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前皇室成員一直還沒有染病,但這一次大部分都病倒了。特別是最讓宋神宗牽掛的三個年紀大的小王爺醫治。

    王院判經過一番消毒之後,進入到皇宮內院,其實這時候皇宮裏的人的病比外麵要嚴重許多,不消毒也無所謂。

    前來診病的太醫雖然手裏都有楊仙茅的藥方,但是在文人相輕的心理的支配下,竟然有一大半太醫選擇不使用楊仙茅的最有效的藥方,用他們自以為有效的藥方來進行醫治。有的則對楊仙茅的藥方進行了變通,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增減,這方麵的代表就是王院判。

    在這之前,王院判拿到楊仙茅的方子之後進行了仔細審閱,帶著一種鄙夷的目光。總覺得楊仙茅的藥方配伍不過如此,而且還有些藥配的很沒道理,便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調整,然後用這些方式來給他看的瘟疫病人治病,還是治好了幾個的。雖然治愈力遠不如楊仙茅的,隻達到楊仙茅的方子一半左右,但是王院判始終認為自己的方子是準確的,主要是自己的方子其中的幾味藥是借鑒了楊仙茅的,使得兩個方子不能匹配。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子來自的話,成功率肯定能達到十成。

    可是該用哪些藥來組成自己的新的方子,王院判心頭還真是沒底的。雖然他一直在琢磨,可是這件事遠比他所想到的要困難得多。而就在他還沒完全形成自己的方劑的時候,皇宮內院發生了新的危機,那就是他要去給三位小王爺醫治。

    他給趙價和趙倜以及最受高太後喜愛的六王爺趙煦都使用了自己新配製的方子,這種方子是他在楊仙茅的方子上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修改的。已經將楊仙茅的方子改的七七八八,基本上麵目全非了。

    這個新方子他一直想等完善之後在使用,而現在他麵臨一個選擇,那就是按照楊仙茅的方子還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子?最終他選擇了折中,他給六王爺趙煦使用了楊仙茅的方子,而七王爺和八王爺則是是用了他自己的方子。

    藥服下之後已經快天黑了,太醫除非是病情緊急,否則是不能留在皇宮內院的。因此他被送出了宮外,迴到了太醫院。因為擔心三位王爺小王爺的安危,他沒有離開太遠,就在太醫院留宿。

    睡到下半夜的時候,突然砰砰有人敲門,一個太監焦急的聲音在外麵說:“王院判,官家上叫你馬上進宮,兩位王爺快不行了。”

    王院判不由大吃一驚,一骨碌爬了起來。拉開房門,見到正是皇帝身邊的龍公公,忙急聲問道:“是哪兩位王爺不行了?”

    “是七王爺和八王爺,就隻有六王爺病情有好轉,另外兩位王爺現在是出氣多進氣少,已經連脈都摸不到,整個身子都發黑了。官家和高太後都在哭呢,叫你趕緊去。”

    王院判嚇得一哆嗦,腦海中迅速思考著怎麽辦。用自己的方子的兩個王爺都要死了,唯獨楊仙茅的方子有效。看來還是這小郎中的方子管用,他很後悔自己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在兩位王爺身上試手腳。不過他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萬一出問題該怎麽辦,而現在他隻需要在路上再仔細琢磨等下如何應對就行。

    兩人急匆匆來到皇宮內院,見到兩位王爺在皇帝的寢宮裏。因為兩位王爺病情危重,已經被轉移到皇帝的寢宮來了。見到王院判趕來,宋神宗悲悲切切問道:“王太醫,這兩個孩子是怎麽迴事,你快點看看,為什麽服下的藥不像他們哥哥那樣有用呢?”

    王院判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上前仔細診脈瞧了瞧。果然兩個小王爺已經細若遊絲,命在頃刻。心裏一個勁叫苦,但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隻能按照先前的預案進行補救。

    於是他艱難地咽了口唾沫,恭聲對宋神宗和高太後說道:“啟稟官家、太後娘娘,楊仙茅太醫的方子其實還並不十分完善,治愈力實際上也就六七成而已。是他自己吹噓的,說是能達到九成,事實上沒有這麽高。這些天在京城治療時也有很多病患吃了他的藥之後還是病重而死,沒有任何效果。據老朽估計,兩位王爺應該也屬於這種情況。”

    王院判沒有敢說用的是自己的方子,而是怪楊仙茅的方子並沒有達到那麽高的治愈力。這個說法實際上是很容易露餡,因為在皇家看病的每一道方子,抓的每一副藥在尚藥局都有備案,方子由尚藥局統一保管,以便將來出現問題的時候倒查責任,看看究竟是配藥煎藥的問題,還是太醫的問題。

    所以,王院判開的三個方子其實都保存在尚藥局,隻要一查便會知道的。不過王院判賭的就是官家這時候不會去查這件事,他會相信自己的話。至少短時間內會這樣,這樣就給他一定的時間來做手腳,看看有沒有辦法把方子換出來。當然,藥的備份也得更換,這是以後的事,現在皇上忙都忙不過來,也不會有空去查這件事的,現在他也隻能寄希望於此了。

    果然,宋神宗聽了這話隻是悲切的哭泣,並沒有傳令調取藥方和備份的藥物進行檢驗,查證王院判的話是否正確。

    兩位小王爺還沒堅持到天亮就死了,隻剩下六王爺趙煦,因為吃的是楊仙茅方劑上的藥,病情已經明顯好轉,這讓宋神宗和高太後很高興。特別是高太後,心中是又悲又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緊接著的幾天裏,皇宮中的人一個接一個的病倒了,大部分很快死去,包括宋神宗幾個繈褓中的孩子,也都死於這場瘟疫。

    王院判為了維護他前麵所說的話的,他在給其他娘娘和小王爺治病時,還是換了好多次藥,並沒有完全按照楊仙茅的藥方。而且換下了的並不是起輔助作用的幾味藥,而是將關鍵性的藥都換掉了。因此導致治愈率直線下降,從九成降到了四五成。

    可憐這些嬪妃美人婕妤以及宋神宗年幼的兒女,都在王院判的一己私心之下成了冤死鬼。

    眼看著自己的嬪妃和親人一個個病死,宋神宗和高太後悲傷之下又充滿了疑惑,將王院判叫來,問為什麽治療效果差的這麽遠。王院判的迴答當然還是楊仙茅的方劑不成熟,最多有一半能治好就不錯了。

    不過這一次龍公公發現了不對勁,在王院判離開之後悄悄稟報皇帝說:“管家,奴才覺得王院判說的話可能不是真的。”

    宋神宗吃了一驚,問道:“何以見得?”

    “迴稟官家,宮裏的宮女太監很多也都患了瘟疫,是太醫院的其他太醫給治的。但治愈率至少能達到七成了,並沒有王禦醫所說的那麽少,為什麽那些禦醫的醫術不如王禦醫,反倒治好的更多些呢?”

    宋神宗一聽這話,頓時滿臉狐疑。瞧著龍公公,咬牙切齒道:“你馬上去尚藥房把王禦醫給各位王爺娘娘開的藥方和備案的藥全部給朕調來,同時叫費神醫來,朕有話問他。”

    很快王禦醫給每個娘娘和小王爺看病用的方子和備份的藥材全部都送到了皇帝的寢宮桌子上,費神醫也很快來了。宋神宗對費神醫說道:“聽說你的醫術超群,平時號稱神醫,朕今天要考考你。”

    費神醫躬身施禮,謙虛了幾句。

    宋神宗指著桌上的藥方和藥材對費神醫說:“楊仙茅呈獻給朕的治瘟疫的藥方你可記得住?”

    費神醫點點頭說:“爛熟於胸,而且我曾經當麵向他討教之前藥方的配伍,連用藥的思路他都跟我說了。呈獻給管家的方子也與其如出一轍,所以這套方子微臣可謂是倒背如流。”

    “那好,那你把桌上的這些方子看一遍,哪些地方跟原方不相同的你都圈出來,另外這桌上麵的藥材你也看看,是不是原方裏所用的藥。”

    費神醫好生瞧了宋神宗一眼,他已經隱約猜到了是怎麽迴事。因為他知道宋神宗日理萬機之下,根本不可能這時候閑得發慌來考較自己醫術,而且還是用這樣的方法。這很可能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些方子出了問題,隻不過還需要查證。

    於是費神醫將那些藥方拿起來仔細審閱,每看一張方都苦笑搖頭。將桌上的毛筆提起來,圈出幾處明顯錯誤的地方,並將正確的藥方和配伍以及要用的劑量都寫在下麵。

    眼見費神醫一張張藥方看去,不時搖頭圈打出錯的地方。宋神宗的臉色已經是極其難看,突然他猛的在桌上拍了一巴掌,震得桌上的碗盞和藥都跳了起來,把正在細心查看藥方的費神醫嚇了一大跳。

    宋神宗鐵青著臉對龍公公說道:“去把王院判給朕帶過來。”

    龍公公立刻帶人走了,而費神醫已經明白是怎麽迴事了。後麵的方子他沒有再看,因為前麵的就足夠治王院判死罪了。就算將後麵的再加上,也不過是個死,所以宋神宗才現在下旨,費神醫隻是在一旁垂手而立。

    宋神宗鐵青著臉,在屋裏轉了幾個圈之後,馬上又發了一道口諭,讓太監趕緊去把其他太醫給皇宮中宮女和太監們看病的方子也拿來,讓費神醫審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郎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川並收藏大宋小郎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