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韶光輕笑一聲,“嗯。”
收拾完一切以後,織音把沐韶光送到了門口,拉著沐韶光的手道:“今天是一個終點,也是新的開始。今天以後,要為自己而活,知道嗎?”
沐韶光還未來得及迴答,就見到方亦與方睿騎馬過來,便止住了話,對織音道:“我走了,你先迴去吧。”
織音聽話識趣,對方亦與方睿行禮以後,就返迴家裏了。
沐韶光看她進門了,轉頭問方亦:“王爺今日情況如何?”
方亦麵無表情,“不似幾日前那般氣息微弱了。不過,還是沒有醒來。”
看來,還是要剩下的一半解藥才可以。
沐韶光點點頭,“走吧,進宮。”
登基大典
何遠道將自己的人都調過來守著以防意外,當然也是防著晉王的人。
夏王拜天祭祀,重立宗祠,祭拜夏國先王,入中正殿受百官跪拜。
禮官晏青朗聲念誦:“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後。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夏自十二年前滅亡後,斷了十二年。
夏王登基,立國號為新夏,定都於順城,還是原夏國的國都,後衛國的國都。夏龍脈在此,如今又續上了。
景明著一身深黑色鑲金邊的華服,立於大殿之上,受大臣的跪拜。望著下方顯得頗為渺小的人,心緒複雜。
終於迴到這裏,奪迴了一切了。這麽多年堅持的事,今天終於完成了。
往事歷歷在目,這一切都太不容易了。景明也曾懷疑,有生之年能不能等到這一天。最終站在這裏的時候,隻覺得有些恍惚。
十三年前,幼子隻有些模糊的記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宮門外傳來的喧譁聲與戰馬的嘶鳴聲,宮人四處逃散,宮中到處失火,硝煙瀰漫,到處充斥著絕望。
景明夢中恍恍惚惚會看見,麵上帶笑,眼中含淚的母親緊緊地抱著自己,將淚水浸濕自己的衣服。她說話的聲音依舊那麽鎮靜從容而又溫柔,她說:“景明,以後母親不能陪著你了,你要好好活下去,以後長大了,來奪迴屬於你的一切。你是我的兒子,是永遠的強者!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她派了自己最信任的小太監玉笙帶著幼子躲到了密道裏,在那黑漆漆的地方待了許久許久,直到一絲光亮刺入眼中。那人穿過了深深的密道,找到自己,他舉著的火把映出他的臉,滄桑,迷茫但又無比強大。那人跪在自己腳邊,說:“沐韶光,誓死效忠殿下!”
景明很喜歡這個做事穩妥,鎮定從容的溫柔大哥哥。這人身上依稀有著母親的影子。神態、動作、語言似乎都很是相似,但似乎也有些不一樣。
後來屬於母親的記憶逐漸模糊在幼年的時光裏,倒是這人的麵容一直印刻在腦中。
逃亡了幾個月,衛國的一切都定下了來以後,遺臣帶著皇室遺嗣來到了一處小村莊住下。
遺臣去了遠處,說是去賭一把,贏得一個很大的籌碼。
那人去的太久了,少年記憶中那個人的樣子越來越模糊。
院子裏的桃樹花開,花落,結果,成熟,一茬換一茬。懵懂無知的孩童漸漸長大,就算忘了母親的麵容,也不曾忘記母親的話。讀書,習武,通信,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褪去青澀的少年逐漸變得成熟。
十年過去了。
再見時,那人似乎沒有變過,還是十年前離開時的那個樣子。不過少年長高了,長大了。分別時還是隻及腰的孩童,再見麵時已經快趕上哥哥那麽高了。
歲月不曾留下什麽痕跡,那人依舊如此高大,可靠,令人安心。
景明知道,這條路是註定充滿荊棘與血腥的,不過那人把一切的風雨都擋住了,隻留下一片太平安靜的空間給自己。
隨後的一切很是順利,入了衛都,把衛都一切水攪得很渾濁,一步步滲透進去。
景明在這並不長的時間裏學到的有很多,無論是朝堂上的起起伏伏,還是坊間的大大小小瑣事,都深深印刻在少年腦海中。
如何成為一個明君,是一個永遠都需要思考的話題。
衛都之事完結後,那人又要前往北境。隻說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安安穩穩坐上那個位子而又減少傷亡與損失的最好的法子。
那人走了快三年,等他迴來的時候,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按照計劃一步步走下去,景明的路很是順暢。
一步步走上台階之時,景明想了許多,想要抓住什麽,卻感覺抓不住。許是紅毯子太軟了些,景明竟覺得這腳下的路有些飄。
百官山唿萬歲時,景明隻感覺有什麽充盈的力量溢滿心頭,不斷凝結在一起,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身體各處遊走,最後又在心口的位置停下,炸開,心口撲通撲通的聲音越來越深重。
君臨一方。
景明迴頭看了一眼,那人與百官一起,恭恭敬敬循規蹈矩低著頭伏跪在地上。
分列的文武百官整整齊齊地跪著,跪這片土地未來的主人。
方亦與方睿還有幾個晉王手下也來了,也如沐韶光一樣,奉此主為主。
</br>
收拾完一切以後,織音把沐韶光送到了門口,拉著沐韶光的手道:“今天是一個終點,也是新的開始。今天以後,要為自己而活,知道嗎?”
沐韶光還未來得及迴答,就見到方亦與方睿騎馬過來,便止住了話,對織音道:“我走了,你先迴去吧。”
織音聽話識趣,對方亦與方睿行禮以後,就返迴家裏了。
沐韶光看她進門了,轉頭問方亦:“王爺今日情況如何?”
方亦麵無表情,“不似幾日前那般氣息微弱了。不過,還是沒有醒來。”
看來,還是要剩下的一半解藥才可以。
沐韶光點點頭,“走吧,進宮。”
登基大典
何遠道將自己的人都調過來守著以防意外,當然也是防著晉王的人。
夏王拜天祭祀,重立宗祠,祭拜夏國先王,入中正殿受百官跪拜。
禮官晏青朗聲念誦:“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後。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夏自十二年前滅亡後,斷了十二年。
夏王登基,立國號為新夏,定都於順城,還是原夏國的國都,後衛國的國都。夏龍脈在此,如今又續上了。
景明著一身深黑色鑲金邊的華服,立於大殿之上,受大臣的跪拜。望著下方顯得頗為渺小的人,心緒複雜。
終於迴到這裏,奪迴了一切了。這麽多年堅持的事,今天終於完成了。
往事歷歷在目,這一切都太不容易了。景明也曾懷疑,有生之年能不能等到這一天。最終站在這裏的時候,隻覺得有些恍惚。
十三年前,幼子隻有些模糊的記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宮門外傳來的喧譁聲與戰馬的嘶鳴聲,宮人四處逃散,宮中到處失火,硝煙瀰漫,到處充斥著絕望。
景明夢中恍恍惚惚會看見,麵上帶笑,眼中含淚的母親緊緊地抱著自己,將淚水浸濕自己的衣服。她說話的聲音依舊那麽鎮靜從容而又溫柔,她說:“景明,以後母親不能陪著你了,你要好好活下去,以後長大了,來奪迴屬於你的一切。你是我的兒子,是永遠的強者!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她派了自己最信任的小太監玉笙帶著幼子躲到了密道裏,在那黑漆漆的地方待了許久許久,直到一絲光亮刺入眼中。那人穿過了深深的密道,找到自己,他舉著的火把映出他的臉,滄桑,迷茫但又無比強大。那人跪在自己腳邊,說:“沐韶光,誓死效忠殿下!”
景明很喜歡這個做事穩妥,鎮定從容的溫柔大哥哥。這人身上依稀有著母親的影子。神態、動作、語言似乎都很是相似,但似乎也有些不一樣。
後來屬於母親的記憶逐漸模糊在幼年的時光裏,倒是這人的麵容一直印刻在腦中。
逃亡了幾個月,衛國的一切都定下了來以後,遺臣帶著皇室遺嗣來到了一處小村莊住下。
遺臣去了遠處,說是去賭一把,贏得一個很大的籌碼。
那人去的太久了,少年記憶中那個人的樣子越來越模糊。
院子裏的桃樹花開,花落,結果,成熟,一茬換一茬。懵懂無知的孩童漸漸長大,就算忘了母親的麵容,也不曾忘記母親的話。讀書,習武,通信,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褪去青澀的少年逐漸變得成熟。
十年過去了。
再見時,那人似乎沒有變過,還是十年前離開時的那個樣子。不過少年長高了,長大了。分別時還是隻及腰的孩童,再見麵時已經快趕上哥哥那麽高了。
歲月不曾留下什麽痕跡,那人依舊如此高大,可靠,令人安心。
景明知道,這條路是註定充滿荊棘與血腥的,不過那人把一切的風雨都擋住了,隻留下一片太平安靜的空間給自己。
隨後的一切很是順利,入了衛都,把衛都一切水攪得很渾濁,一步步滲透進去。
景明在這並不長的時間裏學到的有很多,無論是朝堂上的起起伏伏,還是坊間的大大小小瑣事,都深深印刻在少年腦海中。
如何成為一個明君,是一個永遠都需要思考的話題。
衛都之事完結後,那人又要前往北境。隻說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安安穩穩坐上那個位子而又減少傷亡與損失的最好的法子。
那人走了快三年,等他迴來的時候,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按照計劃一步步走下去,景明的路很是順暢。
一步步走上台階之時,景明想了許多,想要抓住什麽,卻感覺抓不住。許是紅毯子太軟了些,景明竟覺得這腳下的路有些飄。
百官山唿萬歲時,景明隻感覺有什麽充盈的力量溢滿心頭,不斷凝結在一起,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身體各處遊走,最後又在心口的位置停下,炸開,心口撲通撲通的聲音越來越深重。
君臨一方。
景明迴頭看了一眼,那人與百官一起,恭恭敬敬循規蹈矩低著頭伏跪在地上。
分列的文武百官整整齊齊地跪著,跪這片土地未來的主人。
方亦與方睿還有幾個晉王手下也來了,也如沐韶光一樣,奉此主為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