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試第三天辰初二刻時候,宦官們就將比試台收拾好了,陶海輝在台上看了看確定沒有遺落了就跟宦官吩咐道:“去通知評判官跟應試學生準備吧。”說完宦官們就點了點頭下去了。約摸過了一盞茶的時間評判官跟應試的學生就到了台上,台下觀眾也都入座了。陶海輝見評判官入席後,宣布道:“明法比試現在開始有請應試者入席,第一位來自東軒書院的鍾婉怡,第二位來自北軒書院的管行天,第三位來自南軒書院的董誌忠,第四位來自西軒書院的柳依依。”說完四個人就依次行禮入席。
“我宣布明法比試的規則,在一炷香之內完成試卷,之後請評判官做出裁定,得分高者勝出,請應試者認真完成試卷內容,如有抄襲,直接判輸,請各位自重。”陶海輝宣布道,四個人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然後又繼續說道,“那麽,明法比試正式開始。點香計時。”
隨著一聲令下,四個人提起筆認真的作答起來。別看是普通的試卷作答,在試題裏麵那可是陷阱重重。九位評判官在竊竊私語著。南宮雪見狀稍微移動了一下身子往評判席挪了挪,隱隱約約的聽到雲定興說:“這次不僅僅是考驗他們對律法的認知度,還要看他們細心不細心了。如果稍有不注意,就會被套住了,到時候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說完其他幾位細細得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試卷,這才發現,有不少題目都是題中題,如果稍有不留心就會被扣分了。此次明法比試除去考驗認知度,更多的還是要考驗對律法的嚴謹度。南宮雪因為是站在台下麵,無法看到試卷內容,但聽到這番話有點揪心,不禁在心裏叨叨著:“老家夥看來心眼子不小了。留伏筆等著人往裏跳。真有你們的。”盡管如此,南宮雪唯一能做的就是為管行天加油了,希望他能出色的完成明法比試。
台上管行天認真的審視著每一個題目,果不其然還真就讓他看出了題目裏麵的貓膩,管行天不禁心想:“這要是讓小雪看了她一定會說還能不能愉快的答題了。答題都要經曆這麽多的磨難。看來出題的也是費盡心思了。苦了他了。”盡管如此管行天表現出一副來者不拒的神情,對每一道題目都認真作答。好在他平時也受他老爹影響,所以基本上都是對答如流。下筆作答很謹慎。臨近香燃盡前,管行天停下手中的筆,仔細的審查著試卷,沒有任何修改了他才將手中的筆放在筆架上。然後就很滿意的微微微笑著。
不一會兒香便燃盡了,陶海輝宣布道:“時間到。請各位學生放下手中的筆,停止答題。”他見學生都停下筆了就繼續說道,“請宦官將試卷交給評判官驗卷。”說完,就走上來四位宦官,他們認真仔細得將試卷收拾好並交給了評判官,幾位評判官接過試卷就仔細得閱卷了。幾位評判官在閱卷得時候,不時的露出微笑並點點頭,不時又一臉正經的搖搖頭,這讓台下的趙琳雪看著實在是捉急,站在一旁的南宮雪著急是著急但更多的是愁,她看不到試卷,一心能做的隻有對管行天支持。
約摸過去了半盞茶的功夫,雲定興忽然定格了,他怔怔的看著手中的試卷,嘴顫顫巍巍的似乎說著什麽,因為離得遠,南宮雪聽不到,但在台上的其他幾位評判官都有聽到,“這……這個答得真是……真是太完美了。真讓人難以置信。”雲定興顫顫巍巍的驚歎道,“這是誰的試卷?”說完便仔細的看了看試卷,這才注意到這張試卷是管行天的。於是就碎碎念道,“管行天,北軒書院的管行天……”
“是刑部尚書管博維的兒子。”南宮風搭茬道。
“我說的呢,原來是我們刑部的人,說起來鍾婉怡的爹也是我們刑部的,同是刑部出身看來這管博維還真是會調教。把自己兒子教的這麽出色,真是難以想象,才七歲就將律法融會貫通到如此程度,實在不易,我以為今年明法題目會讓他們卡殼,看來我是小看了他們的實力了。不過這四位學生還真是挺不錯的。管行天就更是出色,答得都沒有任何紕漏,就算試卷裏的題目放在當下,也一樣不會出現任何判案錯誤,這就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了,人才啊,真是人才。管博維真是太會教導孩子了。”雲定興讚歎道。
他這說著,其他幾位評判官都仔細的閱著管行天的試卷。一個個都露出極其滿意的笑容。就連南宮風也不禁驚歎,這麽久以來他從沒想過北軒會出這麽心思縝密的學生。去年的比試都沒有這樣,今年就一次次的給人眼前一亮,看來北軒是變了。
經過一番的討論,九位評判官終於意見統一了,幾個人最終都點點頭齊聲道:“那就不改了,就選他吧。”說完就將評判結果遞給了陶海輝,說道,“這是我們對明法比試的最終裁定。不更改了。”
陶海輝接過去點了點頭,照著最終結果宣布道:“經過九位評判官的討論後,現在我宣布明法比試的最終結果,管行天一百分,董誌忠九十八分,鍾婉怡九十九分,柳依依九十八分,管行天獲得最終的勝出。原因是,他的答案不僅僅表現出謹慎,而且還很縝密,讓人找不出任何紕漏,也不會有任何錯誤,當然其他三位的作答很好,但就是缺少了一些細心,沒有完全的將律法運用妥當,缺少一點縝密的心思。所以給予其他三位鼓勵獎,希望你們都能繼續努力研讀律法。”
宣讀完結果後,陶海輝頓了頓繼續說道:“為了讓幾位學生不遺憾,請各位互換試卷,可以好好的比對,如果沒有疑問,那我就宣布明法比試結束了。”說完,幾位學生互換了試卷細細得閱了起來。其他三位看了管行天的試卷後也都露出心服口服的神情,點了點頭迴答道,“對於這個結果我們沒有疑問了。”
聽到這話後陶海輝再次宣布道:“明法科目比試北軒書院的管行天勝出。”話音剛落,台下的南宮雪跟趙琳雪心中懸掛的大石頭可算是落了地,二人拉著手歡心的蹦跳著。高興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站在人群中的令狐義也欣慰的點了點頭。比試進行到這裏,已經完全是讓他出乎意料了。這讓他更加期待後麵的比試了。
陶海輝不禁開始對北軒也期待起來,一年不見,北軒的表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他微微的朝管行天一笑,然後說道:“明法科目比試到此結束,下午是明禮科目比試,比試將在午正三刻開始,請各位做好準備。”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挺讓管行天驚訝的,他一直覺得鍾婉怡也不會差了,不僅僅是鍾婉怡其他幾位也不會差到哪去了,鍾婉怡的爹與管行天的爹是好朋友,平日裏都常常在一起討論律法,這柳依依雖然出身低微,但對律法的熱衷程度都不會輸給他們任何一位,董誌忠雖然是出生在生意家庭,但也是一位對律法有著極大興趣的一個人,這幾位都跟管行天相識,平日裏也多有交流,所以依照管行天對他們的了解,覺得今天自己能在他們幾位中脫穎而出簡直就是奇跡一般。不過多少自己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從自信角度上說管行天還是很相信自己實力的。所以他心中默默得念叨:“看來今年的風向標會眷顧北軒書院了。”
……
……
到了午正三刻的時候幾位評判官都陸續的入席了,台下圍觀的眾人也都陸續的坐在觀眾席上,陶海輝站在比試台上宣布道:“明禮科目比試現在開始,請應試者入席,第一位是來自北軒書院的徐忠,第二位是東軒書院的溫仕龍,第三位來自南軒書院的朱雯玉,第四位是來自西軒書院的翟芯雨。”陶海輝一邊介紹幾位應試者便依次行禮入席。待入席後,又繼續說道,“接下來我說一下明禮的比試規則,應試者在一柱香之內答完試卷,在答卷過程中不得有任何抄襲動作,如有發現就撤銷比試資格,答卷結束後交由評判官評判,在評判的時候評判官可以隨機出題給應試者要求應試者迴答,可對每位應試者提問三次。在給予應試者分數的時候,評判官會根據口述答題跟試卷答題綜合給出分數,分數高的勝出。幾位應試者明白了麽?如果沒有疑問了,就開始答題。”
“沒有了。可以開始了。”幾位應試者搖了搖頭迴應道。
“請點香。”陶海輝宣布道。隨即宦官就將香點燃了。幾位學生也認真的開始作答。徐忠認真的默讀了試卷的題目,並慎重的思考了一會兒,就提起筆開始作答。比試台上幾位學生一個個既緊張又認真的答題,評判席上幾位評判官小聲得討論著待會兒的提問題目。明禮的比試在八個科目裏既是重中之重又不是太難,平日裏禮節上的行為都在做,隻要細心一些,也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徐忠從小就對禮節方麵很有研究,無論是交談或是與人相處,他都是很有禮貌,在禮節上都不會讓人挑出任何毛病,想到這裏趙琳雪多少是有點放心,
待到一炷香燃盡時徐忠仔細的審查著試卷,確認沒有修改了這才放下手中的筆靜靜地等待著宣布筆試結束。不一會兒陶海輝看著香燃盡後,走上台宣布道:“時間到,請各位應試學生放下手中的筆停止答卷。請宦官上台收卷並交給評判官。”說著幾位宦官就聽從吩咐走上台收卷並將試卷交給了評判官就下去了。幾位評判官認真的審視著試卷,一邊審視著一邊還討論著交換各自的意見。
約摸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邱文涵向幾位學生發問道:“問你們幾個人幾個問題,請你們一一作答,第一個,如果外省官員出行,隨行儀仗有什麽區別?第二個,如果番邦使節覲見儀仗該如何做才能即招待滿意又不失禮節?”
說完幾位學生陷入了沉思,認真的思考著。溫仕龍第一個迴答道:“官員出行要乘坐轎子,這裏講究頗多。抬轎夫役的人數,由坐轎官員的級別決定。官越大,轎夫越多,有四人,六人,八人抬之別……。番邦使節覲見一般分為‘入朝’和‘來貢’兩種。但鑒於各國與中國的關係,其使臣覲見皇帝的禮儀也不同。各藩屬國來華,屬於“來貢”,由禮部負責接待。……”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除去徐忠其他三位都一一對答,他們一邊作答,邱文涵一邊微微的點了點頭。
其他幾位的迴答跟溫仕龍相差不多,待他們都迴答完後,徐忠淡淡的迴答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古人常言‘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身。官員出行(或者出巡)所乘坐及隨行的儀仗也都有嚴格的區別。各方麵都體現了等級上的區別。除了微服出行,官員出行所用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金瓜、尾槍、烏扇、黃傘等隨行儀仗之外,還要‘鳴鑼開道’,提醒前麵的百姓人等避讓。……。在傳統文化中,向來有得天下、居正統的觀念,出於畏懼大國的威勢,外國出使我國,一般按照我國的禮節來進行朝拜。番邦使節覲見一般分為‘入朝’和‘來貢’兩種。舉行儀式當天,貢使由禮部官引至禮部,使臣對案行三跪九叩禮,禮成後禮部將表文送給內閣轉呈給皇帝,貢物存在有關衙門內。……”
在徐忠迴答完後,邱文涵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跟身旁的幾位對幾位學生的表現談論著。很快就有了結果,幾位將最終的判定結果又再一次傳閱了一下,都沒有了異議後就將其遞交給了陶海輝,陶海輝拿到結果,宣布道:“現在我宣布明禮科目比試各位學生的得分,溫仕龍九十八分,朱雯玉九十六分,翟芯雨九十九分,徐忠一百分。根據各位學生在比試過程中對禮儀方麵的認知不一的程度,經諸位評判官一致表決,判定徐忠迴答的很到位,筆試的應答讓人挑不出毛病,而且答對的題目居多,再這一點上其他幾位稍顯的有點遜色,迴答的不是很全麵,需要更多的學習,雖然此次徐忠得滿分,也仍然需要不斷的學習。所以判定徐忠在明禮科目比試勝出。幾位學生對此還有什麽異議麽?”
幾位學生將之前的試卷也仔細的閱讀了一遍,看過徐忠得試卷後都紛紛的對徐忠表示祝賀,應道:“沒有異議了。”
“我宣布,明禮科目比試最終判定徐忠勝出,明禮科目比試到此結束。有勞諸位評判官了,明日是此次比試最後一日,請圍觀眾人明日再來觀試。”陶海輝宣布道,“請諸位評判官迴瀚林苑休息。”
說完諸位評判官微笑著一邊談論一邊走下台朝瀚林苑走去。連續六場比試勝出,南宮雪心裏是十分的高興,再有兩場這次的比試就完美收官了,到時候北軒也會在世人的麵前有了一個新的麵孔,再要撤銷就很難了,趙琳雪高興的拉著南宮雪的手說道:“小雪,在贏得兩場勝出,我們北軒就可以揚眉吐氣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好好的擺一桌慶功宴得好好的感謝你了。”
“我隻是出了綿薄之力,最重要的還是你們都很棒,你們才是功臣。”南宮雪謙虛的迴答道,“如果沒有你們我就是再想法多也沒用的。還有明天最後一天沉住氣穩住腳,完美的收官就算我們沒有白費力氣了。”
“嗯,你說的對。就剩下一天了。”趙琳雪說道。
“我宣布明法比試的規則,在一炷香之內完成試卷,之後請評判官做出裁定,得分高者勝出,請應試者認真完成試卷內容,如有抄襲,直接判輸,請各位自重。”陶海輝宣布道,四個人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然後又繼續說道,“那麽,明法比試正式開始。點香計時。”
隨著一聲令下,四個人提起筆認真的作答起來。別看是普通的試卷作答,在試題裏麵那可是陷阱重重。九位評判官在竊竊私語著。南宮雪見狀稍微移動了一下身子往評判席挪了挪,隱隱約約的聽到雲定興說:“這次不僅僅是考驗他們對律法的認知度,還要看他們細心不細心了。如果稍有不注意,就會被套住了,到時候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說完其他幾位細細得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試卷,這才發現,有不少題目都是題中題,如果稍有不留心就會被扣分了。此次明法比試除去考驗認知度,更多的還是要考驗對律法的嚴謹度。南宮雪因為是站在台下麵,無法看到試卷內容,但聽到這番話有點揪心,不禁在心裏叨叨著:“老家夥看來心眼子不小了。留伏筆等著人往裏跳。真有你們的。”盡管如此,南宮雪唯一能做的就是為管行天加油了,希望他能出色的完成明法比試。
台上管行天認真的審視著每一個題目,果不其然還真就讓他看出了題目裏麵的貓膩,管行天不禁心想:“這要是讓小雪看了她一定會說還能不能愉快的答題了。答題都要經曆這麽多的磨難。看來出題的也是費盡心思了。苦了他了。”盡管如此管行天表現出一副來者不拒的神情,對每一道題目都認真作答。好在他平時也受他老爹影響,所以基本上都是對答如流。下筆作答很謹慎。臨近香燃盡前,管行天停下手中的筆,仔細的審查著試卷,沒有任何修改了他才將手中的筆放在筆架上。然後就很滿意的微微微笑著。
不一會兒香便燃盡了,陶海輝宣布道:“時間到。請各位學生放下手中的筆,停止答題。”他見學生都停下筆了就繼續說道,“請宦官將試卷交給評判官驗卷。”說完,就走上來四位宦官,他們認真仔細得將試卷收拾好並交給了評判官,幾位評判官接過試卷就仔細得閱卷了。幾位評判官在閱卷得時候,不時的露出微笑並點點頭,不時又一臉正經的搖搖頭,這讓台下的趙琳雪看著實在是捉急,站在一旁的南宮雪著急是著急但更多的是愁,她看不到試卷,一心能做的隻有對管行天支持。
約摸過去了半盞茶的功夫,雲定興忽然定格了,他怔怔的看著手中的試卷,嘴顫顫巍巍的似乎說著什麽,因為離得遠,南宮雪聽不到,但在台上的其他幾位評判官都有聽到,“這……這個答得真是……真是太完美了。真讓人難以置信。”雲定興顫顫巍巍的驚歎道,“這是誰的試卷?”說完便仔細的看了看試卷,這才注意到這張試卷是管行天的。於是就碎碎念道,“管行天,北軒書院的管行天……”
“是刑部尚書管博維的兒子。”南宮風搭茬道。
“我說的呢,原來是我們刑部的人,說起來鍾婉怡的爹也是我們刑部的,同是刑部出身看來這管博維還真是會調教。把自己兒子教的這麽出色,真是難以想象,才七歲就將律法融會貫通到如此程度,實在不易,我以為今年明法題目會讓他們卡殼,看來我是小看了他們的實力了。不過這四位學生還真是挺不錯的。管行天就更是出色,答得都沒有任何紕漏,就算試卷裏的題目放在當下,也一樣不會出現任何判案錯誤,這就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了,人才啊,真是人才。管博維真是太會教導孩子了。”雲定興讚歎道。
他這說著,其他幾位評判官都仔細的閱著管行天的試卷。一個個都露出極其滿意的笑容。就連南宮風也不禁驚歎,這麽久以來他從沒想過北軒會出這麽心思縝密的學生。去年的比試都沒有這樣,今年就一次次的給人眼前一亮,看來北軒是變了。
經過一番的討論,九位評判官終於意見統一了,幾個人最終都點點頭齊聲道:“那就不改了,就選他吧。”說完就將評判結果遞給了陶海輝,說道,“這是我們對明法比試的最終裁定。不更改了。”
陶海輝接過去點了點頭,照著最終結果宣布道:“經過九位評判官的討論後,現在我宣布明法比試的最終結果,管行天一百分,董誌忠九十八分,鍾婉怡九十九分,柳依依九十八分,管行天獲得最終的勝出。原因是,他的答案不僅僅表現出謹慎,而且還很縝密,讓人找不出任何紕漏,也不會有任何錯誤,當然其他三位的作答很好,但就是缺少了一些細心,沒有完全的將律法運用妥當,缺少一點縝密的心思。所以給予其他三位鼓勵獎,希望你們都能繼續努力研讀律法。”
宣讀完結果後,陶海輝頓了頓繼續說道:“為了讓幾位學生不遺憾,請各位互換試卷,可以好好的比對,如果沒有疑問,那我就宣布明法比試結束了。”說完,幾位學生互換了試卷細細得閱了起來。其他三位看了管行天的試卷後也都露出心服口服的神情,點了點頭迴答道,“對於這個結果我們沒有疑問了。”
聽到這話後陶海輝再次宣布道:“明法科目比試北軒書院的管行天勝出。”話音剛落,台下的南宮雪跟趙琳雪心中懸掛的大石頭可算是落了地,二人拉著手歡心的蹦跳著。高興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站在人群中的令狐義也欣慰的點了點頭。比試進行到這裏,已經完全是讓他出乎意料了。這讓他更加期待後麵的比試了。
陶海輝不禁開始對北軒也期待起來,一年不見,北軒的表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他微微的朝管行天一笑,然後說道:“明法科目比試到此結束,下午是明禮科目比試,比試將在午正三刻開始,請各位做好準備。”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挺讓管行天驚訝的,他一直覺得鍾婉怡也不會差了,不僅僅是鍾婉怡其他幾位也不會差到哪去了,鍾婉怡的爹與管行天的爹是好朋友,平日裏都常常在一起討論律法,這柳依依雖然出身低微,但對律法的熱衷程度都不會輸給他們任何一位,董誌忠雖然是出生在生意家庭,但也是一位對律法有著極大興趣的一個人,這幾位都跟管行天相識,平日裏也多有交流,所以依照管行天對他們的了解,覺得今天自己能在他們幾位中脫穎而出簡直就是奇跡一般。不過多少自己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從自信角度上說管行天還是很相信自己實力的。所以他心中默默得念叨:“看來今年的風向標會眷顧北軒書院了。”
……
……
到了午正三刻的時候幾位評判官都陸續的入席了,台下圍觀的眾人也都陸續的坐在觀眾席上,陶海輝站在比試台上宣布道:“明禮科目比試現在開始,請應試者入席,第一位是來自北軒書院的徐忠,第二位是東軒書院的溫仕龍,第三位來自南軒書院的朱雯玉,第四位是來自西軒書院的翟芯雨。”陶海輝一邊介紹幾位應試者便依次行禮入席。待入席後,又繼續說道,“接下來我說一下明禮的比試規則,應試者在一柱香之內答完試卷,在答卷過程中不得有任何抄襲動作,如有發現就撤銷比試資格,答卷結束後交由評判官評判,在評判的時候評判官可以隨機出題給應試者要求應試者迴答,可對每位應試者提問三次。在給予應試者分數的時候,評判官會根據口述答題跟試卷答題綜合給出分數,分數高的勝出。幾位應試者明白了麽?如果沒有疑問了,就開始答題。”
“沒有了。可以開始了。”幾位應試者搖了搖頭迴應道。
“請點香。”陶海輝宣布道。隨即宦官就將香點燃了。幾位學生也認真的開始作答。徐忠認真的默讀了試卷的題目,並慎重的思考了一會兒,就提起筆開始作答。比試台上幾位學生一個個既緊張又認真的答題,評判席上幾位評判官小聲得討論著待會兒的提問題目。明禮的比試在八個科目裏既是重中之重又不是太難,平日裏禮節上的行為都在做,隻要細心一些,也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徐忠從小就對禮節方麵很有研究,無論是交談或是與人相處,他都是很有禮貌,在禮節上都不會讓人挑出任何毛病,想到這裏趙琳雪多少是有點放心,
待到一炷香燃盡時徐忠仔細的審查著試卷,確認沒有修改了這才放下手中的筆靜靜地等待著宣布筆試結束。不一會兒陶海輝看著香燃盡後,走上台宣布道:“時間到,請各位應試學生放下手中的筆停止答卷。請宦官上台收卷並交給評判官。”說著幾位宦官就聽從吩咐走上台收卷並將試卷交給了評判官就下去了。幾位評判官認真的審視著試卷,一邊審視著一邊還討論著交換各自的意見。
約摸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邱文涵向幾位學生發問道:“問你們幾個人幾個問題,請你們一一作答,第一個,如果外省官員出行,隨行儀仗有什麽區別?第二個,如果番邦使節覲見儀仗該如何做才能即招待滿意又不失禮節?”
說完幾位學生陷入了沉思,認真的思考著。溫仕龍第一個迴答道:“官員出行要乘坐轎子,這裏講究頗多。抬轎夫役的人數,由坐轎官員的級別決定。官越大,轎夫越多,有四人,六人,八人抬之別……。番邦使節覲見一般分為‘入朝’和‘來貢’兩種。但鑒於各國與中國的關係,其使臣覲見皇帝的禮儀也不同。各藩屬國來華,屬於“來貢”,由禮部負責接待。……”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除去徐忠其他三位都一一對答,他們一邊作答,邱文涵一邊微微的點了點頭。
其他幾位的迴答跟溫仕龍相差不多,待他們都迴答完後,徐忠淡淡的迴答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古人常言‘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身。官員出行(或者出巡)所乘坐及隨行的儀仗也都有嚴格的區別。各方麵都體現了等級上的區別。除了微服出行,官員出行所用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金瓜、尾槍、烏扇、黃傘等隨行儀仗之外,還要‘鳴鑼開道’,提醒前麵的百姓人等避讓。……。在傳統文化中,向來有得天下、居正統的觀念,出於畏懼大國的威勢,外國出使我國,一般按照我國的禮節來進行朝拜。番邦使節覲見一般分為‘入朝’和‘來貢’兩種。舉行儀式當天,貢使由禮部官引至禮部,使臣對案行三跪九叩禮,禮成後禮部將表文送給內閣轉呈給皇帝,貢物存在有關衙門內。……”
在徐忠迴答完後,邱文涵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跟身旁的幾位對幾位學生的表現談論著。很快就有了結果,幾位將最終的判定結果又再一次傳閱了一下,都沒有了異議後就將其遞交給了陶海輝,陶海輝拿到結果,宣布道:“現在我宣布明禮科目比試各位學生的得分,溫仕龍九十八分,朱雯玉九十六分,翟芯雨九十九分,徐忠一百分。根據各位學生在比試過程中對禮儀方麵的認知不一的程度,經諸位評判官一致表決,判定徐忠迴答的很到位,筆試的應答讓人挑不出毛病,而且答對的題目居多,再這一點上其他幾位稍顯的有點遜色,迴答的不是很全麵,需要更多的學習,雖然此次徐忠得滿分,也仍然需要不斷的學習。所以判定徐忠在明禮科目比試勝出。幾位學生對此還有什麽異議麽?”
幾位學生將之前的試卷也仔細的閱讀了一遍,看過徐忠得試卷後都紛紛的對徐忠表示祝賀,應道:“沒有異議了。”
“我宣布,明禮科目比試最終判定徐忠勝出,明禮科目比試到此結束。有勞諸位評判官了,明日是此次比試最後一日,請圍觀眾人明日再來觀試。”陶海輝宣布道,“請諸位評判官迴瀚林苑休息。”
說完諸位評判官微笑著一邊談論一邊走下台朝瀚林苑走去。連續六場比試勝出,南宮雪心裏是十分的高興,再有兩場這次的比試就完美收官了,到時候北軒也會在世人的麵前有了一個新的麵孔,再要撤銷就很難了,趙琳雪高興的拉著南宮雪的手說道:“小雪,在贏得兩場勝出,我們北軒就可以揚眉吐氣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好好的擺一桌慶功宴得好好的感謝你了。”
“我隻是出了綿薄之力,最重要的還是你們都很棒,你們才是功臣。”南宮雪謙虛的迴答道,“如果沒有你們我就是再想法多也沒用的。還有明天最後一天沉住氣穩住腳,完美的收官就算我們沒有白費力氣了。”
“嗯,你說的對。就剩下一天了。”趙琳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