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南宮雪早早的便來到了西城的小廣場,隻見這小廣場上一摞一摞的堆放了不少的紅磚,南宮雪便趁著人還沒到齊,就又一次清點了一下紅磚的數目,確定一塊不少後南宮雪這才找了個木樁坐下來小歇著。


    差不多辰時十分華樺領著一隊人馬也趕了過來。這是西城的老百姓看著廣場上堆積如山的紅磚,再看看這一幫子人,一個個都直發懵,愣愣的看著這群人,互相之間小聲的議論著:“這是要幹嘛?”旁邊的人撇了撇又搖了搖頭道:“不知道啊。估計要蓋什麽吧,不然這麽多紅磚堆積在這裏是要唱哪出?咱們就看吧。”


    正當百姓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南宮雪將準備好的布告貼在了小廣場上的公告牌上,老百姓一看張貼了布告就紛紛的圍觀上去仔細的閱讀著:“布告:京都府奉皇上之命自今日起開始對西城進行全麵整體改建,由於考慮到要拆改房屋所以特此安排被拆改的住戶都暫時先住在西街驛站裏,再驛站居住的這段時間裏吃喝是由百姓自行打理,暫住期間不收取任何房費,待改建好房屋就可搬迴原住所,因為此次改建是皇上之命所以不會收取住戶一分一毫,請百姓們放心。再整個工期中如果百姓對拆改又任何意見都可以直接與京都府督察使反饋。主要負責衙門:京都府;參與改建工程隊:工部第三工程隊。齊宣四十五年,六月二十”


    看完了布告百姓們也就明白了,原來這是要拆了他們原來的房屋再在原址上重新修蓋。還不用自己出錢,不過就是住到驛站裏吃喝自己打理,雖然如此,但百姓還是心有餘悸,有點不信任朝廷,一個個臉上都流露著猶豫二字,“畢竟是要拆房子,那這萬一弄不好房子豈不是沒有了麽?”百姓們互相間紛紛都議論著,都有點不想拆。因為也鬧不清朝廷好好的改建是為了那般?


    南宮雪見百姓如此猶豫不定的,便站出來跟百姓們承諾道:“街坊領居們,我叫南宮雪,是京都府的督察使,我在這裏向諸位承諾,這一次改建呢是完全對你們好,我可以這麽跟你們說,改建好後的西城呢會比現在更加整潔利索,而且呢生活方麵也是會比現在更加方便,出行也會比現在更加的便利,街道整潔利索了,你們住的也會很舒服,對於拆改你們的房子,我可以保證絕對是免費修繕的,現在你們的房子都破破爛爛,刮風下雨的都會有影響,而經過這次拆改,你們的房子也會比現在更加堅實,再也不漏風漏雨了,住的也舒坦了,不是挺好麽?至於你們現在家裏擺設的家具如果想留就留著等的房子蓋好後再搬進去,如果不想留等到時候我在讓工程隊給你們打家具,這些都不用你們出一分錢的,我保證。如果說有人敢跟你們收錢,你們可以馬上跟我說,我一定重重的處罰他們,況且隻要開工了,我就一定是每天都會來視察,所以想跟我反應情況都是隨時可以直接與我說明。我一定認真的聽取你們的建議。”


    聽了南宮雪的保證後,百姓們又再一次的想了一想,這時站在人群裏的蘇怡雪越聽越覺得這名字耳熟,似乎是在哪裏聽過一樣,但就是有些想不起來了,就在蘇怡雪費勁迴想著的時候站在她身邊的絮兒插話道:“娘,這南宮雪該不會就是以前曾經給奶奶免費看病,然後還給咱家不少幫助的那位吧?名字是那個名字,但沒想到人家居然是在京都府這麽大的衙門裏當官啊?”讓絮兒這麽一提醒倒,蘇怡雪終於想起來了,確實是,要說這幾年蘇怡雪倒也是沒歇得,自打知道南宮雪這麽個人後也是打聽過,所以後來也知道在京城不,準確的說是在整個宣武帝國裏,也就一家是姓南宮的,還是個世家。雖然沒再往細裏打聽,單憑這一點蘇怡雪就幾乎是要燒高香供著這位曾經對她家有恩的大恩人了。所以連忙的跟旁邊的一老大爺說道:“馮大爺,這京都府的督察使我認識,是個好人,曾經我跟你總談起說有位小姑娘對我家有恩,在她的幫助下我婆婆的病還有我家欠下的債都是她幫了我們的。這事兒您還記得不?”那馮大爺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點了點頭說道:“嗯,我記得,當時你還說因為她家是世家,所以你都沒有機會去報答人家是吧?怎麽?”


    “嗯,沒錯。”蘇怡雪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今天的這位京都府督察使就是當年那位小姑娘,就是那世家的千金。”馮大爺一聽,頓時就吃了一驚,顫顫巍巍的確認道:“你確定麽?是她?”蘇怡雪連連的點頭確認道:“是她,真的就是她。她真的是個好人,她一直都很幫助窮苦百姓,您可能還不知道呢,南城那邊有一家飯館生意那真是好的沒話說了,這您知道吧?”馮大爺點了點頭表示知道,蘇怡雪見馮大爺知道這事就繼續說道,“給那家飯館供應蔬菜肉之類的,幾名商販原先都是在西城做著小買賣,那幾人家裏也是極其的窮困,如今他們因那家飯館而使得自己的生活也逐步變好了,當然我聽說他們都是這位督察使南宮雪大人帶過去的,所以幾位都對南宮雪極其的感激,當時他們也都不知道南宮雪的來曆。現在好了,估計就都知道了。”


    馮大爺有些不解的詢問道:“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呢。你是怎麽知道這麽多的?”


    蘇怡雪迴答道:“那還不是因為洪生的關係麽,洪生跟趙廣祥很熟,洪生時常到他家裏修家具所以就常常的聽到廣祥說起這些事兒。因此洪生迴來後也是總跟我說,還說打算著是不是要去報恩,可又不知道能為恩人做點什麽。”


    馮大爺一聽蘇怡雪的這番迴答後,也都一下明白了。於是呢就跟諸位百姓說道:“大家來聽我說兩句。”


    說完圍觀的諸位百姓都將目光聚焦在了馮大爺身上,一個個也都安靜了下來靜靜的傾聽馮大爺講話。馮大爺一看都安靜下來了,便說道:“諸位老街坊老鄰居,我馮永昌在這西城也生活了很多年,談不上德高望重,但最起碼我這輩子就是一個最講誠信的一個人,我從不失信也從不欺騙,如今也進入了古稀之齡,所以老朽就在這說幾句,大家願意聽就聽聽看我說的對不對,如果大家不願意聽就當是刮了一陣風,你們就左耳朵進有耳朵出別往心裏去。”


    “馮叔您說吧。”眾人說道,“您算是咱們西城的一個榜樣,您說什麽我們都願意聽。”


    “好,那我就說了。”馮永昌頓了頓繼續說道,“對於這拆開的事情,老朽是這麽看的。咱們都在這西城住了都這麽多年了,無論從環境說還是從生活上說,想必我不說大夥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說這次整改能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生活上也比現在更加的便利,而且咱們住的破房子也能得到修繕或是重建一個新的房子居住,再也不擔心風吹雨漏的,那這不都是挺好的一件事麽?當然我明白大家的擔心,隻要大家夥把自家的地契房契都收好了,我想朝廷也不會隨意的就把咱們的房子都收了。如果有這問題咱們可以上告朝廷,大夥兒別忘了咱們這是在京城,要告到皇帝那裏也不是辦不到的。對不對?大家夥兒好好的想一想,在過去那麽多年裏,朝廷什麽時候管過咱們?西城從老朽小的時候開始到如今,有那一天不是想現在這樣的?所以說今天朝廷終於想到要幫咱們改善生活了,那咱們怎麽就不能信一次?況且這位京都府督察使也曾經幫過咱們的,洪生的娘身體康健了,也都是這位督察使的功勞,趙廣祥,劉子超,李鈺祥還有馮子燁他們幾個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也都是因為這位督察使大人。所以老朽覺得這位督察使大人督辦的事情一定不會讓我們老百姓失望的,所以我馮永昌願意做第一個支持她的人。我願意讓她拆改我家。老朽相信她。”


    南宮雪聽到馮永昌這麽挺她,她心裏是十分的欣慰,她心底明白,自古以來但凡是涉及自己房子被拆遷也好是拆改也罷,都是要經過一番痛苦抉擇的,不管是懷舊也好還是戀家也罷,沒有那一個人是一下就能接受的,所以這是一個過程。所以她不願意打一開始就逼迫大家從了自己,即使是這件事本身也是一件好事,她也不想強人所難。


    聽了馮永昌的一番說辭後,大夥都默默的思量著,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大夥也有點想明白了,想來想去覺得馮永昌說的也在理兒,隨後大家夥兒也慢慢的接受了這件事,想想覺得這拆改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於是百姓們紛紛議論著:“馮大爺說的也挺在理兒,過去多少年了,百姓是死是活的朝廷都看不到。如今終於是開眼了。看來朝廷終於要為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做點實事兒了,馮大爺都支持了,那咱們大家也應該多支持才是呀。”其他百姓也附和道:“是呀是呀,馮大爺德高望重從沒說過一句不靠譜的話,如今他老人家都全力配合朝廷拆改了,那咱們還有什麽理由不配合?走走咱們迴去就收拾收拾,到時候人家要拆咱們也別耽誤人家工程進程,收拾好了說騰地兒就騰地兒。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嘛。”說著說著百姓們就紛紛的迴自己家準備收拾東西到時候拆的時候也就方便騰地方。


    華樺看著百姓一個個都這麽配合,心裏也甭提多欣慰了。開始都擔心這工程無法繼續,怕沒有一個百姓同意的,可現在一看還是有人願意相信朝廷,同意拆改的。“這位大爺還真的是識大體挺配合的。並且在他的帶頭下就都陸續同意拆改了。”華樺小聲的念叨著。站在一旁的南宮雪迴答道:“其實百姓心裏想的很簡單,隻要他們覺得好的話,他們自然也不會拒人之千裏之外的,幸好是有這位大爺帶頭,不然隻怕咱們倆說破嘴皮也很難說得通。”


    說完,南宮雪拿出幾張紙,上麵寫著拆改建議表。並將其遞給了華樺,說道:“這些你拿去給拆改的住戶看然後講清楚了在上麵簽字,按手印,然後你也簽字按手印,這樣就算出了問題,都有理有據。走到哪兒都說得清楚。這算是給住戶們吃了一粒定心丸。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了。我呢已經事先都簽了字並按好了手印了。記得這份表就是拆改誰家就讓誰家簽。我迴頭在繼續多寫幾份出來。到時候一並就都給了你。”


    華樺點了點頭應道:“好的,我明白了。你放心吧我呢一定把這些事都辦妥了。”說完華樺就拿著建議表去跟第一批被拆改的住戶商討去了。南宮雪再一邊看著華樺按部就班的為拆改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心裏那顆懸著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終於可以在這件事情上南宮雪也能一展自己內心的那美好藍圖了。想一想南宮雪臉上都忍不住會露出一絲絲笑容。可以說這是南宮雪內心裏多年的一個理想,哪怕就是一個小角落她都想在這小角落裏建設出一片理想而又完美的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頭大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此蘋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此蘋果並收藏帶頭大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