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綜]每次醒來都為反派背了鍋 作者:井臨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譚兒便進了雪魔堂,又從其中出來。畢竟是個小姑娘,出來之後就是痛哭,眾人安慰都來不及。哭完了,眼淚一擦,瞪著為小曦準備的房間,道一聲,「不管了,撤。」
兩步三步走遠了。
卡盧比:???
米麗古麗:……
想不到,先去的卡盧比無事,倒是丁丁被訓戒一通。
小曦雖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卻似乎是發現了這幾人還留在門外守候,在粉衣侍女攙扶下踏出門時,還相當溫柔且和善的一笑。
米麗古麗不由皺眉,看她抱著瑤琴的窈窕背影漠然無言。
李承恩終於再次踏入惡人穀。不同是,兩年前他來此處,是征討惡人穀的天策將領,如今卻是天子親自下令誅殺的逃犯。
雖有長歌天策純陽諸人屢屢相助,可此事畢竟與朝堂相關,他們出手相助,總要隱晦一些,不能叫人抓了把柄。
……李承恩在這路上奔逃,狠狠地喘了口氣,吐出的氣在冬日裏成為一縷縷白煙。他望了望身後頗不寧靜的林木,和林間驚慌詭異的狼嚎聲,心頭一沉再沉。
不知謝淵同純陽真人現下如何?自聽聞王遺風帶人抄小道提前迴了崑崙惡人穀,又是百般輾轉,他們也離開了灼熱荒漠。這一離開,追殺的怪物就越來越多,無奈之下,隻得由曾與王遺風有過交集的李承恩先行一步,謝淵同純陽真人在後斷路。
這些怪物是以李承恩為目標的,若是李承恩失了蹤跡,這些怪物也不會太過糾纏。
雖依舊放心不下,但如此危機之刻,李承恩也唯有大局為重了。
所謂正道便是如此,一切為了大義,哪怕為了這義字,犧牲一切。
朋友,夥伴,家人……
薑晨之後了解麵對此情景他們的處理方式時,不自覺伸手摸了摸身側跟來的譚兒的頭髮。
這種心態,難於說是對是錯,對天下大多數人而言對,便是對。至於那對於少數人而言之錯,也算不得錯了。
敢於說錯的少數人中的少數人,還要做好準備麵對多數人的指責。
這種事情,畢竟如此正常。
泯於眾人隨波逐流的人卻往往最為安全。事有反常即為妖,妖必誅之。
薑晨曾也有一時腦熱,去設想是否他可全然不用顧忌他人,做完全的自己,不憂心來自他人殺機。但往往卻會被那累世的記憶中,歐陽少恭渡魂暴露身份後曾得到的慘烈後果兜頭潑上一盆冷水。
一個借他人屍身復活的鬼魂,一個不是人的人,何等可怕,何等令人噁心和厭惡。縱然一切非他本意,縱然他並非像是歐陽少恭那般殺人取身,但究其本質,有何不同?
裝作他人而不明就裏苟活一生,或是不顧一切放飛自我。前者何等活的卑微懦弱,後者又何等的代價沉重。
進退兩難。
活人不會管鬼魂的苦衷,妄自地將自身所思所想自以為是的套用在異類身上,並且強自斷定不同於人思想的他物善惡好壞,將利於己身的東西留下,將威脅毀去。
唯一不同,有人還能為此愧疚一二,有人卻已麻木。
愧疚麽?
當真可笑。
何必,他何必還要虛偽的故作為難。無論是那些莫名得來的身體,還是他這已腐朽變質的魂魄,從內而外,他的確便是心狠手辣屠殺無辜,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極惡之徒。
極惡之徒啊,既非正人君子,又非天命寵兒,何必要他人喜愛,又何必還對他人生出那些可笑的慈悲或是同情愧疚。
隻要他還活著,而妄圖限製他,囚禁他,摧毀他的人已死去。
薑晨出手時,心中所思,便是如此。
既都是為生存碌碌,何必去分一個高低貴賤是非正邪,他手上遍布鮮血,那所謂正,又何嚐不是?
他還能為何而愧疚!
三生路依舊是紅腥之色。
兩年前死於此處之人,是否得到安眠?
李承恩恍然一嘆。
當日謝淵光明寺中聽得真相,轉口便告訴他了。
他奇怪於王遺風為何能不置一詞的如此甘心遠走,轉念想來,其實,這卻已是唯一選擇。
就如他一樣,如今他這叛變之將,在不明就裏的人眼中,不也是人人得而誅之?
在天下人公認且認定的對錯黑白之前,事實真相早已無人費心探究。
即便至今,王遺風留身之處,也唯有惡人穀。因為自貢之變,真相已隨著蕭沙的死亡掩沒,王遺風魔頭之名,再摘不掉。
薑晨聽聞李承恩已來之事,目光才從手中的《易經》上移開,淡淡評價了句,「行動太慢。」
倘若如此,如何躲得天下殺機?
也是,對方曾為天策將領,想必無論朝堂,亦或江湖,都有人相助,無論多大困境皆能左右逢源。而非原主,孤身逃亡惡人穀,孤立無援,天下伐之。
薑晨思及此,心中隱隱湧起幾分陰暗之意。說是不甘也罷,說是嫉妒也好。總之不大美妙。
若是他麵對這般狀況。他呢,他就須得如此去流浪,屠戮,不免讓踏足之處都血流成河,還要反覆得勸服自己,他是對的。
勸服?
薑晨神思落到這一詞之上,不由自心底而起哂笑之意。
何來勸服?
他本來,就不曾錯過。
</br>
兩步三步走遠了。
卡盧比:???
米麗古麗:……
想不到,先去的卡盧比無事,倒是丁丁被訓戒一通。
小曦雖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卻似乎是發現了這幾人還留在門外守候,在粉衣侍女攙扶下踏出門時,還相當溫柔且和善的一笑。
米麗古麗不由皺眉,看她抱著瑤琴的窈窕背影漠然無言。
李承恩終於再次踏入惡人穀。不同是,兩年前他來此處,是征討惡人穀的天策將領,如今卻是天子親自下令誅殺的逃犯。
雖有長歌天策純陽諸人屢屢相助,可此事畢竟與朝堂相關,他們出手相助,總要隱晦一些,不能叫人抓了把柄。
……李承恩在這路上奔逃,狠狠地喘了口氣,吐出的氣在冬日裏成為一縷縷白煙。他望了望身後頗不寧靜的林木,和林間驚慌詭異的狼嚎聲,心頭一沉再沉。
不知謝淵同純陽真人現下如何?自聽聞王遺風帶人抄小道提前迴了崑崙惡人穀,又是百般輾轉,他們也離開了灼熱荒漠。這一離開,追殺的怪物就越來越多,無奈之下,隻得由曾與王遺風有過交集的李承恩先行一步,謝淵同純陽真人在後斷路。
這些怪物是以李承恩為目標的,若是李承恩失了蹤跡,這些怪物也不會太過糾纏。
雖依舊放心不下,但如此危機之刻,李承恩也唯有大局為重了。
所謂正道便是如此,一切為了大義,哪怕為了這義字,犧牲一切。
朋友,夥伴,家人……
薑晨之後了解麵對此情景他們的處理方式時,不自覺伸手摸了摸身側跟來的譚兒的頭髮。
這種心態,難於說是對是錯,對天下大多數人而言對,便是對。至於那對於少數人而言之錯,也算不得錯了。
敢於說錯的少數人中的少數人,還要做好準備麵對多數人的指責。
這種事情,畢竟如此正常。
泯於眾人隨波逐流的人卻往往最為安全。事有反常即為妖,妖必誅之。
薑晨曾也有一時腦熱,去設想是否他可全然不用顧忌他人,做完全的自己,不憂心來自他人殺機。但往往卻會被那累世的記憶中,歐陽少恭渡魂暴露身份後曾得到的慘烈後果兜頭潑上一盆冷水。
一個借他人屍身復活的鬼魂,一個不是人的人,何等可怕,何等令人噁心和厭惡。縱然一切非他本意,縱然他並非像是歐陽少恭那般殺人取身,但究其本質,有何不同?
裝作他人而不明就裏苟活一生,或是不顧一切放飛自我。前者何等活的卑微懦弱,後者又何等的代價沉重。
進退兩難。
活人不會管鬼魂的苦衷,妄自地將自身所思所想自以為是的套用在異類身上,並且強自斷定不同於人思想的他物善惡好壞,將利於己身的東西留下,將威脅毀去。
唯一不同,有人還能為此愧疚一二,有人卻已麻木。
愧疚麽?
當真可笑。
何必,他何必還要虛偽的故作為難。無論是那些莫名得來的身體,還是他這已腐朽變質的魂魄,從內而外,他的確便是心狠手辣屠殺無辜,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極惡之徒。
極惡之徒啊,既非正人君子,又非天命寵兒,何必要他人喜愛,又何必還對他人生出那些可笑的慈悲或是同情愧疚。
隻要他還活著,而妄圖限製他,囚禁他,摧毀他的人已死去。
薑晨出手時,心中所思,便是如此。
既都是為生存碌碌,何必去分一個高低貴賤是非正邪,他手上遍布鮮血,那所謂正,又何嚐不是?
他還能為何而愧疚!
三生路依舊是紅腥之色。
兩年前死於此處之人,是否得到安眠?
李承恩恍然一嘆。
當日謝淵光明寺中聽得真相,轉口便告訴他了。
他奇怪於王遺風為何能不置一詞的如此甘心遠走,轉念想來,其實,這卻已是唯一選擇。
就如他一樣,如今他這叛變之將,在不明就裏的人眼中,不也是人人得而誅之?
在天下人公認且認定的對錯黑白之前,事實真相早已無人費心探究。
即便至今,王遺風留身之處,也唯有惡人穀。因為自貢之變,真相已隨著蕭沙的死亡掩沒,王遺風魔頭之名,再摘不掉。
薑晨聽聞李承恩已來之事,目光才從手中的《易經》上移開,淡淡評價了句,「行動太慢。」
倘若如此,如何躲得天下殺機?
也是,對方曾為天策將領,想必無論朝堂,亦或江湖,都有人相助,無論多大困境皆能左右逢源。而非原主,孤身逃亡惡人穀,孤立無援,天下伐之。
薑晨思及此,心中隱隱湧起幾分陰暗之意。說是不甘也罷,說是嫉妒也好。總之不大美妙。
若是他麵對這般狀況。他呢,他就須得如此去流浪,屠戮,不免讓踏足之處都血流成河,還要反覆得勸服自己,他是對的。
勸服?
薑晨神思落到這一詞之上,不由自心底而起哂笑之意。
何來勸服?
他本來,就不曾錯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