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反麵教材


    夏林似乎陷入了猶豫。


    但時間不允許她猶豫——畢文謙人在台上,邀請的姿態總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似乎在一瞬間,夏林忽然問向旁邊的黎華:“黎姐姐,什麽是小布爾喬亞?”


    “就是小資產階級,簡稱小資。”黎華答得言簡意賅,大約,已經下台的她,心裏還頗為不爽。


    夏林臉色一變,眼神古怪地在黎華和畢文謙之間來迴。


    終於,她緩緩地朝畢文謙搖頭。


    畢文謙有些詫異,但既然是她自己的決定,也就暫時沒有多想了。


    “看來,這話筒,還是得我一個人式了。”說著,他迴到舞台中央,朝所有人點點頭,“嚴格說起來,在這個時候,我在舞台上,算是開後門兒;你們在現場,算是計劃外聚集。既然如此,這迴就不是什麽正式表演——也不必在乎什麽演出事故了。”


    說完,畢文謙一轉身,背對著觀眾,筆挺著脊背,一動不動,輕輕唱了起來。


    同樣的《荷塘月色》,歌詞和旋律並沒有改變,卻和黎華唱得……很是不同。


    不過,觀眾們似乎不太滿意——至少,隻聽了一半,萬鵬就皺了眉頭,悄悄靠在黎華耳邊疑問:“這水平……你真當他徒弟?”


    也許是此刻的現場除了畢文謙的聲音之外,太過安靜,萬鵬的話,夏林也聽到了。她不滿地小聲反駁道:“不是這樣的。剛才在公園裏,畢文謙唱得很好的!”


    萬鵬不明白了:“那他為什麽這麽唱?故意的?”


    黎華卻露出了笑容,眯著眼睛,看向夏林:“是嗎?他在公園裏怎麽唱的?”


    “他……為了分析這歌該怎麽唱,專門設計了……”一時間,夏林想不出簡單的說法,“一男一女的故事!”


    “我大概知道怎麽迴事兒。”黎華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你們是不是覺得他唱得很生硬?是不是喜歡不起來?”


    “……嗯。”


    “是啊!他不在乎什麽演出事故。他在乎我這個徒弟啊!”


    很快,畢文謙就把歌唱完了。沒等觀眾做出評價,他就轉身看向他們:“話筒還成。希望大家收看晚上的青歌賽,到時候,就不會是演出事故了。那麽,大家晚上見!徒弟,走,提前吃晚飯!”


    順著他跳下舞台的動作,黎華第一時間湊了上去。


    “這就是有口無心的例子嗎?”


    “起碼,你不是有心無力,隻是力氣小了點兒。”


    “所以他們會給我掌聲……我看我們還是趕緊找個館子。我可不想聽他們罵你。”


    萬鵬聽不懂畢文謙和黎華的對話。本想插言問,卻見他倆三兩句話之後就一起往舞台背後小跑,隻能將困惑的目光試探著投向夏林。


    夏林卻大約聽明白了:“在公園寫歌的時候,畢文謙說過,歌手有兩種類型,一種往往有口無心,一種往往有心無力。”


    畢文謙和黎華還沒跑得沒影兒,現場裏就已經漸漸起了嗡響。夏林甚至隱約聽到有人憤慨的聲音。


    “唱的什麽破水平!還師父!”


    “他自己不都說了,走後門兒的!”


    “聽說是西川那邊的。”


    “西川那邊就這水平?”


    雜亂的話灌進了耳朵,夏林突然有一種迴頭大聲反駁的衝動,卻被看在眼裏的萬鵬止住了。


    “華華他們都沒在乎,你何必越俎代庖?”一邊搖頭,一邊看著夏林,萬鵬指指退場的方向,“華華給了我一個書包,裏麵的作業本兒上的名字也是夏林。我暫時放在車上了,要不要去拿?”


    夏林想了一下,大約是想起了自己今天出門的“理由”:“謝謝。我也得趕緊迴家了。”


    萬鵬領著夏林在憤憤不平的人流中慢慢離場,畢文謙和黎華卻在後台被郭淑貞“逮”了一個正著。


    “你是怎麽迴事?一個下午還真把歌寫出來了,而且寫得還真不錯。但你……”


    畢文謙沒等她數落個明白,就強行解釋了起來:“我都說了,隻是試話筒。這本來就不是表演,那些人跑到現場來,嚴格地說,該算是非法聚集闖入國家機關單位!所以,我管他們幹嘛?我隻是給我徒弟示範示範,一個反麵教材。”


    “反麵教材?”郭淑貞琢磨了一下,“……你雖然唱得難聽,但基本功明顯比黎華好。你是說……你是故意這麽唱的?”


    “沒錯。”畢文謙對著身旁的黎華笑,“我要告訴她,空有基本功,在極端情況下會有多難以忍受——特別是在有直接對比的時候。雖然這隻是一個對比,我現在的基本功所謂的好,不過是比她好而已。貌似那些觀眾的反應,很符合我的目的嘛!”


    算是弄明白了的郭淑貞有些哭笑不得:“你這小鬼!居然會強詞奪理,說別人什麽非法聚集。趕緊去準備晚上的比賽!吃了飯早點兒迴來集合。晚上,我會對你特別嚴格!”


    “理所當然。”畢文謙自信地笑,“不過,事情的發展,也許會在您意料之外。”


    離了電視台,黎華領著畢文謙找了一家炸醬麵館。


    時間還不到五點,吃麵的人還不多。等了一會兒,炸醬麵剛剛端上來,萬鵬就出現了。


    “老板,再來一碗。”


    隨口喊了一句,他便坐了下來。


    黎華一皺眉:“坐對麵去。”


    “好。”萬鵬溫順地移到了畢文謙身旁,“這館子我聽說過,味道還成。”


    畢文謙默默和了一會兒麵,才在吃第一口前問道:“夏林呢?”


    “她迴家了。看她急著迴家,本來我好心想送她一程,她倒很不樂意。”萬鵬的表情有些無辜。


    “當然了。”畢文謙卻明白原因,“她和她媽撒謊去找老師,才溜出來的。要是被人看見,有小轎車送她迴家,這不就穿幫了嗎?”


    “這樣啊?”萬鵬想了想,不禁笑了。


    不久,萬鵬的麵也來了。他先聞了聞,才開始和麵,再美美地吃上一口,閉著眼睛品味兒:“這味道,不比家裏的差啊!”


    “那你怎麽不迴家裏吃去?”黎華沒好氣地刺了一句。


    “哪兒能一直待在家裏呢!”萬鵬陪著笑,“對了,華華,我打聽過了,如果你真開唱片公司,賣磁帶,運到縣級以上城市沒有問題。但是,別說縣城了,那些小一點兒的城市,按正規的價錢,好像不容易賣。”


    “哦?”


    沒等萬鵬解釋,畢文謙就插言了:“那還不簡單?一般人一個月工資才多少?一個月能買一盤磁帶就算是省吃儉用下決心了,哪怕是一家人湊,也得是特別喜歡音樂的。更多的人,能夠找朋友借錄音機,買白磁帶翻錄,都是有心的了。實在是囊中羞澀,又太想聽歌的,甚至會拿以前的歌帶翻錄。不過,即使如此,在江州,前些年還不得不用渡輪過江的時候,每個月都有人專門過江去買從香港來的水貨,水貨的價格,比國內的磁帶就更貴了。”


    “水貨?”黎華眉頭一挑。


    “正版的水貨,質量反而可能很好。要知道,磁帶這東西,翻錄一次,音質就會打折扣。多翻錄幾次,哪怕再好聽的歌,也會慘不忍聽。所以,經常聽歌的人,如果條件允許,總會願意買正版,那些實在買不起的,也會盡量找買了正版的人翻錄。”畢文謙看看萬鵬,又對黎華笑了笑,“但是,正因為買一盤正版磁帶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需要認真計算花銷的事情,所以,找朋友翻錄,本身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一次兩次還好,迴迴如此,要不是極要好的朋友,情麵欠多了,怕是得從別處補償補償了——免不得偶爾自己咬牙買正版。可一個普通人的圈子能有多大,能有多少極要好的朋友呢?我們不妨假設,一個10個人的圈子會輪流買正版磁帶,然後彼此翻錄,形成一個長期的循環,那就等價於,10個人裏有一個人堅持在買正版。而全中國喜歡聽歌的人有多少呢?真願意花錢的,幾千萬上億並不奇怪,區別隻是客觀上能夠花多花少罷了。”


    “所以,”畢文謙揚著筷子,輕輕敲了敲碗沿,“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人民買不買得起,而是兩點:第一,我們錄出來的歌,要讓人民覺得,值這樣的價——直接地說,得比那些從境外流入的水貨更好;第二,我們要讓人民快速地知道我們在賣這樣的磁帶——普通人一個月買一盤磁帶就已經很吃力了,如果他們在聽說我們的磁帶之前,就已經把這份錢給花了,即使他們再喜歡,也隻能望而興歎。可是,對於真正的好歌,等待一個月,甚至不隻一個月更容易呢?還是少花一點兒錢,早點兒去買別人的翻錄版更容易呢?”


    話說到這裏,畢文謙低下頭,繼續吃起麵來。


    這麵,的確地道。雖然在萬鵬這樣的80年代的京城人嘴裏顯得尋常,卻足夠讓知道10年代的京城炸醬麵是什麽情況的畢文謙默默感慨了。


    黎華和萬鵬都默默吃著麵,他們的心思明顯和吃沒有關係。


    等吃得差不多了,黎華弱弱地問:“那麽,怎麽讓人民知道呢?登報嗎?總不能找機關下文件通知吧?”


    畢文謙差點兒沒噴出來——你還真是霸氣得低調啊!賣個磁帶都能想到行政宣傳?


    “我說,徒弟,這次青歌賽,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嗎?”


    (雖然過了淩晨,但這不算斷更吧?不算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