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說的馬暉,也是朝中極力鼓吹議和之人。
董紹聽得皺眉,還想再說,內侍卻已經近前,客氣而不容拒絕的將他往外請,董紹心中頓生失望,長嘆口氣,頹然離去。
……
老管家從外邊迴來,身後還跟著幾十個精壯漢子,燕琅遠遠看見,心下微奇,近前去聽老管家解釋原委,斂衣施禮道:「諸位大義,我再次謝過。」
諸遊俠連忙迴禮,口稱:「不敢。」
已經到了傍晚,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院子裏,照的人心裏頭也跟著亮堂起來。
林氏站起身來,看著滿園府兵遊俠,眼眶不禁發燙,舉杯道:「今日諸君在此,便是沈家的恩人,我與靜秋,以杯中酒謝過諸君盛情!」
眾人起身謝過,舉杯致意之後,仰頭一飲而盡。
菜餚是熱的,烈酒是熱的,人心也是熱的。
燕琅斟了杯酒飲下,心頭不覺得擔憂,反而有些快活,與林氏對視一眼,神情中皆帶了三分笑意。
而馬暉,便是在這時候,帶了皇帝旨意,抵達沈家門前。
「不見。」燕琅聽聞此人乃是議和派的肱骨,便斷然拒絕道:「話不投機半句多,我與他沒什麽好說的。」
僕從應了一聲,快步出去,將這話講與馬暉聽。
馬暉隻聽人講,說沈家人就跟吃了槍藥似的,連皇帝的特使都給懟出去了,原本還以為是那內侍怕擔責任誇大其詞,哪知真到了沈家門口,才知道那內侍其實一點都沒誇張。
他向來鼓吹議和,自然與主站的沈平佑不睦,現下被攔在外邊,臉上便帶了三分冷笑,軟中帶硬道:「勞煩告知郡主,我帶了陛下的旨意來,鎮國公的棺槨即將抵達京師,難道她連這個也不在乎了嗎?」
侍從迴去傳話,林氏當場便冷了臉:「他這是什麽意思,拿老爺的屍身要挾咱們嗎?」
府兵們聽到侍從迴話的內容,麵上皆有怒色,隻是礙於軍規,未曾有人做聲,幾個剽悍遊俠卻擊案道:「欺人太甚!待某家去與他分說!」說完,便提刀起身。
燕琅見狀淡淡一笑,亦起身道:「我與諸位同去。」
說完,又向林氏與其餘人道:「咱們意氣相投,在此共飲方才酣暢淋漓,不必叫旁人來掃了興,諸君盡情歡飲,我稍後便至。」
眾人見她心意已決,又有府兵遊俠隨從,自無不應。
天色已經有些黑了,燕琅提了盞燈,快步往府前去,人到了地方,便見門口處站著個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麵容儒雅,隻是眉宇間隱藏著幾分譏誚,叫人看得心下不喜。
燕琅猜到那人便是馬暉,走上前去,果然見他近前施禮道:「馬暉見過榮安郡主。」
燕琅淡淡點頭,道:「馬大人因何而來?」
馬暉道:「是為天下百姓而來。」
燕琅波瀾不興道:「這從何說起?」
「天下苦於戰事久矣,對外征戰在國庫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妻離子散,而那些愚鈍武夫,竟還在叫囂著開戰,」馬暉侃侃而談道:「大夏現在國庫空虛,民心不穩,實在不宜再開戰禍,不如與柔然議和,休養生息,以圖後效……」
「哇!」係統噁心道:「我去年買了個表,送他吧!」
燕琅反倒淡淡的,向馬暉道:「所以呢?」
馬暉不意她反應這般平淡,眉頭皺起,道:「鎮國公為國捐軀,其忠烈天地可鑑,郡主身為鎮國公之女,言傳身教之下,難道不知為國分憂嗎?!」
「你也知道我父親忠烈,天地可鑑?」燕琅反問道:「既如此,怎麽不見你上表請求陛下徹查昌源城延誤軍機,以至戰敗一案?」
馬暉臉皮為之一抽,惱羞成怒道:「一方是個人得失,一方是家國大事,自是應當大局為重,鎮國公若在,想必也不願因一己私事,而攪擾的朝臣不安!」
燕琅聽得笑了,又道:「馬大人這樣正義凜然,為國為民,那我也給你一個機會。和親柔然、救國救民的美差就送給你家女兒了,可好?不知你家中有幾女?算了,一起送過去吧。」
「這,這如何使得!」馬暉臉色漲紅,結結巴巴道:「柔然使臣求的是郡主,並非我家女兒,更不必說我家幾女蒲柳之姿,難與郡主相提並論……」
燕琅冷笑一聲,先前抑製住的怒火瞬間爆發出來,她掄起巴掌,一下下扇在他臉上:「原來你也知道使不得!原來你也知道心疼女兒!原來你也知道嫁過去沒什麽好下場!」
接連三個巴掌,打的又快又狠,馬暉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便踉蹌著跌倒在地。
燕琅抬起一腳,將他踹下台階,看他跌個四腳朝天,這才走到他近前去,一字字道:「你知道柔然兵是怎麽虐殺邊民,糟踐大夏女人的嗎?你知道這十餘年來,邊境線紋絲未改,是誰在咬牙堅持嗎?!」
馬暉為之所攝,下意識以手撐地,狼狽後退,燕琅走上前去,一腳將他踹的更遠:「要不是那群你看不起的武夫咬著牙堅守邊境,你娘你老婆你那群姬妾,還有你家裏如花似玉的女兒,早叫柔然兵幹的腿都合不上了!」
馬暉向來以端方君子自詡,何曾聽過這等汙穢之語,顧不得身上劇痛,怒斥道:「滿口胡言,不堪入耳!」
「馬大人,你隻是聽呢,就受不了了,卻不知道有多少人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噩夢!求和求和求和,你膝蓋上是不是缺了塊骨頭,不跪著就難受?」
</br>
董紹聽得皺眉,還想再說,內侍卻已經近前,客氣而不容拒絕的將他往外請,董紹心中頓生失望,長嘆口氣,頹然離去。
……
老管家從外邊迴來,身後還跟著幾十個精壯漢子,燕琅遠遠看見,心下微奇,近前去聽老管家解釋原委,斂衣施禮道:「諸位大義,我再次謝過。」
諸遊俠連忙迴禮,口稱:「不敢。」
已經到了傍晚,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院子裏,照的人心裏頭也跟著亮堂起來。
林氏站起身來,看著滿園府兵遊俠,眼眶不禁發燙,舉杯道:「今日諸君在此,便是沈家的恩人,我與靜秋,以杯中酒謝過諸君盛情!」
眾人起身謝過,舉杯致意之後,仰頭一飲而盡。
菜餚是熱的,烈酒是熱的,人心也是熱的。
燕琅斟了杯酒飲下,心頭不覺得擔憂,反而有些快活,與林氏對視一眼,神情中皆帶了三分笑意。
而馬暉,便是在這時候,帶了皇帝旨意,抵達沈家門前。
「不見。」燕琅聽聞此人乃是議和派的肱骨,便斷然拒絕道:「話不投機半句多,我與他沒什麽好說的。」
僕從應了一聲,快步出去,將這話講與馬暉聽。
馬暉隻聽人講,說沈家人就跟吃了槍藥似的,連皇帝的特使都給懟出去了,原本還以為是那內侍怕擔責任誇大其詞,哪知真到了沈家門口,才知道那內侍其實一點都沒誇張。
他向來鼓吹議和,自然與主站的沈平佑不睦,現下被攔在外邊,臉上便帶了三分冷笑,軟中帶硬道:「勞煩告知郡主,我帶了陛下的旨意來,鎮國公的棺槨即將抵達京師,難道她連這個也不在乎了嗎?」
侍從迴去傳話,林氏當場便冷了臉:「他這是什麽意思,拿老爺的屍身要挾咱們嗎?」
府兵們聽到侍從迴話的內容,麵上皆有怒色,隻是礙於軍規,未曾有人做聲,幾個剽悍遊俠卻擊案道:「欺人太甚!待某家去與他分說!」說完,便提刀起身。
燕琅見狀淡淡一笑,亦起身道:「我與諸位同去。」
說完,又向林氏與其餘人道:「咱們意氣相投,在此共飲方才酣暢淋漓,不必叫旁人來掃了興,諸君盡情歡飲,我稍後便至。」
眾人見她心意已決,又有府兵遊俠隨從,自無不應。
天色已經有些黑了,燕琅提了盞燈,快步往府前去,人到了地方,便見門口處站著個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麵容儒雅,隻是眉宇間隱藏著幾分譏誚,叫人看得心下不喜。
燕琅猜到那人便是馬暉,走上前去,果然見他近前施禮道:「馬暉見過榮安郡主。」
燕琅淡淡點頭,道:「馬大人因何而來?」
馬暉道:「是為天下百姓而來。」
燕琅波瀾不興道:「這從何說起?」
「天下苦於戰事久矣,對外征戰在國庫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妻離子散,而那些愚鈍武夫,竟還在叫囂著開戰,」馬暉侃侃而談道:「大夏現在國庫空虛,民心不穩,實在不宜再開戰禍,不如與柔然議和,休養生息,以圖後效……」
「哇!」係統噁心道:「我去年買了個表,送他吧!」
燕琅反倒淡淡的,向馬暉道:「所以呢?」
馬暉不意她反應這般平淡,眉頭皺起,道:「鎮國公為國捐軀,其忠烈天地可鑑,郡主身為鎮國公之女,言傳身教之下,難道不知為國分憂嗎?!」
「你也知道我父親忠烈,天地可鑑?」燕琅反問道:「既如此,怎麽不見你上表請求陛下徹查昌源城延誤軍機,以至戰敗一案?」
馬暉臉皮為之一抽,惱羞成怒道:「一方是個人得失,一方是家國大事,自是應當大局為重,鎮國公若在,想必也不願因一己私事,而攪擾的朝臣不安!」
燕琅聽得笑了,又道:「馬大人這樣正義凜然,為國為民,那我也給你一個機會。和親柔然、救國救民的美差就送給你家女兒了,可好?不知你家中有幾女?算了,一起送過去吧。」
「這,這如何使得!」馬暉臉色漲紅,結結巴巴道:「柔然使臣求的是郡主,並非我家女兒,更不必說我家幾女蒲柳之姿,難與郡主相提並論……」
燕琅冷笑一聲,先前抑製住的怒火瞬間爆發出來,她掄起巴掌,一下下扇在他臉上:「原來你也知道使不得!原來你也知道心疼女兒!原來你也知道嫁過去沒什麽好下場!」
接連三個巴掌,打的又快又狠,馬暉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便踉蹌著跌倒在地。
燕琅抬起一腳,將他踹下台階,看他跌個四腳朝天,這才走到他近前去,一字字道:「你知道柔然兵是怎麽虐殺邊民,糟踐大夏女人的嗎?你知道這十餘年來,邊境線紋絲未改,是誰在咬牙堅持嗎?!」
馬暉為之所攝,下意識以手撐地,狼狽後退,燕琅走上前去,一腳將他踹的更遠:「要不是那群你看不起的武夫咬著牙堅守邊境,你娘你老婆你那群姬妾,還有你家裏如花似玉的女兒,早叫柔然兵幹的腿都合不上了!」
馬暉向來以端方君子自詡,何曾聽過這等汙穢之語,顧不得身上劇痛,怒斥道:「滿口胡言,不堪入耳!」
「馬大人,你隻是聽呢,就受不了了,卻不知道有多少人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噩夢!求和求和求和,你膝蓋上是不是缺了塊骨頭,不跪著就難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