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名著同人)當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作者:道_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廣的第二箭射在了李夜來的胳膊上,將她釘在了地上,並沒有要她的性命。
劉非的第二箭就不同了,一箭將淮南王射死。
“王爺!”
李夜來絕望的聲音劃過長空,她左手握住箭羽,狠狠一扯,將被釘在地上的胳膊帶了出來,跌跌撞撞向淮南王的屍體跑去,流下一串殷紅的血線。
淮南王死的很快,連句遺言也不曾交代。
李夜來懷抱著淮南王的屍體,慟哭出聲。
阿嬌看到這一幕,心情有些複雜。
淮南王是諸侯王,縱然行謀逆之事,也不會禍及子孫,白綾一條,或者一杯毒酒,便能謝罪天下。
李夜來不同,謀逆失敗,等待著她的,是滅九族,淩遲處死。
而李夜來的心計手段也委實厲害,若她不穿來的外掛,換成任何一個人,都躲不過李夜來的連環計。
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
李夜來的謀略與相貌,配得上這首佳人歌。
殷紅的血色蔓延開來,李夜來倒在淮南王身邊。
阿嬌閉了閉眼,道:“找個地方,把他倆葬一處吧。”
可惜了,李夜來的對手偏偏是她。
淮南王與李夜來死後,淮南軍隊亂成一團,衛青兵不刃血,便收攏了淮南王的軍隊。
衛青將軍隊打散後,編入漢軍,以待將來對匈奴用兵。
淮南王雖死,可仍有各地的諸侯王在起事,衛青出兵去征討,衛子夫哭紅了眼睛,求他不要去。
衛青抿了抿唇,沒有理會衛子夫的哭鬧,深深地看了一眼阿嬌後,縱馬領兵出城。
經過精心治療和休養後,劉非與韓嫣的傷勢好了個七七八八。
傷好之後,二人開始上朝了。
淮南王兵敗身死,衛青出兵鎮壓其他謀反的諸侯王,劉據尚在繈褓之中,長安城中除了劉非外,並無其他掌實權的諸侯王,在這種情況下,劉非出現在的宣室殿的行為,便很值得讓人去深思了。
衛子夫抱著劉據瑟瑟發抖。
衛青出城平叛,田蚡雖是丞相,可鎮不住這滿朝文武大臣,劉非在長安城駐守重兵,他若行謀逆之事,沒有人能救得了他們母子。
衛子夫終於明白,衛青那日在長樂宮跟她說的話。
主少國疑,是坐不穩這大漢天下的。
劉非手扶佩劍,在宣室殿一站,朗聲道:“先帝崩逝,新帝年幼,不堪輔佐,本王推舉一人,可為天下之主,不知諸位大臣有何疑議?”
劉非陣前射殺淮南王與劉據的彪悍戰績在前,朝臣們對他多有畏懼,再加上今日他又是一身戎裝上殿,寒光泠泠,更讓人心底發顫。
漢家江山,諸王有份,誰做皇帝都是做——這位江都王在長安城外屯了二十萬大軍,李廣麾下隻有五萬兵馬,且大多是騎兵,打匈奴是好手,但打起攻城戰卻遠遠比不得江都軍,他們不這樣認為也不行啊。
別問長安城的禁衛軍哪去了,禁衛軍被阿嬌所用,阿嬌是誰,劉徹的前皇後,當今衛太後的死對手,劉非真要對衛子夫動手了,阿嬌不拍手稱快上前補一刀,那都是她心胸寬廣不計前嫌了。
一陣騷動後,朝臣壯著膽子,明知故問道:“敢問王爺,那人是誰?”
劉非環視一圈。
田蚡不住擦著額間流下的虛汗,韓嫣的官袍穿的鬆鬆垮垮的,盤膝而坐,在一群端端正正的朝臣中間顯得格外紮眼。
李廣恨恨瞪他一眼,別過了臉。
竇嬰閉目養神,一手捋著鬍鬚,另一隻手放在寬大的繡袍裏。
劉非道:“都沒有疑議?很好。”
“江都王劉非,恭迎陛下!”
劉非轉身,一撩衣擺,向殿門出跪下。
朝臣們微微一怔。
劉非射殺淮南王,又險些射死劉據,居然不是為了自己?
朝臣們疑惑著,跟著劉非轉過身,目光看向緩緩打開的殿門。
清晨的霞光鋪滿地,阿嬌身著玄色衣裳,從霞光中走來。
一陣沉默後,朝臣們炸開了鍋:“長公主?!”
“這不行!”
“長公主是陳家女,又是女人,怎麽可以稱孤道寡?!”
大漢朝雖然出了兩位攝政天下威壓四海的太後,可不代表他們能接受一位女皇帝。
兩位太後之所以能夠攝政,那是因為皇帝勢弱,她們是以劉家兒媳的身份進行監國,若阿嬌登基,那便不一樣了。
首先,阿嬌身上雖流著景帝血脈,可終究是陳家女,再者,她不可能不嫁人,一旦嫁人,便是將大漢天下拱手相送。
更更重要的是,女子臨朝稱帝,簡直是對他們身為男子的侮辱!
朝臣們群情激奮,口若懸河說著阿嬌不可為帝。
阿嬌沒理會朝臣們的議論紛紛,徑直走上台階,坐到天子寶座上。
衛子夫因以太後身份輔政,坐的是天子寶座的後麵,隔著厚厚的珠簾。
見阿嬌坐到天子寶座上,忍不住抱緊了懷裏的劉據。
劉據吃痛,哭了起來。
朝堂吵鬧不休,又有嬰兒哭泣,劉非微微皺眉,噌地一下拔出腰中佩劍。
寒光閃閃,朝臣們聲音微頓,隨後撞柱的撞柱,扯劉非衣袖的扯衣袖——法不責眾,劉非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殺了。
</br>
劉非的第二箭就不同了,一箭將淮南王射死。
“王爺!”
李夜來絕望的聲音劃過長空,她左手握住箭羽,狠狠一扯,將被釘在地上的胳膊帶了出來,跌跌撞撞向淮南王的屍體跑去,流下一串殷紅的血線。
淮南王死的很快,連句遺言也不曾交代。
李夜來懷抱著淮南王的屍體,慟哭出聲。
阿嬌看到這一幕,心情有些複雜。
淮南王是諸侯王,縱然行謀逆之事,也不會禍及子孫,白綾一條,或者一杯毒酒,便能謝罪天下。
李夜來不同,謀逆失敗,等待著她的,是滅九族,淩遲處死。
而李夜來的心計手段也委實厲害,若她不穿來的外掛,換成任何一個人,都躲不過李夜來的連環計。
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
李夜來的謀略與相貌,配得上這首佳人歌。
殷紅的血色蔓延開來,李夜來倒在淮南王身邊。
阿嬌閉了閉眼,道:“找個地方,把他倆葬一處吧。”
可惜了,李夜來的對手偏偏是她。
淮南王與李夜來死後,淮南軍隊亂成一團,衛青兵不刃血,便收攏了淮南王的軍隊。
衛青將軍隊打散後,編入漢軍,以待將來對匈奴用兵。
淮南王雖死,可仍有各地的諸侯王在起事,衛青出兵去征討,衛子夫哭紅了眼睛,求他不要去。
衛青抿了抿唇,沒有理會衛子夫的哭鬧,深深地看了一眼阿嬌後,縱馬領兵出城。
經過精心治療和休養後,劉非與韓嫣的傷勢好了個七七八八。
傷好之後,二人開始上朝了。
淮南王兵敗身死,衛青出兵鎮壓其他謀反的諸侯王,劉據尚在繈褓之中,長安城中除了劉非外,並無其他掌實權的諸侯王,在這種情況下,劉非出現在的宣室殿的行為,便很值得讓人去深思了。
衛子夫抱著劉據瑟瑟發抖。
衛青出城平叛,田蚡雖是丞相,可鎮不住這滿朝文武大臣,劉非在長安城駐守重兵,他若行謀逆之事,沒有人能救得了他們母子。
衛子夫終於明白,衛青那日在長樂宮跟她說的話。
主少國疑,是坐不穩這大漢天下的。
劉非手扶佩劍,在宣室殿一站,朗聲道:“先帝崩逝,新帝年幼,不堪輔佐,本王推舉一人,可為天下之主,不知諸位大臣有何疑議?”
劉非陣前射殺淮南王與劉據的彪悍戰績在前,朝臣們對他多有畏懼,再加上今日他又是一身戎裝上殿,寒光泠泠,更讓人心底發顫。
漢家江山,諸王有份,誰做皇帝都是做——這位江都王在長安城外屯了二十萬大軍,李廣麾下隻有五萬兵馬,且大多是騎兵,打匈奴是好手,但打起攻城戰卻遠遠比不得江都軍,他們不這樣認為也不行啊。
別問長安城的禁衛軍哪去了,禁衛軍被阿嬌所用,阿嬌是誰,劉徹的前皇後,當今衛太後的死對手,劉非真要對衛子夫動手了,阿嬌不拍手稱快上前補一刀,那都是她心胸寬廣不計前嫌了。
一陣騷動後,朝臣壯著膽子,明知故問道:“敢問王爺,那人是誰?”
劉非環視一圈。
田蚡不住擦著額間流下的虛汗,韓嫣的官袍穿的鬆鬆垮垮的,盤膝而坐,在一群端端正正的朝臣中間顯得格外紮眼。
李廣恨恨瞪他一眼,別過了臉。
竇嬰閉目養神,一手捋著鬍鬚,另一隻手放在寬大的繡袍裏。
劉非道:“都沒有疑議?很好。”
“江都王劉非,恭迎陛下!”
劉非轉身,一撩衣擺,向殿門出跪下。
朝臣們微微一怔。
劉非射殺淮南王,又險些射死劉據,居然不是為了自己?
朝臣們疑惑著,跟著劉非轉過身,目光看向緩緩打開的殿門。
清晨的霞光鋪滿地,阿嬌身著玄色衣裳,從霞光中走來。
一陣沉默後,朝臣們炸開了鍋:“長公主?!”
“這不行!”
“長公主是陳家女,又是女人,怎麽可以稱孤道寡?!”
大漢朝雖然出了兩位攝政天下威壓四海的太後,可不代表他們能接受一位女皇帝。
兩位太後之所以能夠攝政,那是因為皇帝勢弱,她們是以劉家兒媳的身份進行監國,若阿嬌登基,那便不一樣了。
首先,阿嬌身上雖流著景帝血脈,可終究是陳家女,再者,她不可能不嫁人,一旦嫁人,便是將大漢天下拱手相送。
更更重要的是,女子臨朝稱帝,簡直是對他們身為男子的侮辱!
朝臣們群情激奮,口若懸河說著阿嬌不可為帝。
阿嬌沒理會朝臣們的議論紛紛,徑直走上台階,坐到天子寶座上。
衛子夫因以太後身份輔政,坐的是天子寶座的後麵,隔著厚厚的珠簾。
見阿嬌坐到天子寶座上,忍不住抱緊了懷裏的劉據。
劉據吃痛,哭了起來。
朝堂吵鬧不休,又有嬰兒哭泣,劉非微微皺眉,噌地一下拔出腰中佩劍。
寒光閃閃,朝臣們聲音微頓,隨後撞柱的撞柱,扯劉非衣袖的扯衣袖——法不責眾,劉非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殺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