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束笑了,“長公主可是官家的親妹妹,怎麽看也是我家攀你家呀。”
溫玖不說話了。
再過片時,堂上來人,道是長公主要迴駕了。
秦束將溫玖送迴去,與長公主又是一番客套,終於將那母子三人送上了迴府的馬車。
梁氏一麵笑盈盈地朝那遠去的馬車揮著帕子,一麵對秦束道:“我聽聞你給黎將軍寫了信。”
秦束欠身笑道:“阿母真是消息靈通。”
梁氏笑容不改,“不過是一個官奴,還用上你父侯的麵子,沒的丟秦家的人。”
秦束道:“有了父侯的麵子,誰還能說他隻是個官奴?”
梁氏頓住,迴過頭來盯住了她,“狼崽子是養不熟的,我盼你莫那般掏心掏肺。”
秦束笑得柔軟如春風,“阿母真高看我了,我哪裏還有心和肺呢?”
梁氏冷淡地哼了一聲。
秦束卻並不肯就此放過,笑容愈加地冷,“說來,您房內養著的那個馮子燕,都能到正堂上來倒茶了,那我養的男人就是封侯拜將,也不稀奇啊。”
梁氏臉色很不好看,但到底還是將牙咬住,大庭廣眾之下,隻是轉身往迴走,“你又懂什麽了?”
***
此日過後,那溫家小娘子倒是經常來秦府上找秦束玩耍了。秦束橫豎也是無聊,夏日悠長,便與溫玖一起,將那西苑的荷花從尚含羞澀的花蕾生生地看到了花瓣蔫軟垂落將謝的模樣。
秦家的下人見了,都道小娘子同溫玖關係親近,是好事,但隻有秦束知道,溫玖並不很愛說話,兩人在西苑中,時常便隻是相對沉默。
溫玖大約不是來看她,而是來看秦家二郎的。然而秦二郎秦羈,也是出了名的浪蕩不羈,加上現在補了著作省的缺,更是有了冠冕堂皇的名頭不迴家。溫玖到秦府來往了兩三個月,竟沒有一次能見上他的麵。
到夏末時,常樂長公主又帶著溫家兄妹兩個正經上門了一次。這一迴,許是湊巧,秦束的姐姐、廣陵王妃秦約也正迴家省親來了。
一家子婦人湊了一席,天氣要變了,菜色也愈發濃重。長公主任溫玖去同秦束坐在一處,自己拉著溫玘的手,同梁氏傾身道:“我有個好消息,剛一聽見,便想著定要說與表妹你知道。”
梁氏瞥了一眼溫玘,笑道:“什麽好事,著您這樣高興?”
長公主眨了眨眼,又退迴去,笑道:“不如讓廣陵王妃來說。”
“哦?”梁氏轉頭看向秦約,“有什麽事情,約兒知道,我倒不知道了?”
秦約生下小王孫已逾半年,如今神色卻仍然透著疲弱,聞言抬首,笑容秀氣溫雅如一叢墨蘭花,“那自然是喜事。阿母您記得我家廣陵王殿下的母家、濟南宣氏族中,曾有個大名鼎鼎的宣崇山宣中正麽?”
“啊,”梁氏想了想,“就是那個事後母至孝,三十年不出仕的宣崇山?倒是有所耳聞,據說他後母過世後,他還守喪三年,才終於出來做了中正官的。”
“就是他。”秦約淡淡笑道,“宣中正是感天動地的大孝子,朝野之中,誰不感佩?他有一個小女,生得玉雪可喜,品性更是賢良,前些日子,同溫小郎君見了一麵……”
坐在下首的秦束略略抬眼望向溫玘,但見後者臉色通紅,眼神也望向了別處。忽而,身邊的溫玖卻發出一聲輕輕的冷笑。
溫玖素來如一隻小兔子般柔柔怯怯,從未有過這樣的表情,倒叫秦束迴看了她一眼。
“哎呀!”梁氏拍手笑道,“我懂啦!這可是親上加親,喜上加喜,大好事啊!”又問秦約,“廣陵王太後可同意了?殿下又如何說?”
“殿下自然高興,溫家德望素著,比他宣家也是門當戶對嘛。”秦約輕笑道。
梁氏聽了這件喜訊,滿心歡喜,還叫僕人特去加幾個菜。長公主這才開始動筷,作陪的幾人也才敢吃東西。
溫玖挨著秦束坐,壓低聲音道:“我前些日子同阿母說了,要先考慮阿兄的事情。”
秦束笑了笑,“長公主早已想得周全,是你多慮了。”
“當”地一聲,是溫玖的筷子戳到了漆盤上。她轉過頭,盯著秦束,那目光幾乎是惡狠狠的,“是你同我說的,少不越長,隻要我阿兄……”
“同廣陵王做姻戚,可也是了不得的,不比你這一樁婚來得差。誰知道長公主為了一雙兒女,苦心孤詣了多久呢。”秦束笑道。
她的笑容密不透風,溫玖盯了她許久,也盯不出一個破綻來。
***
這一晚,阿搖、阿援兩人難得地見到小娘子在迴房時露出了不快的表情。
本來,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秦束也能平平靜靜、和和氣氣的;但阿搖已跟從她快十年了,當見她一個人坐在閨閣後門的門檻上,對著小庭中的一架木香花發呆,便知她今日是有些鬱結了。
阿搖小心翼翼地湊過去,輕聲道:“婢子聽聞,長公主給溫小郎聘了宣家的女兒。”
秦束冷淡淡地道:“是這樣。”
“那個溫家妹妹,成日價往這邊跑,竟也不吭一聲。”阿搖覷著她臉色道,“虧得您特意同二郎君說好,讓他莫撞過來討人家的嫌,說不定還能將這婚事往後拖一拖……”
</br>
溫玖不說話了。
再過片時,堂上來人,道是長公主要迴駕了。
秦束將溫玖送迴去,與長公主又是一番客套,終於將那母子三人送上了迴府的馬車。
梁氏一麵笑盈盈地朝那遠去的馬車揮著帕子,一麵對秦束道:“我聽聞你給黎將軍寫了信。”
秦束欠身笑道:“阿母真是消息靈通。”
梁氏笑容不改,“不過是一個官奴,還用上你父侯的麵子,沒的丟秦家的人。”
秦束道:“有了父侯的麵子,誰還能說他隻是個官奴?”
梁氏頓住,迴過頭來盯住了她,“狼崽子是養不熟的,我盼你莫那般掏心掏肺。”
秦束笑得柔軟如春風,“阿母真高看我了,我哪裏還有心和肺呢?”
梁氏冷淡地哼了一聲。
秦束卻並不肯就此放過,笑容愈加地冷,“說來,您房內養著的那個馮子燕,都能到正堂上來倒茶了,那我養的男人就是封侯拜將,也不稀奇啊。”
梁氏臉色很不好看,但到底還是將牙咬住,大庭廣眾之下,隻是轉身往迴走,“你又懂什麽了?”
***
此日過後,那溫家小娘子倒是經常來秦府上找秦束玩耍了。秦束橫豎也是無聊,夏日悠長,便與溫玖一起,將那西苑的荷花從尚含羞澀的花蕾生生地看到了花瓣蔫軟垂落將謝的模樣。
秦家的下人見了,都道小娘子同溫玖關係親近,是好事,但隻有秦束知道,溫玖並不很愛說話,兩人在西苑中,時常便隻是相對沉默。
溫玖大約不是來看她,而是來看秦家二郎的。然而秦二郎秦羈,也是出了名的浪蕩不羈,加上現在補了著作省的缺,更是有了冠冕堂皇的名頭不迴家。溫玖到秦府來往了兩三個月,竟沒有一次能見上他的麵。
到夏末時,常樂長公主又帶著溫家兄妹兩個正經上門了一次。這一迴,許是湊巧,秦束的姐姐、廣陵王妃秦約也正迴家省親來了。
一家子婦人湊了一席,天氣要變了,菜色也愈發濃重。長公主任溫玖去同秦束坐在一處,自己拉著溫玘的手,同梁氏傾身道:“我有個好消息,剛一聽見,便想著定要說與表妹你知道。”
梁氏瞥了一眼溫玘,笑道:“什麽好事,著您這樣高興?”
長公主眨了眨眼,又退迴去,笑道:“不如讓廣陵王妃來說。”
“哦?”梁氏轉頭看向秦約,“有什麽事情,約兒知道,我倒不知道了?”
秦約生下小王孫已逾半年,如今神色卻仍然透著疲弱,聞言抬首,笑容秀氣溫雅如一叢墨蘭花,“那自然是喜事。阿母您記得我家廣陵王殿下的母家、濟南宣氏族中,曾有個大名鼎鼎的宣崇山宣中正麽?”
“啊,”梁氏想了想,“就是那個事後母至孝,三十年不出仕的宣崇山?倒是有所耳聞,據說他後母過世後,他還守喪三年,才終於出來做了中正官的。”
“就是他。”秦約淡淡笑道,“宣中正是感天動地的大孝子,朝野之中,誰不感佩?他有一個小女,生得玉雪可喜,品性更是賢良,前些日子,同溫小郎君見了一麵……”
坐在下首的秦束略略抬眼望向溫玘,但見後者臉色通紅,眼神也望向了別處。忽而,身邊的溫玖卻發出一聲輕輕的冷笑。
溫玖素來如一隻小兔子般柔柔怯怯,從未有過這樣的表情,倒叫秦束迴看了她一眼。
“哎呀!”梁氏拍手笑道,“我懂啦!這可是親上加親,喜上加喜,大好事啊!”又問秦約,“廣陵王太後可同意了?殿下又如何說?”
“殿下自然高興,溫家德望素著,比他宣家也是門當戶對嘛。”秦約輕笑道。
梁氏聽了這件喜訊,滿心歡喜,還叫僕人特去加幾個菜。長公主這才開始動筷,作陪的幾人也才敢吃東西。
溫玖挨著秦束坐,壓低聲音道:“我前些日子同阿母說了,要先考慮阿兄的事情。”
秦束笑了笑,“長公主早已想得周全,是你多慮了。”
“當”地一聲,是溫玖的筷子戳到了漆盤上。她轉過頭,盯著秦束,那目光幾乎是惡狠狠的,“是你同我說的,少不越長,隻要我阿兄……”
“同廣陵王做姻戚,可也是了不得的,不比你這一樁婚來得差。誰知道長公主為了一雙兒女,苦心孤詣了多久呢。”秦束笑道。
她的笑容密不透風,溫玖盯了她許久,也盯不出一個破綻來。
***
這一晚,阿搖、阿援兩人難得地見到小娘子在迴房時露出了不快的表情。
本來,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秦束也能平平靜靜、和和氣氣的;但阿搖已跟從她快十年了,當見她一個人坐在閨閣後門的門檻上,對著小庭中的一架木香花發呆,便知她今日是有些鬱結了。
阿搖小心翼翼地湊過去,輕聲道:“婢子聽聞,長公主給溫小郎聘了宣家的女兒。”
秦束冷淡淡地道:“是這樣。”
“那個溫家妹妹,成日價往這邊跑,竟也不吭一聲。”阿搖覷著她臉色道,“虧得您特意同二郎君說好,讓他莫撞過來討人家的嫌,說不定還能將這婚事往後拖一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