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六月,下了幾天雨,穿著單薄的衣衫確有幾分涼意,但曲慕雪心情好並未覺得,隻是妙菱堅持她便也隨她去了。沿著石徑前行,一旁的假山怪石嶙峋,忽然見到一處石洞,心下好奇便轉了進去。
石洞僅容一人行走,彎彎繞繞行了幾步,倒也有趣的很。待再到洞門前時,倒有豁然開朗之感。石洞的對麵是一條人工河,河邊的玉石欄杆與河邊綠意交映,乳白色的石橋橫架與河上,聽著雨水落入河中的聲音,曲慕雪向石橋走近。
未到橋上,卻見一抹淡藍的身影立於橋上。一襲水藍袍外罩白紗,一手執淡色雨傘,一手背於身後負立於橋上,在迷蒙雨霧中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或是聽見有聲,他轉首便看見了她,冰冷的眸子似乎沒有焦距,漆黑的眼底似有濃烈的哀傷。
曲慕雪撐著傘怔住,一時間移動不得,此時的她卻不知該如何形容眼前的人物,這樣的人是她從未見過的。氣度卓然,容貌如玉,雖然此時不過數步之遙,她卻覺得他好似極遠,似不是這凡塵中人,竟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恍若星辰。
他眸底似乎深藏著哀傷,思念,仇恨,各種情緒交雜,卻在見她的一瞬便通通消失,不知是他掩藏的太深,還是她花了眼。
他未開口,曲慕雪也未吱聲,良久曲慕雪才轉過神來,不由一笑,她這也算是被美色所惑了嗎?
或是聽見她笑,他又轉過頭來,目中似有疑惑,曲慕雪想他在這看風景,怕是她忽然到來擾了他的清淨,不由的想著還是自覺離開的好,也免得他開口攆她白白的煞了風景,心下想著便已轉身,自原路而返。
“王爺。”曲慕雪一走隱身在樹梢上的冷焰便自樹上落下。
玉璃注視著曲慕雪的背影離開這才轉過身來看著來人,聲音依舊的清冷,“何事?”
冷焰著一貫的灰衣俯身稟道:“梧桐傳來消息,最近有人在搜集俞相貪汙的罪證。”
“哦?”玉璃稍作停頓,“可查出是何派係?”
冷焰低著頭對落下的雨仿佛絲毫未覺,“目前還沒有太多線索,不過屬下已經在查了,這些人似乎一直隱在安夏,隻是不知道怎麽忽然有了動作。”
玉璃撐著傘看著雨落入池中濺起水花,似是說給冷焰聽,又似在自言自語“永孝帝身體已不如從前,現在還有誰不急呢,既然有人代勞那我們在後麵推波助瀾就是。”
“是。”
“她也在隨行的隊伍中?”玉璃看著曲慕雪消失的洞口問。
冷焰呆了呆,“曲小姐是跟蘭妃娘娘一起來的。”
玉璃看著曲慕雪消失的洞口一陣恍神,“蘭妃,韓擎宇…”
另一側一抹修長的米色身影拾階而上,水流鶴撐一柄淺黃色雨傘緩緩踏上石橋,“她就是那個救了韓擎宇的曲慕雪啊。”
冷焰躬身告退。
“要見水家的家主果然是不易。”玉璃撇一眼水流鶴冷冷道。
水流鶴不好意思的轉過了頭,“方才過來的時候遇見了幾位官家的小姐,我總不能一甩袖子就走,這不就耽誤了。”
“走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玉璃望著方才曲慕雪離開的石洞道。
“好,那一會兒去我的書房,那裏清靜。”水流鶴說完隻聽玉璃嗯了一聲,隨後二人朝著相反的方向擦身而過,好像他們原本就不相識,隻是寒暄了一番。
雨勢漸猛,樹葉也在雨點的擊打下上下反複跳動,曲慕雪迴到院子時裙擺都已經濕透了。四下看了看都沒有見到妙菱,想著妙菱估計是尋她去了,一會尋不到她自會迴來,便找人打水沐浴。
雨逐漸停了,暮色沉沉,可是妙菱卻一直沒有迴來。曲慕雪放心不下便沿著她方才去過的地方尋找,方才她們去過的地方都找過了,可是並沒有找到。
“大小姐。”曲慕雪忽然聽見一個丫鬟的驚唿,定睛一看,發現離自己不遠處正站著兩人,一個穿著緋色長裙的女子容貌甚是出眾,此時她緊皺著眉頭,身體緊緊的挨著一旁的侍女,看樣子似乎是扭到了腳。
那侍女穿著水家侍女的服飾,那她口中的大小姐便唯有水惠蘭了。
“小姐,可是踩到了什麽東西?那邊有個石凳,奴婢先扶您去那邊坐著。”那侍女急忙扶著那女子往石凳走去。
曲慕雪也逐步走近,一側眸卻在一旁的花叢邊看見一抹金光,曲慕雪撥開一旁的花草卻從裏麵撿起一枚素淨的金簪來。
“這簪子…”這是她送給妙菱的,她知道妙菱有多喜愛。曲慕雪立即四下望了望,這條路隻通往兩個地方,往東是曲家家主的院子,而往西則是麗妃娘娘的院子,曲慕雪遲疑了片刻,邁著步子往麗妃的院子而去。
“公子,屬下方才發現麗妃娘娘的院中似乎不太對勁,要不要…”冷焰指了指曲慕雪的背影對著玉璃說。
玉璃沉思片刻,“你先退下吧。”冷焰沒有絲毫猶豫,轉身便匆匆離去。一陣微風拂過,玉璃的身影也消失在原地。
水家家主的院子在她們剛剛入住水家時就被告知過不要隨意過去。妙菱膽子本就小,即使她找曲慕雪,想著也不會往那邊去,而麗妃的院子就不一定了。麗妃入宮十年有餘,雖不算特別受受寵,但也為永孝帝誕下一子,就是最小的十皇子,如今也有九歲了。
“我是曲家的大小姐曲慕雪,我想拜見一下你們娘娘,勞煩稟報一聲。”
“請您稍等片刻。”曲慕雪雖不會武功,但略通醫理,看那離去的丫鬟身形健碩腳步輕盈,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宮女。
十五年前玉龍將軍大敗東胡,而後玉龍將軍遇害,使得兩國間原本就緊張的關係更加不好了。東胡人雖然善戰,但連年的征戰使得東胡國力疲乏,當時的東胡比起當時的羅國來可是差了太多。
東胡的國君為了緩和兩國關係隔年便將自己年僅十五歲的女兒赫連解語送來和親,而赫連解語便是如今的麗妃。雖然如今的麗妃算不得寵妃,但當年她也是一度寵冠後宮的,也成功的化解了兩國間的隔閡,隻是在她懷有身孕之後便逐漸低調了起來。
石洞僅容一人行走,彎彎繞繞行了幾步,倒也有趣的很。待再到洞門前時,倒有豁然開朗之感。石洞的對麵是一條人工河,河邊的玉石欄杆與河邊綠意交映,乳白色的石橋橫架與河上,聽著雨水落入河中的聲音,曲慕雪向石橋走近。
未到橋上,卻見一抹淡藍的身影立於橋上。一襲水藍袍外罩白紗,一手執淡色雨傘,一手背於身後負立於橋上,在迷蒙雨霧中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或是聽見有聲,他轉首便看見了她,冰冷的眸子似乎沒有焦距,漆黑的眼底似有濃烈的哀傷。
曲慕雪撐著傘怔住,一時間移動不得,此時的她卻不知該如何形容眼前的人物,這樣的人是她從未見過的。氣度卓然,容貌如玉,雖然此時不過數步之遙,她卻覺得他好似極遠,似不是這凡塵中人,竟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恍若星辰。
他眸底似乎深藏著哀傷,思念,仇恨,各種情緒交雜,卻在見她的一瞬便通通消失,不知是他掩藏的太深,還是她花了眼。
他未開口,曲慕雪也未吱聲,良久曲慕雪才轉過神來,不由一笑,她這也算是被美色所惑了嗎?
或是聽見她笑,他又轉過頭來,目中似有疑惑,曲慕雪想他在這看風景,怕是她忽然到來擾了他的清淨,不由的想著還是自覺離開的好,也免得他開口攆她白白的煞了風景,心下想著便已轉身,自原路而返。
“王爺。”曲慕雪一走隱身在樹梢上的冷焰便自樹上落下。
玉璃注視著曲慕雪的背影離開這才轉過身來看著來人,聲音依舊的清冷,“何事?”
冷焰著一貫的灰衣俯身稟道:“梧桐傳來消息,最近有人在搜集俞相貪汙的罪證。”
“哦?”玉璃稍作停頓,“可查出是何派係?”
冷焰低著頭對落下的雨仿佛絲毫未覺,“目前還沒有太多線索,不過屬下已經在查了,這些人似乎一直隱在安夏,隻是不知道怎麽忽然有了動作。”
玉璃撐著傘看著雨落入池中濺起水花,似是說給冷焰聽,又似在自言自語“永孝帝身體已不如從前,現在還有誰不急呢,既然有人代勞那我們在後麵推波助瀾就是。”
“是。”
“她也在隨行的隊伍中?”玉璃看著曲慕雪消失的洞口問。
冷焰呆了呆,“曲小姐是跟蘭妃娘娘一起來的。”
玉璃看著曲慕雪消失的洞口一陣恍神,“蘭妃,韓擎宇…”
另一側一抹修長的米色身影拾階而上,水流鶴撐一柄淺黃色雨傘緩緩踏上石橋,“她就是那個救了韓擎宇的曲慕雪啊。”
冷焰躬身告退。
“要見水家的家主果然是不易。”玉璃撇一眼水流鶴冷冷道。
水流鶴不好意思的轉過了頭,“方才過來的時候遇見了幾位官家的小姐,我總不能一甩袖子就走,這不就耽誤了。”
“走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玉璃望著方才曲慕雪離開的石洞道。
“好,那一會兒去我的書房,那裏清靜。”水流鶴說完隻聽玉璃嗯了一聲,隨後二人朝著相反的方向擦身而過,好像他們原本就不相識,隻是寒暄了一番。
雨勢漸猛,樹葉也在雨點的擊打下上下反複跳動,曲慕雪迴到院子時裙擺都已經濕透了。四下看了看都沒有見到妙菱,想著妙菱估計是尋她去了,一會尋不到她自會迴來,便找人打水沐浴。
雨逐漸停了,暮色沉沉,可是妙菱卻一直沒有迴來。曲慕雪放心不下便沿著她方才去過的地方尋找,方才她們去過的地方都找過了,可是並沒有找到。
“大小姐。”曲慕雪忽然聽見一個丫鬟的驚唿,定睛一看,發現離自己不遠處正站著兩人,一個穿著緋色長裙的女子容貌甚是出眾,此時她緊皺著眉頭,身體緊緊的挨著一旁的侍女,看樣子似乎是扭到了腳。
那侍女穿著水家侍女的服飾,那她口中的大小姐便唯有水惠蘭了。
“小姐,可是踩到了什麽東西?那邊有個石凳,奴婢先扶您去那邊坐著。”那侍女急忙扶著那女子往石凳走去。
曲慕雪也逐步走近,一側眸卻在一旁的花叢邊看見一抹金光,曲慕雪撥開一旁的花草卻從裏麵撿起一枚素淨的金簪來。
“這簪子…”這是她送給妙菱的,她知道妙菱有多喜愛。曲慕雪立即四下望了望,這條路隻通往兩個地方,往東是曲家家主的院子,而往西則是麗妃娘娘的院子,曲慕雪遲疑了片刻,邁著步子往麗妃的院子而去。
“公子,屬下方才發現麗妃娘娘的院中似乎不太對勁,要不要…”冷焰指了指曲慕雪的背影對著玉璃說。
玉璃沉思片刻,“你先退下吧。”冷焰沒有絲毫猶豫,轉身便匆匆離去。一陣微風拂過,玉璃的身影也消失在原地。
水家家主的院子在她們剛剛入住水家時就被告知過不要隨意過去。妙菱膽子本就小,即使她找曲慕雪,想著也不會往那邊去,而麗妃的院子就不一定了。麗妃入宮十年有餘,雖不算特別受受寵,但也為永孝帝誕下一子,就是最小的十皇子,如今也有九歲了。
“我是曲家的大小姐曲慕雪,我想拜見一下你們娘娘,勞煩稟報一聲。”
“請您稍等片刻。”曲慕雪雖不會武功,但略通醫理,看那離去的丫鬟身形健碩腳步輕盈,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宮女。
十五年前玉龍將軍大敗東胡,而後玉龍將軍遇害,使得兩國間原本就緊張的關係更加不好了。東胡人雖然善戰,但連年的征戰使得東胡國力疲乏,當時的東胡比起當時的羅國來可是差了太多。
東胡的國君為了緩和兩國關係隔年便將自己年僅十五歲的女兒赫連解語送來和親,而赫連解語便是如今的麗妃。雖然如今的麗妃算不得寵妃,但當年她也是一度寵冠後宮的,也成功的化解了兩國間的隔閡,隻是在她懷有身孕之後便逐漸低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