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穿成孫權寵妾(三國) 作者:嫵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先秦時,手鏡這般的物什是用來殉葬的,到了漢朝後,便成了貴族隨身攜著的小物,便於婦人隨時整飭儀容。
也有男子會隨身帶著手鏡,鏡背多刻以十二辰。
但阿郢拿的,卻是把女式的鏡子。
狗男人的麵色是愈發難看,步遙為了緩解屋內的尷尬氣氛,單手接過阿郢遞與她的手鏡後,便將大虎放了下來,也讓大虎去抓抓周,看看她能抓些什麽來。
孫權的心思卻全然都放不再女兒的身上,而是都放在了自己兒子的身上。
大虎卻出人意料的,抓了把鑲寶的匕首。
女兒都要比兒子爭氣!
孫權心中這麽想著,走到了大虎的身側,讚賞道:“大虎果然是孤的女兒,比你弟弟要強。”
說著,還用雙眸橫了地上揮舞著兩隻小胳膊的阿郢一眼。
阿郢卻未因父親的嚴厲而懼怕,反倒是咯咯直笑,任人怎麽看都厭惡不起來,就連張昭看到阿郢如此,滿是褶皺的麵容都笑了笑。
步遙看著大虎抓到了匕首,心中竟也被狗男人同化得迷信了起來。
女孩子在周歲禮上,若是抓匕首……
步遙再一聯想到原劇中,孫魯班將東吳的朝局攪亂一團,心中沒由得又生了些許的恐懼。
阿郢無論如何,她都不怎麽放在心上,隻當是孩童天真。
但是大虎,從她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步遙便時刻注意著,生怕稍一不慎,這孩子的思想就會往極端了走。
孫權看見步遙神情有異,不解道:“怎麽了?”
步遙沖他搖了搖首,沒有言語。
她走到女兒身側,將那把匕首從她的小手中奪了過來。大虎的小手力氣倒是不小,握那把匕首握的緊緊的。
步遙摸了摸大虎柔軟的胎髮,看著她那張柔嫩微圓的臉頰,心中的恐懼消減了些許。
無論如何,隻要她活一天,就絕不會讓自己的女兒變成那般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抓周野史上說創始人是孫權,反正就是魏晉時,江南一帶流行的民俗“試兒”。
第96章 永不納妾(二合一)
暮春之後,柳枝剛剛抽芽。
梅雨將過,正是富春一年中最好的時令。
狗男人便迫不及待地要教阿郢習字,態度是自不必說,既嚴肅又蠻橫,半分笑模樣都沒有,頗有些拔苗助長的感覺。
阿郢的小身子坐還都坐不直,就要整日地拿著工匠為孩童特製的毛筆,一筆一劃地從最簡單地幾個字練起。
步遙心疼阿郢,想勸孫權幾句,他兒子還是個寶寶,不能這麽對待他!
狗男人的態度自然是惡劣的,能叭叭出一大堆的理由,說什麽也不肯疏於對阿郢的管教。
好在阿郢這孩子是個脾氣頂好的,他爹脾氣越壞,這孩子就越佛係,小臉上竟沒有半分不耐。
無論何時那張有些妖冶的小臉蛋上,都如清風拂麵,總是一臉的輕鬆。
因而,狗男人心中雖愈發憋悶,但心中卻也清楚,他長子孫郢的定力還算強,情緒不會輕易外露,倒還算有些做人主的天資。
步遙附和著孫權的言語,尷尬地陪著假笑。
隻有她這個做娘的最清楚,阿郢不是情緒不外露,而是真的對絕大多數的事情都不怎麽在意,也就是沒心沒肺。
無論他身處的境遇有多麽的糟糕,他的親爹有多麽的狗嗶,阿郢都能保持天天開心的狀態,俗稱:沙雕兒童歡樂多。
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能激起他的興趣,很容易就能在其中尋找到歡樂。
不過阿郢唯一在意的,就是他的那張臉。
阿郢不愧是她的親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她還要更自戀。
周歲禮上抓周抓到的手鏡,阿郢便隨身帶在了身邊,自打今年伊始,步遙便發現,阿郢養成了個習慣。
一天是十二辰,每半辰,阿郢就要從懷中掏處那把鏡子,對著鏡麵照一照,理一理自己沖天的總角,細細地看看自己的眉眼。
那自我欣賞的神態,簡直和她對著鏡子欣賞自己時,一毛一樣。
而且照鏡子的次數還在不斷地增加。
步遙看到後心中一慌,生怕被孫權看見後,阿郢要受一頓責罰。
好在孫權卻沒教阿郢多少時日,春日剛過,孫權就沒落下幾個清閑的日子。
近年來柴桑的兵士練兵講武,休養生息後,除卻匪首賽甫,孫權又平定了吳郡和廬江等地的山越惡匪,又收編了不少精壯的兵士。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步遙產子這一年,江東冬季下了幾場瑞雪,都言瑞雪兆豐年,所以這一年秋收時,孫權又積了不少的軍糧。
有了上次洪水淹穀的教訓,他便派人加強了對穀倉的看管。
府中的眾下人們,乃至是府外富春的普通百姓又開始封建迷信了。
因為大虎和阿郢出生的日子正好下雪,而步遙險而因生產喪命又活過來這事也不知被哪個碎嘴的下人傳到了府外。
被某幾個喜好八卦的人添油加醋這麽一傳,步遙在百姓的心中,就變成了會給江東帶來祥瑞的轉世神女,她的一對龍鳳胎也被傳得個神乎其神,都成了旁人口中的仙童仙女。
真成了仙女的感覺並不好受。
步遙隻想低調地做個將軍府主母,好在風聲很快便又過去,一切復歸平靜。
</br>
也有男子會隨身帶著手鏡,鏡背多刻以十二辰。
但阿郢拿的,卻是把女式的鏡子。
狗男人的麵色是愈發難看,步遙為了緩解屋內的尷尬氣氛,單手接過阿郢遞與她的手鏡後,便將大虎放了下來,也讓大虎去抓抓周,看看她能抓些什麽來。
孫權的心思卻全然都放不再女兒的身上,而是都放在了自己兒子的身上。
大虎卻出人意料的,抓了把鑲寶的匕首。
女兒都要比兒子爭氣!
孫權心中這麽想著,走到了大虎的身側,讚賞道:“大虎果然是孤的女兒,比你弟弟要強。”
說著,還用雙眸橫了地上揮舞著兩隻小胳膊的阿郢一眼。
阿郢卻未因父親的嚴厲而懼怕,反倒是咯咯直笑,任人怎麽看都厭惡不起來,就連張昭看到阿郢如此,滿是褶皺的麵容都笑了笑。
步遙看著大虎抓到了匕首,心中竟也被狗男人同化得迷信了起來。
女孩子在周歲禮上,若是抓匕首……
步遙再一聯想到原劇中,孫魯班將東吳的朝局攪亂一團,心中沒由得又生了些許的恐懼。
阿郢無論如何,她都不怎麽放在心上,隻當是孩童天真。
但是大虎,從她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步遙便時刻注意著,生怕稍一不慎,這孩子的思想就會往極端了走。
孫權看見步遙神情有異,不解道:“怎麽了?”
步遙沖他搖了搖首,沒有言語。
她走到女兒身側,將那把匕首從她的小手中奪了過來。大虎的小手力氣倒是不小,握那把匕首握的緊緊的。
步遙摸了摸大虎柔軟的胎髮,看著她那張柔嫩微圓的臉頰,心中的恐懼消減了些許。
無論如何,隻要她活一天,就絕不會讓自己的女兒變成那般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抓周野史上說創始人是孫權,反正就是魏晉時,江南一帶流行的民俗“試兒”。
第96章 永不納妾(二合一)
暮春之後,柳枝剛剛抽芽。
梅雨將過,正是富春一年中最好的時令。
狗男人便迫不及待地要教阿郢習字,態度是自不必說,既嚴肅又蠻橫,半分笑模樣都沒有,頗有些拔苗助長的感覺。
阿郢的小身子坐還都坐不直,就要整日地拿著工匠為孩童特製的毛筆,一筆一劃地從最簡單地幾個字練起。
步遙心疼阿郢,想勸孫權幾句,他兒子還是個寶寶,不能這麽對待他!
狗男人的態度自然是惡劣的,能叭叭出一大堆的理由,說什麽也不肯疏於對阿郢的管教。
好在阿郢這孩子是個脾氣頂好的,他爹脾氣越壞,這孩子就越佛係,小臉上竟沒有半分不耐。
無論何時那張有些妖冶的小臉蛋上,都如清風拂麵,總是一臉的輕鬆。
因而,狗男人心中雖愈發憋悶,但心中卻也清楚,他長子孫郢的定力還算強,情緒不會輕易外露,倒還算有些做人主的天資。
步遙附和著孫權的言語,尷尬地陪著假笑。
隻有她這個做娘的最清楚,阿郢不是情緒不外露,而是真的對絕大多數的事情都不怎麽在意,也就是沒心沒肺。
無論他身處的境遇有多麽的糟糕,他的親爹有多麽的狗嗶,阿郢都能保持天天開心的狀態,俗稱:沙雕兒童歡樂多。
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就能激起他的興趣,很容易就能在其中尋找到歡樂。
不過阿郢唯一在意的,就是他的那張臉。
阿郢不愧是她的親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她還要更自戀。
周歲禮上抓周抓到的手鏡,阿郢便隨身帶在了身邊,自打今年伊始,步遙便發現,阿郢養成了個習慣。
一天是十二辰,每半辰,阿郢就要從懷中掏處那把鏡子,對著鏡麵照一照,理一理自己沖天的總角,細細地看看自己的眉眼。
那自我欣賞的神態,簡直和她對著鏡子欣賞自己時,一毛一樣。
而且照鏡子的次數還在不斷地增加。
步遙看到後心中一慌,生怕被孫權看見後,阿郢要受一頓責罰。
好在孫權卻沒教阿郢多少時日,春日剛過,孫權就沒落下幾個清閑的日子。
近年來柴桑的兵士練兵講武,休養生息後,除卻匪首賽甫,孫權又平定了吳郡和廬江等地的山越惡匪,又收編了不少精壯的兵士。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步遙產子這一年,江東冬季下了幾場瑞雪,都言瑞雪兆豐年,所以這一年秋收時,孫權又積了不少的軍糧。
有了上次洪水淹穀的教訓,他便派人加強了對穀倉的看管。
府中的眾下人們,乃至是府外富春的普通百姓又開始封建迷信了。
因為大虎和阿郢出生的日子正好下雪,而步遙險而因生產喪命又活過來這事也不知被哪個碎嘴的下人傳到了府外。
被某幾個喜好八卦的人添油加醋這麽一傳,步遙在百姓的心中,就變成了會給江東帶來祥瑞的轉世神女,她的一對龍鳳胎也被傳得個神乎其神,都成了旁人口中的仙童仙女。
真成了仙女的感覺並不好受。
步遙隻想低調地做個將軍府主母,好在風聲很快便又過去,一切復歸平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