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看看攝政王……王爺可願隨行?」蘇漓迴頭望他,眸光望進他幽深的眸子。
「好。」
自明玉郡主大婚墜湖身亡之後,攝政王府便接二連三的出事,直至金殿之上,玉側妃當眾謝罪自刎,轟動京城,王府在朝中的威勢一路下滑。
蘇漓與東方澤剛一進大門,就已經感覺到,昔日風光無限的攝政王府,繁華不再,處處透著凋零淒涼的氣息,一如這蕭瑟的秋,令人心生寒意。
偌大的庭院,死寂沉沉,靜得仿佛沒有人煙。
劉管家一路小心地招唿著兩人前往大廳,隨即又去請黎奉先。有下人飛快地奉上茶來,似是生怕怠慢了客人。
如今朝野皆知,因為玉玲瓏暗害明玉郡主一事,導致靜安王東方濯與黎奉先之間生了嫌隙。先前朝中一些支持黎奉先一派的大臣們,似乎也隱隱覺察到一些變化,不再頻繁過府。
站在前廳裏,蘇漓心裏複雜難言,有著說不出的滋味,想到昔日這王府裏,從來都是迎來送往,賓客不絕,而眼下,眼下隻有自己與東方澤。
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不過都是些趨炎附勢,見風轉舵的小人。
沒過多時,黎奉先緩緩走進大廳,蘇漓簡直快要認不出那人就是昔日馳騁沙場,威風凜凜的攝政王!不過短短數日,黎奉先看上去又憔悴了許多,兩鬢斑白,雙眼暗淡無光,卻仍硬挺著脊背,竭力維持著精神。
蘇漓喉嚨頓時哽住,那些在心底徘徊了許久安慰的話語,竟然是一個字也說不出口。
黎奉先見到兩人,禁不住嘆了口氣。想不到第一個來看自己的,竟然是一直以來的政敵對頭。而那些該來探望的人,卻一個也沒見到,想來還真有幾分可笑。
東方澤笑道:「本王聽聞攝政王身體欠安,如今可好些了?」
黎奉先長嘆一聲,拱手苦笑道:「鎮寧王有心,老夫已經好多了。」他眼光一轉,見到一旁的蘇漓,那張與黎蘇一模一樣的臉,不禁心頭又是一痛。
「當日大殿之上,老夫如有不到之處,還請明曦郡主多多見諒。」黎奉先對著蘇漓,拱手施禮。
蘇漓頓時一驚,連忙上前扶住,急聲道:「王爺這是要做什麽,蘇漓受不起。」無論從官階地位,年齡身份,黎奉先都不該行此大禮。
黎奉先眼光一黯,啞聲說道:「若不是有明曦郡主費心盡力,蘇蘇的事……隻怕永遠也不能洗清!惜今也必定會死不瞑目!九泉之下,本王又有何等臉麵去見她?」
聽到他提到容惜今,蘇漓心頭難以遏製陣陣絞痛,沒想到父王對母妃情深刻骨,一番陰錯陽差,如今已是天人永隔。
母妃得夫如此,此生當是無憾!
半晌,她穩住了激盪的情緒,輕言勸慰道:「王爺待王妃與郡主一片真情,她母女二人泉下有知,也不會對您有什麽怨言。眼下您還是多多保重身體,才是要緊。」
黎奉先黯然,沉默半晌,嘆息著點了點頭。
東方澤道:「郡主所言極是,攝政王是國之棟樑,唯有身體康健,才能繼續輔佐父皇,一展抱負。」
此話一出,黎奉先麵色微沉,不禁冷笑一聲,嘆氣道:「老夫年事已高,如今又拖著一副病軀,隻怕在陛下心裏,已經比不上那些後起之秀,更得聖意。」
蘇漓心中一沉,父王這話,分明透著不滿的情緒,難道他……已經預感到朝中局勢即將變化?昔年父王曾與當今聖上征戰天下,功勳卓著。若論朝中百官威望誰人最高,唯有攝政王黎奉先。她也早就預料到,因為黎蘇被玉玲瓏暗害一事,導致皇家顏麵盡毀,皇帝明裏固然不會有什麽舉動,但是父王在朝中的勢力,勢必會有牽連。所以在呈上翻案證據前一夜晚,她才會左右為難,難以決斷。
雖然表麵風平浪靜,暗裏已是波濤暗湧,蘇漓直覺告訴自己,皇帝必定已有籌劃。
有個人影在腦海中一閃而逝,戰無極!那天搬家在城門遇見奉命返京的驃騎大將軍。當時她便覺得有點奇怪,晟國近年並無戰事,戰無極又常年駐守邊關,若朝中無重大事宜,絕不會輕易迴到京都。難道……這就是皇帝下一步行動的預兆。
她正自顧想著,隻聽東方澤開口道:「攝政王此言差矣,王爺昔年隨父皇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能力卓絕,若論行軍打仗,兵家謀略,放眼望去,朝中又有誰,可與王爺相提並論?」
黎奉先微微一怔,暗暗看了東方澤幾眼。一直以來,他都極力扶持東方濯爭奪太子之位,隻因為他是皇後所出。在黎奉先的觀念中,歷來注重嫡庶之分,唯有嫡子才是繼承大統之人。而今看來,梁貴妃所出庶子東方澤智慧超群,氣度胸襟,處事方式的確遠遠勝過東方濯,更具天子威儀。
眼前出色至極的一對璧人,並肩而立,他神思有些恍惚,仿佛眼前站著的不再是蘇漓,而是黎蘇與東方澤,如果當初為蘇蘇選定的夫君是他,是否也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喪女亡妻的淒涼光景?
想到心傷之處,黎奉先身形微微一晃,腳步不由自主踉蹌後退。
蘇漓與東方澤心中一驚,一左一右,連忙將他扶住,東方澤立即將下人喚來,送黎奉先迴房休息。黎奉先心知自己病體初愈,體力不濟,當下也不再客套多言,簡單幾句便告辭而去。
望著父王高大的背影,略顯佝僂,緩緩消失在門外,蘇漓眼窩微微一熱,父王……真的老了。
自幼長在嗬護下的她,如今也已經長大成人。麵對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攝政王府,她又怎能坐視不理?輕嘆一聲,忽然察覺手被東方澤輕輕牽住,蘇漓登時迴神,朝他微微一笑,輕聲道:「我想去看看黎小姐。」
東方澤點頭應允,兩人默默無語,慢慢地向後園走去。
後園比前院看上去更為冷清,東方澤感嘆道:「樹倒猢猻散,這樹還沒倒呢,猢猻卻已經散得幹幹淨淨。攝政王府如今這副光景,還真是叫人惋惜。」
</br>
「好。」
自明玉郡主大婚墜湖身亡之後,攝政王府便接二連三的出事,直至金殿之上,玉側妃當眾謝罪自刎,轟動京城,王府在朝中的威勢一路下滑。
蘇漓與東方澤剛一進大門,就已經感覺到,昔日風光無限的攝政王府,繁華不再,處處透著凋零淒涼的氣息,一如這蕭瑟的秋,令人心生寒意。
偌大的庭院,死寂沉沉,靜得仿佛沒有人煙。
劉管家一路小心地招唿著兩人前往大廳,隨即又去請黎奉先。有下人飛快地奉上茶來,似是生怕怠慢了客人。
如今朝野皆知,因為玉玲瓏暗害明玉郡主一事,導致靜安王東方濯與黎奉先之間生了嫌隙。先前朝中一些支持黎奉先一派的大臣們,似乎也隱隱覺察到一些變化,不再頻繁過府。
站在前廳裏,蘇漓心裏複雜難言,有著說不出的滋味,想到昔日這王府裏,從來都是迎來送往,賓客不絕,而眼下,眼下隻有自己與東方澤。
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不過都是些趨炎附勢,見風轉舵的小人。
沒過多時,黎奉先緩緩走進大廳,蘇漓簡直快要認不出那人就是昔日馳騁沙場,威風凜凜的攝政王!不過短短數日,黎奉先看上去又憔悴了許多,兩鬢斑白,雙眼暗淡無光,卻仍硬挺著脊背,竭力維持著精神。
蘇漓喉嚨頓時哽住,那些在心底徘徊了許久安慰的話語,竟然是一個字也說不出口。
黎奉先見到兩人,禁不住嘆了口氣。想不到第一個來看自己的,竟然是一直以來的政敵對頭。而那些該來探望的人,卻一個也沒見到,想來還真有幾分可笑。
東方澤笑道:「本王聽聞攝政王身體欠安,如今可好些了?」
黎奉先長嘆一聲,拱手苦笑道:「鎮寧王有心,老夫已經好多了。」他眼光一轉,見到一旁的蘇漓,那張與黎蘇一模一樣的臉,不禁心頭又是一痛。
「當日大殿之上,老夫如有不到之處,還請明曦郡主多多見諒。」黎奉先對著蘇漓,拱手施禮。
蘇漓頓時一驚,連忙上前扶住,急聲道:「王爺這是要做什麽,蘇漓受不起。」無論從官階地位,年齡身份,黎奉先都不該行此大禮。
黎奉先眼光一黯,啞聲說道:「若不是有明曦郡主費心盡力,蘇蘇的事……隻怕永遠也不能洗清!惜今也必定會死不瞑目!九泉之下,本王又有何等臉麵去見她?」
聽到他提到容惜今,蘇漓心頭難以遏製陣陣絞痛,沒想到父王對母妃情深刻骨,一番陰錯陽差,如今已是天人永隔。
母妃得夫如此,此生當是無憾!
半晌,她穩住了激盪的情緒,輕言勸慰道:「王爺待王妃與郡主一片真情,她母女二人泉下有知,也不會對您有什麽怨言。眼下您還是多多保重身體,才是要緊。」
黎奉先黯然,沉默半晌,嘆息著點了點頭。
東方澤道:「郡主所言極是,攝政王是國之棟樑,唯有身體康健,才能繼續輔佐父皇,一展抱負。」
此話一出,黎奉先麵色微沉,不禁冷笑一聲,嘆氣道:「老夫年事已高,如今又拖著一副病軀,隻怕在陛下心裏,已經比不上那些後起之秀,更得聖意。」
蘇漓心中一沉,父王這話,分明透著不滿的情緒,難道他……已經預感到朝中局勢即將變化?昔年父王曾與當今聖上征戰天下,功勳卓著。若論朝中百官威望誰人最高,唯有攝政王黎奉先。她也早就預料到,因為黎蘇被玉玲瓏暗害一事,導致皇家顏麵盡毀,皇帝明裏固然不會有什麽舉動,但是父王在朝中的勢力,勢必會有牽連。所以在呈上翻案證據前一夜晚,她才會左右為難,難以決斷。
雖然表麵風平浪靜,暗裏已是波濤暗湧,蘇漓直覺告訴自己,皇帝必定已有籌劃。
有個人影在腦海中一閃而逝,戰無極!那天搬家在城門遇見奉命返京的驃騎大將軍。當時她便覺得有點奇怪,晟國近年並無戰事,戰無極又常年駐守邊關,若朝中無重大事宜,絕不會輕易迴到京都。難道……這就是皇帝下一步行動的預兆。
她正自顧想著,隻聽東方澤開口道:「攝政王此言差矣,王爺昔年隨父皇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能力卓絕,若論行軍打仗,兵家謀略,放眼望去,朝中又有誰,可與王爺相提並論?」
黎奉先微微一怔,暗暗看了東方澤幾眼。一直以來,他都極力扶持東方濯爭奪太子之位,隻因為他是皇後所出。在黎奉先的觀念中,歷來注重嫡庶之分,唯有嫡子才是繼承大統之人。而今看來,梁貴妃所出庶子東方澤智慧超群,氣度胸襟,處事方式的確遠遠勝過東方濯,更具天子威儀。
眼前出色至極的一對璧人,並肩而立,他神思有些恍惚,仿佛眼前站著的不再是蘇漓,而是黎蘇與東方澤,如果當初為蘇蘇選定的夫君是他,是否也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喪女亡妻的淒涼光景?
想到心傷之處,黎奉先身形微微一晃,腳步不由自主踉蹌後退。
蘇漓與東方澤心中一驚,一左一右,連忙將他扶住,東方澤立即將下人喚來,送黎奉先迴房休息。黎奉先心知自己病體初愈,體力不濟,當下也不再客套多言,簡單幾句便告辭而去。
望著父王高大的背影,略顯佝僂,緩緩消失在門外,蘇漓眼窩微微一熱,父王……真的老了。
自幼長在嗬護下的她,如今也已經長大成人。麵對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攝政王府,她又怎能坐視不理?輕嘆一聲,忽然察覺手被東方澤輕輕牽住,蘇漓登時迴神,朝他微微一笑,輕聲道:「我想去看看黎小姐。」
東方澤點頭應允,兩人默默無語,慢慢地向後園走去。
後園比前院看上去更為冷清,東方澤感嘆道:「樹倒猢猻散,這樹還沒倒呢,猢猻卻已經散得幹幹淨淨。攝政王府如今這副光景,還真是叫人惋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