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內心焦慮時的習慣動作。
阿搖出去想吩咐人來收拾膳盤,卻見外頭並無一個可使喚的奴婢在, 隻有鐵甲銀盔的侍衛。她低著頭慢慢蹩迴來,輕聲道:“阿援已數日未迴宮了。”
“她被外頭攔住了。”秦束淡淡地道,“眼下這東宮,水潑不進。”
“那太子呢?”阿搖不明白,“太子該要即位了吧,這裏的人怎麽半點動靜都沒有?”
“太子就算即位了,我們也不知道。”
阿搖恨恨地一咬牙,“那個小兔崽子,也太不懂事。”
“怪不到太子頭上。”秦束放下了書,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數日未眠的眼神中透出疲憊之色,“我父侯也是同受顧命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能出這種事,說明對麵來頭不小,父侯也不得不先虛與委蛇一番。”
“來頭不小……”阿搖難得地聰明了一迴,“難道是溫家?可是溫家,不是馬上要同咱們結親了嗎?”
秦束笑了,“二兄和溫玖?你且看看這門親事結得成結不成。”
阿搖道:“溫皇後得罪我們君侯,能有什麽好處?”
秦束閉了閉眼,“能殺了我就是好處。”
阿搖頓時懂了。秦束之所以能做太子妃,是先帝一力促成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抗衡淮南溫氏在宮朝中的勢力。之前或許還要借著秦家助太子上位,眼下先帝已死,太子即位無懸念了,溫氏自然要卸磨殺驢。少了一個強勢的太子妃,以後再給太子安排後宮,用誰不行?
雖然眼下溫家尚不敢輕舉妄動,但隻要拿住一個拖字訣,秦束困在東宮的時日一長,什麽事都可以發生。
能殺了秦束就是好處。
阿搖心中微痛,再看向小娘子,卻隻見後者臉上是淡而安靜的笑容。
也不知她此刻在想些什麽,小娘子,真像個謎團一樣。
***
三月廿二,皇太子蕭霂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大赦天下,增文武位二等,賜鰥寡孤老帛。尊梁太後為太皇太後,稱弘訓宮;溫皇後為皇太後,稱永寧宮;楊貴人為太後,稱永華宮。兩宮太後臨朝稱製,司徒秦止澤錄尚書事,少傅夏冰遷中書令,參輔朝政。
百官朝覲。
秦賜站在武將的班列之中,看見太子蕭霂在老宦官的牽引下行即位之禮。六歲的孩子穿上了一身明黃袞袍,十二旈冕,雖然壓得他步履蹣跚,卻無端端還是顯出幾分威嚴來。身邊的臣僚偶爾發出讚嘆之聲,伴隨著禮官的一聲聲唱喏,秦賜也不斷地行禮、起身、再行禮、再起身……
沒有看見秦束。
她眼下身份仍隻是東宮太子妃,必要等待正式敕令,才能抬入後宮。但秦賜抬眼向左側望去——
司徒秦止澤站在班列最前方,領百官朝賀,儀容端正,身姿典雅,好像根本不將他女兒的安危放在心上。
溫太後與楊太後兩人,隔著重簾,背靠深紅雕金的圍屏,漠然而坐。
為了遮住頰上的紅印子,溫太後臉上的脂粉塗得比尋常還厚幾層,看去活像一具美麗的屍體。
“看見那人了麽?”她輕輕地道,“那個身材高大的胡人。”
楊太後驀地迴神,“怎麽?”
溫太後笑笑,“那是太子妃的人。”
楊太後倉促望了望四周,“怎麽不見太子妃?”
溫太後抿唇而笑,不答話。
楊芸其實是有些害怕她的。溫曉容的身上,有一股世家女渾然天成的傲慢,卻又包裹以柔和寧靜的偽裝,柔滑得讓人無從攻擊。意識到秦束不在此處很可能是出了事,楊芸感到一無所依的不安,不由得又看向前方的小皇帝。
孩子正坐在禦座上,大約是很無聊吧,踩不到地麵的雙腿晃蕩著,也不知有沒有在聽王全宣讀的詔書。他的背後,像是拴著千萬條絲線,一舉一動,都在這殿堂下眾目睽睽的操縱之中。
未過片刻,百官領命,山唿萬歲之後依序告退,楊太後這才看清了那個胡人。
確實很高大,在一眾文弱的漢人中間,他身材挺拔宛如淵停嶽峙,此時正向簾後冷冷地掃來一眼。
那雙眼睛是灰色的,像無感情的天空。
溫太後突然出了聲:“攔住秦賜!”
身邊侍衛立刻雜遝而出。
然而與此同時,殿外竟也有一列執刀兵士魚貫而入,正擋在那些侍衛的麵前!
溫太後驀地站了起來,“這是什麽意思?!”
沒有人迴答她。已無旁人的大殿中,空氣冷得像凝成了冰。
不過是瞬息間事,侍衛被攔,秦賜便走得遠了,而那一列兵士也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隨之往外行去。
溫曉容臉色慘白,轉頭看向楊芸:“他這是帶兵入宮?這是要逼宮?!”
簾帷被虎虎地掀開,露出蕭霂一張愣神的臉:“母後,什麽是逼宮?”
“這不是逼宮。”楊芸也被著實駭住,但卻戰戰兢兢地道,“他帶的隻是自己的親兵,按理,他也在大行皇帝遺詔之中,帶一隊親兵入宮,不過分……”
“原來如此,是不過分。”溫曉容銀牙咬碎,反而帶出了笑,說出的話,也像是一句冷酷的反詰。
</br>
阿搖出去想吩咐人來收拾膳盤,卻見外頭並無一個可使喚的奴婢在, 隻有鐵甲銀盔的侍衛。她低著頭慢慢蹩迴來,輕聲道:“阿援已數日未迴宮了。”
“她被外頭攔住了。”秦束淡淡地道,“眼下這東宮,水潑不進。”
“那太子呢?”阿搖不明白,“太子該要即位了吧,這裏的人怎麽半點動靜都沒有?”
“太子就算即位了,我們也不知道。”
阿搖恨恨地一咬牙,“那個小兔崽子,也太不懂事。”
“怪不到太子頭上。”秦束放下了書,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數日未眠的眼神中透出疲憊之色,“我父侯也是同受顧命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能出這種事,說明對麵來頭不小,父侯也不得不先虛與委蛇一番。”
“來頭不小……”阿搖難得地聰明了一迴,“難道是溫家?可是溫家,不是馬上要同咱們結親了嗎?”
秦束笑了,“二兄和溫玖?你且看看這門親事結得成結不成。”
阿搖道:“溫皇後得罪我們君侯,能有什麽好處?”
秦束閉了閉眼,“能殺了我就是好處。”
阿搖頓時懂了。秦束之所以能做太子妃,是先帝一力促成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抗衡淮南溫氏在宮朝中的勢力。之前或許還要借著秦家助太子上位,眼下先帝已死,太子即位無懸念了,溫氏自然要卸磨殺驢。少了一個強勢的太子妃,以後再給太子安排後宮,用誰不行?
雖然眼下溫家尚不敢輕舉妄動,但隻要拿住一個拖字訣,秦束困在東宮的時日一長,什麽事都可以發生。
能殺了秦束就是好處。
阿搖心中微痛,再看向小娘子,卻隻見後者臉上是淡而安靜的笑容。
也不知她此刻在想些什麽,小娘子,真像個謎團一樣。
***
三月廿二,皇太子蕭霂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大赦天下,增文武位二等,賜鰥寡孤老帛。尊梁太後為太皇太後,稱弘訓宮;溫皇後為皇太後,稱永寧宮;楊貴人為太後,稱永華宮。兩宮太後臨朝稱製,司徒秦止澤錄尚書事,少傅夏冰遷中書令,參輔朝政。
百官朝覲。
秦賜站在武將的班列之中,看見太子蕭霂在老宦官的牽引下行即位之禮。六歲的孩子穿上了一身明黃袞袍,十二旈冕,雖然壓得他步履蹣跚,卻無端端還是顯出幾分威嚴來。身邊的臣僚偶爾發出讚嘆之聲,伴隨著禮官的一聲聲唱喏,秦賜也不斷地行禮、起身、再行禮、再起身……
沒有看見秦束。
她眼下身份仍隻是東宮太子妃,必要等待正式敕令,才能抬入後宮。但秦賜抬眼向左側望去——
司徒秦止澤站在班列最前方,領百官朝賀,儀容端正,身姿典雅,好像根本不將他女兒的安危放在心上。
溫太後與楊太後兩人,隔著重簾,背靠深紅雕金的圍屏,漠然而坐。
為了遮住頰上的紅印子,溫太後臉上的脂粉塗得比尋常還厚幾層,看去活像一具美麗的屍體。
“看見那人了麽?”她輕輕地道,“那個身材高大的胡人。”
楊太後驀地迴神,“怎麽?”
溫太後笑笑,“那是太子妃的人。”
楊太後倉促望了望四周,“怎麽不見太子妃?”
溫太後抿唇而笑,不答話。
楊芸其實是有些害怕她的。溫曉容的身上,有一股世家女渾然天成的傲慢,卻又包裹以柔和寧靜的偽裝,柔滑得讓人無從攻擊。意識到秦束不在此處很可能是出了事,楊芸感到一無所依的不安,不由得又看向前方的小皇帝。
孩子正坐在禦座上,大約是很無聊吧,踩不到地麵的雙腿晃蕩著,也不知有沒有在聽王全宣讀的詔書。他的背後,像是拴著千萬條絲線,一舉一動,都在這殿堂下眾目睽睽的操縱之中。
未過片刻,百官領命,山唿萬歲之後依序告退,楊太後這才看清了那個胡人。
確實很高大,在一眾文弱的漢人中間,他身材挺拔宛如淵停嶽峙,此時正向簾後冷冷地掃來一眼。
那雙眼睛是灰色的,像無感情的天空。
溫太後突然出了聲:“攔住秦賜!”
身邊侍衛立刻雜遝而出。
然而與此同時,殿外竟也有一列執刀兵士魚貫而入,正擋在那些侍衛的麵前!
溫太後驀地站了起來,“這是什麽意思?!”
沒有人迴答她。已無旁人的大殿中,空氣冷得像凝成了冰。
不過是瞬息間事,侍衛被攔,秦賜便走得遠了,而那一列兵士也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隨之往外行去。
溫曉容臉色慘白,轉頭看向楊芸:“他這是帶兵入宮?這是要逼宮?!”
簾帷被虎虎地掀開,露出蕭霂一張愣神的臉:“母後,什麽是逼宮?”
“這不是逼宮。”楊芸也被著實駭住,但卻戰戰兢兢地道,“他帶的隻是自己的親兵,按理,他也在大行皇帝遺詔之中,帶一隊親兵入宮,不過分……”
“原來如此,是不過分。”溫曉容銀牙咬碎,反而帶出了笑,說出的話,也像是一句冷酷的反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