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名著同人)當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她稍微來晚一步,又或者說張飛那一矛捅得太徹底,再要麽趙雲不曾帶著曹昂衝出包圍圈,那曹操就徹底涼涼了!
丁璿一把將錦囊扔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上了幾腳,精美的錦囊再看不出原本的顏色,她還是覺得沒能消了氣。
最讓她可氣的是,曹昂也是耿直,居然想都不想便依照諸葛亮說的去做了,完全不擔心自己究竟能不能活下來。
親衛不知丁璿為何發這麽大的脾氣,餘光看了一眼丁璿,小聲道:“表小姐,這裏還有一個。”
丁璿抬手把錦囊拿過來,三下五除二拆開。
她倒是想看看,諸葛亮還給曹昂出了什麽主意。
還準備再坑曹昂多少次。
這最後一封錦囊便寫得簡單得很了,透過整整齊齊的幾行小字,丁璿仿佛看到了諸葛亮羽扇輕搖,遮著半張臉,腹黑揶揄一笑的模樣。
諸葛亮說,袁紹自知與曹操早晚有一場大戰,在不久前,便做好了準備。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的烏巢裏,堆滿了袁紹的糧草和輜重。
他帶著張繡的兵馬,去偷襲烏巢了,讓曹昂冒險受傷收劉備,不過是聲東擊西,讓袁紹的注意力全部在曹昂身上罷了。
此時的丁璿,眼皮已經不是能夠用跳來形容得了的,她感覺她自己這會兒都快被諸葛亮氣得跳了起來。
——官渡之戰時,袁紹號稱是百萬雄師,縱然有誇張的成分,可最起碼七八十萬還是有的,而他們,滿打滿算不足一萬,加上後麵曹操的後軍,可能會有六七萬。
以六七萬疲憊之軍去抗衡以逸待勞的七八十萬武器裝備無一不精良的袁紹大軍,諸葛亮這是覺得她活得時間有點久,想讓她早點升天吧?
雖然說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也是以六七萬兵馬打贏了袁紹,但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啊。
二者是平原會戰,和城池爭奪戰,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袁紹知道他們的行軍路線,知道他們的底細,早就埋伏了,就等著他們自己跳進坑把自己埋了。
這是一個死局。
除非她大開金手指,召集九天之上的玄雷,大片大片地把袁紹的兵馬給劈死,他們才有可能打得贏。
可就算是召集玄雷,劈六七十萬兵馬,也要劈好長時間。
再有就是,這樣的金手指,是完全禁用的啊!
六七十萬的人命 !她要是真敢這樣做了,願望是世界和平的晉江係統會分分鍾把她銷毀。
丁璿抬頭看天,長嘆一聲。
信紙從她指尖滑落,盪悠悠飄落在地上。
親衛貼符紙的速度完全趕不上夏侯惇射箭的速度,無箭可射的空隙下,夏侯惇看了一眼身邊的丁璿。
他記憶裏的丁璿,已經很久沒有現在這副愁腸百轉的模樣了。
自宛城之戰後,丁璿永遠是胸有成竹的,眉梢輕挑,三分譏諷,七分揶揄。
所有的難題在她麵前迎刃而解,這個世界上沒有她辦不到的事情。
可是現在,她秀眉緊蹙,嘴角微動——似乎是在磨著牙,想要將惹她生氣的人一口一口吞掉。
夏侯惇皺了皺眉,目光落在被她丟掉的錦囊上。
那錦囊是麵熟得很,跟之前的錦囊如出一轍,想來是諸葛亮備下的。
夏侯惇俯身撿起錦囊,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原本沒甚表情的臉,在看完錦囊裏的內容後,變得十分的精彩。
好半晌,夏侯惇抬起了頭,把錦囊重新遞給丁璿,聲音像是從喉嚨裏擠出來的一般低沉沙啞:“臥龍先生說,在危機之時,喊他的名字,他自會來救我們。”
“恩?”
聽到夏侯惇強壓著情緒的聲音,丁璿接過了信紙。
她剛才看了一半,便氣得不行,沒有再看下去,不知道諸葛亮後麵又寫了什麽。
丁璿看完信紙,手指無力地揚了揚,側臉問夏侯惇:“元讓,你覺得,可信不?”
夏侯惇眸光明明暗暗,看了一眼所剩不多的符紙,抽出箭/弩,眯眼看向混戰不休的戰場,道:“求人不如求己。”
弩/箭所到之處,電閃雷鳴,袁軍一片鬼哭狼嚎,將局勢緩解半分。
但片刻後,袁軍如潮水一般,又源源不斷湧來。
靠符紙,顯然不夠。
火光仍在跳躍,黑夜中的雷電,和著戰場上喊殺聲,如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吞噬著所到之處的士兵。
夏侯惇不知何時換上了她送給他的眼罩,銀質的眼罩配著青色的絲線,又有金銀線交織繡在上麵,火光閃過,隱有暗光流動。
丁璿突然有了主意。
“火攻!”
丁璿抓住夏侯惇的胳膊,道:“袁軍用火,我們也可以用火!”
她早該想到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以少勝多的夷陵,哪一個不是一把火將對方想要統一天下的雄心壯誌燒得幹幹淨淨?
丁璿讓親衛打開附近的地形圖,指著圖上的位置,道:“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
手指一劃,丁璿指著山丘,道:“我們把袁軍引到這。”
“這兒的地形,像是一個葫蘆口,一旦進去,要想再出來,隻能走羊腸小道。”
丁璿在小道上重重一點:“把這條路封上,再把來路一封上,一把火,足以我們轉敗為勝。”
</br>
丁璿一把將錦囊扔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上了幾腳,精美的錦囊再看不出原本的顏色,她還是覺得沒能消了氣。
最讓她可氣的是,曹昂也是耿直,居然想都不想便依照諸葛亮說的去做了,完全不擔心自己究竟能不能活下來。
親衛不知丁璿為何發這麽大的脾氣,餘光看了一眼丁璿,小聲道:“表小姐,這裏還有一個。”
丁璿抬手把錦囊拿過來,三下五除二拆開。
她倒是想看看,諸葛亮還給曹昂出了什麽主意。
還準備再坑曹昂多少次。
這最後一封錦囊便寫得簡單得很了,透過整整齊齊的幾行小字,丁璿仿佛看到了諸葛亮羽扇輕搖,遮著半張臉,腹黑揶揄一笑的模樣。
諸葛亮說,袁紹自知與曹操早晚有一場大戰,在不久前,便做好了準備。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的烏巢裏,堆滿了袁紹的糧草和輜重。
他帶著張繡的兵馬,去偷襲烏巢了,讓曹昂冒險受傷收劉備,不過是聲東擊西,讓袁紹的注意力全部在曹昂身上罷了。
此時的丁璿,眼皮已經不是能夠用跳來形容得了的,她感覺她自己這會兒都快被諸葛亮氣得跳了起來。
——官渡之戰時,袁紹號稱是百萬雄師,縱然有誇張的成分,可最起碼七八十萬還是有的,而他們,滿打滿算不足一萬,加上後麵曹操的後軍,可能會有六七萬。
以六七萬疲憊之軍去抗衡以逸待勞的七八十萬武器裝備無一不精良的袁紹大軍,諸葛亮這是覺得她活得時間有點久,想讓她早點升天吧?
雖然說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也是以六七萬兵馬打贏了袁紹,但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啊。
二者是平原會戰,和城池爭奪戰,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袁紹知道他們的行軍路線,知道他們的底細,早就埋伏了,就等著他們自己跳進坑把自己埋了。
這是一個死局。
除非她大開金手指,召集九天之上的玄雷,大片大片地把袁紹的兵馬給劈死,他們才有可能打得贏。
可就算是召集玄雷,劈六七十萬兵馬,也要劈好長時間。
再有就是,這樣的金手指,是完全禁用的啊!
六七十萬的人命 !她要是真敢這樣做了,願望是世界和平的晉江係統會分分鍾把她銷毀。
丁璿抬頭看天,長嘆一聲。
信紙從她指尖滑落,盪悠悠飄落在地上。
親衛貼符紙的速度完全趕不上夏侯惇射箭的速度,無箭可射的空隙下,夏侯惇看了一眼身邊的丁璿。
他記憶裏的丁璿,已經很久沒有現在這副愁腸百轉的模樣了。
自宛城之戰後,丁璿永遠是胸有成竹的,眉梢輕挑,三分譏諷,七分揶揄。
所有的難題在她麵前迎刃而解,這個世界上沒有她辦不到的事情。
可是現在,她秀眉緊蹙,嘴角微動——似乎是在磨著牙,想要將惹她生氣的人一口一口吞掉。
夏侯惇皺了皺眉,目光落在被她丟掉的錦囊上。
那錦囊是麵熟得很,跟之前的錦囊如出一轍,想來是諸葛亮備下的。
夏侯惇俯身撿起錦囊,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原本沒甚表情的臉,在看完錦囊裏的內容後,變得十分的精彩。
好半晌,夏侯惇抬起了頭,把錦囊重新遞給丁璿,聲音像是從喉嚨裏擠出來的一般低沉沙啞:“臥龍先生說,在危機之時,喊他的名字,他自會來救我們。”
“恩?”
聽到夏侯惇強壓著情緒的聲音,丁璿接過了信紙。
她剛才看了一半,便氣得不行,沒有再看下去,不知道諸葛亮後麵又寫了什麽。
丁璿看完信紙,手指無力地揚了揚,側臉問夏侯惇:“元讓,你覺得,可信不?”
夏侯惇眸光明明暗暗,看了一眼所剩不多的符紙,抽出箭/弩,眯眼看向混戰不休的戰場,道:“求人不如求己。”
弩/箭所到之處,電閃雷鳴,袁軍一片鬼哭狼嚎,將局勢緩解半分。
但片刻後,袁軍如潮水一般,又源源不斷湧來。
靠符紙,顯然不夠。
火光仍在跳躍,黑夜中的雷電,和著戰場上喊殺聲,如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吞噬著所到之處的士兵。
夏侯惇不知何時換上了她送給他的眼罩,銀質的眼罩配著青色的絲線,又有金銀線交織繡在上麵,火光閃過,隱有暗光流動。
丁璿突然有了主意。
“火攻!”
丁璿抓住夏侯惇的胳膊,道:“袁軍用火,我們也可以用火!”
她早該想到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以少勝多的夷陵,哪一個不是一把火將對方想要統一天下的雄心壯誌燒得幹幹淨淨?
丁璿讓親衛打開附近的地形圖,指著圖上的位置,道:“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
手指一劃,丁璿指著山丘,道:“我們把袁軍引到這。”
“這兒的地形,像是一個葫蘆口,一旦進去,要想再出來,隻能走羊腸小道。”
丁璿在小道上重重一點:“把這條路封上,再把來路一封上,一把火,足以我們轉敗為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