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貴嬪臉色頓時白透,正欲說話,被蕭鏡冷冷地截了進來:“曉容。”
喚的是溫皇後的閨名,用的卻是冷冰冰的語氣,也算是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了。溫皇後也不急惱,隻是淡淡一笑,而此時,黎元猛也正攜各部軍司馬上前請安來了。
“今日秋射講武,六名軍司馬各領十二精銳弓箭手,每人十二支箭,隨部比試。”黎元猛拱手道,“請陛下示下。”
“嗯……”蕭鏡的目光一一掃過黎元猛身後的六名軍司馬,“中靶最多的兵士,賜半年俸米,中靶最多的隊伍,賜軍司馬升秩一級。”他的目光稍稍停頓住,“你的部伍中,還有胡人?”
黎元猛轉頭對秦賜喝道:“出列!”
秦賜上前一步,屈膝行禮,“末將秦賜,胡虜出身,蒙恩入營,向陛下、太子請安。”
“姓秦?”蕭鏡不經意地道。
“是,”這迴卻是黎元猛接話,“司徒秦府於他有恩,送他來末將麾下,習武報國;他功績優異,新近剛提了軍司馬。”
“報國?”蕭鏡又看向秦賜,好像這迴一定要他自己說話。
秦賜低下頭,“是,末將荷國重恩,矢誌報國……”頓了頓,道,“今日是太子殿下壽誕,末將祝太子殿下,千歲長壽,長生無極!”
蕭鏡一聽,笑了,“這胡人,倒挺聰明……”對著一旁的太子道,“霂兒,他給你祝壽呢!”
皇太子蕭霂原本隻是眼巴巴地盯著溫皇後手中的橘子,突然被點了名,愣愣地抬起頭來,聲音清脆脆的:“什麽?”
秦賜看著他。
隻是個六歲的孩子,小小的身子被包裹在褶皺重疊的華服之中,一雙烏黑的眼珠子靈活地轉了轉,忽然看定在秦賜身上:“你為什麽盯著孤瞧?”
秦賜低下頭,再次行禮,“殿下長壽。”
蕭霂笑了,樂嗬嗬地拍手道:“長壽長壽!”又轉頭對侍從道,“快,快拿東西來賞他!”
秦賜仿佛聽見自己幹澀的話音斷裂在空氣裏:“謝殿下恩賞。”
***
秦束與一眾貴戚家眷簇擁著梁太後,坐在不遠處的另一座大帳之下,一邊聽著世家貴女們的嬉笑玩鬧,一邊默默地端詳著黃羅傘下的事態。
溫皇後與蘇貴嬪都是在官家麵前能說得上話的人,但太子的生母小楊貴人,卻隻是坐在下方,一襲流麗的翠衫羅裙,輕輕地搖著紈扇,偶爾望向太子,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當初皇兄臨幸她,也不過是為了她阿姊的情分。”秦束身邊的長公主幽幽嘆了口氣,“但她一個佃戶女兒出身,就算懷了龍種,在那錦繡堆裏,也到底是很寂寞的吧!”她頓了頓,又滿臉是笑地對著梁太後道,“不過我看秦家小娘子,可是真真兒的名門大戶出來的,這還沒嫁人呢,氣度就已不同了!”
秦束隻是微微一笑。梁太後看她一眼,梁氏又連忙給自己的姑姑打著扇,一邊道:“長公主可不要羞煞我家小女子了!”
秦束轉過頭,便見自家母親在太後與長公主之間,笑得純良無害、春風得意。她垂下眼瞼,淡淡地道:“聽聞長公主要娶婦嫁女了,不知誰先誰後,日子定下來沒有?晚輩也好趁著還未出嫁,去給賀個禮。”
長公主麵色微微一變,但聽得梁太後發了話:“溫玘也要娶媳婦了嗎?老身上迴隻聽你說,要將溫玖嫁給秦家……”
長公主連忙打哈哈:“小兒女的事情,也才剛剛說起,不著急,不著急!”
秦束笑了笑。背地裏感受到一把眼刀子,想是來自溫玖的,她也不甚在意。
因為演武要開始了。
這邊是鶯聲燕語,花嫣柳媚,那邊是長風唿嘯,烈日連營。
每部軍司馬領十二人試射十二枝箭,秦賜是第六部軍司馬,排在最末;秦束便托著腮,認認真真地看過了前五個部、六十人的射藝,待秦賜上場之際,她卻站了起來。
很遠很遠的距離,遠到看不見他胸膛上的汗水和衣襟上的塵土。他騎著那匹黑色的瘦馬,身姿挺拔如山嶽,他揚手舉起了弓,身邊的十二名弓箭手便也都同時舉起了弓,鐵箭鏃迎著日光,尖銳地發亮。
還未開射,四周觀戰的高門士女們見此陣勢,已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本朝尚衣冠、重斯文,在他們的眼中,場上這些無名無輩、為了一點小彩頭而竭盡全力的將士們,與圈欄中互搏的野獸實在沒有什麽區別。
秦束轉過身,往裏走去,不再看了。
***
原本柔若無骨地倚在官家膝邊的蘇貴嬪,這時微微地直起了身,凝神看向秦束消失的方向,又迴頭,看向場上那個胡人男子。
蕭鏡一邊鼓掌一邊下場,由內侍和將軍們簇擁著去給獲勝的兵卒們頒賞。
“秦家那個小女子,倒像很怕我們似的。”溫皇後慢條斯理地道。
蘇貴嬪沒有想到溫皇後會同自己說話,過半晌開口,聲音黏膩膩的,透著一股說不清的曖昧,“那胡兒不僅長得俊,身手也這樣好,秦小娘子的眼光不錯嘛。”
溫皇後竟爾清冷地笑了笑,“秦家的女人,哪一個眼光差了?”
</br>
喚的是溫皇後的閨名,用的卻是冷冰冰的語氣,也算是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了。溫皇後也不急惱,隻是淡淡一笑,而此時,黎元猛也正攜各部軍司馬上前請安來了。
“今日秋射講武,六名軍司馬各領十二精銳弓箭手,每人十二支箭,隨部比試。”黎元猛拱手道,“請陛下示下。”
“嗯……”蕭鏡的目光一一掃過黎元猛身後的六名軍司馬,“中靶最多的兵士,賜半年俸米,中靶最多的隊伍,賜軍司馬升秩一級。”他的目光稍稍停頓住,“你的部伍中,還有胡人?”
黎元猛轉頭對秦賜喝道:“出列!”
秦賜上前一步,屈膝行禮,“末將秦賜,胡虜出身,蒙恩入營,向陛下、太子請安。”
“姓秦?”蕭鏡不經意地道。
“是,”這迴卻是黎元猛接話,“司徒秦府於他有恩,送他來末將麾下,習武報國;他功績優異,新近剛提了軍司馬。”
“報國?”蕭鏡又看向秦賜,好像這迴一定要他自己說話。
秦賜低下頭,“是,末將荷國重恩,矢誌報國……”頓了頓,道,“今日是太子殿下壽誕,末將祝太子殿下,千歲長壽,長生無極!”
蕭鏡一聽,笑了,“這胡人,倒挺聰明……”對著一旁的太子道,“霂兒,他給你祝壽呢!”
皇太子蕭霂原本隻是眼巴巴地盯著溫皇後手中的橘子,突然被點了名,愣愣地抬起頭來,聲音清脆脆的:“什麽?”
秦賜看著他。
隻是個六歲的孩子,小小的身子被包裹在褶皺重疊的華服之中,一雙烏黑的眼珠子靈活地轉了轉,忽然看定在秦賜身上:“你為什麽盯著孤瞧?”
秦賜低下頭,再次行禮,“殿下長壽。”
蕭霂笑了,樂嗬嗬地拍手道:“長壽長壽!”又轉頭對侍從道,“快,快拿東西來賞他!”
秦賜仿佛聽見自己幹澀的話音斷裂在空氣裏:“謝殿下恩賞。”
***
秦束與一眾貴戚家眷簇擁著梁太後,坐在不遠處的另一座大帳之下,一邊聽著世家貴女們的嬉笑玩鬧,一邊默默地端詳著黃羅傘下的事態。
溫皇後與蘇貴嬪都是在官家麵前能說得上話的人,但太子的生母小楊貴人,卻隻是坐在下方,一襲流麗的翠衫羅裙,輕輕地搖著紈扇,偶爾望向太子,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當初皇兄臨幸她,也不過是為了她阿姊的情分。”秦束身邊的長公主幽幽嘆了口氣,“但她一個佃戶女兒出身,就算懷了龍種,在那錦繡堆裏,也到底是很寂寞的吧!”她頓了頓,又滿臉是笑地對著梁太後道,“不過我看秦家小娘子,可是真真兒的名門大戶出來的,這還沒嫁人呢,氣度就已不同了!”
秦束隻是微微一笑。梁太後看她一眼,梁氏又連忙給自己的姑姑打著扇,一邊道:“長公主可不要羞煞我家小女子了!”
秦束轉過頭,便見自家母親在太後與長公主之間,笑得純良無害、春風得意。她垂下眼瞼,淡淡地道:“聽聞長公主要娶婦嫁女了,不知誰先誰後,日子定下來沒有?晚輩也好趁著還未出嫁,去給賀個禮。”
長公主麵色微微一變,但聽得梁太後發了話:“溫玘也要娶媳婦了嗎?老身上迴隻聽你說,要將溫玖嫁給秦家……”
長公主連忙打哈哈:“小兒女的事情,也才剛剛說起,不著急,不著急!”
秦束笑了笑。背地裏感受到一把眼刀子,想是來自溫玖的,她也不甚在意。
因為演武要開始了。
這邊是鶯聲燕語,花嫣柳媚,那邊是長風唿嘯,烈日連營。
每部軍司馬領十二人試射十二枝箭,秦賜是第六部軍司馬,排在最末;秦束便托著腮,認認真真地看過了前五個部、六十人的射藝,待秦賜上場之際,她卻站了起來。
很遠很遠的距離,遠到看不見他胸膛上的汗水和衣襟上的塵土。他騎著那匹黑色的瘦馬,身姿挺拔如山嶽,他揚手舉起了弓,身邊的十二名弓箭手便也都同時舉起了弓,鐵箭鏃迎著日光,尖銳地發亮。
還未開射,四周觀戰的高門士女們見此陣勢,已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本朝尚衣冠、重斯文,在他們的眼中,場上這些無名無輩、為了一點小彩頭而竭盡全力的將士們,與圈欄中互搏的野獸實在沒有什麽區別。
秦束轉過身,往裏走去,不再看了。
***
原本柔若無骨地倚在官家膝邊的蘇貴嬪,這時微微地直起了身,凝神看向秦束消失的方向,又迴頭,看向場上那個胡人男子。
蕭鏡一邊鼓掌一邊下場,由內侍和將軍們簇擁著去給獲勝的兵卒們頒賞。
“秦家那個小女子,倒像很怕我們似的。”溫皇後慢條斯理地道。
蘇貴嬪沒有想到溫皇後會同自己說話,過半晌開口,聲音黏膩膩的,透著一股說不清的曖昧,“那胡兒不僅長得俊,身手也這樣好,秦小娘子的眼光不錯嘛。”
溫皇後竟爾清冷地笑了笑,“秦家的女人,哪一個眼光差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