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袁紹愕然:劉世民竟然通過甄洛,以討伐袁術國賊為由,開口向我借糧二十萬斛,諸位以為我這是該借還是不該借呀?
天下誰人不知,袁術與他同出袁氏,乃同父親兄弟,劉宇竟然開口向他借糧討伐袁術?
不是袁紹與袁術有什麽兄弟感情,而是冀州雖富庶,但他也連年用兵,餘糧也不豐厚。劉宇這樣的要求,讓袁紹不知道是該笑話還是真該借。
糧草這玩意,諸侯之間互借,幾乎都是有借無還的,就算要還也不知道會拖多少年,說好聽是借,其實就跟白送沒多大區別。
田豐道:主公,我認為不該借,就算要借,最多給個十萬斛,堵一堵劉世民的嘴巴,不讓天下諸侯以為主公與袁術同謀即可,二十萬斛太多了。
沮授也道:主公,我認為給個五萬斛足矣。
袁紹苦哈哈一笑道:那就是總得給一些咯?
審配道:主公,袁術妄自稱帝,已成天下公認之國賊,今正是主公傾力以全滅公孫瓚的重要關頭,且不可與成為國賊之袁術有半分瓜葛。劉世民以討伐袁術國賊為名借糧,又是叫主公義女甄洛代寫之書信,主公若半分都不允,豈非被說成不顧國家,與袁術同流之國賊?
這個時候,許攸也出來道:主公,許攸認為,不僅該給,還該全給,冀州富庶,區區二十萬斛糧草罷了,起碼讓天下知道,主公此刻還是忠於漢室,不恥袁術此等造反國賊的,總而言之,相比之主公滅亡公孫瓚,張楊,統一河北,兼並天下相比,不值一提。
田豐怒斥:許攸,你不要誤導主公,就算要給,最多十萬斛足矣,何須給足二十萬斛。
其實,許攸何嚐不知道,就算要給,給個十萬斛完全足夠了,但若是如此,豈非說明田豐的策略比他許攸的策略在袁紹這裏更有用處?豈非說明,袁紹更願意聽從田豐的建議?那麽他憑什麽還能自認為自己是袁紹麾下的首席謀士?
如果說,袁紹身邊眾謀士分為兩派,那麽田豐審配沮授是一派。許攸逢紀郭圖是一派,以許攸為首的一派專事打壓田豐一派。
因此,這已經不是借多少合適的事情了,而是兩派到底哪一派在袁紹麵前更得信任的事情。
郭圖冷哼道:田豐,你才是誤導主公。既然要給,何不大方一些,也顯主公魄氣。
兩派相互爭吵,田豐等是真心為袁紹考慮,隻不過他們大多數時候說話都太直接了,並不好聽,而許攸一派名利更重,更希望袁紹隻信任他們,說話很多時候都喜歡往好聽的說,吹得袁紹身心舒暢,因此一般爭到最後,總是許攸一派獲勝得多。
這一次,仍舊是許攸一派獲勝,袁紹同意借給劉宇二十萬斛糧食。
關中。
劉宇都愣住了,他說要借二十萬斛,純粹是為了給袁紹削減的餘地,怎麽也沒有想到,袁紹一點都不削減,直接給他來了二十萬斛糧食,他這該說袁紹財大氣粗還是敗家?
不管怎麽樣,糧食到手就是好事。
同時,許都傳來消息,曹操同意全權負責劉宇出征大軍的糧草。
說實話,曹操壓力其實很大,兗州前兩年才遭遇蝗災,存糧有限,他自己都不豐裕,卻還要負責劉宇大軍的糧草,但又無奈,他以朝廷自居,詔命劉宇出兵共發國賊,又不得不全權負責糧草。當年十九路諸侯伐董,袁紹袁術兄弟為了爭奪聯軍盟主和糧草官之位,不也幾乎負責了聯軍大部分的糧草消耗。
負責糧草就負責糧草吧,反正是來幫他打仗的,打贏了人口地盤全部都是他的,劉宇帶不迴關中。
從袁紹那裏坑得二十萬斛糧草,曹操又答應全權出則他出征大軍的所有糧草後,劉宇決定發兵了。
隨即,劉宇以劉曄,呂虔,關羽坐鎮長安,而他自己則親率四萬鐵騎,以郭嘉為軍師,趙雲馬超龐德為將出關會和曹操征討袁術。
之所以全部出動騎兵,是因為劉宇不想參與攻城。
曆來攻城都是傷亡最大的,淮南遠離關中,注定打敗袁術他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全部出動騎兵那麽他便有借口隻負責野戰,而不負責攻城,這就是最大的原因。
與袁術地界隻有二這個世上誰最恨劉宇,無疑是劉備。
不過,劉備的城府太深了,再怎麽恨,他麵上也都是一副溫和大義仁德的模樣,對劉宇該恭敬的也恭敬,絕不含糊。
轟隆隆
鐵騎弛來,黃河以南的中原已經多年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騎兵了。
為首一杆‘秦’字大旗和一杆‘劉’字大旗迎風飄揚,鐵騎雖未至,但精悍的氣勢已經撲麵而來,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騎。
劉世民越發強大了。曹操雙目精光一閃。
劉宇這廝劉備暗暗咬了咬牙,心裏憋著一口惡氣難以發泄,他眼紅了,嫉妒了,憑什麽劉宇這些年發展得這樣強盛,而他。
袁紹愕然:劉世民竟然通過甄洛,以討伐袁術國賊為由,開口向我借糧二十萬斛,諸位以為我這是該借還是不該借呀?
天下誰人不知,袁術與他同出袁氏,乃同父親兄弟,劉宇竟然開口向他借糧討伐袁術?
不是袁紹與袁術有什麽兄弟感情,而是冀州雖富庶,但他也連年用兵,餘糧也不豐厚。劉宇這樣的要求,讓袁紹不知道是該笑話還是真該借。
糧草這玩意,諸侯之間互借,幾乎都是有借無還的,就算要還也不知道會拖多少年,說好聽是借,其實就跟白送沒多大區別。
田豐道:主公,我認為不該借,就算要借,最多給個十萬斛,堵一堵劉世民的嘴巴,不讓天下諸侯以為主公與袁術同謀即可,二十萬斛太多了。
沮授也道:主公,我認為給個五萬斛足矣。
袁紹苦哈哈一笑道:那就是總得給一些咯?
審配道:主公,袁術妄自稱帝,已成天下公認之國賊,今正是主公傾力以全滅公孫瓚的重要關頭,且不可與成為國賊之袁術有半分瓜葛。劉世民以討伐袁術國賊為名借糧,又是叫主公義女甄洛代寫之書信,主公若半分都不允,豈非被說成不顧國家,與袁術同流之國賊?
這個時候,許攸也出來道:主公,許攸認為,不僅該給,還該全給,冀州富庶,區區二十萬斛糧草罷了,起碼讓天下知道,主公此刻還是忠於漢室,不恥袁術此等造反國賊的,總而言之,相比之主公滅亡公孫瓚,張楊,統一河北,兼並天下相比,不值一提。
田豐怒斥:許攸,你不要誤導主公,就算要給,最多十萬斛足矣,何須給足二十萬斛。
其實,許攸何嚐不知道,就算要給,給個十萬斛完全足夠了,但若是如此,豈非說明田豐的策略比他許攸的策略在袁紹這裏更有用處?豈非說明,袁紹更願意聽從田豐的建議?那麽他憑什麽還能自認為自己是袁紹麾下的首席謀士?
如果說,袁紹身邊眾謀士分為兩派,那麽田豐審配沮授是一派。許攸逢紀郭圖是一派,以許攸為首的一派專事打壓田豐一派。
因此,這已經不是借多少合適的事情了,而是兩派到底哪一派在袁紹麵前更得信任的事情。
郭圖冷哼道:田豐,你才是誤導主公。既然要給,何不大方一些,也顯主公魄氣。
兩派相互爭吵,田豐等是真心為袁紹考慮,隻不過他們大多數時候說話都太直接了,並不好聽,而許攸一派名利更重,更希望袁紹隻信任他們,說話很多時候都喜歡往好聽的說,吹得袁紹身心舒暢,因此一般爭到最後,總是許攸一派獲勝得多。
這一次,仍舊是許攸一派獲勝,袁紹同意借給劉宇二十萬斛糧食。
關中。
劉宇都愣住了,他說要借二十萬斛,純粹是為了給袁紹削減的餘地,怎麽也沒有想到,袁紹一點都不削減,直接給他來了二十萬斛糧食,他這該說袁紹財大氣粗還是敗家?
不管怎麽樣,糧食到手就是好事。
同時,許都傳來消息,曹操同意全權負責劉宇出征大軍的糧草。
說實話,曹操壓力其實很大,兗州前兩年才遭遇蝗災,存糧有限,他自己都不豐裕,卻還要負責劉宇大軍的糧草,但又無奈,他以朝廷自居,詔命劉宇出兵共發國賊,又不得不全權負責糧草。當年十九路諸侯伐董,袁紹袁術兄弟為了爭奪聯軍盟主和糧草官之位,不也幾乎負責了聯軍大部分的糧草消耗。
負責糧草就負責糧草吧,反正是來幫他打仗的,打贏了人口地盤全部都是他的,劉宇帶不迴關中。
從袁紹那裏坑得二十萬斛糧草,曹操又答應全權出則他出征大軍的所有糧草後,劉宇決定發兵了。
隨即,劉宇以劉曄,呂虔,關羽坐鎮長安,而他自己則親率四萬鐵騎,以郭嘉為軍師,趙雲馬超龐德為將出關會和曹操征討袁術。
之所以全部出動騎兵,是因為劉宇不想參與攻城。
曆來攻城都是傷亡最大的,淮南遠離關中,注定打敗袁術他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全部出動騎兵那麽他便有借口隻負責野戰,而不負責攻城,這就是最大的原因。
與袁術地界隻有二這個世上誰最恨劉宇,無疑是劉備。
不過,劉備的城府太深了,再怎麽恨,他麵上也都是一副溫和大義仁德的模樣,對劉宇該恭敬的也恭敬,絕不含糊。
轟隆隆
鐵騎弛來,黃河以南的中原已經多年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騎兵了。
為首一杆‘秦’字大旗和一杆‘劉’字大旗迎風飄揚,鐵騎雖未至,但精悍的氣勢已經撲麵而來,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騎。
劉世民越發強大了。曹操雙目精光一閃。
劉宇這廝劉備暗暗咬了咬牙,心裏憋著一口惡氣難以發泄,他眼紅了,嫉妒了,憑什麽劉宇這些年發展得這樣強盛,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