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桃詫異地問:「為何公主要尋一個小二?」
我瞥她們一眼,說道:「別問這麽多,去做便是了,我自有我的打算。此事盡快去辦,本宮定要查清那個小二的身份。」他定是衝著我來的,且對我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一日眾人皆以為我迴宮了,哪會知真正的明玉公主還在後頭?可小二卻知我的身份。
想到那天小二畏畏縮縮的神情,我不由得陷入沉思。
為何小二要怕我呢?
在我的印象中,第三位駙馬便是住在西街的倒數第二間房屋,字條上的字跡分明是駙馬的,也許駙馬的家人會知道這個小二也不一定。
我道:「若是沒有打聽到,便去西街那兒看看。」
我又吩咐道:「另外此事不得向任何人聲張。」
秋桃與冬桃低聲應「是」。
幾日後,秋桃沮喪地迴來了。她道:「稟告公主,奴婢拿著畫像四處打聽,可是並沒有一個人見過他。西街奴婢也去過了,還剛好遇到第三位駙馬爺的阿娘。」
第三位駙馬家中隻有阿娘一個親人,兩母子相依為命多年,駙馬苦讀寒窗多年,始終沒有高中,在又一次名落孫山時,駙馬失意,去了我常去的那家食肆裏,我便是那時一眼相中了他。能得公主的青睞,於他而言本身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隻可惜我這克夫的命數神仙也無法阻擋,原本可以飛黃騰達的駙馬如今隻能在地府裏暗自垂淚。
駙馬被饅頭噎死後,他的阿娘也隻能白髮人送黑髮人。
我輕嘆一聲。
都是我不好,當時怎麽就一眼相中了第三位駙馬?
我道:「她……過得可好?」
秋桃道:「公主不必愧疚,駙馬爺死後陛下補償了她黃金百兩,還賜了良田數傾及婢女小廝若幹,足以讓她此生衣食無憂。」
我又嘆了聲,其實我知道這些賞賜也是於事無補,好端端的兒子說沒就沒了,這以後的日子哪能過得好?我道:「可有向她打聽?」
秋桃道:「迴公主的話,西街裏家家戶戶都問過了,皆說不曾見過。」
我聽罷,擺擺手讓秋桃退下。
我從袖袋裏摸出那張字條,裏邊的字跡我絕對不會認錯的,因為第三位駙馬寫的字不太好看,醜得讓人難以模仿。
隻是秋桃打聽了數日都沒打聽出個所以然來,以後再去尋人,怕是更加困難了。
.
窗外碧雲連天,日頭頗好,我每迴煩心時便愛喚冬桃做上幾個小菜,再去皇兄的酒窖裏摸一壇美酒解憂。禦花園裏有個五角琉璃瓦涼亭,我平日裏最愛在裏頭擺上一張美人榻,臥榻賞花吃肉,亦是我人生的快事之一。
冬桃燒了幾個肉菜,放在美人榻旁的石桌上。
秋桃戳了一塊鹿肉遞到我嘴邊,我張嘴咬下。陽光懶懶散散地灑下,舒服得讓我不禁眯起了眼。
皇兄的後宮人極少,登基多年也僅僅有三位妃嬪,且這三位妃嬪也是信佛之人,經常在各自宮中抄寫經書燒香拜佛,先帝在世時後宮中的勾心鬥角到了皇兄這兒連渣滓都不剩。
是以我在後宮中亦過得悠哉遊哉的,偌大的皇宮裏常常就隻有我一個主子四處行走。
不過說來也怪,皇兄登基這麽久了,對於幾位妃嬪也是雨露均沾,可如今我卻連個皇侄的影子都見不著。朝中為了皇嗣一事,亦是操碎了心。本來以前還在勸皇兄立後的,現在個個都在擔憂皇儲之事。
吃飽喝足後,我的心情果真好了不少。
有兩個宮娥手捧紅木雕花托盤經過涼亭,我瞥了眼,是幾盤瓜果。我叫住了兩個宮娥,問:「你們是哪個宮的?看著倒是眼生。」
一宮娥迴道:「迴公主的話,奴婢是竹秀閣的人。」
聽宮娥這麽說,我倒是想起來了。
這幾日我忙著第三位駙馬的事情,險些都忘了這迴事。唉,我這記性果真不好,竟把君青琰給忘到一邊去了。
那天皇兄應承了我,答應了讓君青琰在宮中住上一段時日。
宮中負責六宮事宜的是秦妃,君青琰是男子,住在後宮自是不適宜。秦妃思來想去,最後才想出一個折中的法子。
恰好宮中有十裏竹林,竹林深處有個偏閣,喚作竹秀閣,竹林剛好與後宮妃嬪以及各宮宮女的住處都分隔開來,讓君青琰去竹秀閣住是再適合不過。
我從美人榻上坐起,對宮娥道:「瓜果都留下吧,本宮的人會送過去。」
拜師這麽久,結果卻把人給忘到一邊了,委實有些對不住君青琰呀。我吩咐道:「秋桃,帶上瓜果,我要去竹秀閣一趟。」
.
還未到竹秀閣時,我便聽到一陣悠揚悅耳的笛音。
我微微一怔,示意其餘宮娥噤聲。我邁開步伐無聲地走進,剛好見到君青琰臨窗而坐,手持玉笛,指骨分明的十指翻飛,指間瀉出清幽之音。
他還是穿著那件淡青衣袍,袖上所繡的青竹早已泛白。
他閉目吹笛,窗邊竹林沙沙作響,就像是一幅水墨畫卷,安靜得仿佛他的世間裏隻有自己一人。良久,他方停下。
我含笑道:「原來師父喜歡吹笛,我……」正想說我也頗通音律以後可以切磋切磋時,君青琰就淡淡地道:「不喜歡。」
我的話音戛然而止。
君青琰這廝委實不會說話,每次都能嗆得我想往他嘴裏塞五花肉。不過看在這幾天我冷落了他的份上,本宮不與他計較。
</br>
我瞥她們一眼,說道:「別問這麽多,去做便是了,我自有我的打算。此事盡快去辦,本宮定要查清那個小二的身份。」他定是衝著我來的,且對我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一日眾人皆以為我迴宮了,哪會知真正的明玉公主還在後頭?可小二卻知我的身份。
想到那天小二畏畏縮縮的神情,我不由得陷入沉思。
為何小二要怕我呢?
在我的印象中,第三位駙馬便是住在西街的倒數第二間房屋,字條上的字跡分明是駙馬的,也許駙馬的家人會知道這個小二也不一定。
我道:「若是沒有打聽到,便去西街那兒看看。」
我又吩咐道:「另外此事不得向任何人聲張。」
秋桃與冬桃低聲應「是」。
幾日後,秋桃沮喪地迴來了。她道:「稟告公主,奴婢拿著畫像四處打聽,可是並沒有一個人見過他。西街奴婢也去過了,還剛好遇到第三位駙馬爺的阿娘。」
第三位駙馬家中隻有阿娘一個親人,兩母子相依為命多年,駙馬苦讀寒窗多年,始終沒有高中,在又一次名落孫山時,駙馬失意,去了我常去的那家食肆裏,我便是那時一眼相中了他。能得公主的青睞,於他而言本身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隻可惜我這克夫的命數神仙也無法阻擋,原本可以飛黃騰達的駙馬如今隻能在地府裏暗自垂淚。
駙馬被饅頭噎死後,他的阿娘也隻能白髮人送黑髮人。
我輕嘆一聲。
都是我不好,當時怎麽就一眼相中了第三位駙馬?
我道:「她……過得可好?」
秋桃道:「公主不必愧疚,駙馬爺死後陛下補償了她黃金百兩,還賜了良田數傾及婢女小廝若幹,足以讓她此生衣食無憂。」
我又嘆了聲,其實我知道這些賞賜也是於事無補,好端端的兒子說沒就沒了,這以後的日子哪能過得好?我道:「可有向她打聽?」
秋桃道:「迴公主的話,西街裏家家戶戶都問過了,皆說不曾見過。」
我聽罷,擺擺手讓秋桃退下。
我從袖袋裏摸出那張字條,裏邊的字跡我絕對不會認錯的,因為第三位駙馬寫的字不太好看,醜得讓人難以模仿。
隻是秋桃打聽了數日都沒打聽出個所以然來,以後再去尋人,怕是更加困難了。
.
窗外碧雲連天,日頭頗好,我每迴煩心時便愛喚冬桃做上幾個小菜,再去皇兄的酒窖裏摸一壇美酒解憂。禦花園裏有個五角琉璃瓦涼亭,我平日裏最愛在裏頭擺上一張美人榻,臥榻賞花吃肉,亦是我人生的快事之一。
冬桃燒了幾個肉菜,放在美人榻旁的石桌上。
秋桃戳了一塊鹿肉遞到我嘴邊,我張嘴咬下。陽光懶懶散散地灑下,舒服得讓我不禁眯起了眼。
皇兄的後宮人極少,登基多年也僅僅有三位妃嬪,且這三位妃嬪也是信佛之人,經常在各自宮中抄寫經書燒香拜佛,先帝在世時後宮中的勾心鬥角到了皇兄這兒連渣滓都不剩。
是以我在後宮中亦過得悠哉遊哉的,偌大的皇宮裏常常就隻有我一個主子四處行走。
不過說來也怪,皇兄登基這麽久了,對於幾位妃嬪也是雨露均沾,可如今我卻連個皇侄的影子都見不著。朝中為了皇嗣一事,亦是操碎了心。本來以前還在勸皇兄立後的,現在個個都在擔憂皇儲之事。
吃飽喝足後,我的心情果真好了不少。
有兩個宮娥手捧紅木雕花托盤經過涼亭,我瞥了眼,是幾盤瓜果。我叫住了兩個宮娥,問:「你們是哪個宮的?看著倒是眼生。」
一宮娥迴道:「迴公主的話,奴婢是竹秀閣的人。」
聽宮娥這麽說,我倒是想起來了。
這幾日我忙著第三位駙馬的事情,險些都忘了這迴事。唉,我這記性果真不好,竟把君青琰給忘到一邊去了。
那天皇兄應承了我,答應了讓君青琰在宮中住上一段時日。
宮中負責六宮事宜的是秦妃,君青琰是男子,住在後宮自是不適宜。秦妃思來想去,最後才想出一個折中的法子。
恰好宮中有十裏竹林,竹林深處有個偏閣,喚作竹秀閣,竹林剛好與後宮妃嬪以及各宮宮女的住處都分隔開來,讓君青琰去竹秀閣住是再適合不過。
我從美人榻上坐起,對宮娥道:「瓜果都留下吧,本宮的人會送過去。」
拜師這麽久,結果卻把人給忘到一邊了,委實有些對不住君青琰呀。我吩咐道:「秋桃,帶上瓜果,我要去竹秀閣一趟。」
.
還未到竹秀閣時,我便聽到一陣悠揚悅耳的笛音。
我微微一怔,示意其餘宮娥噤聲。我邁開步伐無聲地走進,剛好見到君青琰臨窗而坐,手持玉笛,指骨分明的十指翻飛,指間瀉出清幽之音。
他還是穿著那件淡青衣袍,袖上所繡的青竹早已泛白。
他閉目吹笛,窗邊竹林沙沙作響,就像是一幅水墨畫卷,安靜得仿佛他的世間裏隻有自己一人。良久,他方停下。
我含笑道:「原來師父喜歡吹笛,我……」正想說我也頗通音律以後可以切磋切磋時,君青琰就淡淡地道:「不喜歡。」
我的話音戛然而止。
君青琰這廝委實不會說話,每次都能嗆得我想往他嘴裏塞五花肉。不過看在這幾天我冷落了他的份上,本宮不與他計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