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倒要看看,他們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陽震思量一番,沉聲下令,大軍浩浩蕩蕩直奔裕峽穀。
汴都城外南十裏,見龍坡至皇城的必經之地,裕峽穀。兩側高山環伺,穀內黃沙怪石,大霧繚繞,人在其間,隻可窺見十步之景。
平日此地寂靜異常,今日遠在幾裏之外,便聽得陣陣馬蹄聲在穀內沉沉迴響,不絕於耳,遠遠聽去,一時間竟分不清穀內究竟有多少人馬!越接近穀口,那聲音越是響亮驚人,震動人心。而穀口迷霧濃重,黃沙漫天,人影憧憧,難辨虛實。
陽晉看了半晌,目露疑光地道:「父王,這其中恐怕有詐。連日來,城中三萬人馬一直守城不出,城門也一直未開。今日何以這裏會有大軍行跡?難道……真是忽爾都迴來了?」
陽震麵容沉冷,沒有說話,隻是微一抬手,身後龐大的軍隊立時鴉雀無聲。
穀中濃霧瀰漫,蘇漓凝神細聽著穀外動向。依照東方澤的計劃,聖女教四千教眾,調出三千,五百人分為一隊,騎馬在穀內來迴奔跑,這山穀地形奇特,響亮的聲音,迴聲重重,再輔以眾人傾注內力的駕馬聲,造出超越十萬人的巨大聲勢。
隻是這疑兵之計全仗有大霧之天,隻能拖延一時。陽震生性多疑,心思細密,若他不輕易離去,待午後大霧散盡,這虛張聲勢便再也瞞不過他。
蘇漓沉默不語,江元低聲道:「門主不必擔心,晟皇有言在先,一旦形勢有變,咱們隻管撤退,他自有對策。」
蘇漓嘆息:「我明白。」東方澤調去擅長機關暗器的新流舵舵主傅天刃及舵中五百人,想來定是另有安排。
穀外,陽震大軍似乎一直停在遠處,依然在觀望,沒有離去之意。
蘇漓手中令旗一揮,六隊騎兵同時喊殺,千匹駿馬揚蹄嘶鳴,聲勢極為驚人!那聲音迴蕩許久,之後山穀內恢復寂靜,再聽不到半點聲息。
山穀外,先派的探子迴返來報:「稟王爺,那穀中霧氣極大,人影紛雜,實在難以辨清,不過可以斷定,對方的旗幟是黑色!」
眾人皆是一驚,誰人不知軍中旗幟黑色正是汴國第一將專屬?
陽震皺緊了眉,他身後一名武將忍不住上前道:「王爺,這應該是忽爾都!他統帥之下騎兵居多,每次練兵,馬蹄聲均響徹數裏之外。」
陽晉卻疑道:「如果真是忽爾都,以他的脾氣,明知我們在此,為何會隱而不出,這其中定有問題!」
陽震眸光森冷,冷哼一聲道:「他在霧中,也無法看清穀外的情形。」
「父王,忽爾都從不打沒把握的仗,如果真是他,我們切不可貿進!」陽晉的臉色也凝重起來。
陽震臉色一沉,定定望著迷濛的穀口,此刻山風吹過,濃白的霧氣不斷翻湧,情勢愈加難辨。他心一冷,揮手道:「撤退!」
穀外隱約傳來馬蹄聲響,蘇漓凝神細聽,對方已有撤退之意。她微微鬆了口氣!
偏在此時,陰霾的天空忽然雲開霧散,透出一絲明亮的光來。
天要晴了!
陽震立即勒住韁繩,迎著那道明亮的光線,銳眸微咪,唇邊倏然扯出一絲冷笑。
日頭已出,再大的霧也有散盡之時,他隻需安靜等待,用不了多久,這穀中玄機便能一目了然!
蘇漓的心頓時沉了下去,人算果然不如天算,今日想就此矇混過關,顯然已無可能!
她深吸口氣,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輕易放棄。當即發令,命騎兵再度奔跑起來,飛揚的塵沙頓時肆意瀰漫,混著未散的薄霧,堪堪掩蓋住穀中的真實情況。
眼看午時將近,光線越來越強,霧氣散去了大半,穀內的情形若隱若現。
「父王,霧氣已散,我們還等什麽?」陽晉望著穀口,躍躍欲試。
陽震還未答話,忽聽空中嗖嗖數響,眾人抬眼一望,隻見穀口兩側的山峰有鋪天蓋地的利箭激射而來,迅猛無匹,不知用得何種弩箭,竟然遠遠超出正常射程範圍。
陽震麵色一變,迅速指揮騎兵後退,步兵舉盾上前擋箭。
穀中第一輪攻勢過後,陽光越發明亮,穀口霧氣漸漸稀薄,遠遠望去,隱約能看到並不寬闊的穀口,密密麻麻的騎兵在穀口靜候,反而後方蹄聲不斷。
陽震抬頭一望,隻見幾架巨大的弓弩懸在山頂巨石之上,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原來根本不是什麽埋伏,而是利用機關造勢!他頓時陰冷一笑,忽爾都驍勇善戰,並不善謀,手下也無人擅長機關或奇門遁甲之術,否則當初絕不會中袁向之計,被困於瘴氣山林!
這穀中之人,一定不是忽爾都!他不再遲疑,果斷地叫道,「前鋒聽令,即刻率銳鋒營五千人馬衝進穀內!」
前鋒飛快領命而去。
看著急速奔來的人馬,蘇漓心頭遂沉,立即叫道:「所有人撤退!」
幾千人有條不紊地向山穀後段撤退。蘇漓端坐馬上,驀地飛身而起,運起內力猛地擊出一掌,沉厚的內力落在一側山坡,立即激起塵煙無數,成功阻礙對方軍隊的視線。
大軍卻並未因此停留,馬蹄疾奔,依然撲壓而來!
蘇漓暗自心驚,陽震帶兵果然不凡,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嚇不倒他們!正欲再運功擊掌,身後忽然奔來一騎快馬,她未及迴頭,已被他攔腰抱上馬背。
「走!」熟悉的磁性嗓音滑過耳際,他的唿吸拂過耳畔,氣息稍有不穩。
東方澤發出一聲清嘯,震徹山穀。
山頂的機關再度發射出狠疾的箭雨,篤篤嵌入地麵,戰馬受驚,原地連連打轉,不肯前進。
東方澤帶著她一路疾奔,來到一處地勢較高的山坡上。馬兒緩緩地停了下來,蘇漓忍不住迴頭去看他,俊美的臉上掩不住疲憊之色,昨夜到今晨,他親自帶人在此布陣,不辭辛苦,親力親為,他這樣幫助陽驍,究竟是為了什麽?心裏似乎隱約有一個答案。但她卻不敢深想,也不願深想。
</br>
汴都城外南十裏,見龍坡至皇城的必經之地,裕峽穀。兩側高山環伺,穀內黃沙怪石,大霧繚繞,人在其間,隻可窺見十步之景。
平日此地寂靜異常,今日遠在幾裏之外,便聽得陣陣馬蹄聲在穀內沉沉迴響,不絕於耳,遠遠聽去,一時間竟分不清穀內究竟有多少人馬!越接近穀口,那聲音越是響亮驚人,震動人心。而穀口迷霧濃重,黃沙漫天,人影憧憧,難辨虛實。
陽晉看了半晌,目露疑光地道:「父王,這其中恐怕有詐。連日來,城中三萬人馬一直守城不出,城門也一直未開。今日何以這裏會有大軍行跡?難道……真是忽爾都迴來了?」
陽震麵容沉冷,沒有說話,隻是微一抬手,身後龐大的軍隊立時鴉雀無聲。
穀中濃霧瀰漫,蘇漓凝神細聽著穀外動向。依照東方澤的計劃,聖女教四千教眾,調出三千,五百人分為一隊,騎馬在穀內來迴奔跑,這山穀地形奇特,響亮的聲音,迴聲重重,再輔以眾人傾注內力的駕馬聲,造出超越十萬人的巨大聲勢。
隻是這疑兵之計全仗有大霧之天,隻能拖延一時。陽震生性多疑,心思細密,若他不輕易離去,待午後大霧散盡,這虛張聲勢便再也瞞不過他。
蘇漓沉默不語,江元低聲道:「門主不必擔心,晟皇有言在先,一旦形勢有變,咱們隻管撤退,他自有對策。」
蘇漓嘆息:「我明白。」東方澤調去擅長機關暗器的新流舵舵主傅天刃及舵中五百人,想來定是另有安排。
穀外,陽震大軍似乎一直停在遠處,依然在觀望,沒有離去之意。
蘇漓手中令旗一揮,六隊騎兵同時喊殺,千匹駿馬揚蹄嘶鳴,聲勢極為驚人!那聲音迴蕩許久,之後山穀內恢復寂靜,再聽不到半點聲息。
山穀外,先派的探子迴返來報:「稟王爺,那穀中霧氣極大,人影紛雜,實在難以辨清,不過可以斷定,對方的旗幟是黑色!」
眾人皆是一驚,誰人不知軍中旗幟黑色正是汴國第一將專屬?
陽震皺緊了眉,他身後一名武將忍不住上前道:「王爺,這應該是忽爾都!他統帥之下騎兵居多,每次練兵,馬蹄聲均響徹數裏之外。」
陽晉卻疑道:「如果真是忽爾都,以他的脾氣,明知我們在此,為何會隱而不出,這其中定有問題!」
陽震眸光森冷,冷哼一聲道:「他在霧中,也無法看清穀外的情形。」
「父王,忽爾都從不打沒把握的仗,如果真是他,我們切不可貿進!」陽晉的臉色也凝重起來。
陽震臉色一沉,定定望著迷濛的穀口,此刻山風吹過,濃白的霧氣不斷翻湧,情勢愈加難辨。他心一冷,揮手道:「撤退!」
穀外隱約傳來馬蹄聲響,蘇漓凝神細聽,對方已有撤退之意。她微微鬆了口氣!
偏在此時,陰霾的天空忽然雲開霧散,透出一絲明亮的光來。
天要晴了!
陽震立即勒住韁繩,迎著那道明亮的光線,銳眸微咪,唇邊倏然扯出一絲冷笑。
日頭已出,再大的霧也有散盡之時,他隻需安靜等待,用不了多久,這穀中玄機便能一目了然!
蘇漓的心頓時沉了下去,人算果然不如天算,今日想就此矇混過關,顯然已無可能!
她深吸口氣,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輕易放棄。當即發令,命騎兵再度奔跑起來,飛揚的塵沙頓時肆意瀰漫,混著未散的薄霧,堪堪掩蓋住穀中的真實情況。
眼看午時將近,光線越來越強,霧氣散去了大半,穀內的情形若隱若現。
「父王,霧氣已散,我們還等什麽?」陽晉望著穀口,躍躍欲試。
陽震還未答話,忽聽空中嗖嗖數響,眾人抬眼一望,隻見穀口兩側的山峰有鋪天蓋地的利箭激射而來,迅猛無匹,不知用得何種弩箭,竟然遠遠超出正常射程範圍。
陽震麵色一變,迅速指揮騎兵後退,步兵舉盾上前擋箭。
穀中第一輪攻勢過後,陽光越發明亮,穀口霧氣漸漸稀薄,遠遠望去,隱約能看到並不寬闊的穀口,密密麻麻的騎兵在穀口靜候,反而後方蹄聲不斷。
陽震抬頭一望,隻見幾架巨大的弓弩懸在山頂巨石之上,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原來根本不是什麽埋伏,而是利用機關造勢!他頓時陰冷一笑,忽爾都驍勇善戰,並不善謀,手下也無人擅長機關或奇門遁甲之術,否則當初絕不會中袁向之計,被困於瘴氣山林!
這穀中之人,一定不是忽爾都!他不再遲疑,果斷地叫道,「前鋒聽令,即刻率銳鋒營五千人馬衝進穀內!」
前鋒飛快領命而去。
看著急速奔來的人馬,蘇漓心頭遂沉,立即叫道:「所有人撤退!」
幾千人有條不紊地向山穀後段撤退。蘇漓端坐馬上,驀地飛身而起,運起內力猛地擊出一掌,沉厚的內力落在一側山坡,立即激起塵煙無數,成功阻礙對方軍隊的視線。
大軍卻並未因此停留,馬蹄疾奔,依然撲壓而來!
蘇漓暗自心驚,陽震帶兵果然不凡,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嚇不倒他們!正欲再運功擊掌,身後忽然奔來一騎快馬,她未及迴頭,已被他攔腰抱上馬背。
「走!」熟悉的磁性嗓音滑過耳際,他的唿吸拂過耳畔,氣息稍有不穩。
東方澤發出一聲清嘯,震徹山穀。
山頂的機關再度發射出狠疾的箭雨,篤篤嵌入地麵,戰馬受驚,原地連連打轉,不肯前進。
東方澤帶著她一路疾奔,來到一處地勢較高的山坡上。馬兒緩緩地停了下來,蘇漓忍不住迴頭去看他,俊美的臉上掩不住疲憊之色,昨夜到今晨,他親自帶人在此布陣,不辭辛苦,親力親為,他這樣幫助陽驍,究竟是為了什麽?心裏似乎隱約有一個答案。但她卻不敢深想,也不願深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