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綜]每次醒來都為反派背了鍋 作者:井臨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伏羲幽幽道,「朕知道,這些年來,眾臣安逸慣了,早已將朕不放在眼裏!」
這話說白了,就是你們不尊敬我,是不是想造反。
在這天界呆了多年的仙人,哪個不是心思玲瓏。天帝此言一出,他們當即拜倒在地,異口同聲十分整齊的迴道,「臣等絕無此意。」
伏羲冷哼了一聲,對玄女道,「朕念你數萬年來功勞卓著,便不計較此事。身為天界第二戰神,欲言又止猶豫不定,所思為何?」
若非當年飛蓬非要與重樓大戰破壞新仙界,他也不會一怒之下將其貶下凡間。玄女雖也功勳卓著,但較之飛蓬,則又免不得缺一缺二。可惜了,七百年前那飛蓬轉世景天卻始終不願迴歸此界……
九天玄女麵上露出了顯而易見的為難,「這……」
伏羲道,「如何?」
玄女心中暗嘆了口氣,恭敬道,「陛下可還記得千年前崑崙瓊華逆天之事?」
伏羲眉頭輕皺,漫不經心道,「事務紛雜,朕早已忘記。」
九天玄女不過也是提醒一番,她知道,隻要這樣一提,天帝一定能想起來。
果然聽得伏羲冷冷又道,「不過朕記得,那個揚言要棄仙從魔的孽障。」
眾臣麵色各異。
能被天帝記著,此人也算世間難得了……
莫說天帝,此事引起的轟動極大,其實他們也依稀了解。當初瓊華之人愚蠢貪婪,竟然造出那極陰極陽之劍,妄圖掠奪他人靈氣得道飛升。為首之人妄言亂語指責天道,天帝震怒,當時處理此事的,便是九天玄女。
天界資歷稍老一些的仙人模模糊糊知道,因為上古時代安邑部族的緣故,天帝伏羲對邪劍之事,一直十分忌諱。
安邑部族以魂魄鑄劍,殘忍異常。以蚩尤為代表的安邑族人又不敬神明,蚩尤之弟襄垣鑄生魂之劍,始祖劍·斷生,以凡力傷神體。天帝震怒,覆滅安邑之族。隻是女媧大神慈悲,收容了安邑後人龍淵一族,並與天帝伏羲定下契約,答應永入地下,不返人間。
所以,瓊華鑄邪劍逆天行事,無疑犯了天帝心中最最忌諱之事。當初玄女迴稟再議之時,處罰才那樣嚴重。永禁東海漩渦,不到改悔認錯之時,不入輪迴。
如今已時隔千年,不知她此時提起此事,是否有何特殊之意。
伏羲道,「當初執行判決之人是你,東海鎮壓,想來那瓊華眾人也該接連完成處罰步入輪迴。」
玄女凝重道,「但是方才,玄女感受到,那把劍已破封而出。」
第98章 羲和vs焚寂(四)
眾仙心頭皆是一凜, 垂首閉口緘默不言, 恨不得沒聽到這句話。
氣氛沉悶。
伏羲眉頭一皺, 「此話何意?」
破封?那豈不是……沒有改悔, 反而從那裏逃了出來。
他立刻想起來當初玄女的迴報。那孽障, 竟敢妄言棄仙從魔。還堅信一隻手能咒縛他的玄女,她的封印會管不住他……
若非那孽障如此大言不慚, 之後又裝傻充愣,他作為天地之主,也不會狠下心對一個凡人另外施刑。
玄女平靜地跪下來, 準備接受處罰,「玄女的意思是……那把極陽之劍,恐怕又要作惡人間了。」
伏羲掐指算了算, 眉頭皺得更深了。「那孽障已死。」
玄女搖了搖頭, 「陛下, 此事您隻知其一。」
「當初玄女傳下道統,是謂瓊華派。因而瓊華之亂, 亦然由玄女解決。我能感受到, 凡界復甦的氣息,與那……逆天而為之人十分相似。他的, 二魂七魄已甦醒,隻不知為何命魂無蹤。以致……不能推測出他的命途。」她提到這二魂七魄的時候, 語氣有些許的不解和猶豫。那玄霄的二魂七魄……好像是如此人魂, 但又不像是魂魄復甦給人的感覺……實在詭異……
伏羲冷道, 「又是渡魂之人?」
玄女遲疑了下, 還是點了點頭。一個人脫離命魂之後二魂七魄還能覺醒,除了渡魂外,再無其他解釋。
伏羲麵上露出些許怒色,他都忍不住狠狠拍了下手下的玉龍座,「當年血塗之陣和鑄魂石之秘,何以竟落到凡人手中,還一個個藉此重生,可笑!人命壽數有時,此乃天意,如此祈求長生,超脫輪迴,簡直妄想!」
他扭過頭吩咐道,「玄女!」
玄女低了低頭,恭敬道,「玄女在。」
伏羲眸中流露出一抹陰翳,語氣一如從前高高在上,凡人在他眼中終究不過螻蟻。他冷冷地宣布他的決定,威嚴而不容置疑的聲音在靜寂的天宮傳散,「去把那孽障抓迴來。再執天雷之刑!」
神的尊嚴,不是誰都可以挑釁的!
「玄女領命。」
彩雲之巔,巍峨的宮殿矗立,霞光漫天,靈氣氤氳。羲和神君帶著金烏從天宮經過時,正巧聽到這兩句話,長嘆了一聲。
他知道,天帝生氣之時,任何勸解都無用了。
猶記得當年,女媧大神與他何等……
如今卻也不是被限於地界。
……
薑晨落在旁側的石柱之上,淡淡然盤坐下來,彈指間琴音流出,身周盤繞著血紅的鎖鏈,應付著這幾人,還是遊刃有餘。
羲和劍浮在他身邊,守衛著昔日熟悉主人的氣息。它還沒有靈識,隻是感應到昔日一些難以說清道明的熟悉感,才甦醒過來從東海漩渦中重新出世。
</br>
這話說白了,就是你們不尊敬我,是不是想造反。
在這天界呆了多年的仙人,哪個不是心思玲瓏。天帝此言一出,他們當即拜倒在地,異口同聲十分整齊的迴道,「臣等絕無此意。」
伏羲冷哼了一聲,對玄女道,「朕念你數萬年來功勞卓著,便不計較此事。身為天界第二戰神,欲言又止猶豫不定,所思為何?」
若非當年飛蓬非要與重樓大戰破壞新仙界,他也不會一怒之下將其貶下凡間。玄女雖也功勳卓著,但較之飛蓬,則又免不得缺一缺二。可惜了,七百年前那飛蓬轉世景天卻始終不願迴歸此界……
九天玄女麵上露出了顯而易見的為難,「這……」
伏羲道,「如何?」
玄女心中暗嘆了口氣,恭敬道,「陛下可還記得千年前崑崙瓊華逆天之事?」
伏羲眉頭輕皺,漫不經心道,「事務紛雜,朕早已忘記。」
九天玄女不過也是提醒一番,她知道,隻要這樣一提,天帝一定能想起來。
果然聽得伏羲冷冷又道,「不過朕記得,那個揚言要棄仙從魔的孽障。」
眾臣麵色各異。
能被天帝記著,此人也算世間難得了……
莫說天帝,此事引起的轟動極大,其實他們也依稀了解。當初瓊華之人愚蠢貪婪,竟然造出那極陰極陽之劍,妄圖掠奪他人靈氣得道飛升。為首之人妄言亂語指責天道,天帝震怒,當時處理此事的,便是九天玄女。
天界資歷稍老一些的仙人模模糊糊知道,因為上古時代安邑部族的緣故,天帝伏羲對邪劍之事,一直十分忌諱。
安邑部族以魂魄鑄劍,殘忍異常。以蚩尤為代表的安邑族人又不敬神明,蚩尤之弟襄垣鑄生魂之劍,始祖劍·斷生,以凡力傷神體。天帝震怒,覆滅安邑之族。隻是女媧大神慈悲,收容了安邑後人龍淵一族,並與天帝伏羲定下契約,答應永入地下,不返人間。
所以,瓊華鑄邪劍逆天行事,無疑犯了天帝心中最最忌諱之事。當初玄女迴稟再議之時,處罰才那樣嚴重。永禁東海漩渦,不到改悔認錯之時,不入輪迴。
如今已時隔千年,不知她此時提起此事,是否有何特殊之意。
伏羲道,「當初執行判決之人是你,東海鎮壓,想來那瓊華眾人也該接連完成處罰步入輪迴。」
玄女凝重道,「但是方才,玄女感受到,那把劍已破封而出。」
第98章 羲和vs焚寂(四)
眾仙心頭皆是一凜, 垂首閉口緘默不言, 恨不得沒聽到這句話。
氣氛沉悶。
伏羲眉頭一皺, 「此話何意?」
破封?那豈不是……沒有改悔, 反而從那裏逃了出來。
他立刻想起來當初玄女的迴報。那孽障, 竟敢妄言棄仙從魔。還堅信一隻手能咒縛他的玄女,她的封印會管不住他……
若非那孽障如此大言不慚, 之後又裝傻充愣,他作為天地之主,也不會狠下心對一個凡人另外施刑。
玄女平靜地跪下來, 準備接受處罰,「玄女的意思是……那把極陽之劍,恐怕又要作惡人間了。」
伏羲掐指算了算, 眉頭皺得更深了。「那孽障已死。」
玄女搖了搖頭, 「陛下, 此事您隻知其一。」
「當初玄女傳下道統,是謂瓊華派。因而瓊華之亂, 亦然由玄女解決。我能感受到, 凡界復甦的氣息,與那……逆天而為之人十分相似。他的, 二魂七魄已甦醒,隻不知為何命魂無蹤。以致……不能推測出他的命途。」她提到這二魂七魄的時候, 語氣有些許的不解和猶豫。那玄霄的二魂七魄……好像是如此人魂, 但又不像是魂魄復甦給人的感覺……實在詭異……
伏羲冷道, 「又是渡魂之人?」
玄女遲疑了下, 還是點了點頭。一個人脫離命魂之後二魂七魄還能覺醒,除了渡魂外,再無其他解釋。
伏羲麵上露出些許怒色,他都忍不住狠狠拍了下手下的玉龍座,「當年血塗之陣和鑄魂石之秘,何以竟落到凡人手中,還一個個藉此重生,可笑!人命壽數有時,此乃天意,如此祈求長生,超脫輪迴,簡直妄想!」
他扭過頭吩咐道,「玄女!」
玄女低了低頭,恭敬道,「玄女在。」
伏羲眸中流露出一抹陰翳,語氣一如從前高高在上,凡人在他眼中終究不過螻蟻。他冷冷地宣布他的決定,威嚴而不容置疑的聲音在靜寂的天宮傳散,「去把那孽障抓迴來。再執天雷之刑!」
神的尊嚴,不是誰都可以挑釁的!
「玄女領命。」
彩雲之巔,巍峨的宮殿矗立,霞光漫天,靈氣氤氳。羲和神君帶著金烏從天宮經過時,正巧聽到這兩句話,長嘆了一聲。
他知道,天帝生氣之時,任何勸解都無用了。
猶記得當年,女媧大神與他何等……
如今卻也不是被限於地界。
……
薑晨落在旁側的石柱之上,淡淡然盤坐下來,彈指間琴音流出,身周盤繞著血紅的鎖鏈,應付著這幾人,還是遊刃有餘。
羲和劍浮在他身邊,守衛著昔日熟悉主人的氣息。它還沒有靈識,隻是感應到昔日一些難以說清道明的熟悉感,才甦醒過來從東海漩渦中重新出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