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陶響球,六博棋,都是古時玩具。漢代很多皇帝喜歡六博。
再度抱歉,少有時間寫文。
海外疫情日益嚴重,每日關注各種新聞,心情真是……
第30章 心緒
是夜,沈潯獨坐案前,就著那盞飛鹿銅燈,手托木刺,低眉凝神。
麵對趙珚重生的事實,沈潯心緒難寧。
侍女珞兒喚了沈潯幾迴,勸她用些夕食,沈潯雙眸都未抬一下,隻道無甚胃口。珞兒最後一迴進屋,沈潯忍不住抬首,嗓音沙啞:「珞兒,今夜莫再擾我。」
珞兒應聲了「諾」,施禮退去,可心中擔憂。她不明白為何自家小娘離了逐月閣,便不言不語,雙目微紅,眼角泛淚。瞧小娘麵色,透著凝重,卻又似激動難抑。不過小娘不說,她也不敢問。雖說小娘平日待她親密,未將她當作尋常侍女,可作為婢子,何事能問,何事不能問,珞兒侍奉沈潯多年,這點眼色自是有。珞兒暗暗嘆了口氣,她隻是心疼小娘,不忍見她傷懷,惟願小娘莫將心事悶在心頭,熬壞身子。
沈潯靜坐,依舊沉浸在尋得真相的心緒中,她輕撫木刺,喃聲輕言:「珚,真的是你啊……」
沈潯心內慶幸、歡喜,自是難以言喻。她與趙珚幼年相識,一同長大。溱國上下,無人不曉這君臣二人情誼深厚,非比尋常。趙珚離世那日,沈潯傷心欲絕,將自己鎖於房中,整整哭了一夜……現下,無論重生之事多麽驚世駭俗聞所未聞,沈潯歡喜難抑,這種失而復得,甚至劫後餘生般的驚喜與開懷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可沈潯亦覺彷徨。趙瑗所言時時在耳畔迴響……沈潯腦海,亦迴憶著「幼帝」醒後,與自己的每一迴相處。那隻在自己麵前才會顯露出的乖巧依賴、那人前人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護關懷……原來,皆因對自己愛之深切,愛得赤誠。即便是,重活一世,重來一生。正如少時,趙珚將自己攬在懷中,允諾的那般:「有孤在,孤,會一直護著阿潯。」
深愛至此,自己當如何迴應,這厚重的愛意?
沈潯想著,微不可見地嘆了口氣,起身步至窗前,輕輕推開窗格。此刻的沈潯,帶著幾分居家的慵散,一襲月白中衣,外披淡青色廣袖外袍,髮簪脫去,長發如瀑,垂落肩頭。月華從窗外灑了進來,映在沈潯麵龐,襯得她如月宮仙子,淡雅出塵。
沈潯望月靜思,理著自己的心緒,許久,唇角微彎。
珚,活著真好。
樂央宮,趙珚亦未能入眠。
多日來,趙珚早已習慣沈潯居於宮中的日子。沈潯迴府才剛第一天,對著空空的偏殿,趙珚便覺悵然若失。
趙珚思索,或許,是時候同沈潯坦白。可心內又有些猶豫。若知自己重生,阿潯定會歡喜開懷,可是,如若將自己藏了這麽多年的愛意相告,阿潯可會接受自己,與自己相戀?上一世,便是怕阿潯氣惱,直至託孤離世,都未敢將深藏的愛戀坦言。
趙珚想著,頓覺煩擾難安。她披上外袍,步至殿外,對月興嘆。
阿潯,愛你已久,永難釋懷。
此時的二人,竟一個在尚書府靜思,一個在樂央宮興嘆。
真應了那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翌日,尚書衙署。
沈潯身著墨色官袍,一手托腮,一手執著一卷奏疏細讀。案幾上,已堆著一疊批完的奏疏。因著一夜未眠,沈潯頭內作痛,時不時擱下奏疏,微蹙眉頭,抬手輕輕揉著額角。
「令君?」左僕射崔寧之見狀,步至沈潯案前,輕聲喚道。
沈潯聞聲抬眸:「左僕射何事?」
「令君看似憊倦,可要迴府小憩?」
「無妨。」沈潯微微一笑,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轉而問道:「趙珚一案,廷尉可有結案奏疏呈上?」
「令君稍後。」崔寧之說著,在自己案牘上尋來廷尉奏疏,遞於沈潯。
沈潯看著,頷首道:「很是詳盡。三日後大朝,還請左僕射讀與眾臣聽。此外,皇族王親觸犯刑法,按例,行刑前,還須由尚書衙署寫成文書,昭告天下百姓知曉。」
「令君放心,屬下定當妥善辦理。」
「令君!」右僕射薛崇手持一絹書,上前稟道:「令君,屬下接到豫王書信,還請令君過目。」
「哦?」沈潯眉梢微微挑起,「豫王他,竟還有書信呈上?」
沈潯一麵說,一麵接過絹書閱來,看罷,不動聲色道:「豫王請罪,道是欲與趙瑗一同伏誅。」
薛崇覷著沈潯神色,小聲問道:「那,令君決意如何處置豫王?」
沈潯未答,隻端起茶盞,又抿了幾口茶水,半晌方道:「吾染恙時,陛下曾與吾言,朝中有幾位臣僚為豫王求情,陛下曾將臣僚名諱記錄在冊呈於吾看。」
薛崇與崔寧之相互看了一眼,薛崇不由問道:「令君的意思是?」
沈潯輕笑:「豫王已是花甲之年,掀不起大浪。趙瑗所犯,雖說是滅族大罪,可一則,豫王乃先帝從父,少時與文帝亦情誼深厚。二則,各種罪狀,皆趙瑗一人所謀。若將豫王一併誅殺,未免顯得朝堂不近人情,況且新帝尚幼,根基不穩,此時若能寬恕皇族祖輩,幼帝必能獲得皇親之心,民間亦會讚頌皇帝心仁。」
崔寧之聽言,麵色略過一絲驚詫,正欲細問,卻見沈潯已然轉了話題:「趙瑗案已了。春耕播種在即,各郡不少奏疏與此相關。此事關乎民生,二位僕射務必多加留心!」
</br>
陶響球,六博棋,都是古時玩具。漢代很多皇帝喜歡六博。
再度抱歉,少有時間寫文。
海外疫情日益嚴重,每日關注各種新聞,心情真是……
第30章 心緒
是夜,沈潯獨坐案前,就著那盞飛鹿銅燈,手托木刺,低眉凝神。
麵對趙珚重生的事實,沈潯心緒難寧。
侍女珞兒喚了沈潯幾迴,勸她用些夕食,沈潯雙眸都未抬一下,隻道無甚胃口。珞兒最後一迴進屋,沈潯忍不住抬首,嗓音沙啞:「珞兒,今夜莫再擾我。」
珞兒應聲了「諾」,施禮退去,可心中擔憂。她不明白為何自家小娘離了逐月閣,便不言不語,雙目微紅,眼角泛淚。瞧小娘麵色,透著凝重,卻又似激動難抑。不過小娘不說,她也不敢問。雖說小娘平日待她親密,未將她當作尋常侍女,可作為婢子,何事能問,何事不能問,珞兒侍奉沈潯多年,這點眼色自是有。珞兒暗暗嘆了口氣,她隻是心疼小娘,不忍見她傷懷,惟願小娘莫將心事悶在心頭,熬壞身子。
沈潯靜坐,依舊沉浸在尋得真相的心緒中,她輕撫木刺,喃聲輕言:「珚,真的是你啊……」
沈潯心內慶幸、歡喜,自是難以言喻。她與趙珚幼年相識,一同長大。溱國上下,無人不曉這君臣二人情誼深厚,非比尋常。趙珚離世那日,沈潯傷心欲絕,將自己鎖於房中,整整哭了一夜……現下,無論重生之事多麽驚世駭俗聞所未聞,沈潯歡喜難抑,這種失而復得,甚至劫後餘生般的驚喜與開懷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可沈潯亦覺彷徨。趙瑗所言時時在耳畔迴響……沈潯腦海,亦迴憶著「幼帝」醒後,與自己的每一迴相處。那隻在自己麵前才會顯露出的乖巧依賴、那人前人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護關懷……原來,皆因對自己愛之深切,愛得赤誠。即便是,重活一世,重來一生。正如少時,趙珚將自己攬在懷中,允諾的那般:「有孤在,孤,會一直護著阿潯。」
深愛至此,自己當如何迴應,這厚重的愛意?
沈潯想著,微不可見地嘆了口氣,起身步至窗前,輕輕推開窗格。此刻的沈潯,帶著幾分居家的慵散,一襲月白中衣,外披淡青色廣袖外袍,髮簪脫去,長發如瀑,垂落肩頭。月華從窗外灑了進來,映在沈潯麵龐,襯得她如月宮仙子,淡雅出塵。
沈潯望月靜思,理著自己的心緒,許久,唇角微彎。
珚,活著真好。
樂央宮,趙珚亦未能入眠。
多日來,趙珚早已習慣沈潯居於宮中的日子。沈潯迴府才剛第一天,對著空空的偏殿,趙珚便覺悵然若失。
趙珚思索,或許,是時候同沈潯坦白。可心內又有些猶豫。若知自己重生,阿潯定會歡喜開懷,可是,如若將自己藏了這麽多年的愛意相告,阿潯可會接受自己,與自己相戀?上一世,便是怕阿潯氣惱,直至託孤離世,都未敢將深藏的愛戀坦言。
趙珚想著,頓覺煩擾難安。她披上外袍,步至殿外,對月興嘆。
阿潯,愛你已久,永難釋懷。
此時的二人,竟一個在尚書府靜思,一個在樂央宮興嘆。
真應了那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翌日,尚書衙署。
沈潯身著墨色官袍,一手托腮,一手執著一卷奏疏細讀。案幾上,已堆著一疊批完的奏疏。因著一夜未眠,沈潯頭內作痛,時不時擱下奏疏,微蹙眉頭,抬手輕輕揉著額角。
「令君?」左僕射崔寧之見狀,步至沈潯案前,輕聲喚道。
沈潯聞聲抬眸:「左僕射何事?」
「令君看似憊倦,可要迴府小憩?」
「無妨。」沈潯微微一笑,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轉而問道:「趙珚一案,廷尉可有結案奏疏呈上?」
「令君稍後。」崔寧之說著,在自己案牘上尋來廷尉奏疏,遞於沈潯。
沈潯看著,頷首道:「很是詳盡。三日後大朝,還請左僕射讀與眾臣聽。此外,皇族王親觸犯刑法,按例,行刑前,還須由尚書衙署寫成文書,昭告天下百姓知曉。」
「令君放心,屬下定當妥善辦理。」
「令君!」右僕射薛崇手持一絹書,上前稟道:「令君,屬下接到豫王書信,還請令君過目。」
「哦?」沈潯眉梢微微挑起,「豫王他,竟還有書信呈上?」
沈潯一麵說,一麵接過絹書閱來,看罷,不動聲色道:「豫王請罪,道是欲與趙瑗一同伏誅。」
薛崇覷著沈潯神色,小聲問道:「那,令君決意如何處置豫王?」
沈潯未答,隻端起茶盞,又抿了幾口茶水,半晌方道:「吾染恙時,陛下曾與吾言,朝中有幾位臣僚為豫王求情,陛下曾將臣僚名諱記錄在冊呈於吾看。」
薛崇與崔寧之相互看了一眼,薛崇不由問道:「令君的意思是?」
沈潯輕笑:「豫王已是花甲之年,掀不起大浪。趙瑗所犯,雖說是滅族大罪,可一則,豫王乃先帝從父,少時與文帝亦情誼深厚。二則,各種罪狀,皆趙瑗一人所謀。若將豫王一併誅殺,未免顯得朝堂不近人情,況且新帝尚幼,根基不穩,此時若能寬恕皇族祖輩,幼帝必能獲得皇親之心,民間亦會讚頌皇帝心仁。」
崔寧之聽言,麵色略過一絲驚詫,正欲細問,卻見沈潯已然轉了話題:「趙瑗案已了。春耕播種在即,各郡不少奏疏與此相關。此事關乎民生,二位僕射務必多加留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