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熙攘的翠玲瓏不同,滄浪園中的觀魚軒卻十分的安靜。
此軒麵北臨水,庭前古木參差交映,軒左複廊一條蜿蜒而東,兩麵可行,內外借景,隔水迎人,臨河一帶又有湖石玲瓏,形如五百羅漢。今夜,此處便是蕭璟設宴招待姑蘇糧商之地。
這本是一場歡宴,可如今雖有宴卻無歡,當此情形,那些應邀而來的賓客都不敢大聲言語。
自古宴無好宴,若非刺史親邀,他們是不願來的。
如今蕭璟久久不到,有些人便心急朝外望。這一望就望到了滿園的軍士,如此更沒有人敢說話了。
過了許久,房門被外麵的軍士打開了,蕭璟與陸、衛二人到了。
三人進屋,便坐在主位之上。
見房中氣氛壓抑,蕭璟便笑著問道:“諸位,怎麽都不動阿,可是這菜肴不合諸位的胃口?”說完,他掃視了場中一眼。
他話言剛落,便有一人起身欲言。
他見了,便言道:“坐下說,坐下說。”說話時,他做著下按的手勢。
那人聞言,便又坐了下來:“蕭刺史,非是這菜肴不合我等胃口,隻是我等恐刺史有話要說,故而大家都在等著。”說完,此人便看了看身旁的其他人一眼。
這說話之人不是旁人,正是那蘇忠。
蘇家亦是江東世家,可族中無高官,便專心經營起了生意。
如今,蘇家已是蘇州的糧食大戶,故而他才會被請到此處。
受了他眼神的暗示,在場賓客中有一人跟著言道:“是阿,蕭刺史既然有話要說,不如先說了吧,如此我等才好安心阿。”
兩人一唱一和,這軒室內頓時熱鬧了起來,在場的糧商紛紛附和此言。
“如此說來,是有人與眾位通過氣了。”蕭璟突然開了口,場麵又安靜了下來,“既然諸位問了,那在下想不說也得說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籌糧一事已泄露了出去。
如今在場的糧商便在為此事,惴惴不安。
“立德,你將事情說與諸位聽吧。”
“是。”李翊應了一聲後,環視四周,口中言道,“諸公,在下奉蕭使君之命,將蘇州倉儲之情說與諸公聽。”
接著,他便將腦中所記之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其他人聽罷,無一人開口,場麵頓時變得冰冷,軒室內鴉雀無聲。
良久過後,蕭璟又開了口:“蕭某還有要一事,要說與諸位聽。”
說著,他從懷中拿出兩張文書。
“這兩張是蕭某日前收到的文書,一封來自江東黜陟府。”蕭璟說著,將一文書放於仆人捧著的托盤上,“另一封是來自揚州大都督府。”說完,他將這一文書也放在了托盤上。
“公文乃是朝廷公器,我就不給諸位看了,可事情我不說,諸位想必也知道。”蕭璟語氣沉重的說道,“如今,朝廷正逢多事之秋,戎狄人年年犯邊,今年江北又逢大旱,朝廷已明旨著地方自行處理。這賑災最緊要的便是糧食,如今各方都在問我蘇州要糧食。可蘇州實情,諸位也都看到了,蕭某如今已無計可施。在座的都是蘇州棟梁,當此艱難時局,我隻能拜托諸位了。”
這長長的一番言論,他說的聲情並茂、極富感情。
可這鏗鏘之語砸下後,卻未起半點波瀾,場麵還是那般安靜。
“諸位怎麽又不言了?”坐在蕭璟一旁的陸康,突然開了口,“蕭刺史的話,諸位難道聽不明白嗎?”
如今的情形是他一手推動的,他此時不幫忙,日後恐就難以與蕭璟共事了。
“非是我等不明白。”還是那蘇忠迴了話,“朝廷自有朝廷的難處,我等已知,可我等也有難處,還請蕭刺史、陸長史、衛司馬體諒。”
陸康聽罷,冷聲說道:“如此說來,諸位是不願相助了?”
賓客中一年長之人,起身迴道:“陸長史誤會了,非是我等不願,實在是無能無力阿。”
“好一個無能為力。”陸康說完,站起身,對著外間喝道,“進來一人。”
他話音一落,那緊閉的房門就開了,隨即一個軍士走了進來。
此人進屋後,便迴道:“請陸長史吩咐。”
陸康對著此人,冷聲說道:“將備在外間的那箱東西抬進來。”
之後,又過了片刻,兩個軍士抬進來一個木箱。
待二人退下後,陸康打開那木箱,裏麵都是一些卷冊。
“這是你們各家在蘇州曆年的稅款賬冊。”陸康說完,便彎腰翻找著。
“這是你蘇家的。”說著,他將一卷賬冊放到了蘇忠的麵前,“按照這卷冊上的數字來算,在姑蘇的,你蘇家如今有糧萬餘石,在吳縣,還有糧二萬五千石。”
古代曆朝都是重農抑商,周朝也不例外,此時朝廷對商賈征稅按十取其一的辦法。
如此一來,按照稅冊上的記錄,便可大致算出各家的存糧。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記載。”陸康說著,冷冷的看了看在場的眾人,“至於暗地裏還有沒有,那就得等搜過了才知道,如今刺史府的衙兵都已在你們各家的邸店外候著了。”
走私自古有之,早已成了慣例,在座的都不能免之。
而陸康話中的威脅之意,他們都聽了出來,如今個個皆是心驚膽顫。
尤其是那蘇忠,他如今已經給單獨拎了出來。
仔細看了看那賬冊,他緩了緩,可終克製不住,還是怒道:“陸長史,這些糧食是在下辛苦存下來的,你這是在徇私枉法!”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要咬人,更何況這蘇家也是江東士族之一,見杜康要動自己,蘇忠便也顧不得許多了。正是因了他這性格,別人幾句鼓動,他就做了出頭之鳥。
“徇私枉法?”陸康冷言笑道,“我是如何徇私枉法的,你且當著在場的眾人的麵說一說。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蘇忠還本想你陸家也有私貨,可他還沒說出口,卻有人先言了。
“陸長史,您別動怒。蘇忠一直是這脾氣,您別和他一般見識。”
說話之人名叫江日升,就坐在蘇忠一旁,說話時,他在暗地裏仍拉著蘇忠。
江家與蘇家便是如今姑蘇糧價上漲的幕後黑手,也是他鼓動著蘇忠帶頭與蕭璟抗爭。
他陪著笑說完後,又對著蘇忠言道:“安國,還不快給陸長史賠禮。”
安國便是蘇忠的字,他聽了江日升的話,還有些不樂意。可江日升一直在私下裏拉他,他無奈隻得拱手對著杜康道,“陸長史,我蘇安國是個粗人,您別和我一般見識,方才的話是我妄言了。”
蘇忠是怎樣的人,在座的都清楚。
他既然當眾道了歉,陸康自詡身份,便也沒再計較。
此軒麵北臨水,庭前古木參差交映,軒左複廊一條蜿蜒而東,兩麵可行,內外借景,隔水迎人,臨河一帶又有湖石玲瓏,形如五百羅漢。今夜,此處便是蕭璟設宴招待姑蘇糧商之地。
這本是一場歡宴,可如今雖有宴卻無歡,當此情形,那些應邀而來的賓客都不敢大聲言語。
自古宴無好宴,若非刺史親邀,他們是不願來的。
如今蕭璟久久不到,有些人便心急朝外望。這一望就望到了滿園的軍士,如此更沒有人敢說話了。
過了許久,房門被外麵的軍士打開了,蕭璟與陸、衛二人到了。
三人進屋,便坐在主位之上。
見房中氣氛壓抑,蕭璟便笑著問道:“諸位,怎麽都不動阿,可是這菜肴不合諸位的胃口?”說完,他掃視了場中一眼。
他話言剛落,便有一人起身欲言。
他見了,便言道:“坐下說,坐下說。”說話時,他做著下按的手勢。
那人聞言,便又坐了下來:“蕭刺史,非是這菜肴不合我等胃口,隻是我等恐刺史有話要說,故而大家都在等著。”說完,此人便看了看身旁的其他人一眼。
這說話之人不是旁人,正是那蘇忠。
蘇家亦是江東世家,可族中無高官,便專心經營起了生意。
如今,蘇家已是蘇州的糧食大戶,故而他才會被請到此處。
受了他眼神的暗示,在場賓客中有一人跟著言道:“是阿,蕭刺史既然有話要說,不如先說了吧,如此我等才好安心阿。”
兩人一唱一和,這軒室內頓時熱鬧了起來,在場的糧商紛紛附和此言。
“如此說來,是有人與眾位通過氣了。”蕭璟突然開了口,場麵又安靜了下來,“既然諸位問了,那在下想不說也得說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籌糧一事已泄露了出去。
如今在場的糧商便在為此事,惴惴不安。
“立德,你將事情說與諸位聽吧。”
“是。”李翊應了一聲後,環視四周,口中言道,“諸公,在下奉蕭使君之命,將蘇州倉儲之情說與諸公聽。”
接著,他便將腦中所記之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其他人聽罷,無一人開口,場麵頓時變得冰冷,軒室內鴉雀無聲。
良久過後,蕭璟又開了口:“蕭某還有要一事,要說與諸位聽。”
說著,他從懷中拿出兩張文書。
“這兩張是蕭某日前收到的文書,一封來自江東黜陟府。”蕭璟說著,將一文書放於仆人捧著的托盤上,“另一封是來自揚州大都督府。”說完,他將這一文書也放在了托盤上。
“公文乃是朝廷公器,我就不給諸位看了,可事情我不說,諸位想必也知道。”蕭璟語氣沉重的說道,“如今,朝廷正逢多事之秋,戎狄人年年犯邊,今年江北又逢大旱,朝廷已明旨著地方自行處理。這賑災最緊要的便是糧食,如今各方都在問我蘇州要糧食。可蘇州實情,諸位也都看到了,蕭某如今已無計可施。在座的都是蘇州棟梁,當此艱難時局,我隻能拜托諸位了。”
這長長的一番言論,他說的聲情並茂、極富感情。
可這鏗鏘之語砸下後,卻未起半點波瀾,場麵還是那般安靜。
“諸位怎麽又不言了?”坐在蕭璟一旁的陸康,突然開了口,“蕭刺史的話,諸位難道聽不明白嗎?”
如今的情形是他一手推動的,他此時不幫忙,日後恐就難以與蕭璟共事了。
“非是我等不明白。”還是那蘇忠迴了話,“朝廷自有朝廷的難處,我等已知,可我等也有難處,還請蕭刺史、陸長史、衛司馬體諒。”
陸康聽罷,冷聲說道:“如此說來,諸位是不願相助了?”
賓客中一年長之人,起身迴道:“陸長史誤會了,非是我等不願,實在是無能無力阿。”
“好一個無能為力。”陸康說完,站起身,對著外間喝道,“進來一人。”
他話音一落,那緊閉的房門就開了,隨即一個軍士走了進來。
此人進屋後,便迴道:“請陸長史吩咐。”
陸康對著此人,冷聲說道:“將備在外間的那箱東西抬進來。”
之後,又過了片刻,兩個軍士抬進來一個木箱。
待二人退下後,陸康打開那木箱,裏麵都是一些卷冊。
“這是你們各家在蘇州曆年的稅款賬冊。”陸康說完,便彎腰翻找著。
“這是你蘇家的。”說著,他將一卷賬冊放到了蘇忠的麵前,“按照這卷冊上的數字來算,在姑蘇的,你蘇家如今有糧萬餘石,在吳縣,還有糧二萬五千石。”
古代曆朝都是重農抑商,周朝也不例外,此時朝廷對商賈征稅按十取其一的辦法。
如此一來,按照稅冊上的記錄,便可大致算出各家的存糧。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記載。”陸康說著,冷冷的看了看在場的眾人,“至於暗地裏還有沒有,那就得等搜過了才知道,如今刺史府的衙兵都已在你們各家的邸店外候著了。”
走私自古有之,早已成了慣例,在座的都不能免之。
而陸康話中的威脅之意,他們都聽了出來,如今個個皆是心驚膽顫。
尤其是那蘇忠,他如今已經給單獨拎了出來。
仔細看了看那賬冊,他緩了緩,可終克製不住,還是怒道:“陸長史,這些糧食是在下辛苦存下來的,你這是在徇私枉法!”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要咬人,更何況這蘇家也是江東士族之一,見杜康要動自己,蘇忠便也顧不得許多了。正是因了他這性格,別人幾句鼓動,他就做了出頭之鳥。
“徇私枉法?”陸康冷言笑道,“我是如何徇私枉法的,你且當著在場的眾人的麵說一說。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蘇忠還本想你陸家也有私貨,可他還沒說出口,卻有人先言了。
“陸長史,您別動怒。蘇忠一直是這脾氣,您別和他一般見識。”
說話之人名叫江日升,就坐在蘇忠一旁,說話時,他在暗地裏仍拉著蘇忠。
江家與蘇家便是如今姑蘇糧價上漲的幕後黑手,也是他鼓動著蘇忠帶頭與蕭璟抗爭。
他陪著笑說完後,又對著蘇忠言道:“安國,還不快給陸長史賠禮。”
安國便是蘇忠的字,他聽了江日升的話,還有些不樂意。可江日升一直在私下裏拉他,他無奈隻得拱手對著杜康道,“陸長史,我蘇安國是個粗人,您別和我一般見識,方才的話是我妄言了。”
蘇忠是怎樣的人,在座的都清楚。
他既然當眾道了歉,陸康自詡身份,便也沒再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