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


    這天上午,剛進工廠院子裏,趙士禎就被眼前看到場景給嚇了一跳。


    他看到了院子幾個奇怪的大水缸,或正或倒扣著立在院子裏,足有一丈多高。


    “致遠,你這是在忙什麽?”


    見施奕文在那裏忙活著,趙士禎不解的問道。


    “製綠礬。”


    正指揮著工匠搭建“缸塔”的施奕文如實的迴答道。


    “製綠礬?製它幹什麽?”


    “印書。”


    “印書能用著它?”


    麵對趙士禎的不解,正忙活著施奕文倒也沒有繼續解釋,而是指揮著工人繼續搭建“缸塔”。


    想“寫”出書,必須要有足夠的轉寫紙,這種紙倒也不複雜,隻是在普通紙上塗上一層明膠、白顏料混合物,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畢竟無論是明膠或者白顏料,都可以買到現成的,隻需要按比例配製成的混合液刷在紙上就行。當畫在紙上的油性字跡壓被向版麵時,通過擦水使塗層溶化,將紙粘在版上防止移位,揭起轉寫紙時使紙與寫圖形顆粒分離。隨後也就石版印刷中最關鍵的步驟——對石版的前腐蝕,畢竟石版印刷就是通過腐蝕製版,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化工原料硝酸。


    硝酸的生產倒也不複雜,通過硫酸加上土硝,加熱處理得到。盡管在京城賣的就有“綠礬”,也就是硫酸,可昂貴的價格和有限的產量讓施奕文不得不考慮自製硫酸,進而製取硝酸。


    盡管圖書館裏有生產硫酸的“鉛室法”資料,但最後施奕文還是選擇了“土法塔式硫酸”,這是五十年代在抗戰時根據地發明的“缸塔法”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七塔式土法製造硫酸”。


    在附近的窯廠定做了一批特製的大缸後,施奕文就指揮著工匠把大缸每兩個為一組,一仰一俯口對口立起來,再用碗口粗的鉛管管,把對接好的大缸連起來,用粘結劑粘牢構成了密閉的空間,就成了由五組大缸組成的蒸餾塔。運用鉛室法製造硫酸的原理,用大缸結成蒸餾塔代替鉛室。


    采用簡易“塔式法”不過隻用了六天的時間,工廠裏的就製出了第一批硫酸,相比於製酸,隻有在指導著工人製造硝酸時,費了一番功夫,雖然這些工人在進廠多少識一些字,但是他們並不懂得如何使用溫度計、比重計,這些都要重頭培訓。


    “大家看,通過比重計來測量它的比重……”


    在製酸棚內,忍受著酸霧的刺激,施奕文在教授工人製酸時,腦海中冒出了另一個念頭,也許應該考慮辦一個技術培訓學校,專門培訓技工。


    看著身邊的工匠,施奕文自然又想到了工廠裏的學徒,他們現在隨著師父們學習,基本上還能湊和著,可是將來呢?


    在施奕文尋思著如何創辦這所學校時,一個年青人遠遠的瞧著他,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他就那麽站在那等著。即便是正在教著工徒,施奕文也注意到了這個人。


    “哲培,那個人是誰?”


    施奕文對徐思遠說道。現在徐思遠是這間工廠的管事,之所以選擇他,既是因為工廠一直沒有合適的主管,另一方麵是施奕文發現徐思遠對這方麵也很有興趣,有時候兒子的興趣必定受父親的影響,徐光啟會對西方水利工程機械等實學產生興趣可能也受到他的影響。


    “是廠裏的孫鐵匠,年紀輕可手藝好。”


    徐思遠抬眼看了下,認出了來人。


    “去看看他是不是有什麽事找我?”


    聽著吩咐徐思遠便走過去問道。


    “孫鐵匠,可是有什麽事找東家?”


    “那、那個徐管事,小的造了個東西想給東家看看。”


    原本正培訓著工人的施奕文一聽,立即來了興致。


    “造了個東西?什麽東西?”


    “迴東家,就,就是個製造螺絲的機,對,機床。”


    生產螺絲的機床!


    施奕文驚詫道。


    “那我可得看看。”


    因為廠子裏有三百多個工人都把家按在工廠附近,所以在工廠旁早就形成了一個小市集,孫鐵匠的家也在廠旁,不過是三間磚土結構的草房,進了屋,就著有些昏暗的光線,施奕文看到屋子裏有一台木製車床,盡管看起來很簡陋,可是車床應該具備簡易要素都具備了。


    “公子這是我做的機床,專門用來生產螺絲,無論是馬車還是火槍,都需要大量的螺線,之前我們生產螺絲,都是手工打製,然後用螺線轉旋出來,費力不說,而且生產的速度很慢,所以我就尋思著,能不能用換個法子。”


    在孫鐵匠解釋著的時候,施奕文仔細觀察著這台車床,這台盡管車床非常原始,它是通過螺絲杆使刀具滑動的用來車螺絲的車床,刀具不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的。看起來似乎與百年後沒有推廣的貝鬆有些類似。


    “東家,你看,想要什麽樣的螺絲,無論是馬車的大螺絲,還是小螺絲,都可以通過調整這個絲杆來製出來……”


    孫鐵匠一邊解釋,一邊示意兒子轉動車床的轉輪,伴隨著金屬切削時刺耳的聲響,用肉眼都能看到鐵釘上的螺紋正在生成,而切削下來的金屬屑也旋成一團螺旋。


    “這,這……”


    驚訝的看著一枚螺絲被車了出來,然後又目瞪口呆的看著調整車床後車出的大螺絲,徐思誠喃喃道。


    “居然能這樣造螺絲?”


    驚訝之餘,他又問道,


    “要是我估計不差的話,這個刀鋼肯定得用上好的鋼料吧,要不然,肯定是不行的。”


    管事的話讓孫鐵匠的臉膛微紅,有些尷尬的說道。


    “就是和刀用的太快,鋼火要選最好的,要不然,製不了一百個,刀就鈍了,想弄好鋼不容易……”


    “這個沒問題,想要好鋼咱們自己煉。”


    盯著那台簡易的車床,施奕文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台車床還有改進的餘地,木架容易變形,可以考慮用鐵架,還有這個刀架……”


    在指出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後,施奕文抬頭看著孫鐵匠。


    “怎麽樣,你覺得這麽改的話,能改成嗎?”


    當然能改成,再進一步改進的話,就是大名鼎鼎的莫茲利機床,它是第一台螺紋切削車床,它帶有絲杆和光杆,采用滑動刀架——莫氏刀架和導軌,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肯,肯定行……”


    在腦子裏想著東家指出的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孫鐵匠驚訝之餘,臉色也微微變了變,倒是他兒子瞧著了,隨口說道。


    “東家,順著你的主意這,這麽改了,我爹還有錢拿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開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迴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