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公裏的路,足足開了七天七夜,李路一行人在第八天早上進入了洛陽市區,這會兒,他們與乞丐無疑了。連續一周都沒有洗澡換衣服,基本上是人歇車不歇。


    lc80的可靠性經受住了考驗,不愧是一代名車,許多汽車越野愛好者心目中的一代神車。


    李路他們直接找到一拖,直接用介紹信在一拖的招待所那裏開了客房,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洗個熱水澡,然後踏踏實實的睡上一覺。


    李路已經不知道在心裏發了多少迴誓——以後堅決不開車跑這麽遠的路。這還是開lc80這種全尺寸寬大舒適的越野車,換成別的車,人估計早就廢了。這年月的道路狀況實在是差得可以!


    由於比原定的時間晚了好幾天才到達,李路已經無法和馬金濤的學生取得聯係,他隻能去電話局往家裏打電話。為了方便溝通,李路找周秘書幫忙,在他出發前給紅星拖拉機廠安裝了電話,為此專門拉了一條線路過去,因此他可以直接往紅星廠打電話。當然,這會兒用的還不是程控電話係統,因此還是要經過繁瑣的轉接。


    好幾分鍾後才接通,又要等接電話的去把馬金濤喊過來,又是幾分鍾。和馬金濤取得聯係,馬金濤再和他的學生聯係。他和他學生之間隻能通過電報聯係,他的學生看到電報之後,會到招待所來和李路會合。


    這個過程再快也要兩天的時間。


    因此,在等待的時間裏,李路大手一揮,讓其餘三人出去轉轉十三朝古都洛陽,他留下等馬金濤的學生。


    在華夏曆史上,洛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曆史的見證,建立於夏朝,曆經了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朝代的定都,前後超過一千五百年。


    一拖當年的選址確定放在洛陽,據說是因為太祖開玩笑的說了一句“容得下那麽多皇帝還容不下一個拖拉機廠?”。實際上,從地理位置來看,出於各種考慮,在中原地區建立一拖,是最好的選擇,可以更好的輻射全國各地。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一拖的紅色蘇式建築群,再過二十年,那些建築物會變成保護文物。招待所,就在其中的一棟高大的紅色樓房裏麵,李路有機會住幾天老毛子風格的樓房。


    他也沒閑著,因為有介紹信,他倒是可以在招待所周邊逛,看看聞名全國的一拖,看看製造出第一台拖拉機廠讓華夏告別農耕時代的一拖。在李路這種穿越人士心目中,一拖是具有神聖色彩的,與其說是一個龐大的工廠,不如說是一種精神圖騰的象征。


    鼎盛時期的一拖,製造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拖拉機。


    而此時的一拖,正在經曆市場經濟帶來的第一波陣痛,正在咬緊牙掛渡難關。這邊是李路近幾年來唯一從一拖這裏挖技術工人的機會,失去不再來。因此他哪怕千辛萬苦,也要過來一趟。


    李路不能把紅星拖拉機廠的機遇全都歸結在自己的超前意識上麵,那裏麵有非常多的運氣的成分。比如說遇到了光明廠來了一位思想開放的新廠長,比如說遇到了一拖遭遇危機的這個當口。


    紅星拖拉機廠與光明廠簽署的合同裏對時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交付規定數量的南方15型拖拉機,要受到懲罰的同時,紅星拖拉機廠也會失去一個為光明廠代工從而獲取製造經驗以及相關工藝技術的機會。


    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挖一拖的工人,成熟的工人到位之後馬上就能展開生產。


    其實李路對此並不抱多大的希望。


    1992年國有企業改革啟動之前,不會有人願意放棄在國有企業的編製而跑去一個小私人工廠工作。這樣的現象甚至可以說不存在。馬金濤這種情況的畢竟是極少數,他是被研究經費給逼的。因此馬金濤對李路的想法,是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


    行不行,都得試一試,哪怕能挖走一兩個人,這一趟也是值得的。


    比李路預想中要快一些,馬金濤的學生找過來了。


    招待所的人帶著劉貴鬆敲響了李路的房門,李路手持光明廠的介紹信,招待所的人還是很客氣的。


    “李科長?李科長,有位叫劉貴鬆的同誌找你。”招待所的人敲門說。


    李路正在翻看一拖日報,連忙的去開門。


    招待所的人笑著指了指身邊中等身材戴個眼鏡的年輕人說,“李科長,這位劉貴鬆同誌找你。”


    劉貴鬆扶了扶眼鏡,看見李路這麽年輕,有些意外。老師在電報裏說是光明廠保衛科的科長,他還以為是個小老頭子。


    “李,李科長,你好,我接到馬老師電報,他說……”


    李路喜出望外,笑道,“你就是小劉,好好好,快請進。”


    把人請進來,李路給招待所的人遞了根煙道了謝,這才帶上門。


    給劉貴鬆倒了一茶缸的熱水,李路這才坐下來,打量著他。這應該是一個脾氣很溫和的年輕人,約莫二十四歲左右,正是走出象牙塔的年紀,眉毛之間的間距比較寬,看得出來脾氣很好,略顯圓潤的臉龐笑起來有倆小酒窩,看上去倒是更像是大男孩,如果不是一身灰色中山裝的話。


    “小劉,辛苦你了。”李路給他遞過去一支煙,“抽煙嗎?”


    “抽,謝謝李科長。”劉貴鬆雙手接上,愛不釋手的點上有些拘謹的抽了一口,他可是瞧清楚了的,大前門,賣一塊五一包呢。


    名校畢業的老三屆,劉貴鬆有昂首挺胸在一拖廠裏走路的資本,但是麵對這麽年輕的科長,哪怕是副科長,他心裏都是沒有高昂下巴的勇氣的。他知道光明廠是正師級單位,廠長和書記是享受副軍級待遇的高級幹部,堂堂保衛科副科長,按照行政級別對應的是地方上的鎮長副縣長這一個級別的。


    人比人氣死人。


    李路笑道,“別緊張,都是自己人。你知道你的老師現在在我的工廠工作,我專門為他成立了一個材料研究所。”


    “老師提到過。”劉貴鬆心裏更佩服了,不但是副科長,還自己開了個工廠,把老師這樣的牛人都請了過去,可見財力雄厚,怎麽著一年的研究經費也開到一萬塊了吧?


    拿著一百多塊錢工資的劉貴鬆,對一萬塊錢已經很缺乏想象力了,那是如何龐大的一筆錢啊。他們一拖的研究所,那麽多年,全年下來按照人頭算,平均研究經費也不過一千多塊。


    李路道,“小劉,咱們言歸正傳,我到這裏來的目的是招聘一些技術工人。你是一拖的技術人員,我也不怕跟你直說,主要是從一拖裏招點人。這兩年一拖的情況不太好,聽說許多職工都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劉貴鬆點頭說,“是的,自從停止了計劃生產任務之後,廠裏的情況是一天不如一天。都在等著小四輪的全麵量產,小批量生產銷售情況很不錯,廠裏正在針對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改進。”


    李路嗬嗬的直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198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並收藏奮鬥198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