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折騰,工程隊總算是安頓了下來。


    站前路188號是倉庫的門牌號,省廳內部簡稱其為188倉庫。


    李路本打算包個招待所,結果李全斌說倉庫宿舍這麽好的地方不住去浪費那個錢。加上附近的幾個招待所都需要介紹信才能入住,李路隻能作罷。不過,他去拉了床鋪和一些家具迴來,李全斌他們就自己動手重新裝修了一下。工程隊工匠木匠大工小工全都齊全能工巧匠不少,拉開架勢三倆小時就被裝修給翻了一遍。


    工程隊要在省城逗留挺長一段時間,把這邊的工程都搞好,因此一個適合長期居住的地方是必須的。


    188倉庫作為紅星拖拉機廠第一家簡約版本4s店的所在,同時也是紅星拖拉機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門市,集中銷售紅星廠生產的所有機械,包括拖拉機。毫無疑問,省城的市場要比陸港的大得多。事實上,李路早就想在省城這邊開個頭,隻是限於紅星廠的情況尚未穩定,因此等到了現在。


    至於公安廳置換過來的另一塊地,白雲山腳下的修理廠,李路則暫時的沒有確定用途。不過,在土地屬性上麵,他顯然是讓方鶴成確認為商住用地。他顯然不希望花幾百萬買來一塊綠化用地!


    除此之外,和農墾那邊談的門市店麵以及那個老舊的家屬大院,門市店麵交給奮遠公司開設分店,而家屬大院則暫時用來出租。


    李路也在188倉庫住了下來,要仿效二十一世紀四兒子店的樣子來搞,除了他沒人懂。他隻能親力親為,讓張衛偉去找來圖畫工具,客串一把設計師。為了保證設計出來的東西不會倒,他從省建築設計院請來了一位內退的老設計師,一起研究著畫圖紙。工程隊那邊不會沒事做,開始動手對倉庫的老建築進行拆除,隻保留宿舍作為居住的地方。


    三十畝地,操場、園林就占了一大半,這裏原來也是部隊機關單位的駐地,移交給公安廳之後,鑒於這個位置交通便利,因此被當做倉庫來使用。


    用倉庫原來的辦公室改成了工程指揮部,李路和葛大爺對著圖紙進行討論。圖紙是從公安廳那邊找來的,倉庫的建築圖紙以及布局圖。


    葛大爺是省建築設計院的老工程師了,曾留蘇的老爺子,滿頭白發身子骨硬朗得很,背著左手,右手取鉛筆往園林那裏一畫,道,“這個花園別拆了,留著挺好。”


    站在李路身邊的李全斌撓了撓頭,說,“老爺子,不拆地方不夠用啊,這裏計劃作為庫房,這一塊是維修中心。這個花園有十幾畝地,占了差不多一半的麵積。”


    葛大爺瞪著眼說,“培養個這樣的花園可不容易,你去看看,那裏麵有三顆有好幾百年曆史的古樹。這花園從清朝那會兒就有了,曆任的主人都不曾動彈分毫,你這拆了,多可惜!”


    他穿的短袖的確良白襯衣,灰白色西褲,褲管卷起了一節,腳下踩著一雙解放膠鞋,他那白襯衣衣領的位置泛黃並且有磨損,灰色白西褲應該曾是黑色。這位建築設計院的老爺子更像鄉幹部一些。


    李全斌不認同葛大爺的意見,農村裏講究的是實用、耐用、便宜,什麽花園園林什麽曆史古樹的,是比不上一間明亮透風的大瓦房的。賣相再好的菜肴也比不上一大盤冒著油星子的肥豬肉。


    幹脆的,他對李路說,“老三,花園不拆,庫房可沒地方。”


    拆不拆還不得是老板拿主意。


    李路盯著圖紙看,思索著。


    一看這個情況,葛大爺有些急了,他堅決地說道,“小李,這個花園真不能拆。前麵幾百年雖然說不是什麽達官貴人的宅邸私家花園,但一直是大戶人家的,還有好幾姓書香門第。這可是曆史的見證啊!”


    李路問道,“葛大爺,這麽說應該有大宅子,不能隻是個花園,宅子呢?”


    “毀了。”葛大爺歎口氣,底氣也沒那麽足了。


    “難怪那花園看著古古怪怪的,宿舍那個位置就是原來的宅子吧?”李路恍然,問道。


    葛大爺點了點頭,“就是那一塊兒。小李,這個花園,我的意見是盡量保留下來。庫房容量不夠,可以想辦法再改改設計,總是能夠想到辦法的,再優化一下方案。”


    緩緩點了點頭,李路對李全斌說,“斌叔,留著吧,不拆了。”


    既然李路已經決定,李全斌也就不再說什麽,道,“行,我去把花園圈起來。圖畫要快點拿出來,我這邊搞差不多了。”


    他習慣把圖紙稱之為圖畫,保留著陸港方言的用詞方式。


    李路就和葛大爺湊在一起研究怎樣更改設計方案。李路基本上靠著記憶參照未來的某品牌四兒子店布局勾勒出來的規劃圖,粗糙得很,差不多就是方方塊塊的各個功能區、出入口、道路這些。


    具體的建築物設計他就不行了,這方麵全部是葛大爺親自操刀。而現在遇到容量的問題,李路顯然一籌莫展。花園占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麵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操場,而操場已經規劃為維修中心以及有一部分被展廳占了去。以目前的布局來看,庫房很難再放進去。


    李路心目中的第一家4s店,不但作為4s店,未來還要承擔著全省總店的重擔,起碼得是區域中心店這樣的級別。這就意味著需要容量極大的庫存,充當區域調度店這樣的角色。


    按照他的估計,庫房至少能夠容納三百台車輛。


    拋出花園所占的麵積,其實剩下的可用麵積是非常緊張的。出於長遠考慮,李路規劃的展廳麵積達到了三千平米,維修中心則有兩千平米,並且全部按照多層地基來建築,以便後續可以進行加高。


    根據他所知的規劃,這個位置可以使用二十年,到了市府開始把企業工廠往外趕,這裏會被劃為商住板塊。到那個時候賣掉也好自己用來建個寫字樓什麽的,那都是可以選擇的。


    最關鍵的是眼下以及未來這十幾二十年,既不會投入太大,也給以後留下了擴容的空間。


    李路和葛大爺商量一個多小時也沒能拿出個滿意的方案來,於是李路索性說道,“葛大爺,我看還是從源頭入手吧。既然地不夠用,那就買地。我去找找人,把周邊的地買一下,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


    葛大爺譏諷道,“買一下?這周邊都是事業單位的地,怎麽買。小李,你的情況小方介紹過,你有工廠有公司,可以說你率先走到了民營經濟的前沿,你有錢,可你要知道,這附近的地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就說這個用原來部隊營房改的倉庫,公安廳不主動賣給你,你也是買不到的。”


    “那您說怎麽辦?”李路無奈的說道。


    葛大爺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說,“縮小展廳的麵積,我認為啊,兩千平米足夠大了,差不多七畝地,你不就是擺幾台車嘛,要那麽大地方幹什麽。”


    搖著頭,李路道,“展廳麵積是不能縮小的了,現在看著是絕對夠用甚至還顯得太大,可是以後呢。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買小汽車和現在買自行車一樣的時候,這點地方就絕對不夠用了。”


    “別異想天開了。”葛大爺擺著手說道,“做人要實事求是,空想誤國,實幹興邦。”


    李路無奈的笑了。


    是啊,這個時候誰會相信真的會有那樣一天,並且實現那樣一個水平,隻需要二三十年。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發展奇跡。


    “葛大爺,展廳是肯定不能再縮小了。我跟您說過,我那個拖拉機廠生產的車輛種類、拖拉機種類,會越來越多,我不能才把門市給搞起來就出現不夠用的問題了呀。”李路道。


    葛大爺疑惑的看著李路,道,“小李,不就是小汽車嗎,吉普車,拖拉機,手扶的拖拉機,我都見過。展廳這麽大,完全可以當倉庫用了。那就把庫房的麵積縮小吧。”


    “大爺啊,這個問題已經考慮進去了,否則還會規劃更大的庫房。”李路苦笑著說,想了想,道,“我幹脆搞個複合式建築算了,往上加,建個十層八層的。”


    “得了得了,別開玩笑了。”葛大爺擺了擺手說,隨即背著手往外走,一邊道,“我迴四處轉轉,幫你打聽打聽邊上有沒有空閑的可以買賣的地。”


    李路頓時眉開眼笑,“哎喲,葛大爺,那太感謝了。”


    葛大爺頭也不迴走了。


    招手把張衛偉叫過來,李路道,“去找找任命狀,聘書也行,百貨商店沒有,新華書店估計能有,買迴來。”


    “要那些做什麽?”張衛偉不解道。


    李路看了眼門口,說,“葛大爺內退有兩年了,不愁吃喝,他們設計院的人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發揮餘熱,可惜單位沒有繼續返聘他。而且這個發揮餘熱不是一般的發揮,是要有官職的。”


    張衛偉明白過來,笑道,“官迷啊!”


    “老爺子就這麽點愛好,能滿足咱就滿足。”李路說。


    張衛偉嚇了一跳,“科長,那不能給他按進咱們光明廠當領導吧?廠裏……”


    “誰說光明廠了。”李路說,“紅星廠,給他一個工程總顧問的頭銜,參照正廳級的來。”


    “明白了,我馬上去辦。”張衛偉抬腳就走。


    “等等。”李路叫住他,“任命狀、聘書這些隻是一部分,你給廠裏打電話,把葛大爺編製進廠裏,待遇嚴格按照地方正廳級的來執行。”


    “那得配專車啊!”張衛偉大吃一驚,“那不得讓廠裏發車過來?”


    李路很肯定的說,“不是說了嗎,按照地方正廳級的待遇來,該怎樣就怎樣。”


    “哦,明白了,我這就去打電話。”


    李路衝著張衛偉的背影又囑咐了一句,“催一催郵電的人,讓他們趕緊的過來把電話裝上。”


    “收到!”


    林培森和周偉跟了那夥人兩天,基本上摸清楚了情況,下午的時候迴到所裏總結情報情況。


    前天晚上,李路和方鶴成一起與鐵路分局局長吃了個飯,周偉也在場。那個時候他才知道李路的能量,而他抓的那幾十號農民,幾乎都是李路老家的人。這一腳結結實實的踢鋼板上麵了。


    對李路,周偉是一點脾氣也不敢有,哪怕李路對他的那一頓揍讓他現在都還感覺到痛。不在同一個社會層次,他哪裏敢生出仇恨之心。


    但是,他卻暗暗恨上了林培森。在他眼裏,林培森就是個狐假虎威的東西,拍著腦袋罵,這比當胸搗幾拳頭都要讓人更覺受辱。


    不過,此時周偉隻能暗暗恨著,甚至不敢表現出來。


    林培森把大牛帶了過來,當時在現場,他既是當事人也是能記住中分頭男子以及最先動手的兩名男子長相的。


    李大牛人如其名,高高大大的胳膊有碗口那麽粗,是工程隊裏麵負責搬磚攪拌混凝土的主力部隊。這小夥子才二十歲,與李路同齡,但是他的輩分奇高,李路得叫他叔叔。這麽算下來,理論上,林培森得喊李大牛為爺,爺爺輩!當然,這就顯得太過誇張了。李路迴來之前,村裏人直接喊大牛,現在有時候開玩笑叫牛爺。誰都知道這是衝著李路的麵子。


    大牛的爺爺和李路的爺爺是堂兄弟,算下來關係是不算遠的。


    “沒抓到人叫我過來幹什麽,不會讓我去抓吧?”走進站前派出所門口的時候,李大牛問林培森。


    林培森笑道,“牛爺,你這麽牛,誰敢讓你去抓。公安也怕你不知輕重把人打殘了的。”


    “那就行,我肯定是不去的,工地有好多事呢,老三好家夥又開一個這麽大的店。”李大牛說著,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是,三叔可不是一般人。”林培森說。


    進了辦公室,周偉正在和幾位幹警開會。林培森就大大咧咧的說,“老周啊,目擊證人我帶來了。當時就是那幫人要搶我這位兄弟的行李然後才打起來的。”


    周偉嘴角微微抽了抽,看向那幾位部下,說,“你們先到會議室去,我一會兒過去,繼續開會。”


    那幾位幹警目光不善的掃了林培森一樣,忍氣吞聲的往會議室那邊去。林培森毫不在乎,拉著李大牛過去在辦公桌前麵那裏坐下,敲了敲桌子,說,“老周啊,地點摸清楚了,那個團夥有幾個人也搞清楚了,是不是該動手抓人了,把人一抓,受害者一指認,不就完事了嗎,還開什麽會。”


    周偉強忍著暗火擠出笑臉,“林經理,辦案不是這麽簡單的。再說了,進行抓捕也是要開行動會議進行部署的啊。”


    他不願和林培森多說話,轉而對李大牛說,“你是李大牛同誌?”


    “是是是,我是李大牛。”李大牛拘束到臉色都漲紅了,站在那裏不知所措。


    “別緊張。”周偉笑了笑,說,“你跟我進來,我給你幾張畫像看看。”


    說著就帶李大牛往裏麵去了。


    林培森起身跟進去。


    注:無語又激動,居然在一個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出現,那個袋子今晚從頭到尾我都沒接觸過居然在裏麵找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198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並收藏奮鬥198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