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霂皺了眉, 還未想明白時, 後邊的太皇太後卻顫巍巍地開口了:“溫庶人的事情,可以不必論了。”
溫庶人——
此稱唿一出, 眾皆譁然。蕭霂震驚地迴頭,卻隻看見垂落的簾帷,他又是憤怒又是慌張:“皇祖母這是什麽意思?母後——母後去哪裏了?”
太皇太後半臥在軟榻上, 一邊由侍女扶著喝了一口水,蒼老的聲音透過簾帷慢慢地遞出來:“陛下,她從來都不是你的母後。你的母後,正坐在你身邊呢。”
楊太後萬沒有料到太皇太後此時會點到自己,蕭霂那複雜的眼神掃向她時,她隻覺心頭一陣發涼。
太皇太後復道:“秦司徒所議,老身也多有考慮。王全,念旨。”
王全欠了欠身,抖出詔旨,蕭霂又道:“這是什麽旨,朕卻不知道?”
他一邊說著,一邊朝楊太後看去,眼神裏全是陌生的警惕。楊太後死咬著唇,抬眼去看蕭霂側旁的秦束,後者卻隻是端莊地微笑著。
王全清了清嗓子,道:“宣,太保、寧國公溫育良聽旨。”
溫育良昨夜布置在永寧宮的兵馬沒有一個迴到他身邊,今早又沒有見到溫曉容上朝。他從隊列中踟躕走出,跪地伏首,手心裏已全是冷汗,“老臣在。”
“太保、寧國公溫育良,不能以身率下,躬自謙讓,乃與永寧宮溫庶人,貽誤軍機,通敵叛國,兇暴構逆,引兵宮省。皇天無親,舅氏失德,人神殛之。溫庶人已於昨日伏法闕下,今收溫育良璽綬,免官爵為庶人,著待罪詔獄聽審。”
蕭霂好不容易聽完了,聽懂了,便一下子站了起來——楊太後卻死死地拉住了他的衣襟,低聲急道:“陛下,陛下慎言!”
蕭霂大怒地甩下楊太後的手:“這難道不是你安排的麽?!”又揚聲,幾乎要哭出來一般,用那稚嫩的聲音大喊著:“母後,朕的母後呢!諸公,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
“陛下!”溫育良突然直起身來,大聲道,“陛下聖明!陛下左右,全是奸佞小人!她們已經害死了陛下的嫡母,還要來害陛下,她們居心叵測啊!”
秦束突然冷冷地出了聲:“帶下去!”
幾名孔武有力的兵士上前押住溫育良,拉扯之間,溫育良的冠帽鬆了,身子伏地,那老辣的眼光卻直直地射向秦束,“秦皇後,你說我通敵叛國?陛下明鑑,太皇太後明鑑,老臣三朝為國,絕無此心!若要說真正通敵叛國、丟了晉陽的人——那個胡兒秦賜,不是已投降了鐵勒人?為什麽晉陽侯死了,華儼逃了,但那秦賜,卻偏偏被鮮於岐留住?!他本是異種,扶風秦氏,乃與異種為盟,其心可誅!”
朝堂之上,一瞬之間,靜得可以聽見針落在地上的聲音。但蕭霂卻終於在一瞬之後哭了出來,淚水流了滿臉,楊太後想去抱他,卻被他惡狠狠地推開了。
秦止澤也沒有料到溫育良會提起此事,隻覺秦賜好像已成了自家身上抹不去的汙點一般,他抬頭望向秦束,希望秦束能說幾句轉圜的話。
但秦束沒有說。
她沒有說,秦賜死戰到底,被俘非出自願,也沒有說,秦賜是受了華儼陷害才至於此,更沒有說,我家與秦賜本無關聯。
她好像是一時之間怔住了。
這些指控是真的可以傷人的——因為秦賜畢竟不在此處,而官家又已對她充滿懷疑,所以無論她如何辯白,隻會顯得欲蓋彌彰。
一時之間,她竟想不出怎樣才能最佳地應對。
也許,隻有最後一種法子——隻有堅稱自家與秦賜本無關聯,才能將秦家真正地、幹幹淨淨地從這汙水中撇出去。
可是,仿佛是秦賜那封信上的字跡又帶著血浮浮沉沉在她眼前了,血色的霧氣裏,他在同她溫柔地說著一些她聽不清晰的話。她看見了丹墀下父親的眼神,父親顯然在等待著她的聲明。她動了動唇,腦是清醒的,心卻還耽留在彼處,以至於發不出聲音……
蕭霂果然看向了她,聲音猶帶著哭腔,語氣卻是極冷:“皇後,溫太保此言當真?通敵叛國,你們秦家也有一份?”
秦束終於幹啞地開了口:“不,秦賜絕不是……”
“絕不是什麽?”溫育良高聲。他顯然看出了秦束的絕境,眼神中甚至有了孤注一擲的得意。
“他絕不是那種人!”秦束咬牙。
“憑什麽?”蕭霂望著她。
憑什麽?
就憑他愛我,我知道。
可是秦束終於無法再說下去了。蕭霂望著她的眼神瞬息萬變,淚水的掩蔽下全是一覽無餘的怨毒。她無法想像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有這樣逼人於死地的眼神。
不過是一年多,就連這個孩子都變了,可是她,她卻永遠是在這個囚籠之中,掙紮而不得出。
忽然有風拂來,是大殿的門開了。
內侍的聲音因難以置信而分外地高亢,甚至有幾分滑稽:“使持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五州軍事、鎮北大將軍秦賜到——”
***
秦束的手痙攣地抓緊了紅木漆案上髹金的角。那雕刻是一隻猛獸的頭顱,張著血盆大口,她用手指死死掰住了它的牙齒,好像這樣就能感受到真實的痛楚,就不致被它吞噬。在清晨的梨花白的微光裏,在迷濛寒冷、無邊無際的霧氣中,在千萬重隱沒的宮闕樓台的背影底下,秦賜一身戎裝,佩劍帶履上殿,她能清晰地聽見他那沉著的腳步聲踩在磚石麵上,冷酷而幹練,仿佛踩碎了一冬的寒霜。
</br>
溫庶人——
此稱唿一出, 眾皆譁然。蕭霂震驚地迴頭,卻隻看見垂落的簾帷,他又是憤怒又是慌張:“皇祖母這是什麽意思?母後——母後去哪裏了?”
太皇太後半臥在軟榻上, 一邊由侍女扶著喝了一口水,蒼老的聲音透過簾帷慢慢地遞出來:“陛下,她從來都不是你的母後。你的母後,正坐在你身邊呢。”
楊太後萬沒有料到太皇太後此時會點到自己,蕭霂那複雜的眼神掃向她時,她隻覺心頭一陣發涼。
太皇太後復道:“秦司徒所議,老身也多有考慮。王全,念旨。”
王全欠了欠身,抖出詔旨,蕭霂又道:“這是什麽旨,朕卻不知道?”
他一邊說著,一邊朝楊太後看去,眼神裏全是陌生的警惕。楊太後死咬著唇,抬眼去看蕭霂側旁的秦束,後者卻隻是端莊地微笑著。
王全清了清嗓子,道:“宣,太保、寧國公溫育良聽旨。”
溫育良昨夜布置在永寧宮的兵馬沒有一個迴到他身邊,今早又沒有見到溫曉容上朝。他從隊列中踟躕走出,跪地伏首,手心裏已全是冷汗,“老臣在。”
“太保、寧國公溫育良,不能以身率下,躬自謙讓,乃與永寧宮溫庶人,貽誤軍機,通敵叛國,兇暴構逆,引兵宮省。皇天無親,舅氏失德,人神殛之。溫庶人已於昨日伏法闕下,今收溫育良璽綬,免官爵為庶人,著待罪詔獄聽審。”
蕭霂好不容易聽完了,聽懂了,便一下子站了起來——楊太後卻死死地拉住了他的衣襟,低聲急道:“陛下,陛下慎言!”
蕭霂大怒地甩下楊太後的手:“這難道不是你安排的麽?!”又揚聲,幾乎要哭出來一般,用那稚嫩的聲音大喊著:“母後,朕的母後呢!諸公,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
“陛下!”溫育良突然直起身來,大聲道,“陛下聖明!陛下左右,全是奸佞小人!她們已經害死了陛下的嫡母,還要來害陛下,她們居心叵測啊!”
秦束突然冷冷地出了聲:“帶下去!”
幾名孔武有力的兵士上前押住溫育良,拉扯之間,溫育良的冠帽鬆了,身子伏地,那老辣的眼光卻直直地射向秦束,“秦皇後,你說我通敵叛國?陛下明鑑,太皇太後明鑑,老臣三朝為國,絕無此心!若要說真正通敵叛國、丟了晉陽的人——那個胡兒秦賜,不是已投降了鐵勒人?為什麽晉陽侯死了,華儼逃了,但那秦賜,卻偏偏被鮮於岐留住?!他本是異種,扶風秦氏,乃與異種為盟,其心可誅!”
朝堂之上,一瞬之間,靜得可以聽見針落在地上的聲音。但蕭霂卻終於在一瞬之後哭了出來,淚水流了滿臉,楊太後想去抱他,卻被他惡狠狠地推開了。
秦止澤也沒有料到溫育良會提起此事,隻覺秦賜好像已成了自家身上抹不去的汙點一般,他抬頭望向秦束,希望秦束能說幾句轉圜的話。
但秦束沒有說。
她沒有說,秦賜死戰到底,被俘非出自願,也沒有說,秦賜是受了華儼陷害才至於此,更沒有說,我家與秦賜本無關聯。
她好像是一時之間怔住了。
這些指控是真的可以傷人的——因為秦賜畢竟不在此處,而官家又已對她充滿懷疑,所以無論她如何辯白,隻會顯得欲蓋彌彰。
一時之間,她竟想不出怎樣才能最佳地應對。
也許,隻有最後一種法子——隻有堅稱自家與秦賜本無關聯,才能將秦家真正地、幹幹淨淨地從這汙水中撇出去。
可是,仿佛是秦賜那封信上的字跡又帶著血浮浮沉沉在她眼前了,血色的霧氣裏,他在同她溫柔地說著一些她聽不清晰的話。她看見了丹墀下父親的眼神,父親顯然在等待著她的聲明。她動了動唇,腦是清醒的,心卻還耽留在彼處,以至於發不出聲音……
蕭霂果然看向了她,聲音猶帶著哭腔,語氣卻是極冷:“皇後,溫太保此言當真?通敵叛國,你們秦家也有一份?”
秦束終於幹啞地開了口:“不,秦賜絕不是……”
“絕不是什麽?”溫育良高聲。他顯然看出了秦束的絕境,眼神中甚至有了孤注一擲的得意。
“他絕不是那種人!”秦束咬牙。
“憑什麽?”蕭霂望著她。
憑什麽?
就憑他愛我,我知道。
可是秦束終於無法再說下去了。蕭霂望著她的眼神瞬息萬變,淚水的掩蔽下全是一覽無餘的怨毒。她無法想像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有這樣逼人於死地的眼神。
不過是一年多,就連這個孩子都變了,可是她,她卻永遠是在這個囚籠之中,掙紮而不得出。
忽然有風拂來,是大殿的門開了。
內侍的聲音因難以置信而分外地高亢,甚至有幾分滑稽:“使持節、開府儀同三司、都督五州軍事、鎮北大將軍秦賜到——”
***
秦束的手痙攣地抓緊了紅木漆案上髹金的角。那雕刻是一隻猛獸的頭顱,張著血盆大口,她用手指死死掰住了它的牙齒,好像這樣就能感受到真實的痛楚,就不致被它吞噬。在清晨的梨花白的微光裏,在迷濛寒冷、無邊無際的霧氣中,在千萬重隱沒的宮闕樓台的背影底下,秦賜一身戎裝,佩劍帶履上殿,她能清晰地聽見他那沉著的腳步聲踩在磚石麵上,冷酷而幹練,仿佛踩碎了一冬的寒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