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的那條機耕道早已經變成了村裏通往市區的主要道路,能夠通行卡車,隻是下雨的時候到處都是坑窪積水,寸步難行。
李路有些自責,忙生意,忘了建設美好家鄉。
心裏暗暗記下這件事情,李祖明已經指著左側那一大片甘蔗林裏說,“在那邊!大哥二哥都會迴來了,不過爸沒迴來,他說工廠忙走不開。”
“哦,大哥二哥也迴來了。”李路找了一塊硬點的地把車停好,然後和李祖明往自家甘蔗林那邊走去。
到處都是砍甘蔗的,李路不斷的打招唿,扯上幾句閑篇,一路走過去,竟然有十幾戶人家同時在這片廣闊平坦的田地之上勞作。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大年了,家家戶戶都在抓緊時間收獲甘蔗。
路過楊青鬆家的甘蔗林,李路沒看見楊青鬆,隻有爹媽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幹活,他們家也是一大家子。
“楊叔,青鬆呢,他怎麽沒迴來?”李路和楊青鬆的屠夫老爹打招唿,楊青鬆的老爹連豬都不殺了,幫著家裏砍甘蔗,可見這事在大家心裏多重要。
楊老爹停下揮舞的短鋤頭,抹了一把汗水,說,“忙著呢,他那個工廠士氣高太多,這不就沒讓他迴來。你爸不也沒迴來嗎。”
“是啊,磚廠是很忙。”李路笑道。
楊老爹說,“你怎麽跑迴來了,聽說你都當處長了,可不得更忙。”
這會兒楊青鬆的大哥說,“爸,領導怎麽會忙,你懂不懂啊。”
李路笑著依次和其他人打招唿,隨即說,“不是很忙,我先過去幹活了,楊叔。”
“快去,你家裏可沒幾個勞力了。”楊老爹揮手道。
李路擺擺手連忙的去了。
他家裏的青壯勞力就四兄弟,老五老六是女孩子,老五年紀大些能削甘蔗葉子了,老六就是個貨真價實打醬油的,到處的亂跑,幾個小屁孩聚在一起這裏摸摸那裏玩玩。每年這個時候,被甘蔗根部紮上腳的人可不少,包括成年人。砍掉的甘蔗,地上留著根,突出地麵的是斷截麵,那個位置可是蠻鋒利的,不穿鞋的話踩中能蹭下一塊腳皮來。
“幺妹!別亂跑!你鞋子呢!把鞋子穿上!”李路一看見老六光著腳丫子,連忙的嗬斥道。
李祖明跑過去找老六的鞋子,追上她抱住硬生生的把鞋子給穿上,老六掙紮著隻顧手裏的甘蔗葉子。田地泥土清涼清涼的,光腳踩上去不知道多舒服,小屁孩們都喜歡在地裏跑。
李耀華是主力手,他負責砍。砍甘蔗用的是八十公分到一米長的鋤頭,而且是鋒利的薄鋤頭,輕重要適合,鋤頭與鋤頭把子通常要成九十度角,這樣最便於操作。熟練的砍手通常會左手反向把好幾根甘蔗向後攬,像是反手抱孩子那樣,然後右手揮舞鋤頭照著根部一根一鋤頭地砍,盡量貼著地麵砍。之所以不使用砍刀,是因為使用這樣的特製鋤頭可以直立站著,勞作起來的速度更快,並且用砍刀蹲著砍非常的累。
李家華跟在他後麵作為第一鐮刀手,也是特製的鐮刀,左手握著甘蔗頂部,右手的鐮刀刀刃帶住葉子和枝幹之間的結合處,然後順著往下一拉,葉子就紛紛的被削掉,左手旋轉甘蔗削幾下,基本上就完成了褪葉這個流程,然後左手略微一抖樓,把甘蔗頭尾掉轉過來,把頂部的甘蔗尾巴砍掉,這樣一根符合入廠標準的甘蔗就完成了收割。
而被砍下來的甘蔗尾巴清脆香嫩,是喂牛的上好材料。
蔡葉芬和李曉琳在李家華的兩側,作為第二和第三鐮刀手,做著和李家華同樣的工作。李曉琳雖然隻是比老六李倩凡大兩歲,但是卻已經能做很多農活了。李倩凡因為是最小的,全家人都寵著,才上小學一年級,基本上還是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主。李曉琳則喂豬打草什麽的,都熟手熟腳的了。
不用李路說,李祖明連忙的找了把鐮刀就過去加入了收割流程。李路過去把李曉琳的鐮刀接上,說,“你去路邊那裏把手套戴上,姑娘家家的你看看你的手,快去。”
李曉琳的手都是被倒刺紮的紅色,還有開裂的口子。這冬天空氣幹燥,皮膚很容易缺水。
“幹活還能不傷著手。”那邊的蔡葉芬卻是不以為然,道。
李路對李曉琳說,“去,把手套拿過來一人發一副,都要戴上。幹活也要注意保護措施,媽,這叫勞動保護,我們廠裏都是這麽幹的。”
“哦,廠裏也是這樣啊。”蔡葉芬這才答應。
李曉琳連忙的去了。
家裏除了老媽蔡葉芬,倆妹妹誰的話都不聽,唯獨三哥的。
李路熟手熟腳的勞作起來,對老媽說,“媽,我找幾個人過來幫忙吧,咱家三十多畝甘蔗呢,這麽搞過完年也搞不完。”
“就是啊,媽,你看老三都這麽說了,找幾個人有什麽關係。”李耀華有無奈地說,不斷地給李路打眼色。
看樣子,李路迴來之前,李耀華和李家華顯然是提過建議了,而且是被蔡葉芬給堅決給否決了。
“浪費那個錢幹什麽!你們山叔那邊快砍完了,砍完了過來幫咱們家砍,那不就塊多了。”蔡葉芬果然態度很堅決。
請人過來砍?
抱歉,這年頭的農民還沒這種意識——他們都還是顧不飽肚子的人,怎麽可能會請工人。而且,在農村人的思想裏,隻有地主才會雇短工——那不是開玩笑呢嘛!
李家華苦著臉說,“媽,我公司那邊一堆事呢,非常的忙,整個公司的賬都是我做,還有一堆的財務上的事情,你說你把我抓迴來砍甘蔗,你真是……”
也許幾個小時之前,李家華還是西裝革履的坐在現代化的辦公室裏批示著各種報銷單據,現在,又迴到了一年前的青年農民狀態,隻是勞作依然是很嫻熟。刻到了骨子裏的東西很難不熟悉。
蔡葉芬瞪了李家華一眼,不屑地說,“哎喲就你那個工作,離了你單位就不轉了?老老實實的給我待著,把家裏的甘蔗砍完了你再迴去上班。香港人的單位,也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這一下連李路都無語了。
很明顯,蔡葉芬根本不知道她幾個兒子在外麵做的都是什麽工作。每個月幾百上千萬的資金往來,在蔡葉芬這裏是不存在的。她不滿意的是,李家華工作的單位是香港人開的,那個是不靠譜的。
還是老三的國企靠譜,鐵飯碗。
試想,在國企當幹部的老三都被她給抓迴來幹活了,老二這個私人企業的會計,又算得了什麽。
李耀華和李家華不是沒有對蔡葉芬說過工作這個事情,但是蔡葉芬根本不相信!什麽每個月上百萬上下,蔡葉芬隻當他們在吹牛,為此已經多次狠狠的教訓他們為人處世要誠實!
大哥二哥求助地看向李路,李路無奈得很,眼神示意他們稍安勿躁之後,開始認真考慮如何解決這個事情。
李耀華是紅星廠的主事人,奮遠公司的財政大權在李家華手裏,他們倆不在個三兩天還沒什麽問題,但是很明顯,家裏這些甘蔗絕不是三兩天能砍完的,以家裏這幾個勞動力,沒一個多月根本不行。
手裏幹活不停,李路想了個辦法,斟酌著說道,“媽,大哥和二哥的單位都能找到人幫忙,我這裏也可以,咱們不請人,請同事過來幫忙幹幾天活,這個是可以的。”
果然,蔡葉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同事能幫著砍甘蔗?做不來吧他們城裏人。”
“有什麽做不來的,都是農家孩子出身,誰家裏沒幾畝地,都幹過這活。”李路說。
李家華一看老媽動心了,連忙的說道,“對的對啊,媽,我單位不但有很多同事,還有卡車,可以借過來把甘蔗拉製糖廠去!”
“那不行,不能白用。”蔡葉芬想了想,搖頭說,“這個不好這個不好,影響了工作不好。”
李路給李家華打了個眼神,說道,“媽,我這邊沒問題。我不是保衛處的嗎,手下有很多兵啊戰友啊這些,我們廠是三班倒,很多人有時間的,卡車的話,我們保衛處也有的。”
這些事情,甚至李路一個眼神,馬上就有人來幫他解決,但是他不能這麽幹——倒不如幹脆不要種地了,他沒錢嗎?
在他眼裏,這些事情與錢無關,與什麽經濟效益也都沒有關係,而是老媽的生活方式。沒錯,現在是發達了,蔡葉芬妥妥富一代他娘親,用紙鈔來燒飯也用不了多少錢去。但是田地裏勞作了大半輩子的她能適應嗎?與此讓她每天過得沒滋沒味,倒不如順著她的意讓她慢慢的過渡到另一種生活方式。更何況,李路的娘親不過五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人沒事做絕對的渾身的都不舒服。
李路正是很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用強硬的手段把母親甚至兩個妹妹都拽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得給她們時間慢慢的適應。
“媽,我請戰友們來幫忙吧,運甘蔗的卡車,再想想辦法。”李路說。
蔡葉芬高興道,“那可以,媽每天給他們做好吃的,人家來幫忙,那得吃好喝好。”
“得勒!”
李路有些自責,忙生意,忘了建設美好家鄉。
心裏暗暗記下這件事情,李祖明已經指著左側那一大片甘蔗林裏說,“在那邊!大哥二哥都會迴來了,不過爸沒迴來,他說工廠忙走不開。”
“哦,大哥二哥也迴來了。”李路找了一塊硬點的地把車停好,然後和李祖明往自家甘蔗林那邊走去。
到處都是砍甘蔗的,李路不斷的打招唿,扯上幾句閑篇,一路走過去,竟然有十幾戶人家同時在這片廣闊平坦的田地之上勞作。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大年了,家家戶戶都在抓緊時間收獲甘蔗。
路過楊青鬆家的甘蔗林,李路沒看見楊青鬆,隻有爹媽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幹活,他們家也是一大家子。
“楊叔,青鬆呢,他怎麽沒迴來?”李路和楊青鬆的屠夫老爹打招唿,楊青鬆的老爹連豬都不殺了,幫著家裏砍甘蔗,可見這事在大家心裏多重要。
楊老爹停下揮舞的短鋤頭,抹了一把汗水,說,“忙著呢,他那個工廠士氣高太多,這不就沒讓他迴來。你爸不也沒迴來嗎。”
“是啊,磚廠是很忙。”李路笑道。
楊老爹說,“你怎麽跑迴來了,聽說你都當處長了,可不得更忙。”
這會兒楊青鬆的大哥說,“爸,領導怎麽會忙,你懂不懂啊。”
李路笑著依次和其他人打招唿,隨即說,“不是很忙,我先過去幹活了,楊叔。”
“快去,你家裏可沒幾個勞力了。”楊老爹揮手道。
李路擺擺手連忙的去了。
他家裏的青壯勞力就四兄弟,老五老六是女孩子,老五年紀大些能削甘蔗葉子了,老六就是個貨真價實打醬油的,到處的亂跑,幾個小屁孩聚在一起這裏摸摸那裏玩玩。每年這個時候,被甘蔗根部紮上腳的人可不少,包括成年人。砍掉的甘蔗,地上留著根,突出地麵的是斷截麵,那個位置可是蠻鋒利的,不穿鞋的話踩中能蹭下一塊腳皮來。
“幺妹!別亂跑!你鞋子呢!把鞋子穿上!”李路一看見老六光著腳丫子,連忙的嗬斥道。
李祖明跑過去找老六的鞋子,追上她抱住硬生生的把鞋子給穿上,老六掙紮著隻顧手裏的甘蔗葉子。田地泥土清涼清涼的,光腳踩上去不知道多舒服,小屁孩們都喜歡在地裏跑。
李耀華是主力手,他負責砍。砍甘蔗用的是八十公分到一米長的鋤頭,而且是鋒利的薄鋤頭,輕重要適合,鋤頭與鋤頭把子通常要成九十度角,這樣最便於操作。熟練的砍手通常會左手反向把好幾根甘蔗向後攬,像是反手抱孩子那樣,然後右手揮舞鋤頭照著根部一根一鋤頭地砍,盡量貼著地麵砍。之所以不使用砍刀,是因為使用這樣的特製鋤頭可以直立站著,勞作起來的速度更快,並且用砍刀蹲著砍非常的累。
李家華跟在他後麵作為第一鐮刀手,也是特製的鐮刀,左手握著甘蔗頂部,右手的鐮刀刀刃帶住葉子和枝幹之間的結合處,然後順著往下一拉,葉子就紛紛的被削掉,左手旋轉甘蔗削幾下,基本上就完成了褪葉這個流程,然後左手略微一抖樓,把甘蔗頭尾掉轉過來,把頂部的甘蔗尾巴砍掉,這樣一根符合入廠標準的甘蔗就完成了收割。
而被砍下來的甘蔗尾巴清脆香嫩,是喂牛的上好材料。
蔡葉芬和李曉琳在李家華的兩側,作為第二和第三鐮刀手,做著和李家華同樣的工作。李曉琳雖然隻是比老六李倩凡大兩歲,但是卻已經能做很多農活了。李倩凡因為是最小的,全家人都寵著,才上小學一年級,基本上還是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主。李曉琳則喂豬打草什麽的,都熟手熟腳的了。
不用李路說,李祖明連忙的找了把鐮刀就過去加入了收割流程。李路過去把李曉琳的鐮刀接上,說,“你去路邊那裏把手套戴上,姑娘家家的你看看你的手,快去。”
李曉琳的手都是被倒刺紮的紅色,還有開裂的口子。這冬天空氣幹燥,皮膚很容易缺水。
“幹活還能不傷著手。”那邊的蔡葉芬卻是不以為然,道。
李路對李曉琳說,“去,把手套拿過來一人發一副,都要戴上。幹活也要注意保護措施,媽,這叫勞動保護,我們廠裏都是這麽幹的。”
“哦,廠裏也是這樣啊。”蔡葉芬這才答應。
李曉琳連忙的去了。
家裏除了老媽蔡葉芬,倆妹妹誰的話都不聽,唯獨三哥的。
李路熟手熟腳的勞作起來,對老媽說,“媽,我找幾個人過來幫忙吧,咱家三十多畝甘蔗呢,這麽搞過完年也搞不完。”
“就是啊,媽,你看老三都這麽說了,找幾個人有什麽關係。”李耀華有無奈地說,不斷地給李路打眼色。
看樣子,李路迴來之前,李耀華和李家華顯然是提過建議了,而且是被蔡葉芬給堅決給否決了。
“浪費那個錢幹什麽!你們山叔那邊快砍完了,砍完了過來幫咱們家砍,那不就塊多了。”蔡葉芬果然態度很堅決。
請人過來砍?
抱歉,這年頭的農民還沒這種意識——他們都還是顧不飽肚子的人,怎麽可能會請工人。而且,在農村人的思想裏,隻有地主才會雇短工——那不是開玩笑呢嘛!
李家華苦著臉說,“媽,我公司那邊一堆事呢,非常的忙,整個公司的賬都是我做,還有一堆的財務上的事情,你說你把我抓迴來砍甘蔗,你真是……”
也許幾個小時之前,李家華還是西裝革履的坐在現代化的辦公室裏批示著各種報銷單據,現在,又迴到了一年前的青年農民狀態,隻是勞作依然是很嫻熟。刻到了骨子裏的東西很難不熟悉。
蔡葉芬瞪了李家華一眼,不屑地說,“哎喲就你那個工作,離了你單位就不轉了?老老實實的給我待著,把家裏的甘蔗砍完了你再迴去上班。香港人的單位,也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這一下連李路都無語了。
很明顯,蔡葉芬根本不知道她幾個兒子在外麵做的都是什麽工作。每個月幾百上千萬的資金往來,在蔡葉芬這裏是不存在的。她不滿意的是,李家華工作的單位是香港人開的,那個是不靠譜的。
還是老三的國企靠譜,鐵飯碗。
試想,在國企當幹部的老三都被她給抓迴來幹活了,老二這個私人企業的會計,又算得了什麽。
李耀華和李家華不是沒有對蔡葉芬說過工作這個事情,但是蔡葉芬根本不相信!什麽每個月上百萬上下,蔡葉芬隻當他們在吹牛,為此已經多次狠狠的教訓他們為人處世要誠實!
大哥二哥求助地看向李路,李路無奈得很,眼神示意他們稍安勿躁之後,開始認真考慮如何解決這個事情。
李耀華是紅星廠的主事人,奮遠公司的財政大權在李家華手裏,他們倆不在個三兩天還沒什麽問題,但是很明顯,家裏這些甘蔗絕不是三兩天能砍完的,以家裏這幾個勞動力,沒一個多月根本不行。
手裏幹活不停,李路想了個辦法,斟酌著說道,“媽,大哥和二哥的單位都能找到人幫忙,我這裏也可以,咱們不請人,請同事過來幫忙幹幾天活,這個是可以的。”
果然,蔡葉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同事能幫著砍甘蔗?做不來吧他們城裏人。”
“有什麽做不來的,都是農家孩子出身,誰家裏沒幾畝地,都幹過這活。”李路說。
李家華一看老媽動心了,連忙的說道,“對的對啊,媽,我單位不但有很多同事,還有卡車,可以借過來把甘蔗拉製糖廠去!”
“那不行,不能白用。”蔡葉芬想了想,搖頭說,“這個不好這個不好,影響了工作不好。”
李路給李家華打了個眼神,說道,“媽,我這邊沒問題。我不是保衛處的嗎,手下有很多兵啊戰友啊這些,我們廠是三班倒,很多人有時間的,卡車的話,我們保衛處也有的。”
這些事情,甚至李路一個眼神,馬上就有人來幫他解決,但是他不能這麽幹——倒不如幹脆不要種地了,他沒錢嗎?
在他眼裏,這些事情與錢無關,與什麽經濟效益也都沒有關係,而是老媽的生活方式。沒錯,現在是發達了,蔡葉芬妥妥富一代他娘親,用紙鈔來燒飯也用不了多少錢去。但是田地裏勞作了大半輩子的她能適應嗎?與此讓她每天過得沒滋沒味,倒不如順著她的意讓她慢慢的過渡到另一種生活方式。更何況,李路的娘親不過五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人沒事做絕對的渾身的都不舒服。
李路正是很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用強硬的手段把母親甚至兩個妹妹都拽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得給她們時間慢慢的適應。
“媽,我請戰友們來幫忙吧,運甘蔗的卡車,再想想辦法。”李路說。
蔡葉芬高興道,“那可以,媽每天給他們做好吃的,人家來幫忙,那得吃好喝好。”
“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