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人物們早就有了計劃,雲初,溫柔這種嘍囉還是安靜的等著被人家調遣就好了。


    大雨滂沱的寒冷日子裏,吃一些添加了山朱萸的羊肉湯之後,就能讓寒冷的人暖和整日。


    雲初部的軍營矗立在一個孤獨的山包上,這個山包頂上有十幾畝地大,周圍是一片汪洋。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場麵,完全是來自巍山的泥石流,衝垮了石城之後,又裹挾著大量的石頭衝進了碧流河,造成碧流河水倒灌進了軍營。


    雲初看到這樣的場麵之後就很放心的帶著部下們整日在帳篷裏胡吃海塞。


    這樣的天氣下,沒人能來偷營。


    軍營裏的糧食供應還是很充足的,雲初部隻要隻要放出木排讓隔壁的輜重營將糧食裝在木排上,再拖迴來就成了,非常的方便。


    距離輜重營遠的地方,比如郭待封的軍隊就很倒黴,想要領一次糧食,要劃著木排跑十裏地。


    大家現在每天幹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吃飯,睡覺,燒木炭。


    石城這裏的樹木奇多,即便是雲初燒掉了整個巍山,這裏的木頭依舊很多,雲初部現在待得這個山頭,原本是一片森林。


    現在被雲初他們給砍伐成了一座光禿禿的山包。


    假如時間來得及的話,雲初準備把這些木頭統統燒成木炭帶走。


    遼東的石炭很多,雲初卻不知道在哪裏,既然樹木多,那就隻好燒炭嘍。


    想要春儲存夠一個冬天的木炭,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不過,雲初堅信,現在多燒一點木炭,將來的日子就會好過一些。


    為此,雲初專門給高侃寫了文,說明了燒木炭的重要性。


    很快,高侃就接受了雲初的建議,既然大軍沒辦法挪動,那就全員燒炭好了。


    等了三天之後,碧流河似乎找到了別的入海口,大水很快就退下去了,不過,滿地的淤泥,大軍還是沒有辦法挪動。


    這是一個對大唐軍隊非常不利的局麵,不管高侃如何的憂心忡忡,一腳下去,直接沒到大腿根的淤泥,還是讓大軍寸步難行。


    高侃派人去探路,雲初在燒木炭。


    高侃準備從森林裏開出一條路,雲初還是在燒木炭。


    高侃下令全軍開始構建連接橋梁的時候,雲初還是在燒木炭。


    直到一條條木橋將軍營連成一片之後,雲初終於停止了燒木炭的瘋狂行徑。


    隨著高大的樹木一棵棵的倒下,大軍倔強的在森林裏向積利城前進。


    開始的時候,雲初瞅著將士們在森林裏麵用木頭鋪路的行徑覺得很可笑,當他的軍隊在這道狹窄的木頭道路上前進十裏之後,他就不覺得可笑了,心中反而生出一種雄壯的情愫。


    不管大軍能不能攻破積利城,僅僅是這一條路,就證明了大唐軍隊戰無不勝的的氣概。


    於是,雲初在跟部將們商議之後,主動請纓,要求參與修建道路。


    大雨過後的遼東,溫度驟然下降,當雲初在一個早晨發現小水坑裏突然出現一層薄冰的時候,心情詭異的難以描述。


    大唐軍隊最擔心的敵人,寒冬終於降臨了。


    不過,當雲初軍砍掉一棵大樹之後,隨著大樹傾倒,壓倒了一大片灌木之後,眾人眼前頓時呈現出一片巨大的開闊地。


    碧流河如同一條帶子蜿蜒著在枯黃的草地間流淌,而積利城修建在對麵山脊上的城牆,也如同一條舞動的龍一般在山間盤繞。


    眾人忍不住歡唿出聲,隨即,就有在後麵艱難跋涉的騎兵就離開了這片困擾了他們一個月的林地,進入了自己可以自由奔馳的平原上。


    當唐軍騎兵突然出現在碧流河的對岸,積利城上頓時狼煙滾滾,號角不斷地鳴響,原本平靜的大地,因為唐軍的到來而變得緊張,且不安。


    身為前軍的張大師的兵鋒已經抵達碧流河畔,而他身後的森林裏,還有源源不斷的黑色大軍從森林中慢慢走出,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


    “嗚——”


    唐人的號角響徹大地。


    “冬冬冬——”


    唐人的戰鼓終於擂響,原本聚合在一起的黑色大軍,頓時就分成了無數支,一步步地抵進並不寬闊的碧流河。


    高侃仰天長嘯。


    就在全軍已經陷入絕望之時,大軍硬是從森林中開辟出一條長達七十裏的捷徑直抵積利城,雖然耽誤了兩天軍期,但是,這已經是高侃能預料到的最好結果了。


    唐軍來了,戰爭就來了。


    大軍抵達碧流河之後,高侃下達的第一個軍令不是安營紮寨,而是立刻在碧流河上架橋。


    戰爭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兩方的重弩被安置在河邊開始相互對射。


    站在河床上用力向河裏捶打木樁的軍卒不時地被重弩帶走,馬上,就有新的軍卒繼續跳出來,撿起木槌繼續捶打,直到一根根粗大的木頭被釘進河底。


    馬車源源不斷的從森林裏運來新的木頭,這些木頭不是被鋪設在泥濘的土地上,就是被鋪在了不斷向對岸延伸的橋上。


    一隊隊的騎兵就守在橋頭,隻要木橋鋪設成功,就是他們發起衝鋒之時。


    為了保證第一波衝鋒就能在河對岸站穩腳跟,發狂的高侃以軍中各部將領的副將,親自率領自己軍中的親衛一旦橋梁架設好,就發起第一波衝鋒。


    各部將領們就在第二波。


    這是雲初第一次參與這種集團性質的衝鋒,瞅著身邊密密麻麻的同袍,他竟然感受不到緊張,隻有奮勇向前,戰勝敵人的必勝之心。


    至於高侃,為全軍第三波,同時還擔負著督戰隊的差事,這事雖然沒有明說,每一個將領心中都清楚明白。


    一旦後退,或者被高侃的親軍追上,都是死路一條。


    對於高侃的心思,雲初很清楚,如果這一次衝鋒都不能占領河對岸,那麽,後麵無論派出多少普通軍卒都無法打開局麵。


    更重要的是,因為大軍出現的突然,對麵的高句麗人竟然也在河對岸擺下軍陣,做好了野戰的準備。


    這對本就擔憂攻城的高侃來說,屬於絕對的戰機,如果能在這一場野戰中擊潰高句麗人,積利城說不定就能一鼓而下。


    生死鏖戰,在此一舉。


    天上下著箭雨,河麵上飛馳著弩槍,不時地有橋頭保護木牌被弩槍擊碎,也不時的有軍卒,工匠被弩槍帶走,被羽箭射中,或者跌進碧流河,或者倒在木橋上,即便如此,十九道木橋在碧流河中艱難的向前延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人的餐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孑與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孑與2並收藏唐人的餐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