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麽一雙父母,燕琅當然也不會矮,一米七三的身高,再加上靴子的高度,站在朝堂上也不算矮,更不必說她今年才十六歲,以後還有的長呢。
女帝本就是傾城之貌,謝良徽與她生的相似,自然也是世間少有的美人,隻是她生於宮廷,少時便為儲君,絕世美貌之中更添三分凜冽尊貴,華艷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女帝對這繼承人是很滿意的,雖然謝良運與謝良舒年歲漸長,並且顯露出聰慧的秉性,也絲毫沒有動搖她立長女為儲君的心思。
至於原世界線裏邊兒意圖謀奪皇位的謝敏真,暗害謝良運之事敗露之後便被處死,此時墳頭草都有一尺高了。
內侍引著人過來的時候,女帝正在書房裏翻閱奏疏,覺得有些倦了,便抬手去揉了揉額頭,透過窗戶往外看,就見長女身著紅色圓領袍,蹬六合靴,自外拾級而上,當真意氣風發,少年風流。
她看的微笑起來,既有些家中女兒初長成的歡欣,又有些後繼有人的欣慰,待內侍引了人進來,照舊寒暄幾句,這才道:「你今年也十六了,有些事情也該準備著了,禮部尚書跟我提了幾次大婚的事兒,我捉摸著差不多是時候了。」
燕琅在朝堂上站了幾年,經歷過的風雨也不算少,自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臉紅羞澀,淡淡笑了一下,說:「您拿主意便是了。」
若是尋常女子須得將一生係在丈夫身上也就罷了,謹慎些也是應該的,但她們這樣的女人倘若對婚事覺得忐忑不安,那就十分可笑了。
女帝也不覺得這事情有什麽好矯情的,見她並無異議,便頷首道:「人選是早就定下來的,霍潤也的確出挑,你既沒有別的意思,我便令欽天監擇個日子,叫禮部準備大婚事宜了。」
燕琅應了聲:「好。」
女帝思忖幾瞬,又道:「霍潤的名分是早就定下的,必然要做太女夫,其餘人呢,是一併加封,還是以後再安排?」
「以後再說吧,」燕琅顯然早有注意,莞爾一笑,道:「光鸞台尚書就有將近二十個,我哪裏用得了這麽多人?合心意的留下,不合心意的賜婚,與他們一個前程,也不算是辜負這幾年時光了。」
鸞台尚書便是當年選秀入宮的少年郎君,她揀選時便以選官的標準來挑,這幾年各自委派辦事,或者進入六部,或者進入三省,還有的直接被外放到了地方,歷練之後的鸞台尚書們便如同打磨過的珍珠一般更顯光彩,不說人人皆是棟樑之才,但也差不多了。
女帝對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滿意的,聽她這麽說,神情愈加讚賞,頷首而笑,道:「你心裏既然有了章程,那我便不多加過問了。」
侍奉她的嬤嬤見母女倆把話說得差不多了,這才近前迴稟道:「陛下,午膳時候到了。」
女帝便招唿燕琅道:「你也留下一起吃吧。」
留下用了午膳,燕琅便起身告辭,東宮裏邊兒還有好些事要忙,她實在是走不開。
到了傍晚時分,便有太極殿的宮人送了女帝手書前去,展開一看,說的便是欽天監已經算了日子出來,今年的八月初九是個好日子,正適合婚嫁迎親。
正值近侍秘書甄言和侍奉在側,見後不禁失笑:「這未免也太快了些,陛下午後才遣人去欽天監問,天還沒黑就有結果了……」
燕琅卻不覺得奇怪,將那封手書合上,道:「我其實不信天命,陛下也不信這個,當初蔣興謀逆篡位,也是叫人算過的,說是能千秋萬代、永享安泰,可從那時候到現在,這才過去多少年?之所以叫算日子,無非是拿來堵朝臣們的嘴罷了。」
甄言和含笑聽她說完,這才道:「臣糊塗了,還未曾恭喜殿下。」
燕琅聞言目光一斜,從筆架上取了支狼毫筆,又揶揄道:「真心話?」
她作勢要動筆,甄言和便起身去幫她研磨,迫近她身旁時,低聲說了句:「真心話。」
燕琅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搖搖頭,沒再說話。
她這般作態,甄言和也不辯解,捲起衣袖,露出男子白皙結實的手臂,就這麽研墨了一會兒,忽的停下來,說:「殿下九月大婚,那之後再過些時候,是不是便要選側夫了?」
燕琅提筆蘸墨,道:「怎麽說?」
甄言和徐徐道:「從前的舊例不都是這樣嗎?儲君娶妃三個月後便會立側妃,殿下應該也不會例外吧。」
燕琅抬起頭來看他,笑吟吟道:「你想說什麽?」
甄言和也不怵她,神情仍舊是恬靜,一邊研墨,一邊道:「臣想說,殿下是不是應該給臣個名分?鸞台的幾位尚書好歹是選秀進來的,臣卻是殿下額外選進來的,雖然同在您身邊,但總是名不正言不順……」
他是真正的世家公子,雅正端方,向來從容,即便是說到這種事情上,臉上神情也是斂和的。
燕琅眼睫微垂,目光望了過去,他研墨的動作卻沒停,仍舊是穩穩噹噹。
那雙手也好看,手指細長,骨節分明,跟整個人一樣,帶著近乎玉石的質感。
她心裏癢了一下,靠近他幾分,低笑道:「言和,你沒聽人說過嗎?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
「後邊還有一句,」甄言和伸手去扶住她肩,略微用力,將人給推迴去了,他神情恬靜如初,眸子裏卻平添幾分笑意:「——叫偷不如偷不著。」
</br>
女帝本就是傾城之貌,謝良徽與她生的相似,自然也是世間少有的美人,隻是她生於宮廷,少時便為儲君,絕世美貌之中更添三分凜冽尊貴,華艷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女帝對這繼承人是很滿意的,雖然謝良運與謝良舒年歲漸長,並且顯露出聰慧的秉性,也絲毫沒有動搖她立長女為儲君的心思。
至於原世界線裏邊兒意圖謀奪皇位的謝敏真,暗害謝良運之事敗露之後便被處死,此時墳頭草都有一尺高了。
內侍引著人過來的時候,女帝正在書房裏翻閱奏疏,覺得有些倦了,便抬手去揉了揉額頭,透過窗戶往外看,就見長女身著紅色圓領袍,蹬六合靴,自外拾級而上,當真意氣風發,少年風流。
她看的微笑起來,既有些家中女兒初長成的歡欣,又有些後繼有人的欣慰,待內侍引了人進來,照舊寒暄幾句,這才道:「你今年也十六了,有些事情也該準備著了,禮部尚書跟我提了幾次大婚的事兒,我捉摸著差不多是時候了。」
燕琅在朝堂上站了幾年,經歷過的風雨也不算少,自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臉紅羞澀,淡淡笑了一下,說:「您拿主意便是了。」
若是尋常女子須得將一生係在丈夫身上也就罷了,謹慎些也是應該的,但她們這樣的女人倘若對婚事覺得忐忑不安,那就十分可笑了。
女帝也不覺得這事情有什麽好矯情的,見她並無異議,便頷首道:「人選是早就定下來的,霍潤也的確出挑,你既沒有別的意思,我便令欽天監擇個日子,叫禮部準備大婚事宜了。」
燕琅應了聲:「好。」
女帝思忖幾瞬,又道:「霍潤的名分是早就定下的,必然要做太女夫,其餘人呢,是一併加封,還是以後再安排?」
「以後再說吧,」燕琅顯然早有注意,莞爾一笑,道:「光鸞台尚書就有將近二十個,我哪裏用得了這麽多人?合心意的留下,不合心意的賜婚,與他們一個前程,也不算是辜負這幾年時光了。」
鸞台尚書便是當年選秀入宮的少年郎君,她揀選時便以選官的標準來挑,這幾年各自委派辦事,或者進入六部,或者進入三省,還有的直接被外放到了地方,歷練之後的鸞台尚書們便如同打磨過的珍珠一般更顯光彩,不說人人皆是棟樑之才,但也差不多了。
女帝對她看人的眼光是很滿意的,聽她這麽說,神情愈加讚賞,頷首而笑,道:「你心裏既然有了章程,那我便不多加過問了。」
侍奉她的嬤嬤見母女倆把話說得差不多了,這才近前迴稟道:「陛下,午膳時候到了。」
女帝便招唿燕琅道:「你也留下一起吃吧。」
留下用了午膳,燕琅便起身告辭,東宮裏邊兒還有好些事要忙,她實在是走不開。
到了傍晚時分,便有太極殿的宮人送了女帝手書前去,展開一看,說的便是欽天監已經算了日子出來,今年的八月初九是個好日子,正適合婚嫁迎親。
正值近侍秘書甄言和侍奉在側,見後不禁失笑:「這未免也太快了些,陛下午後才遣人去欽天監問,天還沒黑就有結果了……」
燕琅卻不覺得奇怪,將那封手書合上,道:「我其實不信天命,陛下也不信這個,當初蔣興謀逆篡位,也是叫人算過的,說是能千秋萬代、永享安泰,可從那時候到現在,這才過去多少年?之所以叫算日子,無非是拿來堵朝臣們的嘴罷了。」
甄言和含笑聽她說完,這才道:「臣糊塗了,還未曾恭喜殿下。」
燕琅聞言目光一斜,從筆架上取了支狼毫筆,又揶揄道:「真心話?」
她作勢要動筆,甄言和便起身去幫她研磨,迫近她身旁時,低聲說了句:「真心話。」
燕琅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搖搖頭,沒再說話。
她這般作態,甄言和也不辯解,捲起衣袖,露出男子白皙結實的手臂,就這麽研墨了一會兒,忽的停下來,說:「殿下九月大婚,那之後再過些時候,是不是便要選側夫了?」
燕琅提筆蘸墨,道:「怎麽說?」
甄言和徐徐道:「從前的舊例不都是這樣嗎?儲君娶妃三個月後便會立側妃,殿下應該也不會例外吧。」
燕琅抬起頭來看他,笑吟吟道:「你想說什麽?」
甄言和也不怵她,神情仍舊是恬靜,一邊研墨,一邊道:「臣想說,殿下是不是應該給臣個名分?鸞台的幾位尚書好歹是選秀進來的,臣卻是殿下額外選進來的,雖然同在您身邊,但總是名不正言不順……」
他是真正的世家公子,雅正端方,向來從容,即便是說到這種事情上,臉上神情也是斂和的。
燕琅眼睫微垂,目光望了過去,他研墨的動作卻沒停,仍舊是穩穩噹噹。
那雙手也好看,手指細長,骨節分明,跟整個人一樣,帶著近乎玉石的質感。
她心裏癢了一下,靠近他幾分,低笑道:「言和,你沒聽人說過嗎?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
「後邊還有一句,」甄言和伸手去扶住她肩,略微用力,將人給推迴去了,他神情恬靜如初,眸子裏卻平添幾分笑意:「——叫偷不如偷不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