用,得這比賽知道了群眾都這麽想,才真真有用。”
“那……”萬鵬思索了一會兒,“就算我實名投稿也不見得頂用吧。”
“所以我叫你一會兒和王胡子征求一下看法。”黎華繼續望著畢文謙,眼裏閃著光,“離複賽,離決賽,還有好些天,足夠星星之火燎原了。”忽然,她朝前揚揚頭,悄悄握了拳頭,“瞧,評委打分了。”
不僅黎華期待著。
總·政歌舞團的某個宿舍樓裏,畢文謙口中的“小張姐姐”淹沒在一群擠在一台黑白電視機前的人裏,咬著嘴唇,掩著鼻子,紅著眼睛,屏著唿吸,直勾勾地對著電視機,一動不動,等待著主持人宣布分數。
遠在江州,渝大的一棟宿舍樓裏,密發雪白的王教授正抓著身邊老伴兒的手,緊緊盯著電視;江州歌舞團裏,文藝也同事們一起看著電視,眼神似乎有些悵然。
10分……10分……10分……
一個個滿分打了出來,現場頓時又響起了掌聲。
畢文謙卻靜靜地看了看評委席,便移了視線,在觀眾席上重新尋找起黎華來。
可惜,依然沒有找到。
滿分並不值得驕傲,畢竟,這是業餘組。評委們打滿分,不見得是因為自己真的唱得完美,也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歌手的分數已經很高了。
但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時機……這樣的想法,實在有些不合時宜。
終於,他將話筒放迴了話筒架,走到舞台前沿,朝觀眾席彎腰鞠了一躬,然後又朝近處的攝像機鞠了一躬,便默默地離了舞台。
在後台,畢文謙看到了孫雲。
她三步並做兩步,奔過來一把將畢文謙緊緊摟住。
“媽……”
孫雲沒有理他。
“媽……”
孫雲還是沒有理他,隻是將他摟得更緊。
畢文謙覺得一股暖流流遍了身軀。
他輕輕抱著孫雲,將下巴放在她的肩上,無聲地呢喃著。
a_lot_in_a_short_time,this_is_only_the_beginning……
直到掌聲慢慢地小了,評委席上的老師們終於開始了點評的環節。
在短暫的既像討論,又像爭奪的竊竊私語後,發言的話筒最後遞到了王富林手裏。
他溫溫地望著舞台上的畢文謙,眼裏既有讚賞,也有疑問:“文謙啊,這首歌,你寫得好,也唱得好。不過,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什麽要唱三遍?”
“因為這三種唱法,在立意上各有不同,我不知道哪一種最好,也猜不到大家會更喜歡哪一種。考慮到聽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心境,所以我就分別唱了出來。”
“你的想法的確有一定意義。但是,這對其他選手來說,不太公平。”王富林慢慢地說,“如果苛刻地說,你這算是犯規了。”
犯規?畢文謙眯了眯眼睛——這種挑刺的意思,不像是王富林會說的話……或者說,他寧願由自己來挑這些刺兒?
“所以,我主動選擇了清唱,而沒有像其他歌手那樣使用伴奏。”畢文謙朝王富林微微點點頭,“並且,本次青歌賽並沒有對這方麵做出明確的硬性規定。相比於是否犯規,我覺得,讓群眾聽到更多的可能性,能夠了解我真實而全麵的想法,比我可能的名次,重要得多。”
“……好吧。”王富林輕歎一聲,把話筒交給了旁人。
很快,郭淑貞就招著手把話筒要了過去:“畢文謙,你是在通俗唱法的比賽組,你唱的三遍,分別用了美聲、民族、通俗的唱法,對吧?”
“我說過了:我也不知道哪一種唱法更好。”
“那你有沒有想過,在通俗唱法的比賽裏,用其他唱法演唱,會產生什麽問題?”
“這很重要嗎?”畢文謙反問道,“之前我在提建議的時候,有過相關的解釋,如果在這裏再詳細講一次,會不會影響後麵的選手的比賽?”
說實話,畢文謙早在江州的時候,就構思過這樣的時刻——在青歌賽現場放聲一曲,引起評委們的普遍質疑,然後嘴炮全開,搞一個舌戰群英什麽的節奏。
他甚至在申城時依然那麽構思著,準備著。
但是,到了京城,在王富林的引領下,自己不僅有了參與設計規則的機會,人家也幾乎全盤采納了自己的建議……那,還有嘴炮的必要嗎?
暗暗盤算間,評委席上的話筒又傳遞了。
“畢文謙,你好。我是李廣羲。”這個年代的李廣羲,鬢發未見斑白,胖胖的臉頗為帥氣,“這一次青歌賽的籌備,你提出過保留歌手不劃分三種唱法的比賽通道的建議,這一點雖然因為時間關係沒能實行,我個人卻很支持。不過,這一次青歌賽的賽製畢竟已經定了下來,你這麽一歌三唱,在客觀上給我們打分出了難題啊!如果你是評委,你會從什麽思路來打分?”
喂,喂,這是要人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節奏嗎?
畢文謙足足愣了好幾秒:“李……李老師,這個問題,由我來提建議,不大合適吧?”
“所以我光明正大地問啊!”李廣羲麵帶春風地盯著畢文謙,“畢文謙,你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好吧……我覺得……”畢文謙組織著語言,“如果把三遍演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麽我剛才的演唱是不及格的,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立意。而如果把三遍演唱分開來看,無論是能挑出一個最好的,還是挑不出最好的,各位評委老師心裏都有一杆自己的秤吧?你們如果寬容一點兒,可以按著最好的那一遍打分,如果嚴格一點兒,就按著最不好的那一遍打分……當然,如果認為唱法的劃分應該嚴格執行,那就針對第三遍的水平打分好了。”
與此同時,觀眾席上的黎華望著畢文謙,含著笑,稍微斜傾身子小聲對萬鵬說:“這些老師都很照顧師父啊!”
“其實,我覺著啊……”萬鵬小心翼翼地應著,“不管怎麽打分,畢文謙都比這些業餘組的強得多吧?”
黎華偏頭看了萬鵬一眼:“你真那麽想?”
“我真這麽想!”
“你一個人這麽想不算數,得群眾都這麽想才有用,得這比賽知道了群眾都這麽想,才真真有用。”
“那……”萬鵬思索了一會兒,“就算我實名投稿也不見得頂用吧。”
“所以我叫你一會兒和王胡子征求一下看法。”黎華繼續望著畢文謙,眼裏閃著光,“離複賽,離決賽,還有好些天,足夠星星之火燎原了。”忽然,她朝前揚揚頭,悄悄握了拳頭,“瞧,評委打分了。”
不僅黎華期待著。
總·政歌舞團的某個宿舍樓裏,畢文謙口中的“小張姐姐”淹沒在一群擠在一台黑白電視機前的人裏,咬著嘴唇,掩著鼻子,紅著眼睛,屏著唿吸,直勾勾地對著電視機,一動不動,等待著主持人宣布分數。
遠在江州,渝大的一棟宿舍樓裏,密發雪白的王教授正抓著身邊老伴兒的手,緊緊盯著電視;江州歌舞團裏,文藝也同事們一起看著電視,眼神似乎有些悵然。
10分……10分……10分……
一個個滿分打了出來,現場頓時又響起了掌聲。
畢文謙卻靜靜地看了看評委席,便移了視線,在觀眾席上重新尋找起黎華來。
可惜,依然沒有找到。
滿分並不值得驕傲,畢竟,這是業餘組。評委們打滿分,不見得是因為自己真的唱得完美,也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歌手的分數已經很高了。
但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時機……這樣的想法,實在有些不合時宜。
終於,他將話筒放迴了話筒架,走到舞台前沿,朝觀眾席彎腰鞠了一躬,然後又朝近處的攝像機鞠了一躬,便默默地離了舞台。
在後台,畢文謙看到了孫雲。
她三步並做兩步,奔過來一把將畢文謙緊緊摟住。
“媽……”
孫雲沒有理他。
“媽……”
孫雲還是沒有理他,隻是將他摟得更緊。
畢文謙覺得一股暖流流遍了身軀。
他輕輕抱著孫雲,將下巴放在她的肩上,無聲地呢喃著。
a_lot_in_a_short_time,this_is_only_the_begi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