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通欄一費用全流量一天要2萬元?搶錢呢。”


    “就是,一個小小專欄,這費用這麽貴?”


    “就是,這太貴了。”


    在張一亮聯係獲得價格表單之後,眾人紛紛表示這網絡銷售宣傳行不通,這成本太大,十分不劃算。可是李淳於覺得不貴,因為網絡文學站的流量很大,隻要一放到上麵宣傳,基本上讀者與作者都知道。


    想想這市場份額讀者、作者,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來買,那不想發財都難啊。李淳於考慮再三道:“那我們就選擇通欄二宣傳吧。”


    很多人對通欄二不了解,還是李淳於打開了微閱中文網業麵,指了出來,那是位於首頁公告欄上方,這個位置是除了橫幅之外,最為顯眼地方,隻要在那個位置宣傳三天,百分九十以上讀者或作者都會知道了。


    張一亮報道:“這個位置價格也不低,以微閱中文網的費用來計算,那都要一萬元一天呢。我們合作一共有六家站,雖說其他家的費用稍微少,可也是要六七千元左右,這合計一天就要花五六萬呢。”


    “要了。六家都要一起放。”


    李淳於做主道:“連放七天時間。”


    “不行,我反對。”


    劉娜受命來監督財務,李淳於這麽折騰法,哪是做生意,簡直是兒戲,“不然做完這一期,我們就沒錢了。”


    “是啊,這行不通。”


    陳啟生也覺得李淳於這是敗家玩意,做生意,那能這樣搞,不計成本,不計收益地投資下去,萬一銷量不行,那這錢就打水飄了。


    “如果我堅持呢?”李淳於正色道。


    “你堅持也不行,咱們當初說好了,內容你負責,其他的事情由我來主持,廣告銷售,你就不要管了。”


    陳啟生態度很堅決,因為這樣折騰下去,還真要應了劉娜那句話,下期就得關門倒閉,這樣一來,那他不僅撈不到油水了,這傳出去,臉麵也無光,起碼要搞上一年半栽再倒閉嘛。


    “我以股東身份要求呢?”


    定位發行成功,印證李淳於的猜測,他估計隻要宣傳到位的話,那銷量沒問題。


    “老弟,你這是胡鬧。”陳啟生談成本道:“我們這一期發行下去,已經投入100萬了,下期呢?難道你就不打算留點錢多半幾期?”


    “如果宣傳好了,銷量好,那不就行了。”


    “銷量好,也不可能高過八萬冊,這是市場決定。”


    “那是傳統文學,跟網絡文學定位不一樣,而且網絡文學雜誌目前是我們獨一家,如果不迅速占領市場,那麽等別人切進來,那別說螃蟹,就是喝燙都沒有。”


    “裏老弟,我承認,你是個才子,內容也搞得好,可是做生意呢,你確實不行,你這樣搞,那是敗家。”


    “老陳,你膽子太小了。”


    “我膽子小?”


    陳啟生被氣到了,他何曾被人這麽說過?那怕是序幕出版社的社長馮超都要給幾分顏麵,結果李淳於真是給臉不要臉,還公然頂牛了,“我搞這一行,你還沒有出生呢。”


    看著李淳於與陳啟生突然爭執起衝突,這壓抑氣氛冉冉升起籠罩整個會議室,不由地嚇住其他人,哪敢插嘴說什麽,全都站到一邊看戲了。


    甚至發覺情況不妙,再吵下去,別說愛小說雜誌社要辦下去,怕是會立刻解散了吧?羅明急忙地溜出去把序幕出版社長馮超叫來了。


    一看馮超來,李淳於與陳啟生這才擱置停聲。


    馮超哈笑,“你們這是吵什麽呢?”


    “是關於宣傳經營上的問題。。。。。”


    張一亮簡單地把過程說了出來。


    實際上,剛才羅明出去叫人時候,已經說過,所以馮超一聽完之後,假裝沉思地各打五十板道:“愛小說雜誌是新創刊網絡文學類型的雜誌,網絡宣傳是一定要宣傳的,可是目前宣傳,是不是急了一點?”


    “宣傳迅速提高品牌,而且占領市場是最好時機,不然一旦等我們銷量高,會有人跟風進來,到時候,我們再去宣傳,再去搶占市場份額,那就晚了。”


    “可是,你們沒有這麽多資金。”


    說來說去,就是不舍得投入嘛。


    李淳於堅持道:“我個人覺得,現在是最好,如果你們不同意,我可以私人投資,但是一旦有盈利多,那麽分紅就由我占大頭。”


    小說雜誌社這類賺不了多少錢,特別是網絡文學這一類不被看好,在馮超的眼裏,要是一年能賺幾十萬元已經不錯,可是真能賺到這個數嗎?別不是月月虧本,最後無奈地倒閉吧!


    馮超微皺眉頭,“小李啊,你這樣不計成本,那是會虧大發的,到時候,你可不要。。”


    “虧本?那是我的事,隻要您同意就好。”


    李淳於覺得說不通,那就協議吧。


    “你想怎麽定?”馮超正色道。


    “以你老的眼光來判斷,我們雜誌社,未來每個月可以盈利多少錢?”


    “上半年之內,能不虧本就已經不錯。”


    馮超發表見解道:“下半年月盈利10萬之內就已經是屬於好雜誌了。”


    “那好,就以10萬元為約定。”


    李淳於膽大道:“如果宣傳有效應,一旦雜誌發行收入盈利在10萬元以上,那這些錢就全都歸我。”


    “行啊。”


    馮超當初同意辦這一類雜誌,主要還是為了擴大序幕出版社的品牌效應,重點是可以撈油水,畢竟序幕不出私人企業,是屬於國有企業嘛。


    有了馮超這句話,李淳於叫來序幕出版社的法律顧問王偉,由他來起草一份合同,隻是單單陳啟生這個法人代表簽字還不行,還得有金震東一起。


    劉娜掛電話給金震東說明情況,本以為金震東會勸說李淳於不要盲目,誰想金震東想都不想,竟然讚同李淳於的搞法,最後是由李淳於與金震東合作搞。


    在簽了合同協議之後,李淳於當場使用銀行轉帳的方式轉100萬到雜誌社的財務帳上,這劉娜手機突然收到一筆短信轉入,不由嚇一跳地疑惑起來,“誰轉100萬到公司帳上?”


    “我轉的。”


    李淳於舉手道:“這是我私人投資款,一會金大老板還會轉入100萬進來。到時候,我開辟的網絡銷售這一欄要招工的話,那就得麻煩陳哥了。”


    這一說,眾人有點刮目相看了。


    一百萬元啊,不是一萬錢,在場都是普通人士,就算是馮超這類負責人,那也覺得不是小錢。特別是王慧心裏不是滋味,畢竟他跟李淳於五年時間,他銀行卡有多少錢,她最清楚了。


    王慧幽怨地瞥看著李淳於一言不發。倒是其他人都覺得李淳於太敗家,還誘惑大股東金震東一起敗家,真是有錢人任性啊。


    陳啟生剛才是跟李淳於爭吵不假,可一聽李淳於自己掏出100萬元搞,又叫他負責招工,那他肯定要幫忙一二招人,反正招人肯定有不少油水撈。


    陳啟生滿口答應下來,“行,我一會親自到人才市場及網絡發布招工啟事,爭取三天內把人招到。”


    “老張,那宣傳廣告聯係就交給你了。”


    李淳於交代道:“通欄二宣傳七天時間。”


    說到這,李淳於又再三提醒道:“陳哥,我們增發行5萬冊之後,一定要記得留下2萬冊啊。”


    “我知道,不過這2萬冊費用。。”


    陳啟生覺得既然是李淳於私搞,那這費用不能由雜誌社來出,“是不是算在你的帳上?畢竟我們雜誌社隻打算增發三萬冊嘛。”


    這個問題,肯定要協商好了。不然,一旦銷完,到時候,又說以雜誌社名義增發,那創收算誰的?李淳於提出問題道:“我們雜誌社發行多少冊?這應該要有一個定數吧?不然以後多發行了,怎麽算費用?”


    “最高六萬冊。”


    馮超做主道:“超過多少,都算你私人承包。”


    “那就補充協議吧。”


    李淳於可不想空口白話,到時候馮超反悔,“還有廣告收入這一塊,畢竟發行量多都是虧本發,主要還是依靠廣告創收盈利,咱可要說好了。”


    “六萬冊,能獲得廣告費,最多也就是六十萬,也就是說發行多少冊,這廣告對應收入就有多少。”


    (求收藏,求點擊,求票票,三百六十度冰天雪地翻滾求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文大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海水猴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海水猴子並收藏網文大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