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姿姐弟得張郃大軍解救,迴到自己原先的家鄉扶黎縣。


    然而此時家已破,親人已亡,姐弟二人已成為了一對孤兒,好在姐姐薛姿今年十七歲,年齡足夠,不僅能看顧其五歲的弟弟,還能自行立戶。


    朝廷分發了生活必需品,以及每人一頭羊,姐弟二人總共得了兩頭,這些物資足夠姐弟二人渡過今年的冬天,不過明年開春之後,每戶便都要自行生產,無法繼續靠朝廷補助。


    姐弟二人雖獨立一戶,但卻沒有成年男丁,分得田地,可薛家遭難前曾是扶黎中的商戶,並不事農耕,因此薛姿並不會耕種,看這分到的田地束手無策。


    五歲的弟弟還沒有到想事情的年齡,隻有姐姐薛姿一個人愁著呢,來年開春之後難道要慢慢學習耕種?第一年種出來的東西是否能夠養活姐弟二人自己。


    反正薛姿對自己沒有多少信心。


    恰巧這時,新來學政到扶黎縣,發榜招募夫子教學,不分男女,隻要識字皆可到學政司接受考核應聘,一旦錄取,給予等同秀才的教諭身份,同時每月可得米糧二斛、布一匹的俸祿。


    薛姿見到此榜文,雙眼一亮,一斛米糧足夠一名成年男子飽餐一個月,若每月皆得兩斛米糧,她姐弟二人豈不是不用愁吃穿了?


    薛姿遂前往應聘,扶黎縣大難剛過,如今雖有三千多人口,但多為婦孺,成年男子僅二百來人,其中識字者幾乎沒有,誰也沒有料到,薛姿竟然以女兒之身成功應聘扶黎縣學政司教諭,負責教受扶黎縣學的學子讀書。


    這一日,也開啟了薛姿將來的傳奇。


    更沒有人料到,兩年半以後學子還在朝廷的第三屆科舉中,一路過關斬將,連中秀才、舉人、最終考中進士,以女子之身踏入官場,開啟她繼郭女王之後的又一個女子為官到步入內閣的傳奇。


    ……


    遼東郡襄平城,趙雲接到劉宇的聖旨,立刻召集眾將,點齊兵馬。


    兩日後,趙雲率領六萬漢軍自襄平城出征,過玄菟郡,攻入高句麗境內,並直指丸都城。


    此時,高句麗國內已經亂成了一團。


    王宮之中,高句麗王慌亂失措的罵道:“大漢天子為什麽突然就出兵討伐我高句麗,我高句麗有何罪過,為什麽不能下旨責罵,我高句麗定然認罪悔過,不敢有違。”


    不應該呀,不應該是這樣子。


    高句麗曆史以來,之所以孜孜不倦的不斷招惹大漢,偶爾膽大妄為的蠶食大漢領土,乃是因為大漢先禮後兵的習慣。


    照高句麗王的思想,大漢天子認為高句麗有罪,便一定會先下旨責罵,而彼時高句麗就會立刻認罪,無論高句麗人是否認為自己真的有罪,他們認罪的態度都會無可挑剔,哪怕漢天子詔令高句麗王前往長安城接受審判,高句麗王也一樣會去。


    高句麗會做到大漢不再有任何出兵討伐高句麗的想法。


    漢天子強勢,高句麗便會隱忍一二十年,到當代漢天子賓天,下一代漢天子登基。高句麗國小民寡,力量有限,遠遠不足以與大漢抗衡,但高句麗絕對是能忍,能盤算的。


    曆史上,高句麗能前後延續近七百年,從一個隻有兩萬多人口的半遊牧部落,發展到顛峰時期,人口三百多萬,帶甲之兵三十餘萬,隋唐兩代前後數十年戰爭才將之滅亡,這就是道理!


    “大王,如今漢軍已經殺進來了,當務之急是阻擋漢軍。”


    “大王,可一麵派大將領兵抵擋,一麵上書漢天子請罪,請求漢天子退兵呀。”


    高句麗王點了點頭。


    隨即,派大將高惠延領一萬七千兵前往禦敵,盡可能拖住漢軍步伐,不使漢軍太快兵臨丸都城下。


    同時,高句麗王派使者前往長安城,上表漢天子請罪,請求漢天子退兵。


    為了趕時間,高句麗使者幾乎晝夜不休,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長安城。隻可惜,高句麗距離長安城足有四五千裏,哪怕拚命趕路,也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而要有結果傳迴高句麗,更是至少一個月時間。


    高句麗王給大將高惠延的命令就是盡可能拖住漢軍一個月時間。照高句麗王所想,高惠延要能拖住漢軍一個月,那麽就算漢軍攻到丸都城下,也足以堅守到長安城傳迴消息。


    這可太為難高惠延了。趙雲六萬漢軍精銳呢,高惠延卻隻有一萬七千高句麗兵,連趙雲漢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再說漢軍士兵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綜合力量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正麵抵擋是不用想的,隻能靠其他方法盡可能延緩漢軍攻勢。


    究竟要選擇什麽樣的策略才能阻擋得了漢軍,高惠延一時舉棋不定。


    這一耽誤,就耽誤了一天多的時間毫無動靜,急得丸都城的高句麗王差點臨陣換將。


    漢軍勢如破竹,很快殺到距離丸都城不到百裏的地方,再不抵擋可就要直接兵臨丸都城下了。


    高惠延不可能繼續舉棋不定,便決定先打一場埋伏。


    他與副將樸溪勇各領一隊高句麗兵埋伏於望天山的狹道。


    漢軍方麵。


    六萬漢軍精銳絕對是碾壓高句麗國的力量,更何況還是趙雲這等蓋世級猛將統兵。別說高惠延隻是泉建南、金春秋一個級別的武將,比之張遼都遠遠不如,就是顛峰時期的呂布,也沒有實力依靠一萬七千高句麗兵就阻擋得了趙雲六萬漢軍精銳的攻勢。


    當然,漢軍前鋒隻有張遼統領的一萬人,趙雲等其他五萬主力在後方二十裏,否則高惠延還真不敢埋伏。而就算打埋伏,高惠延其實也隻有半個時辰左右時間。


    張遼一萬漢軍前鋒至,高惠延一聲令下。


    “殺!”高句麗兵先拋射了一頓箭雨,射死射傷百餘名漢軍士兵,緊接著高惠延、樸溪勇一左一右帶軍衝殺下來,欲靠埋伏的突然,以及左右夾擊,讓漢軍大亂,進而迅速大敗張遼漢軍前鋒。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三國爭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涯海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涯海躍並收藏混在三國爭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