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掣電槍”的“百步穿楊”驚訝的趙士禎合不攏嘴,可是對於這個結果,施奕文卻隻是不以為意的抿了抿嘴,然後自言自語道。


    “精度還差點了。”


    確實,對於習慣了後世那種“千米遠距離狙殺”的施奕文而言,“掣電槍”的這個精度,根本就提不起他太多的興致。


    盡管對於校槍是外行,可是施奕文仍然用了一天的時間,調校“掣電槍”,從一百米的距離開始調校,然後是200米和300米的遠距離,至於400米以上的距離……他壓根就沒有去想,用這支線膛槍,打中300米以外的目標,往往也是靠運氣,所以調校完成後,它的表尺隻有1、2、3三個刻度。


    不過,總得來說,以時代的眼光來看,“掣電槍”非但精度頗高,而且射速極快,配合預裝的子銃,射速超過六發,以時代的標準來看,簡直可以堪稱完美。盡管達不到後世狙擊槍的標準,但是200米處可以準確的擊中6尺高、2尺寬木靶的精度,也已經夠用了。


    “士禎,嗯,它的口徑太大了點,線膛槍和滑膛槍不同,滑膛槍是依靠增加彈重、裝藥提升威力,而線膛槍可以適當的縮小口徑,通過增加初速來提升威力,再者,它是給家丁用的,防匪防盜的家夥,口徑不需要那麽大,我看口徑12毫米就差不多夠用了。”


    因為廠裏的量具是施奕文從空間中拿來的,所以對米製單位趙士禎並不陌生,。


    12毫米會不會小了點?當然不會,縮小口徑增加初速,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威力,而且可以提高精度。最後,施奕文又叮囑趙士禎提醒他“掣電槍”用錐形子彈。


    “除了用錐形子彈之外,這口徑小了,可能穿透率也會下降,你看,咱們是不是可以設計一種鐵芯子彈……”


    想到後世比較常的鋼芯彈,施奕文隨手畫出了一個圖紙。


    “就是這樣的鐵芯,嗯,鑄造的也行,直徑5毫米左右,然後外麵套上一個鉛套。鋼芯的尖頭外露,鉛套從後麵包裹……”


    在解釋著這種“鐵芯彈”的時候,施奕文想到的子彈是俄羅斯7n21手槍彈那種外露鋼芯的彈頭,隻不過在這裏取消了銅被甲而已。


    “這,這……”


    驚訝的看著施奕文隨手繪製的圖紙,趙士禎驚訝道。


    “這是什麽子彈?”


    “破甲彈!”


    衝著趙士禎微微一笑,施奕文笑說道。


    “如果我估計的不差的話,它應該可以在百米之外擊穿厚甲。”


    施奕文的話音剛落,趙士禎就連忙壓低聲音說道。


    “致遠,依我看,這破甲彈大可不必製造,畢竟,這個“掣電槍”製出來就是為了給你防身的,這匪類盜徒,又有幾個會穿盔戴甲,這樣的“破甲彈”堪稱是軍國利器,萬一流傳了出去,我怕會於我大明不利,畢竟,我大明對韃子,素來是以神兵厚甲為上,這破甲彈,最好還是不要輕易示人的好。”


    聽他這麽提醒,施奕文先是驚訝片刻,然後說道。


    “哦,這是我失算了,不過,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士吉,你覺得就拿“迅雷槍”來說,周圍的韃子,多長時間能造出來?”


    施奕文的反問,讓趙士禎沉吟片刻,


    ““迅雷槍”製造談不上困難,隻是槍管製造費時費工,韃子鐵料有限,自然不會輕易製造燧發槍,而且硝土、硫磺都不是韃子擅長采集的,甚至是草原上所沒有的東西,因此我覺得他們絕不會輕易改用“迅雷槍”的。”


    然後搖頭說道。


    “不在於多長時間,而在於有些神兵,是不能輕易示人的,這破甲彈,依我之見,還是謹慎些好,畢竟,咱們明軍用的厚甲。”


    麵對趙士禎的謹慎,施奕文隻是微微一笑,瞧著自己設計的“破甲彈”笑道。


    “嗯,既然士吉堅持,那就依你吧,不過,可以先造上一些,留著以防萬一吧。”


    其實,對於武器,施奕文並沒有特別的需求,至少現在沒有,頂多也就是需要幾件看家護院的武器罷了。就像“掣電槍”這種與弗郎機類似的燧發後裝線膛槍,盡管以時代的眼光來看,堪稱完美,可是因為造價的原因,也就隻能用作“看家護院”。


    在隨後的幾天中,鐵工廠先後製出了五十支“掣電槍”,其中有十支短槍,這批“劃時代的利器”自然也就成了石台莊莊丁們的武器,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石台莊的莊丁們,就從冷兵器時代跳升到了熱兵器,而且還是劃時代的“後裝槍”,當然,從冷兵器到熱兵器,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幸好後裝銃子裝彈不像前裝槍那麽繁瑣,而且比較容易,所以,莊丁上手倒也很快。


    對於莊丁們的訓練,施奕文並沒有特別關注,畢竟,相比於他,趙士禎更了解如何操作燧發槍,而且他也在戚繼光軍中呆過一段時間,對於如何訓練士兵,當然比他這個外行更了解。畢竟,他隻是曾在高中和大學時受過幾天的軍訓,也就是站站軍姿而已,對於“掣電槍”的訓練使用完全是個外行。自然也就不便插手了。


    不過,在趙士禎忙少著訓練莊裏莊丁時,施奕文倒也沒有閑著,而是在莊子裏的田地中查看著棉花的長勢,得益於從京城周圍的“糞場”買來的肥料,這些從空間裏帶出來的棉花長勢都還算不錯。


    “一畝地差不多能出一百多斤種子,有這幾千畝地育種的話……到明年,棉花種子差不多就夠用了。”


    自主自語之餘,施奕文自然又想到了空間裏其它的種子,比如農牧研究所裏那些放在標本容器裏的種子,有小麥、水稻、玉米、高梁、小米、大豆各種各樣的良種,可謂是應有盡有。隻不過是數量有限罷了,但是如果用來繁育的話,也許隻需要幾年的時間就能夠解決數量的問題。


    “也許,可以考慮把莊子變成良種繁育基地……”


    把莊子變成一個良種繁育基地!


    突然冒出來的念頭,讓施奕文的眼前猛然一亮,他似乎找到了莊子的未來,何止是作物的良種,甚至可以繁育一些良種馬牛羊之類的牲口,畢竟將來這些對老百姓都有用處。


    恰在這時,身後的喊聲卻打斷了他的思緒。


    “致遠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開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迴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