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名著同人)當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丁璿笑彎了腰,道:“知道了,快去吧。”
趙雲紅著臉出了門。
門吱呀一下被關上,月色穿過紗幔在桌上印下銀色的光影,諸葛亮握著羽扇的手指修長,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羽扇。
丁璿笑完了趙雲,手掌托著下巴,手肘放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諸葛亮。
樊見微和趙雲的事情倒是提醒了她,諸葛亮和趙雲屬於同一掛的人,含蓄內斂到極致,且更多的心思在國家大業上,兒女情長對於他們來講,是忙完了一切後,閑暇時間的調劑品。
可有可無的東西。
想要等著他們開竅,怕是要等到十年,甚至幾十年以後。
——亂世平定後,還有安撫百姓,安撫百姓後,還有治理天下,數不完的事情在等著他們去做,他們的開竅是可遇不可求的。
她和諸葛亮互相表露心跡也有一段時日了,朝夕相處的情況下,諸葛還是會義正言辭地糾正她過於親密的動作。
比如說,不能隨意捏他的臉,再比如說,某些某些的時刻。
燭光和月色相映生輝,丁璿盯著諸葛亮看。
諸葛亮看著地圖,說著自己的分析:“趙範並非甘居人下之人,他對天下同樣有著野心,為了讓自己以後的路好走一些,他會顧忌民心,並不會主動動手殺你。”
“而周瑜想招攬我與子龍等人,也不願把殺你的罪名攬在自己身上,他們兩個人,都在等對方動手。直至現在,他們都沒出手。”
丁璿的小指按著臉,隨口道:“他們忌憚的,便是我們能利用的。”
聽到這句話,諸葛亮向丁璿投以讚賞的目光。
目光剛落在丁璿臉上,眉便蹙了起來。
如果說有人在的情況下,丁璿看他的目光還是秋波暗送的話,但現在丁璿看向他的眸光,是波濤洶湧。
丁璿伸出手,食指點著諸葛亮的心口。
夏天的布料薄,隔著薄薄的布料,諸葛亮幾乎能夠感覺到丁璿指腹的微涼。
丁璿的食指一路往上,放在他的脖子上。
諸葛亮喉嚨微微發金。
丁璿眨了眨眼,星河流淌在她眼底:“我今日問見微學了一個姿勢,你要不要試一下?”
月亮躲進雲層,廊下的畫眉鳥在籠子裏撲閃著翅膀,跳來跳去。
窗戶上映著竹影搖曳,昏黃的燭光閃了幾閃,最終歸於黑暗。
曹操的大軍終於調度完畢,塵沙滾滾出許昌。
曹操的目標並不是丁璿所在的桂陽,而是南郡。
聰明人就是有這種好處,很多事情不用解釋,他也能知曉你的打算,並且配合你的計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趙範與周瑜兩人爭執良久,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眼見曹操的兵馬出了許昌,再這樣拖下去,計劃便要泡湯,於是把時間定在未時三刻,派死士刺殺丁璿。
這一年丁璿出了太多的風頭,收復三州之地也結了不少的仇家,死於旁人的暗殺也情有可原。
雖然這個節骨眼上,丁璿若死,肯定和江東的孫權脫不了關係,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陽的餘輝戀戀不捨地停留在大地上,出城看地形的諸葛亮和趙雲還沒有迴城。
這種機會千載難逢,趙範連忙準備了歌舞,邀請丁璿赴宴。
他還想收攏諸葛亮和趙雲為自己所用,這種趁他們不在的時候殺丁璿是最合適不過了。
殺了之後,再把一切推在江東的周瑜身上,既然洗白了自己,還給周瑜拉了一波仇恨。
趙範殷勤地給丁璿添著酒,道:“軍師與子龍將軍何時迴來?”
不是他沒有想過在飯菜裏下毒毒死丁璿,世界上沒有一種毒是看不出來的,丁璿如果被毒死,諸葛亮第一個懷疑的就是他。
再說了,丁璿隻用自己的杯子和筷子吃飯,隻怕還沒毒死丁璿,就被丁璿發現他下毒的事情了。
所以在宴席上殺丁璿,是最好的辦法。
最好是他也受點傷,在諸葛亮麵前好好哭訴一番周瑜的狠毒。
丁璿看著趙範安排的歌舞,道:“男人的心思,誰能猜得到呢。想迴便迴,不迴拉到。”
窗外有煙花乍現,卻與尋常的煙花不一樣,久久地掛在夜幕,長聚不散。
廬陵與安城的城門被打開,千軍萬馬湧出城外。
圓月被吞噬,隻剩下一個消瘦的月牙兒,躲在雲層裏不肯出來。
桂陽城裏,趙範笑眯眯看著丁璿。
關於丁璿和諸葛亮的流言,他不是沒有聽說過,但聽說和見到是兩迴事。
看著丁璿似乎在跟諸葛亮賭氣的模樣,他甚是心疼遠在千裏之外的曹操。
趙範端起酒杯,敬著丁璿,道:“那不提軍師了,夫人喝酒。”
丁璿一口飲盡杯中酒,放下酒杯。
趙範喝完酒,並未放下酒杯,酒杯在他手裏遙遙晃晃的,仿佛隨時都能掉在地上。
丁璿瞧了一眼,險些笑出聲。
就不能弄點新鮮的嗎?都什麽時代了,還摔杯為號呢。
古往今來血淋漓的例子告訴我們,摔杯為號是行不通的,一言不合就開幹的成功率明顯更高一點。
君不見捲簾大將倒是摔杯成功了,嚇得玉帝將他貶下人間,若不是輔佐唐僧有功,隻怕要在流沙河當一輩子的妖怪。
</br>
趙雲紅著臉出了門。
門吱呀一下被關上,月色穿過紗幔在桌上印下銀色的光影,諸葛亮握著羽扇的手指修長,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羽扇。
丁璿笑完了趙雲,手掌托著下巴,手肘放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諸葛亮。
樊見微和趙雲的事情倒是提醒了她,諸葛亮和趙雲屬於同一掛的人,含蓄內斂到極致,且更多的心思在國家大業上,兒女情長對於他們來講,是忙完了一切後,閑暇時間的調劑品。
可有可無的東西。
想要等著他們開竅,怕是要等到十年,甚至幾十年以後。
——亂世平定後,還有安撫百姓,安撫百姓後,還有治理天下,數不完的事情在等著他們去做,他們的開竅是可遇不可求的。
她和諸葛亮互相表露心跡也有一段時日了,朝夕相處的情況下,諸葛還是會義正言辭地糾正她過於親密的動作。
比如說,不能隨意捏他的臉,再比如說,某些某些的時刻。
燭光和月色相映生輝,丁璿盯著諸葛亮看。
諸葛亮看著地圖,說著自己的分析:“趙範並非甘居人下之人,他對天下同樣有著野心,為了讓自己以後的路好走一些,他會顧忌民心,並不會主動動手殺你。”
“而周瑜想招攬我與子龍等人,也不願把殺你的罪名攬在自己身上,他們兩個人,都在等對方動手。直至現在,他們都沒出手。”
丁璿的小指按著臉,隨口道:“他們忌憚的,便是我們能利用的。”
聽到這句話,諸葛亮向丁璿投以讚賞的目光。
目光剛落在丁璿臉上,眉便蹙了起來。
如果說有人在的情況下,丁璿看他的目光還是秋波暗送的話,但現在丁璿看向他的眸光,是波濤洶湧。
丁璿伸出手,食指點著諸葛亮的心口。
夏天的布料薄,隔著薄薄的布料,諸葛亮幾乎能夠感覺到丁璿指腹的微涼。
丁璿的食指一路往上,放在他的脖子上。
諸葛亮喉嚨微微發金。
丁璿眨了眨眼,星河流淌在她眼底:“我今日問見微學了一個姿勢,你要不要試一下?”
月亮躲進雲層,廊下的畫眉鳥在籠子裏撲閃著翅膀,跳來跳去。
窗戶上映著竹影搖曳,昏黃的燭光閃了幾閃,最終歸於黑暗。
曹操的大軍終於調度完畢,塵沙滾滾出許昌。
曹操的目標並不是丁璿所在的桂陽,而是南郡。
聰明人就是有這種好處,很多事情不用解釋,他也能知曉你的打算,並且配合你的計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趙範與周瑜兩人爭執良久,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眼見曹操的兵馬出了許昌,再這樣拖下去,計劃便要泡湯,於是把時間定在未時三刻,派死士刺殺丁璿。
這一年丁璿出了太多的風頭,收復三州之地也結了不少的仇家,死於旁人的暗殺也情有可原。
雖然這個節骨眼上,丁璿若死,肯定和江東的孫權脫不了關係,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陽的餘輝戀戀不捨地停留在大地上,出城看地形的諸葛亮和趙雲還沒有迴城。
這種機會千載難逢,趙範連忙準備了歌舞,邀請丁璿赴宴。
他還想收攏諸葛亮和趙雲為自己所用,這種趁他們不在的時候殺丁璿是最合適不過了。
殺了之後,再把一切推在江東的周瑜身上,既然洗白了自己,還給周瑜拉了一波仇恨。
趙範殷勤地給丁璿添著酒,道:“軍師與子龍將軍何時迴來?”
不是他沒有想過在飯菜裏下毒毒死丁璿,世界上沒有一種毒是看不出來的,丁璿如果被毒死,諸葛亮第一個懷疑的就是他。
再說了,丁璿隻用自己的杯子和筷子吃飯,隻怕還沒毒死丁璿,就被丁璿發現他下毒的事情了。
所以在宴席上殺丁璿,是最好的辦法。
最好是他也受點傷,在諸葛亮麵前好好哭訴一番周瑜的狠毒。
丁璿看著趙範安排的歌舞,道:“男人的心思,誰能猜得到呢。想迴便迴,不迴拉到。”
窗外有煙花乍現,卻與尋常的煙花不一樣,久久地掛在夜幕,長聚不散。
廬陵與安城的城門被打開,千軍萬馬湧出城外。
圓月被吞噬,隻剩下一個消瘦的月牙兒,躲在雲層裏不肯出來。
桂陽城裏,趙範笑眯眯看著丁璿。
關於丁璿和諸葛亮的流言,他不是沒有聽說過,但聽說和見到是兩迴事。
看著丁璿似乎在跟諸葛亮賭氣的模樣,他甚是心疼遠在千裏之外的曹操。
趙範端起酒杯,敬著丁璿,道:“那不提軍師了,夫人喝酒。”
丁璿一口飲盡杯中酒,放下酒杯。
趙範喝完酒,並未放下酒杯,酒杯在他手裏遙遙晃晃的,仿佛隨時都能掉在地上。
丁璿瞧了一眼,險些笑出聲。
就不能弄點新鮮的嗎?都什麽時代了,還摔杯為號呢。
古往今來血淋漓的例子告訴我們,摔杯為號是行不通的,一言不合就開幹的成功率明顯更高一點。
君不見捲簾大將倒是摔杯成功了,嚇得玉帝將他貶下人間,若不是輔佐唐僧有功,隻怕要在流沙河當一輩子的妖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