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傻眼了,揉了揉眼,才一看,沒錯啊,就是那個年僅十二的翩翩少年郎,為何卻有這麽深的心計?


    “你謀劃的確實滴水不漏,但你別忘了,陶千萬可不一定會跟你光明正大的商鬥,他當市令的時間不長,卻糾結了一大批的商賈,他們若集體向你施壓,你經受得起?何況他還有一定的官宦背景。俗話說的好,


    民不與官鬥。為何你要逆其道而行呢?”


    “家師曾說過,生意的好壞要有市場來決定,而不是權利和壟斷,不然就會故步自封,落後於人。先生請隨我來。”


    李牧還是決定讓杜功書見識一下自己的印刷廠,隻有親眼目睹,對他的啟發才最深刻。


    從假山的石門中進來,穿過一段狹窄的隧道,才來到印刷廠。李牧原本打算在隧道中設置一些機關的,但這些天一直忙著整理字典,也沒時間去弄。


    見到一台台吱吱作響的印刷機,忙碌的有條不紊的工人,老杜再一次被震驚,他發現自己不能跟李牧在一起太久,他給了自己太多震驚,自己的心髒已經快承受不了。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卷紙已經印完了。老杜顫抖著問李牧,“你這一卷紙共幾頁?”


    “一百頁。”


    老杜淩亂了,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就已經印了一百頁,五十台機器豈不是五千頁,雙麵印刷,一本三字經才二十頁,拚音十五頁,也就是這一會兒功夫已經印刷了250冊三字經或者300冊啟蒙拚音。


    這速度,似乎自己的農書他賺頭也不會少啊!


    李牧沒有給他質問的機會,指著這些機器道,“杜老先生,你說,如果我沒有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任由陶家壟斷,印刷市場會有長遠的進步嗎?”


    “應該不會有,他陶千萬坐在家中就能賺錢,根本沒有采用新機器的必要。他多印一本市場就多賣一本,他若不印,市場上就少一本,整個市場都是他家的。”


    當初的日不落帝國不也是這樣沒落的嗎,率先進入蒸汽時代,進行大機器作業,占領了世界近50%的商品市場。但因為殖民地太多,市場消化不完,商品在工廠時已經被預定了,根本沒有改良的必要,導致了英國的落後,被美國德國這些小弟超越。


    而陶千萬就好似英國,有著最多的殖民地和市場,故步自封,不思進取,而李牧則如同德美,後起之秀,想要跟陶千萬競爭,就必須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我也這麽覺得,你也看到了,這印機工作原理並不難,就像蓋章一樣,華夏人何其聰明,能想到這種方法的不止我一個,為何卻不見采用,道理很簡單,他們都沒有我這麽幸運,如果不是有老先生親筆題的門匾,說不定陶千萬就直接把我的書店砸了。說到底,這還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


    杜功書無言以對,他活了快六十年,從北朝到隋朝,從隋朝到唐朝,經曆了三個朝代更迭,也親眼目睹了玄武門事件,每一次的權利更迭都伴隨著廝殺,大規模的廝殺,如果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那當官最怕的是站錯隊。


    玄武門事件後,李建成一派的官員幾乎被殺了個幹淨。


    無奈地歎了一口氣,看著李牧,“看來這一次陶千萬要在你這裏載個大坑了,那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小子心誌不高,隻求一個安穩的環境,能夠建設一所書院,把家師的教誨傳承下去,等陶千萬的事情結束,我打算把印刷機的技藝賣出去。”


    老杜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你說啥,你要把你這印刷機的技藝賣出去?敗家小子,你可知就這一門手藝,讓你乃至你兒孫,富裕三代沒有一點問題,你為何要做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呢?”


    李牧看著眼前的印刷機,淡淡一笑,“兒孫自有兒孫福,我不想為他們操心太多,想把所有心思放在書院上,書院建立起來容易,但想要長久存在下去卻是個難題,我想用產業化的方式去經營它。”


    老杜有些疑惑,這小子說的話為何自己都聽不懂呢?


    “什麽是產業化經營?”


    “簡單點說吧,就是書院研究一些新的技藝,然後把這些技藝賣給商人,讓他們提高生產效率,而學校有了錢就能擴大招生,研究新的技藝。這就是小子說的教育產業化。”


    正如矽穀那樣,學校和企業互相促進,學校的研究成果授權給企業進行商業化包裝,這些成果或許是新技術,或許是老技術的改進,不管是哪種,都會提高企業的經營成果,而學校得到了來自企業的資金,可以更好的經營下去。這種模式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但到了中國卻難以為繼,活生生地弄成了教育商業化。


    一個二線城市,工資水平不到六千,孩子上個幼兒園光學費一個月就要兩千,一個學期下來將近一萬,這還是一般水平。


    老杜對這種方式有點接受不了,畢竟在儒家思想下浸淫了一輩子,想一下子跳出這個圈子不容易,好生生的學問卻非要跟錢搭上關係。


    絲毫卻不去想,為何會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警句,那麽些個讀書人,有多少是為了出人頭地才選擇的讀書。


    不管老杜認可不認可,李牧都要把這條路走下去,因為他知道這條路是康莊大道。


    “你若真的要出售印機,可以找顏刺史問問,想必他會買這玩意兒。”


    “其實我賣印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給自己一點壓力。有競爭才有壓力,如果市場一直都是一家獨秀,我可能會被衝昏頭腦,故步自封。說不定哪日就被人超越了,隻有保留壓力,我才會不停的探索新技術,做到淘汰一代,使用一代,預研一代。”


    感謝傾城,小書童,山木有夕的打賞,也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唐並收藏師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