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趙珚還在憂心自己的小心思是不是被沈潯察覺到,內心砰砰跳之時,沈潯抬眸,目光如溪水般清澈,麵龐如玉石般光潔:「謝陛下饋贈,這玉章,臣甚是歡喜。」
第8章 共食
二人話語間,秦氏領著宮人們開始備膳。
溱國宮廷及貴族,向來一人一案,分案而食。今日,卻見兩內侍抬一案,置於二人中間。此案較之平日,也大了好些。沈潯微微有些詫異,忍不住問道:「此食案甚是特別,不知陛下備了什麽?」趙珚偷笑,故作神秘道:「太傅且稍待片刻。」
沈潯表麵不動神色,心下卻尋思,女帝在她麵前,似乎越發隨性了……而自己,也似是越發縱著女帝。女帝習字無法沉心靜氣,自己欲施以小懲卻因女帝央她莫走而軟了心;歲除,也因女帝一句「今歲怕是要一個人過了」便決意陪她守歲,未迴沈府同阿父阿母團聚……她平日一向性子清冷,很少如此待人……
沈潯尋思間,隻見兩內侍又至,這迴二人抬一鼎,此鼎乃是分格鼎,鼎內分成四格,每一格盛有煮湯。另一宮人則持一青銅盆,盆內有炭火,置於鼎下。沈潯恍然:「聽聞漢時江都王劉非愛煮暖鍋,陛下可是仿效為之?」
趙珚笑道:「太傅說的是,朕覺著,冬日食暖鍋最為時宜,便命人備了,與太傅共食。」說完頓了頓,對沈潯眨眼道:「食用暖鍋時,有一物甚為重要,太傅可知是何物什?」
沈潯平日飲食清淡,也很少在吃食上用心,於是輕輕搖頭。
趙珚眉眼彎了彎,道:「是染器。」
此時,宮人們剛好取來染器,擺於案上。此套染器亦仿漢代,頗為精緻。染器由耳杯、盤和爐三件組成。宮人取了豆醬、麥醬、菽醬汁加上木蘭、茱萸混入耳杯,再將耳杯置於爐上加熱。
沈潯看著宮人忙碌,心裏覺得很是新鮮。趙珚瞧著沈潯神色,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她向沈潯道:「孔子曾說,不得其醬不食。而這暖鍋更離不開醬汁調味,且醬汁亦需用炭火暖著,食之才更加美味。」
說著,趙珚舉箸,從鼎內羊湯格中,夾了一片羊肉放入沈潯麵前盤內,道,「太傅嚐嚐。」
沈潯頷首,舉箸將羊肉放入耳杯,蘸了些許尚冒著熱氣的醬料,然後朱唇微啟,將肉片緩緩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趙珚目不轉睛地看著,待沈潯食用完,趕忙問道:「太傅覺得如何?」
沈潯見趙珚認真模樣,忍不住彎起唇角:「羊肉蘸了醬汁,又有茱萸清香,很是美味。」
趙珚聽了自是高興,又從另一素食湯格中夾起蔓菁,放入沈潯盤中,道:「菜蔬蘸醬汁,亦食之可口。這暖鍋,本是將湯水先煮開,再將生肉和菜蔬放入熱湯中煮熟。朕擔心如此烹食,費時太久,太傅怕是早已腹中飢餓,便叫宮人先行煮熟。」
沈潯輕笑:「哪裏就會餓了。有勞陛下費心,這暖鍋甚好。待臣迴府,也叫廚子做來。」
趙珚聽言,更為開懷。
沈潯將蘸了醬汁的蔓菁放入口中,食完,擱箸望向趙珚,目光清澈。眼前的暖鍋冒著煙氣,襯得沈潯的眉眼似染上了些許氤氳,她緩緩開口,問道:「陛下深居內宮多時,不知如何知曉這些新鮮食法?」
趙珚舉箸的手不由一滯,麵色卻依然如舊。她望著沈潯輕輕一笑,道:「自是聽姑母說的。姑母一向疼朕,常常讓禦廚做些新鮮吃食給朕品嚐。」
「原是這樣……」沈潯沉吟。
趙珚擱箸,她心有一問,藏了很久。上一世總沒勇氣開口,現下,不如趁此時機探探沈潯內心所思。於是,趙珚看向沈潯,輕輕問道:「不知在太傅心中,先帝是怎樣之人?」
沈潯未料到女帝會問這個,一時怔住。她靜靜看著麵前之人,恍惚中,隻覺她的臉龐越發和先帝趙珚相似,尤其是那眉眼,雙目晶晶,透著奕奕神采,雙眉蹙黑細長,尾端輕微上揚,侵入雙鬢。便是這眉眼,少了尋常閨中女子的清秀,而盡顯英氣。沈潯怔怔看著,心緒已然飄遠。
那年,尚是少時。沈潯照例入宮,同趙珚一道習讀。至樂央宮找尋趙珚,卻未見人影。正當沈潯顧盼之時,身後一個聲音傳來:「阿潯!」沈潯轉身,裙擺翩躚,看到麵前的趙珚,竟一時怔得說不出話來。隻見趙珚身著一襲戎裝,赤色玄甲,手持佩劍,青絲束起,挽於介冑。看著沈潯震驚模樣,趙珚輕笑,上前一步道:「孤這身軍裝,如何?」沈潯第一次看趙珚著戎裝,她仔細端詳著趙珚麵龐,趙珚雙目盈盈,眉梢揚起,英氣非凡。而望著她的神情,眼裏又似含了一汪清泉,晶瑩透亮。沈潯抬手,輕撫趙珚的介冑,道:「殿下這一身,十足英武。」趙珚得了讚賞,很是高興,握著沈潯的手,大聲道:「有朝一日,孤便穿這身戎甲,親征沙場。」
「太傅?」見沈潯許久未言,趙珚忍不住喚道。
沈潯這才迴過神來,望著麵前之人,見她盈盈雙眼,和先帝更為神似。沈潯微微一笑,目光溫柔似水:「先帝聖容英姿,心懷壯誌。先帝與臣,乃少時摯友,後為君臣,更視彼此為知己。」
作者有話要說:
前幾章修改捉了一下蟲。^^
此章提到的分隔鼎,漢景帝之子江都王劉非墓出土過五格鼎,即古代火鍋用具,類似現代的鴛鴦鍋或九宮格。染器是放調料的,和如今不同的是,古時的染器裝了調料還可以加熱。感覺更講究好吃啊。
</br>
第8章 共食
二人話語間,秦氏領著宮人們開始備膳。
溱國宮廷及貴族,向來一人一案,分案而食。今日,卻見兩內侍抬一案,置於二人中間。此案較之平日,也大了好些。沈潯微微有些詫異,忍不住問道:「此食案甚是特別,不知陛下備了什麽?」趙珚偷笑,故作神秘道:「太傅且稍待片刻。」
沈潯表麵不動神色,心下卻尋思,女帝在她麵前,似乎越發隨性了……而自己,也似是越發縱著女帝。女帝習字無法沉心靜氣,自己欲施以小懲卻因女帝央她莫走而軟了心;歲除,也因女帝一句「今歲怕是要一個人過了」便決意陪她守歲,未迴沈府同阿父阿母團聚……她平日一向性子清冷,很少如此待人……
沈潯尋思間,隻見兩內侍又至,這迴二人抬一鼎,此鼎乃是分格鼎,鼎內分成四格,每一格盛有煮湯。另一宮人則持一青銅盆,盆內有炭火,置於鼎下。沈潯恍然:「聽聞漢時江都王劉非愛煮暖鍋,陛下可是仿效為之?」
趙珚笑道:「太傅說的是,朕覺著,冬日食暖鍋最為時宜,便命人備了,與太傅共食。」說完頓了頓,對沈潯眨眼道:「食用暖鍋時,有一物甚為重要,太傅可知是何物什?」
沈潯平日飲食清淡,也很少在吃食上用心,於是輕輕搖頭。
趙珚眉眼彎了彎,道:「是染器。」
此時,宮人們剛好取來染器,擺於案上。此套染器亦仿漢代,頗為精緻。染器由耳杯、盤和爐三件組成。宮人取了豆醬、麥醬、菽醬汁加上木蘭、茱萸混入耳杯,再將耳杯置於爐上加熱。
沈潯看著宮人忙碌,心裏覺得很是新鮮。趙珚瞧著沈潯神色,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她向沈潯道:「孔子曾說,不得其醬不食。而這暖鍋更離不開醬汁調味,且醬汁亦需用炭火暖著,食之才更加美味。」
說著,趙珚舉箸,從鼎內羊湯格中,夾了一片羊肉放入沈潯麵前盤內,道,「太傅嚐嚐。」
沈潯頷首,舉箸將羊肉放入耳杯,蘸了些許尚冒著熱氣的醬料,然後朱唇微啟,將肉片緩緩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趙珚目不轉睛地看著,待沈潯食用完,趕忙問道:「太傅覺得如何?」
沈潯見趙珚認真模樣,忍不住彎起唇角:「羊肉蘸了醬汁,又有茱萸清香,很是美味。」
趙珚聽了自是高興,又從另一素食湯格中夾起蔓菁,放入沈潯盤中,道:「菜蔬蘸醬汁,亦食之可口。這暖鍋,本是將湯水先煮開,再將生肉和菜蔬放入熱湯中煮熟。朕擔心如此烹食,費時太久,太傅怕是早已腹中飢餓,便叫宮人先行煮熟。」
沈潯輕笑:「哪裏就會餓了。有勞陛下費心,這暖鍋甚好。待臣迴府,也叫廚子做來。」
趙珚聽言,更為開懷。
沈潯將蘸了醬汁的蔓菁放入口中,食完,擱箸望向趙珚,目光清澈。眼前的暖鍋冒著煙氣,襯得沈潯的眉眼似染上了些許氤氳,她緩緩開口,問道:「陛下深居內宮多時,不知如何知曉這些新鮮食法?」
趙珚舉箸的手不由一滯,麵色卻依然如舊。她望著沈潯輕輕一笑,道:「自是聽姑母說的。姑母一向疼朕,常常讓禦廚做些新鮮吃食給朕品嚐。」
「原是這樣……」沈潯沉吟。
趙珚擱箸,她心有一問,藏了很久。上一世總沒勇氣開口,現下,不如趁此時機探探沈潯內心所思。於是,趙珚看向沈潯,輕輕問道:「不知在太傅心中,先帝是怎樣之人?」
沈潯未料到女帝會問這個,一時怔住。她靜靜看著麵前之人,恍惚中,隻覺她的臉龐越發和先帝趙珚相似,尤其是那眉眼,雙目晶晶,透著奕奕神采,雙眉蹙黑細長,尾端輕微上揚,侵入雙鬢。便是這眉眼,少了尋常閨中女子的清秀,而盡顯英氣。沈潯怔怔看著,心緒已然飄遠。
那年,尚是少時。沈潯照例入宮,同趙珚一道習讀。至樂央宮找尋趙珚,卻未見人影。正當沈潯顧盼之時,身後一個聲音傳來:「阿潯!」沈潯轉身,裙擺翩躚,看到麵前的趙珚,竟一時怔得說不出話來。隻見趙珚身著一襲戎裝,赤色玄甲,手持佩劍,青絲束起,挽於介冑。看著沈潯震驚模樣,趙珚輕笑,上前一步道:「孤這身軍裝,如何?」沈潯第一次看趙珚著戎裝,她仔細端詳著趙珚麵龐,趙珚雙目盈盈,眉梢揚起,英氣非凡。而望著她的神情,眼裏又似含了一汪清泉,晶瑩透亮。沈潯抬手,輕撫趙珚的介冑,道:「殿下這一身,十足英武。」趙珚得了讚賞,很是高興,握著沈潯的手,大聲道:「有朝一日,孤便穿這身戎甲,親征沙場。」
「太傅?」見沈潯許久未言,趙珚忍不住喚道。
沈潯這才迴過神來,望著麵前之人,見她盈盈雙眼,和先帝更為神似。沈潯微微一笑,目光溫柔似水:「先帝聖容英姿,心懷壯誌。先帝與臣,乃少時摯友,後為君臣,更視彼此為知己。」
作者有話要說:
前幾章修改捉了一下蟲。^^
此章提到的分隔鼎,漢景帝之子江都王劉非墓出土過五格鼎,即古代火鍋用具,類似現代的鴛鴦鍋或九宮格。染器是放調料的,和如今不同的是,古時的染器裝了調料還可以加熱。感覺更講究好吃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