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站出來,臉上帶著幾分怒意道:“周大人,做事應當講求證據。什麽構陷張之為,你這分明是陷害。還有......這些人,你又如何能證明這些人是我派出去的人?本殿為了你按的這個莫須有的罪名而殺人滅口?”
朝堂上是死一般的寂靜。
“臣,當然有證據!”說著,周瑾鈺掏出了身上的幾本簿子與信紙,呈到衛王麵前。
“王上,此乃太子殿下府上的帳簿,上麵清清楚楚地記載了當年的一筆支出。當年在張大人府上找到的一些來歷不明的財物,最後定了張大人的罪。那些東西,原是從太子殿下府上出的。如此一來,張大人收了賄賂執法不公便說不通了。況且,查出官員收受賄賂,一應財物應當充到國庫。但當年本應在國庫的那些財物又重迴到了太子府中......這些事情,太子的帳目上都有記錄。這是太子蓄意構陷張大人!王上,明察!”
光是捉到太子派去的刺客,還不夠。最致命的,還是太子手上保留的證據。
沒有人會想到周瑾鈺竟然直接從太子身上下手,也沒有人會想到周瑾鈺竟然有本事能拿到這麽隱秘的東西。
當然更沒有人能想到,周瑾鈺手下養了一個幾乎從未失手過的賊王。
太子喃喃道:“不可能,怎麽會在你手上?這些明明藏在暗室裏......”
說到這裏,太子意識到了這句話暴露了,轉頭怒視周瑾鈺,“你......”
周瑾鈺繼續說道:“還有太子殿下寫給暗衛的信,信中交代了太子指使下屬做這事的全過程。信是太子親筆所寫,字跡確是太子的字跡,上麵還有太子的印章,王上明察!”
衛王也被周瑾鈺這一出驚呆了,他本以為周瑾鈺掀不起什麽浪花來的。他一直以為太子會收拾得很幹淨,周瑾鈺查不出的。他也一直派人盯著周瑾鈺,隻見他找出一個藥商府上的管家,並未放在眼裏。
卻原來,這隻是他的障眼法。他的手,直接伸到了太子防守嚴密的家裏,從太子這裏入手,找出了所有的鐵證。所以,這人之前忙的焦頭爛額,找不到一點頭緒是裝出來的。
這人從未想過要從詳查案情入手,當年的一切都被抹去了,唯一有用的、致命的證據,卻是在太子自己身上。
且不說他手下怎麽會有能人能將手伸到太子家裏,還偷到了幾年前的帳本信件,光是這個人這深沉的心思,就讓人不寒而慄。
如今,他逼著自己允許他查了這案子,又裝模作樣讓人沒有防備,讓人掉以輕心,如今突然將鐵證擺出來,擺在眾大臣麵前,便是衛王,也不能反口,不能壓下去,否則,史冊上的一筆黑色,就抹不掉了。
堂堂衛國之君,何曾被人逼到這種地步?
太子簡直快瘋了,撲到周瑾鈺麵前,拳打腳踢。
上首衛王突然掀翻了桌子,劇烈的撞擊聲從桌子與地麵接觸之處傳來,他的手有些顫抖,指著周瑾鈺:“你......你......”
周瑾鈺紋絲不動,繼續道:“太子陷害忠臣,殘害忠良,乃是大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請王上治太子之罪!王上,國無法無以治國。微臣沿著這件事一直往下查卻查到了另一件事,此案牽扯到一味藥,名為玉闌枝,來自於......”
衛王怒吼出聲:“你......你這逆臣!”
逆臣......
這兩個字著實是太過分了些的。
周瑾鈺恍惚了一下,衛王是知道某些東西的。
“請王上治太子之罪!”周瑾鈺一句話說的鏗鏘有力。
衛王的臉有些抽搐,一會兒後,突然摔倒在地,昏了過去。
朝堂上又是一片混亂。
衛王醒之後,一切早已無可轉還。
衛國上下都在傳揚一件事,太子構陷忠誠張之為大人,衛王將其軟禁在府中,無詔不得出府。
這算是衛王承認太子有罪了。這是家醜,更是國醜。
百姓議論紛紛。
而將這案子翻出來查的人,正是百姓愛戴的蘭陵台周瑾鈺大人。一時間,舉國上下都在傳揚周瑾鈺的事情。
衛王病了好幾日,下了軟禁太子的令以後,就一直待在寢宮,誰也不願意見。
張之為的案子真相大白,但是判太子的罪名卻是最輕的一個,辦事不利,判成錯案,最後太子隻是被禁足。
張之為的案子了結了,另一件事卻沒有了結。
玉闌枝。
某日太子府上的一處倉庫失火,裏麵的東西被燒毀。
衛王在護著太子。
張之為的案子最後歸劃為這麽個結局。
而太子與玉闌枝的牽連,玉闌枝的來源與周國之間的關聯,註定是不會被世人知道的。
......
被查封的張府如今重新豎起了匾額。被流放的張家眷屬如今也沒剩幾個活著了,張之為的獨女張雪瑤如今在管理這座府邸。
收拾打掃幹淨長滿院子的雜草,除幹淨灰塵,張府似乎還是以前的張府。不過,這裏早已物是人非了。死了的人,早已不知道這些了。
什麽洗清罪名,討迴公道,不過是活著的人的一點心理慰藉罷了。
徐麟親自送她迴來的,看見這番光景也不免唏噓幾聲。
“姑娘如今算是如願以償了,日後有何打算?”
</br>
朝堂上是死一般的寂靜。
“臣,當然有證據!”說著,周瑾鈺掏出了身上的幾本簿子與信紙,呈到衛王麵前。
“王上,此乃太子殿下府上的帳簿,上麵清清楚楚地記載了當年的一筆支出。當年在張大人府上找到的一些來歷不明的財物,最後定了張大人的罪。那些東西,原是從太子殿下府上出的。如此一來,張大人收了賄賂執法不公便說不通了。況且,查出官員收受賄賂,一應財物應當充到國庫。但當年本應在國庫的那些財物又重迴到了太子府中......這些事情,太子的帳目上都有記錄。這是太子蓄意構陷張大人!王上,明察!”
光是捉到太子派去的刺客,還不夠。最致命的,還是太子手上保留的證據。
沒有人會想到周瑾鈺竟然直接從太子身上下手,也沒有人會想到周瑾鈺竟然有本事能拿到這麽隱秘的東西。
當然更沒有人能想到,周瑾鈺手下養了一個幾乎從未失手過的賊王。
太子喃喃道:“不可能,怎麽會在你手上?這些明明藏在暗室裏......”
說到這裏,太子意識到了這句話暴露了,轉頭怒視周瑾鈺,“你......”
周瑾鈺繼續說道:“還有太子殿下寫給暗衛的信,信中交代了太子指使下屬做這事的全過程。信是太子親筆所寫,字跡確是太子的字跡,上麵還有太子的印章,王上明察!”
衛王也被周瑾鈺這一出驚呆了,他本以為周瑾鈺掀不起什麽浪花來的。他一直以為太子會收拾得很幹淨,周瑾鈺查不出的。他也一直派人盯著周瑾鈺,隻見他找出一個藥商府上的管家,並未放在眼裏。
卻原來,這隻是他的障眼法。他的手,直接伸到了太子防守嚴密的家裏,從太子這裏入手,找出了所有的鐵證。所以,這人之前忙的焦頭爛額,找不到一點頭緒是裝出來的。
這人從未想過要從詳查案情入手,當年的一切都被抹去了,唯一有用的、致命的證據,卻是在太子自己身上。
且不說他手下怎麽會有能人能將手伸到太子家裏,還偷到了幾年前的帳本信件,光是這個人這深沉的心思,就讓人不寒而慄。
如今,他逼著自己允許他查了這案子,又裝模作樣讓人沒有防備,讓人掉以輕心,如今突然將鐵證擺出來,擺在眾大臣麵前,便是衛王,也不能反口,不能壓下去,否則,史冊上的一筆黑色,就抹不掉了。
堂堂衛國之君,何曾被人逼到這種地步?
太子簡直快瘋了,撲到周瑾鈺麵前,拳打腳踢。
上首衛王突然掀翻了桌子,劇烈的撞擊聲從桌子與地麵接觸之處傳來,他的手有些顫抖,指著周瑾鈺:“你......你......”
周瑾鈺紋絲不動,繼續道:“太子陷害忠臣,殘害忠良,乃是大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請王上治太子之罪!王上,國無法無以治國。微臣沿著這件事一直往下查卻查到了另一件事,此案牽扯到一味藥,名為玉闌枝,來自於......”
衛王怒吼出聲:“你......你這逆臣!”
逆臣......
這兩個字著實是太過分了些的。
周瑾鈺恍惚了一下,衛王是知道某些東西的。
“請王上治太子之罪!”周瑾鈺一句話說的鏗鏘有力。
衛王的臉有些抽搐,一會兒後,突然摔倒在地,昏了過去。
朝堂上又是一片混亂。
衛王醒之後,一切早已無可轉還。
衛國上下都在傳揚一件事,太子構陷忠誠張之為大人,衛王將其軟禁在府中,無詔不得出府。
這算是衛王承認太子有罪了。這是家醜,更是國醜。
百姓議論紛紛。
而將這案子翻出來查的人,正是百姓愛戴的蘭陵台周瑾鈺大人。一時間,舉國上下都在傳揚周瑾鈺的事情。
衛王病了好幾日,下了軟禁太子的令以後,就一直待在寢宮,誰也不願意見。
張之為的案子真相大白,但是判太子的罪名卻是最輕的一個,辦事不利,判成錯案,最後太子隻是被禁足。
張之為的案子了結了,另一件事卻沒有了結。
玉闌枝。
某日太子府上的一處倉庫失火,裏麵的東西被燒毀。
衛王在護著太子。
張之為的案子最後歸劃為這麽個結局。
而太子與玉闌枝的牽連,玉闌枝的來源與周國之間的關聯,註定是不會被世人知道的。
......
被查封的張府如今重新豎起了匾額。被流放的張家眷屬如今也沒剩幾個活著了,張之為的獨女張雪瑤如今在管理這座府邸。
收拾打掃幹淨長滿院子的雜草,除幹淨灰塵,張府似乎還是以前的張府。不過,這裏早已物是人非了。死了的人,早已不知道這些了。
什麽洗清罪名,討迴公道,不過是活著的人的一點心理慰藉罷了。
徐麟親自送她迴來的,看見這番光景也不免唏噓幾聲。
“姑娘如今算是如願以償了,日後有何打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