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綜]每次醒來都為反派背了鍋 作者:井臨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挽蓮:果然……後半句才是重點……
作者有話要說:那是因為,皇姐a爆……
第187章 梁祝(十五)
誠然, 謝道韞知書達禮, 端莊文雅, 文采裴然, 是晉上下男子心中妻子的不二人選。但正如挽蓮所言,他隻是一把劍。
他沒有劍心, 沒有人心。
即便表現的再像是凡世中人,他也沒有心。
沒有心的不真人, 怎可能明了愛恨滋味。
多情的無情像誰。薑晨也記不清楚了。
也許隻是, 已不想記清。
於是, 閑置在京的將軍府日常成為,「請問挽蓮公子可在府中?」
「昨日馬匹受驚……」
「奴家家貧, 日前老父病死, 幸有……」
「前幾日路上招了賊人……」
眾口一詞皆說前來報答。
謝道韞聽到這般消息時:……
謝安最是知曉侄女心思, 如此也終於出口勸阻,「雖通文明武, 精善六藝, 品貌端莊,但其、其眠花宿柳, 招蜂引蝶, 實非良人。」
不久謝道韞前來辭行, 言說尼山書院山長邀她前去授課。
眾人便前往建康城外送行。
薑晨遞上一根柳枝, 「一別經年,不知山長與諸位老師是否身體安好。請謝師姐代我等問好。」
謝道韞眉眼一彎,伸手接過, 「文才有心了。山長來信之時,可甚為惦記你這小將軍呢。」當初文才年歲尚小,入學不久,將要名列第一,可惜戰事一起,他便果斷投筆從戎加入北府軍。山長至今仍是遺憾不已。
這些年文才雖不能離京前去探望,可尼山書院但凡有所求,他幾乎沒有不應。關於朝廷大辦書院一事,作為武將他隻是偶爾上心,可是他的偶爾上心,似乎都比他人常年惦記要用心的多。
謝琰將包袱為她裝上車,聞言湊過來問了一句,「山長可惦記我了?」
謝道韞思索了下,點頭認真道,「想來也是非常惦記呢。」
謝琰倒退三大步,表現的甚為恐慌,驚唿道,「堂姐我不會迴去的。」
謝道韞:「……」
看到她無奈的表情,謝琰鬆口氣笑道,「沒有就好沒有就好。」
「總之,琰再也不想踏入書院了。」
他如此玩鬧,倒是沖淡了些許離別之情。
挽蓮拱手拜別,淡定的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過,「謝姑娘一路順風。」
「借將軍吉言。」
謝道韞轉過身,撩開馬車車簾,正要踏入,迴頭深深看著挽蓮,欲言又止,「挽蓮將軍,若……」她垂下眸子,輕輕嘆息,「罷了。」
「不必遠送了。都迴去。」
不必遠送。
挽蓮曾來見過她一次,臨走時對她曾言。世人皆說挽蓮出身卑微,與她世家之女並不門當戶對,但其實她並不介意。可,既無情意,她又何必強求呢。她的確需要好好靜靜了。
言畢,踏入馬車,放了轎簾。眾人長揖一禮,遠望著馬車與衛隊消失在官道盡頭。
謝琰牽了馬過來,走到挽蓮身邊時,將馬韁遞給他,「走。」
挽蓮眉尖一揚。
「文才,再過五日便是三月初三,琰約了幾位朋友踏青遊玩,今年你去麽?」
薑晨翻身上馬,撫了撫馬鬃,「父親將來探望,恕佛念不能同遊。」
謝琰上馬跟著他,抱怨道,「你爹為何總在此時探望你?這都五年了,竟毫無變化。」
薑晨道,「許是樂趣。」
謝琰:……樂趣是在何處?
自然並非樂趣。
馬太守與桓玄相交甚密,難免要來京城去桓府探看一二。
此事算是秘密。除了寥寥幾人外並無他人知曉。
挽蓮曾問他,並不喜歡桓玄此人,為何還幫著馬俊義掩飾行蹤。
薑晨隻道,「有趣。」
相當敷衍的答案了。
廟堂風起雲湧,他針對起桓玄來可是半分也不留情麵。日前皇帝才罰了桓玄禁足。
王卓然對此也甚為滿意。因著凡此時節,文才總會推掉謝家子邀約,而招待他們,謝安數次邀約,卻被婉拒。可見王謝二者之間,文才還是偏於王氏的。即便與謝氏那一對兒女同窗又如何。論起情意,自然是他們長輩之間,更為親厚。
何況謝安此人根本就是個老狐狸,誰知他安排子侄接近文才有何用意。細想著,還須得提防一二。
這一想法致使謝道韞歸來後提議薑晨考察尼山書院的意見被有效擱置。
司馬曜聽謝安推薦完品狀考察的人選,也有些犯難,「他為人公正朕自然知道,隻是近來流匪猖獗,文才前去,未免有些艱險。」
王卓然心頭更是一震,大嘆謝安此舉實在居心叵測。建康到尼山,原本不算遙遠,來迴兩日足夠,可正如聖上所言,南下流民落草為寇者多,文才不過十四,萬一遇到……他果斷站出來附和,「聖上所言有理。丞相此言,實在欠妥。」
雖說時下世家子弟皆愛簪花敷粉,男女不限。但是王卓然過於隆重的妝扮仍是令司馬曜一陣眼花,撇過眼睛,以手掩額道,「愛卿之意呢?」
王卓然環視一番,沒發覺什麽可薦之人。想到自己前幾年也曾擔任過尼山品狀考察官,猶豫了不足一秒,心一橫,道,「微臣遠往。」
他此去,正好看看謝安又在玩什麽把戲。
</br>
作者有話要說:那是因為,皇姐a爆……
第187章 梁祝(十五)
誠然, 謝道韞知書達禮, 端莊文雅, 文采裴然, 是晉上下男子心中妻子的不二人選。但正如挽蓮所言,他隻是一把劍。
他沒有劍心, 沒有人心。
即便表現的再像是凡世中人,他也沒有心。
沒有心的不真人, 怎可能明了愛恨滋味。
多情的無情像誰。薑晨也記不清楚了。
也許隻是, 已不想記清。
於是, 閑置在京的將軍府日常成為,「請問挽蓮公子可在府中?」
「昨日馬匹受驚……」
「奴家家貧, 日前老父病死, 幸有……」
「前幾日路上招了賊人……」
眾口一詞皆說前來報答。
謝道韞聽到這般消息時:……
謝安最是知曉侄女心思, 如此也終於出口勸阻,「雖通文明武, 精善六藝, 品貌端莊,但其、其眠花宿柳, 招蜂引蝶, 實非良人。」
不久謝道韞前來辭行, 言說尼山書院山長邀她前去授課。
眾人便前往建康城外送行。
薑晨遞上一根柳枝, 「一別經年,不知山長與諸位老師是否身體安好。請謝師姐代我等問好。」
謝道韞眉眼一彎,伸手接過, 「文才有心了。山長來信之時,可甚為惦記你這小將軍呢。」當初文才年歲尚小,入學不久,將要名列第一,可惜戰事一起,他便果斷投筆從戎加入北府軍。山長至今仍是遺憾不已。
這些年文才雖不能離京前去探望,可尼山書院但凡有所求,他幾乎沒有不應。關於朝廷大辦書院一事,作為武將他隻是偶爾上心,可是他的偶爾上心,似乎都比他人常年惦記要用心的多。
謝琰將包袱為她裝上車,聞言湊過來問了一句,「山長可惦記我了?」
謝道韞思索了下,點頭認真道,「想來也是非常惦記呢。」
謝琰倒退三大步,表現的甚為恐慌,驚唿道,「堂姐我不會迴去的。」
謝道韞:「……」
看到她無奈的表情,謝琰鬆口氣笑道,「沒有就好沒有就好。」
「總之,琰再也不想踏入書院了。」
他如此玩鬧,倒是沖淡了些許離別之情。
挽蓮拱手拜別,淡定的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過,「謝姑娘一路順風。」
「借將軍吉言。」
謝道韞轉過身,撩開馬車車簾,正要踏入,迴頭深深看著挽蓮,欲言又止,「挽蓮將軍,若……」她垂下眸子,輕輕嘆息,「罷了。」
「不必遠送了。都迴去。」
不必遠送。
挽蓮曾來見過她一次,臨走時對她曾言。世人皆說挽蓮出身卑微,與她世家之女並不門當戶對,但其實她並不介意。可,既無情意,她又何必強求呢。她的確需要好好靜靜了。
言畢,踏入馬車,放了轎簾。眾人長揖一禮,遠望著馬車與衛隊消失在官道盡頭。
謝琰牽了馬過來,走到挽蓮身邊時,將馬韁遞給他,「走。」
挽蓮眉尖一揚。
「文才,再過五日便是三月初三,琰約了幾位朋友踏青遊玩,今年你去麽?」
薑晨翻身上馬,撫了撫馬鬃,「父親將來探望,恕佛念不能同遊。」
謝琰上馬跟著他,抱怨道,「你爹為何總在此時探望你?這都五年了,竟毫無變化。」
薑晨道,「許是樂趣。」
謝琰:……樂趣是在何處?
自然並非樂趣。
馬太守與桓玄相交甚密,難免要來京城去桓府探看一二。
此事算是秘密。除了寥寥幾人外並無他人知曉。
挽蓮曾問他,並不喜歡桓玄此人,為何還幫著馬俊義掩飾行蹤。
薑晨隻道,「有趣。」
相當敷衍的答案了。
廟堂風起雲湧,他針對起桓玄來可是半分也不留情麵。日前皇帝才罰了桓玄禁足。
王卓然對此也甚為滿意。因著凡此時節,文才總會推掉謝家子邀約,而招待他們,謝安數次邀約,卻被婉拒。可見王謝二者之間,文才還是偏於王氏的。即便與謝氏那一對兒女同窗又如何。論起情意,自然是他們長輩之間,更為親厚。
何況謝安此人根本就是個老狐狸,誰知他安排子侄接近文才有何用意。細想著,還須得提防一二。
這一想法致使謝道韞歸來後提議薑晨考察尼山書院的意見被有效擱置。
司馬曜聽謝安推薦完品狀考察的人選,也有些犯難,「他為人公正朕自然知道,隻是近來流匪猖獗,文才前去,未免有些艱險。」
王卓然心頭更是一震,大嘆謝安此舉實在居心叵測。建康到尼山,原本不算遙遠,來迴兩日足夠,可正如聖上所言,南下流民落草為寇者多,文才不過十四,萬一遇到……他果斷站出來附和,「聖上所言有理。丞相此言,實在欠妥。」
雖說時下世家子弟皆愛簪花敷粉,男女不限。但是王卓然過於隆重的妝扮仍是令司馬曜一陣眼花,撇過眼睛,以手掩額道,「愛卿之意呢?」
王卓然環視一番,沒發覺什麽可薦之人。想到自己前幾年也曾擔任過尼山品狀考察官,猶豫了不足一秒,心一橫,道,「微臣遠往。」
他此去,正好看看謝安又在玩什麽把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