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穿越者的使命感
畢文謙突兀的聲音嚇了寢室裏的文家兄妹一跳。
“畢文謙?”
“啊……”迴過神來的畢文謙隻猶豫了一秒,旋即一骨碌翻身爬下了床鋪,麻利地穿上自己的三軍布鞋,裝模作樣地整理了一下儀容,順便瞟了一眼莫名其妙的文雯,然後定定地對著文龍,“龍哥,最近快要半期考試了,教室裏高一的同學,寢室裏高三的你們,我看在眼裏,心裏有一點兒感觸,所以,就寫了一首歌。既然聽說你家姐姐想參加青歌賽,水平肯定不差,那麽……等半期考完,可不可以請龍哥帶我和你姐姐見一麵,請她幫我斧正斧正?”
“你……寫歌?”
文龍還在詫異,文雯卻已經半驚半疑地問出來了,那雙眼睛終於主動瞧向了畢文謙,不住地眨巴著。
畢文謙又忍不住逗她了:“文妹妹,你家爸爸就因為你姐姐才分配工作,就說她水平不行,去參加比賽是丟人;我一個中學生寫一首歌,你倒看上去是不信了,果然是一脈相承嗎?那你幹嘛來求你哥呢?”
“你……”文雯似乎有些賭氣,但很快,她的好奇心占了上風,“你真寫了一首歌?”
“人有情感,就想宣泄,話出了口,有了腔調,就成了歌。這又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畢文謙微笑著,就像是在複述自己從前那尚未定稿的論文的內容,“風蕭蕭兮易水寒,課本上都有。但有人說荊軻是歌唱家嗎?就像你、我、或者龍哥,每天的見聞,隻要觸動了心思,就可以唱出來。至於具體的水平到底好不好,那才得問問專業人士的眼光,所以,我想見見你姐姐啊!”
80年代的中國,可沒有xx多如狗之類的感覺。家裏有人被稱為專業人士,本就貌似是值得自豪的,文龍皺著眉毛想了想,商量著問:“要不,雯兒明天迴一趟家,問問姐姐的意見,如果她同意,半期考試要考到禮拜六,接著正好周末,考完了我們在寢室裏等,我帶你去家裏吃晚飯?”
說著話,文龍看向了文雯,小姑娘心領神會,但嘴上卻說:“那我去問了。我可不保證姐姐瞧得上一個高中生寫的歌。”說完,她再瞧了一眼畢文謙,那臉上的彤紅已經消散大半,隻餘下一抹若有若無,“我走了。”走到門口,又迴頭強調了一聲,“這次我真走了。”
又一次目睹小姑娘的身影離去,畢文謙越發覺得可愛了。
“和羞走,倚門迴首,卻把青梅嗅。龍哥,你這兄弟,我交定了!”
“什麽?”
“沒什麽……也許,你妹妹不信我寫了歌啊,不然,她為什麽不讓我就在這兒唱來聽聽?”說著,畢文謙往牆角提起一對溫水瓶,“龍哥,我打水去了。”
文龍似笑非笑地看著畢文謙出門,終於小聲嗬嗬笑出了出來。
雯兒怎麽可能問出來這些?她一害羞就沒主見啊!
接下來的三天,緊張而又平淡。1985年的高考雖然分了文理科,但考試卻要考七門,更遑論還在高一的畢文謙了。雖然這輩子肯定沒有當高考狀元的目標,雖然大難不死的經曆讓他的家人對他的學業沒有通常人家的要求,但畢文謙多少還殘留著些許學霸的驕傲。當初的那些知識,他真正學會了,就記在了心裏,並不會因為穿越而忘記,再加上這半學期也是在習慣80年代的生活中兢兢業業地學習著……好吧,畢文謙莫名其妙地覺得自己代表著10年代的教育水平,自己不能給自己的時代丟人。
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曆史、外語,高一的半期考試有九門之多。語文雖然答得很規矩,但當畢文謙看到作文題目《我有一個夢想》時,還是忍不住來了一次文不對題的腦洞,也許在80年代說是發散性思維會更時髦;政治就更是答得規矩了,畢文謙沒有,起碼暫時沒有從政或者嘩眾取寵的想法,也就不會去作死;至於其他科目,畢文謙倒不覺得80年代和10年代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唯獨……最後一門外語,那些閱讀理解、完型填空的材料文章,讓他在考場上忍不住腹誹。
什麽落櫻神斧啊,什麽電熾惡魂啊……
“果然,80年代是外國的月亮最圓的年代啊!”
出了考場,畢文謙在金黃的陽光鋪灑的走廊裏伸了一個懶腰,這條道路看上去如此漂亮,也許是一個好兆頭。
“好山好水好風好雨好潮流……xj的個體下廣州,bj的倒爺震東歐……”
嘴裏哼著隻有自己聽得清,也隻有自己聽得懂的歌,畢文謙迴到了寢室。
下一瞬間,他半張著嘴,聲音卻嚇得縮了迴去。
寢室裏除了自己的室友們,還有比自己先到的文雯,可問題是,怎麽多了兩個女人?
從相貌上推斷,年輕的一個肯定是文雯她姐姐了,而另一個,正倚在畢文謙的床位邊,那是……
“媽?”
“文謙,我在外麵演出,你倒是不聲不響地寫了歌,還要找同學家的專業人士唱,看來我真得少出點兒門,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兒子了!”
畢文謙的媽媽姓孫,單名一個雲字。文藝兵出身的她向來外向,在孩子的同學麵前也不吝開著自己和孩子的玩笑。雖然那些跟團演出的照片中的穿著在80年代頗為時髦,但難得在家的時候,孫雲總是一身簡樸,或者直說便宜的衣裙。隻是那一雙水汪汪的桃花眼和永遠挺拔的脊背,時時撐著不大不小的氣場。
看著自己媽媽在裝滿人的寢室裏那極強的存在感,畢文謙心裏不由感慨,這年代,有舞台經驗的人,的確與眾不同。那個還沒有認識的文家姐姐,生著一副和可愛的文雯極為相似的相貌,並且是已經長開的美人,卻讓人感覺她在媽媽身邊相形見拙了少許。
“媽!你經常不在家,我又不知道你迴來了。要不,過幾天我寫了別的歌,第一個就和媽你商量?”
孫雲不由哭笑不得:“過幾天?傻小子,你當寫歌是工廠裏生產,打批發啊?”
“心有所想,不就出口成歌了嗎?我又沒說寫出來就一定是好歌。”畢文謙打著馬虎眼兒,走到自己認為的文家姐姐麵前,她也正靜靜地瞧著自己,“我原以為文妹妹隻是可愛,原來她將來長大了可以這麽漂亮!沒認錯的話,你就是文姐姐吧?我是畢文謙,文藝的文,謙虛的謙。”
說著,畢文謙向眼前的美人伸出了手。
美人瞧著畢文謙伸來的手,愣了一愣,不禁笑了,爽快地和他握了握。
“文藝,藝術的藝。我本來對高中生寫歌不怎麽信,但妹妹說你認為,‘人有情感,就想宣泄,話出了口,有了腔調,就成了歌’。能有這想法的高中生,說不定真能寫出歌來,所以沒等文龍帶你來家裏,就先在瞧瞧。想不到,你原來是孫阿姨家的孩子,看來我真是來對了。”
文藝的手修長而細膩,涼涼的。
“文姐姐……你和我媽認識?”
“文藝是我們團的,雖然才進團沒幾個月,但很上進。”孫雲走過兩步,一手搭著畢文謙的肩頭,“文藝,在見著歌之前,別對這小子抱太大期望,我家的孩子,我還不知道斤兩?”
畢文謙隱隱覺得媽媽的手在自己肩上使了下勁兒,可惜的是,他並不懂這個動作的含義。
“這樣吧,人多的地方,我也沒膽子放開嗓子唱,媽,文姐姐,既然你們都趕巧來了,我們一起去……音樂教室吧?這時候,那裏肯定人少,我在那裏唱歌,出笑話也隻有你們兩個人不是學校裏的人笑話。”
“喂!那天你可不是這麽謙虛的!”在一旁靜悄悄的文雯突然嚷起來,臉有些漲紅,一手指著畢文謙,“你……”
孫雲見著,笑而不語。倒是文藝替畢文謙解釋起來:“雯兒,人家又不是專業的,怯場很正常,他有勇氣寫歌,已經很不錯了。放心吧,如果歌真的好聽,我迴家肯定唱給你聽的。”
終於,在文雯依舊不滿的眼神中,在四個室友貌似複雜的目送中,畢文謙和媽媽,還有文姐姐,離開了寢室。
音樂教室離操場不遠,離寢室卻不近,而且,要近音樂教室,得先去和管理員借鑰匙。一路上,畢文謙沒有開口,孫雲和文藝也都沒有說話。
80年代的西南,哪怕是能算重點的中學,在音樂方麵也不可能花太多精力,所謂的音樂教室,隻有講台處的一架腳踏風琴——這已經不能說是便宜了。
孫雲和文藝不約而同地坐在了第一排的課桌前,抬著頭,看著畢文謙,手指向講台。
“站那兒,唱吧!”
“唱歌的人,遲早要上舞台,可以怯場,但不能永遠怯場,都是這麽慢慢過來的。”
孫雲的話,比文藝多一些,但她們顯然都把畢文謙真當成一個怯場的孩子了。
腳踏風琴在畢文謙眼裏已經屬於即將甚至已經被淘汰的事物了,雖然在這個時代,還屬於流行的事物。站在後麵,擋住了半截身子,畢文謙的目光從媽媽和文藝身上越過,望著空蕩蕩的教室裏滿當當的課桌,神思不由飄搖到了自己在大學時候當眾彈鋼琴的日子。
自己,可從來不是怯場的人啊!
隻是,要唱什麽歌呢?如果隻是文藝在的話,就按既定計劃辦就是了,但媽媽剛才手上使勁兒的小動作,會不會真的意有所指?
80年代,終究不是畢文謙熟悉的時代,哪怕這個經常出去演出的媽媽,他也不敢說熟悉。這個時代的大陸,隻有文藝圈,還沒有娛樂圈,但畢文謙一旦生了雜念,不免就拿自己所知的娛樂圈的彎彎繞去思考了——他真風聞眼見的,也隻有上輩子的娛樂圈。
這一猶豫,似乎更坐實了孫雲和文藝心裏對他怯場的看法。
“文謙,別怕,達芬奇的雞蛋一開始也畫得不漂亮。”
孫雲說的話,文藝也點著頭,那個故事出自語文課本,她顯然也知道是什麽意思。
隻是……
達芬奇畫雞蛋嗎?要不要說愛迪生在闌尾炎手術發明之前三十多年就借個鏡子給他媽媽開闌尾呢?
看著眼前的兩個漂亮女人,80年代的文藝工作者,畢文謙忽然湧現出了一絲使命感。這是80年代,不是10年代。
30年後的中國的日新月異,眼前的人是肯定想像不到的。那些掙大錢,掌大權的穿越小說裏的情節,自己沒那能耐和心氣去幹,中國未來30年的道路也本就逆天,很多領域都輪不到自己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唯獨,上輩子就有過的流行音樂的道路,自己有想法,走下去。
我來到了這個時代,不去強求唿風喚雨,但也不是躺著看曆史重演的。這輩子,中國流行音樂的曆史,我來寫第一筆!寫歌誠然不能工業量產,但的確是可以打批發的。蘇東坡不就是先例麽?
畢文謙收迴了目光,俯視著孫雲和文藝,眼睛炯炯有神。
“我開始唱了。”(ps:以下是這一章裏涉及的流行歌)
<a href="http://v./v_show/id_xmza3mtm1nzq4.html</a>" target="_nk">http://v./v_show/id_xmza3mtm1nzq4.html</a></a>
畢文謙突兀的聲音嚇了寢室裏的文家兄妹一跳。
“畢文謙?”
“啊……”迴過神來的畢文謙隻猶豫了一秒,旋即一骨碌翻身爬下了床鋪,麻利地穿上自己的三軍布鞋,裝模作樣地整理了一下儀容,順便瞟了一眼莫名其妙的文雯,然後定定地對著文龍,“龍哥,最近快要半期考試了,教室裏高一的同學,寢室裏高三的你們,我看在眼裏,心裏有一點兒感觸,所以,就寫了一首歌。既然聽說你家姐姐想參加青歌賽,水平肯定不差,那麽……等半期考完,可不可以請龍哥帶我和你姐姐見一麵,請她幫我斧正斧正?”
“你……寫歌?”
文龍還在詫異,文雯卻已經半驚半疑地問出來了,那雙眼睛終於主動瞧向了畢文謙,不住地眨巴著。
畢文謙又忍不住逗她了:“文妹妹,你家爸爸就因為你姐姐才分配工作,就說她水平不行,去參加比賽是丟人;我一個中學生寫一首歌,你倒看上去是不信了,果然是一脈相承嗎?那你幹嘛來求你哥呢?”
“你……”文雯似乎有些賭氣,但很快,她的好奇心占了上風,“你真寫了一首歌?”
“人有情感,就想宣泄,話出了口,有了腔調,就成了歌。這又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畢文謙微笑著,就像是在複述自己從前那尚未定稿的論文的內容,“風蕭蕭兮易水寒,課本上都有。但有人說荊軻是歌唱家嗎?就像你、我、或者龍哥,每天的見聞,隻要觸動了心思,就可以唱出來。至於具體的水平到底好不好,那才得問問專業人士的眼光,所以,我想見見你姐姐啊!”
80年代的中國,可沒有xx多如狗之類的感覺。家裏有人被稱為專業人士,本就貌似是值得自豪的,文龍皺著眉毛想了想,商量著問:“要不,雯兒明天迴一趟家,問問姐姐的意見,如果她同意,半期考試要考到禮拜六,接著正好周末,考完了我們在寢室裏等,我帶你去家裏吃晚飯?”
說著話,文龍看向了文雯,小姑娘心領神會,但嘴上卻說:“那我去問了。我可不保證姐姐瞧得上一個高中生寫的歌。”說完,她再瞧了一眼畢文謙,那臉上的彤紅已經消散大半,隻餘下一抹若有若無,“我走了。”走到門口,又迴頭強調了一聲,“這次我真走了。”
又一次目睹小姑娘的身影離去,畢文謙越發覺得可愛了。
“和羞走,倚門迴首,卻把青梅嗅。龍哥,你這兄弟,我交定了!”
“什麽?”
“沒什麽……也許,你妹妹不信我寫了歌啊,不然,她為什麽不讓我就在這兒唱來聽聽?”說著,畢文謙往牆角提起一對溫水瓶,“龍哥,我打水去了。”
文龍似笑非笑地看著畢文謙出門,終於小聲嗬嗬笑出了出來。
雯兒怎麽可能問出來這些?她一害羞就沒主見啊!
接下來的三天,緊張而又平淡。1985年的高考雖然分了文理科,但考試卻要考七門,更遑論還在高一的畢文謙了。雖然這輩子肯定沒有當高考狀元的目標,雖然大難不死的經曆讓他的家人對他的學業沒有通常人家的要求,但畢文謙多少還殘留著些許學霸的驕傲。當初的那些知識,他真正學會了,就記在了心裏,並不會因為穿越而忘記,再加上這半學期也是在習慣80年代的生活中兢兢業業地學習著……好吧,畢文謙莫名其妙地覺得自己代表著10年代的教育水平,自己不能給自己的時代丟人。
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曆史、外語,高一的半期考試有九門之多。語文雖然答得很規矩,但當畢文謙看到作文題目《我有一個夢想》時,還是忍不住來了一次文不對題的腦洞,也許在80年代說是發散性思維會更時髦;政治就更是答得規矩了,畢文謙沒有,起碼暫時沒有從政或者嘩眾取寵的想法,也就不會去作死;至於其他科目,畢文謙倒不覺得80年代和10年代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唯獨……最後一門外語,那些閱讀理解、完型填空的材料文章,讓他在考場上忍不住腹誹。
什麽落櫻神斧啊,什麽電熾惡魂啊……
“果然,80年代是外國的月亮最圓的年代啊!”
出了考場,畢文謙在金黃的陽光鋪灑的走廊裏伸了一個懶腰,這條道路看上去如此漂亮,也許是一個好兆頭。
“好山好水好風好雨好潮流……xj的個體下廣州,bj的倒爺震東歐……”
嘴裏哼著隻有自己聽得清,也隻有自己聽得懂的歌,畢文謙迴到了寢室。
下一瞬間,他半張著嘴,聲音卻嚇得縮了迴去。
寢室裏除了自己的室友們,還有比自己先到的文雯,可問題是,怎麽多了兩個女人?
從相貌上推斷,年輕的一個肯定是文雯她姐姐了,而另一個,正倚在畢文謙的床位邊,那是……
“媽?”
“文謙,我在外麵演出,你倒是不聲不響地寫了歌,還要找同學家的專業人士唱,看來我真得少出點兒門,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兒子了!”
畢文謙的媽媽姓孫,單名一個雲字。文藝兵出身的她向來外向,在孩子的同學麵前也不吝開著自己和孩子的玩笑。雖然那些跟團演出的照片中的穿著在80年代頗為時髦,但難得在家的時候,孫雲總是一身簡樸,或者直說便宜的衣裙。隻是那一雙水汪汪的桃花眼和永遠挺拔的脊背,時時撐著不大不小的氣場。
看著自己媽媽在裝滿人的寢室裏那極強的存在感,畢文謙心裏不由感慨,這年代,有舞台經驗的人,的確與眾不同。那個還沒有認識的文家姐姐,生著一副和可愛的文雯極為相似的相貌,並且是已經長開的美人,卻讓人感覺她在媽媽身邊相形見拙了少許。
“媽!你經常不在家,我又不知道你迴來了。要不,過幾天我寫了別的歌,第一個就和媽你商量?”
孫雲不由哭笑不得:“過幾天?傻小子,你當寫歌是工廠裏生產,打批發啊?”
“心有所想,不就出口成歌了嗎?我又沒說寫出來就一定是好歌。”畢文謙打著馬虎眼兒,走到自己認為的文家姐姐麵前,她也正靜靜地瞧著自己,“我原以為文妹妹隻是可愛,原來她將來長大了可以這麽漂亮!沒認錯的話,你就是文姐姐吧?我是畢文謙,文藝的文,謙虛的謙。”
說著,畢文謙向眼前的美人伸出了手。
美人瞧著畢文謙伸來的手,愣了一愣,不禁笑了,爽快地和他握了握。
“文藝,藝術的藝。我本來對高中生寫歌不怎麽信,但妹妹說你認為,‘人有情感,就想宣泄,話出了口,有了腔調,就成了歌’。能有這想法的高中生,說不定真能寫出歌來,所以沒等文龍帶你來家裏,就先在瞧瞧。想不到,你原來是孫阿姨家的孩子,看來我真是來對了。”
文藝的手修長而細膩,涼涼的。
“文姐姐……你和我媽認識?”
“文藝是我們團的,雖然才進團沒幾個月,但很上進。”孫雲走過兩步,一手搭著畢文謙的肩頭,“文藝,在見著歌之前,別對這小子抱太大期望,我家的孩子,我還不知道斤兩?”
畢文謙隱隱覺得媽媽的手在自己肩上使了下勁兒,可惜的是,他並不懂這個動作的含義。
“這樣吧,人多的地方,我也沒膽子放開嗓子唱,媽,文姐姐,既然你們都趕巧來了,我們一起去……音樂教室吧?這時候,那裏肯定人少,我在那裏唱歌,出笑話也隻有你們兩個人不是學校裏的人笑話。”
“喂!那天你可不是這麽謙虛的!”在一旁靜悄悄的文雯突然嚷起來,臉有些漲紅,一手指著畢文謙,“你……”
孫雲見著,笑而不語。倒是文藝替畢文謙解釋起來:“雯兒,人家又不是專業的,怯場很正常,他有勇氣寫歌,已經很不錯了。放心吧,如果歌真的好聽,我迴家肯定唱給你聽的。”
終於,在文雯依舊不滿的眼神中,在四個室友貌似複雜的目送中,畢文謙和媽媽,還有文姐姐,離開了寢室。
音樂教室離操場不遠,離寢室卻不近,而且,要近音樂教室,得先去和管理員借鑰匙。一路上,畢文謙沒有開口,孫雲和文藝也都沒有說話。
80年代的西南,哪怕是能算重點的中學,在音樂方麵也不可能花太多精力,所謂的音樂教室,隻有講台處的一架腳踏風琴——這已經不能說是便宜了。
孫雲和文藝不約而同地坐在了第一排的課桌前,抬著頭,看著畢文謙,手指向講台。
“站那兒,唱吧!”
“唱歌的人,遲早要上舞台,可以怯場,但不能永遠怯場,都是這麽慢慢過來的。”
孫雲的話,比文藝多一些,但她們顯然都把畢文謙真當成一個怯場的孩子了。
腳踏風琴在畢文謙眼裏已經屬於即將甚至已經被淘汰的事物了,雖然在這個時代,還屬於流行的事物。站在後麵,擋住了半截身子,畢文謙的目光從媽媽和文藝身上越過,望著空蕩蕩的教室裏滿當當的課桌,神思不由飄搖到了自己在大學時候當眾彈鋼琴的日子。
自己,可從來不是怯場的人啊!
隻是,要唱什麽歌呢?如果隻是文藝在的話,就按既定計劃辦就是了,但媽媽剛才手上使勁兒的小動作,會不會真的意有所指?
80年代,終究不是畢文謙熟悉的時代,哪怕這個經常出去演出的媽媽,他也不敢說熟悉。這個時代的大陸,隻有文藝圈,還沒有娛樂圈,但畢文謙一旦生了雜念,不免就拿自己所知的娛樂圈的彎彎繞去思考了——他真風聞眼見的,也隻有上輩子的娛樂圈。
這一猶豫,似乎更坐實了孫雲和文藝心裏對他怯場的看法。
“文謙,別怕,達芬奇的雞蛋一開始也畫得不漂亮。”
孫雲說的話,文藝也點著頭,那個故事出自語文課本,她顯然也知道是什麽意思。
隻是……
達芬奇畫雞蛋嗎?要不要說愛迪生在闌尾炎手術發明之前三十多年就借個鏡子給他媽媽開闌尾呢?
看著眼前的兩個漂亮女人,80年代的文藝工作者,畢文謙忽然湧現出了一絲使命感。這是80年代,不是10年代。
30年後的中國的日新月異,眼前的人是肯定想像不到的。那些掙大錢,掌大權的穿越小說裏的情節,自己沒那能耐和心氣去幹,中國未來30年的道路也本就逆天,很多領域都輪不到自己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唯獨,上輩子就有過的流行音樂的道路,自己有想法,走下去。
我來到了這個時代,不去強求唿風喚雨,但也不是躺著看曆史重演的。這輩子,中國流行音樂的曆史,我來寫第一筆!寫歌誠然不能工業量產,但的確是可以打批發的。蘇東坡不就是先例麽?
畢文謙收迴了目光,俯視著孫雲和文藝,眼睛炯炯有神。
“我開始唱了。”(ps:以下是這一章裏涉及的流行歌)
<a href="http://v./v_show/id_xmza3mtm1nzq4.html</a>" target="_nk">http://v./v_show/id_xmza3mtm1nzq4.html</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