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平原。
“這是……”王羽抖抖手中信紙,抬起頭來,和諸葛亮、賈詡分別對視,輕輕吐出一個名詞:“苦肉計?”
“苦肉計?”賈詡半眯著眼,搖頭晃腦的念叨著:“嗯,很形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是為苦肉計也。”
“此計古有成例也。”諸葛亮一本正經的說道:“當日要離刺慶忌,對吳王言道:刺殺慶忌,在智不在力,隻要能接近他,事必成矣。其後吳國流言四起,吳王以此罪責要離,斷其臂,殺其妻,繼而放要離逃出,投奔慶忌,後者果不懷疑,最終死於要離劍下,與毋極正在上演的那一幕,正是同出一轍。”
“還真是差不多,這甄道也算是個人才呐。”王羽想想還真是這麽迴事。
甄道迴家就大肆宣揚青州的善政德行,和要離假裝散布流言是一樣的,然後他讓他爹把他捆了揍一頓,去找王門負荊請罪,隻要後者沒有賈詡、諸葛亮這樣的智慧,就肯定會上當。
雖然現在著名的周瑜打黃蓋事件還沒發生,但甄道此計的過程,與要離刺慶忌幾乎完全一致,結果王門還是上當了,一邊大肆宣揚甄家棄暗投明的過程,還為了千金買馬骨,將甄家二子分別任命為安城長和九門令。
王門在中山的防禦,采取的是虛東線,全力扼守南線的戰略。他的整體防線,就是以滹沱河為憑依構建的,而安城鄉和九門縣,正是這條防線上的兩個重要據點。
王門當然不會一點心眼都沒留,防守安城和九門的軍隊,都是他的嫡係部隊,甄家二子不過是兩個文官,就算掛了個地方長官的名頭,也號令不了他的軍隊。
但很顯然,他小覷了這些地頭蛇。
沒有兵權,縣令這個官職隻是個虛名不假,但結合上甄家的資源之後就不一樣了。
甄道在給趙雲的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證,隻要青州大兵一到,他家就會予以配合,打開安城和九門的城門,如果鬧出的動靜不大,王門沒有驚覺,他們還可以配合青州軍拿下毋極!
眼下王門和冀州眾叛將的主力部隊都在毋極一帶,後方隻有張南的五千兵馬坐鎮盧奴。如果能借助內應的幫助重創,甚至全殲王門的主力,羽林軍就能節省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迅速達成鞏固左翼,防範鮮卑來犯的戰略目標。
這樣的誘惑,連王羽都是心動不已。
雖然羽林軍對付王門等叛將應該沒太大難度,可後者若是鐵了心的龜縮防守,就算打不贏,拖點時間肯定沒問題。
三路進擊看似威風,但風險也不小,萬一於禁被拖的時間太長,中軍就有失去左翼掩護的危險。能不費力氣的達成目標,自然再好不過。
“這是件好事沒錯,”諸葛亮很快提出了疑慮:“可這樣一來,我軍就得加快進度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而泰山軍現在還在途中,羽林軍尚未啟程,就算立即改變進兵計劃,兵臨滹沱河至少也得在半月之後……”
甄道行事很大膽,他在完全沒得到青州認同的情況下,主動發起了這個計劃。因為事先沒有約定,這個計劃不容易被識破,但同樣也會有很多破綻。
暫時沒事,但夜長夢多,拖的時間長了,出意外的可能性就會變大。要想確保無虞,就隻能放棄先前按部就班的進軍策略,變更節奏,改成狂飆猛進。但這樣一來,兵力調配上就會出現問題。
羽林軍在半個月內趕到毋極,是在輕裝簡從的情況下,但兩萬大軍怎麽可能完全後勤補給的重責放在別人身上?萬一張燕突然發瘋,或者甄家的計謀被識破,羽林軍可就自蹈絕地了。
而泰山軍已經在路上了,無法調動,想要兵貴神速,似乎隻能動用騎兵。而騎兵卻是王羽的中軍主力,要是先去了西線,王羽就沒辦法按照原來的計劃去易京和公孫瓚會師了。
界橋之戰前,王羽可以帶著千來騎兵去和公孫瓚匯合,但那時他本來就是以小弟身份出現的。這一次北上,是要徹底安定河北,他再帶著少量兵力去匯合,就有些不成樣子了。
“主公,末將願率本部五百精兵,突襲毋極,斬王門等叛將首級來見!”
諸葛亮提出的建議,八成會遭到某人的反對,王羽不用抬頭就知道請戰的是魏延。
“文長勇氣可嘉,但王門也是宿將,帳下多有百戰老兵,當年叛離伯珪兄之後,一度橫行冀北,一直攻入了渤海境內,所向披靡。焦觸、蔣奇等人雖然不堪,但麾下兵馬不少,你以五百兵進襲,難免眾寡懸殊,太險了。”
王羽沒答應。
河北大戰末期,王門麾下就有兩萬多兵,焦觸、蔣奇等冀州叛將也有數千兵馬。這兩年這幫人也沒閑著,招降納叛,搜羅黨羽,至少在軍隊數量上還是很可觀的。
情報顯示,現在王門直接統領的部隊,有兩萬五千多,焦觸等三將,各擁兵五千,尹楷最少,有三千餘眾。加起來也有四萬多人,雖然質量遠遜,但蟻多咬死象,冀北軍可不是三韓那種檔次的軍隊,魏延的五百隱霧軍就算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也很難確保勝利,搞不好會被反包圍也未可知。
“可是主公……”
王羽擺擺手,不讓魏延繼續爭辯:“勝券在握的仗,沒必要搞得這麽兇險,做為一軍主將,豈能隨便拿將士們的性命冒險?吾意已決,你和子龍一道去,務必一戰建功,徹底擊潰王門等叛軍!”
“喏!”他這番話是以命令的口吻說出,魏延和被點到名字的趙雲都不敢怠慢,齊齊抱拳領命。應命後,趙雲才提出了疑問:“主公的意思,是要末將擊潰王門之後,迅速返迴與您匯合嗎?”
王羽搖搖頭:“不,打敗王門後,有甄家等豪強的配合,鞏固防禦應該不是問題,你盡力追擊,擴大戰果,無須以返程為念。”
趙雲遲疑道:“那您……”
“反正伯珪兄更希望獨自擊敗劉虞這個宿敵,隻要確定兩翼沒有危險,幹脆還是滿足他的願望吧。”王羽嘿然笑道:“這也算是兩全其美了,不是嗎?”
趙雲不說話了,如果單是麵對一個劉虞,根本用不到這麽大的陣仗,王羽的三路進兵之策,軍事上的重點在於防備烏桓、鮮卑有可能的突襲;大略上則是炫耀兵威,懾服各方勢力。
甄道之所以能順利說服老爹,和青州軍的強勢不無關係,若沒有北征之意,甄逸會不會舍得嫁女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將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了。
諸葛亮不無擔憂的提醒道:“可是主公,若是公孫將軍順利占據幽州……”
“無妨。”王羽擺擺手:“伯珪兄是磊落之人,他說了放棄爭鼎之心,就不會出爾反爾。何況,平定北疆之後,還須伯珪兄繼續鎮守幽州,不必多做猜疑。”說著,他歎口氣道:“吾之所以一意北上與他匯合,隻是有些擔心……”
“擔心?擔心公孫將軍不是劉虞對手?”諸葛亮眨眨眼,覺得王羽的擔心很多餘。
劉虞表麵上兵力很雄厚,據說已經達到了十萬之數,但都是臨時聚集起來的烏合之眾。包括鮮於世家、齊家等在內的雜胡豪強響應了劉虞的召喚,帶著私兵部眾,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
具體的兵力數字,都是各家自己報的,到底是為了多拿軍餉,還是真有那麽多人,本就很難說。就算真有十萬大軍,這種連統一號令都做不到的大軍,也沒什麽可怕的。
這樣的軍隊如果各自為戰,或許可以靠著單兵的剽悍戰力有所建樹,聚在一起會戰,那就是一坨渣。當然,他們分散開也沒用,公孫瓚不會那麽笨,分散兵力去一一剿滅,他會直取薊縣,去摘劉虞的腦袋。
而劉虞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嫡係部隊。
他麾下的大將之中,鮮於輔、鮮於銀、齊周幾個都不是官員,他們和草原上的小王差不多,憑借威望,隨時能召集起幾萬兵馬。
閻柔這個烏桓校尉是搶來的,他手下倒是有固定班底,三千馬匪。打大仗的話,他還隨時可以從烏丸、鮮卑的部落召喚援兵。
劉虞手下唯一的常備軍就是麴義的先登營,這支部隊是很強的戰力不假,但人數太少。龍湊之戰後,先登營幾乎全滅,麴義身邊隻剩了幾十個親衛,現在的幽州先登營是後來組建的,人數仍然隻有千人左右,但裝備卻比從前差得多了。
沒辦法,劉虞守著個窮地方,本來就沒袁紹有錢,還時不時的得花錢去和草原異族搞外交。他自己雖對外號稱清廉節儉,但青州密探反饋迴來的消息卻是,他家中妻妾比王羽的未婚妻還多,穿著用度是堪比王公貴族……
所以,輪到麴義頭上,這花費自然搞不起來。新的先登營能不能配齊人手一把的強弩還是個疑問,戰力肯定遠不如前。
而公孫瓚吃過一次虧,也不可能再往同一個坑裏掉,劉虞身邊的謀士,頂多隻有一個許攸撐門麵,不可能跟當年的沮授相比。
因此,青州軍中普遍的觀點都是:公孫瓚和劉虞單挑,勝率差不多是百分之百。
但不知為什麽,王羽總覺得有點擔心。可事到如今,他擔心也沒用,公孫瓚本人不想他直接插手,而西線那邊又需要快速部隊,想來想去,也隻能任由公孫瓚自行出擊了。要知道,後者的驕傲勁不比呂布差多少,若是強行插手,很可能適得其反也未可知啊。
“這是……”王羽抖抖手中信紙,抬起頭來,和諸葛亮、賈詡分別對視,輕輕吐出一個名詞:“苦肉計?”
“苦肉計?”賈詡半眯著眼,搖頭晃腦的念叨著:“嗯,很形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是為苦肉計也。”
“此計古有成例也。”諸葛亮一本正經的說道:“當日要離刺慶忌,對吳王言道:刺殺慶忌,在智不在力,隻要能接近他,事必成矣。其後吳國流言四起,吳王以此罪責要離,斷其臂,殺其妻,繼而放要離逃出,投奔慶忌,後者果不懷疑,最終死於要離劍下,與毋極正在上演的那一幕,正是同出一轍。”
“還真是差不多,這甄道也算是個人才呐。”王羽想想還真是這麽迴事。
甄道迴家就大肆宣揚青州的善政德行,和要離假裝散布流言是一樣的,然後他讓他爹把他捆了揍一頓,去找王門負荊請罪,隻要後者沒有賈詡、諸葛亮這樣的智慧,就肯定會上當。
雖然現在著名的周瑜打黃蓋事件還沒發生,但甄道此計的過程,與要離刺慶忌幾乎完全一致,結果王門還是上當了,一邊大肆宣揚甄家棄暗投明的過程,還為了千金買馬骨,將甄家二子分別任命為安城長和九門令。
王門在中山的防禦,采取的是虛東線,全力扼守南線的戰略。他的整體防線,就是以滹沱河為憑依構建的,而安城鄉和九門縣,正是這條防線上的兩個重要據點。
王門當然不會一點心眼都沒留,防守安城和九門的軍隊,都是他的嫡係部隊,甄家二子不過是兩個文官,就算掛了個地方長官的名頭,也號令不了他的軍隊。
但很顯然,他小覷了這些地頭蛇。
沒有兵權,縣令這個官職隻是個虛名不假,但結合上甄家的資源之後就不一樣了。
甄道在給趙雲的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證,隻要青州大兵一到,他家就會予以配合,打開安城和九門的城門,如果鬧出的動靜不大,王門沒有驚覺,他們還可以配合青州軍拿下毋極!
眼下王門和冀州眾叛將的主力部隊都在毋極一帶,後方隻有張南的五千兵馬坐鎮盧奴。如果能借助內應的幫助重創,甚至全殲王門的主力,羽林軍就能節省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迅速達成鞏固左翼,防範鮮卑來犯的戰略目標。
這樣的誘惑,連王羽都是心動不已。
雖然羽林軍對付王門等叛將應該沒太大難度,可後者若是鐵了心的龜縮防守,就算打不贏,拖點時間肯定沒問題。
三路進擊看似威風,但風險也不小,萬一於禁被拖的時間太長,中軍就有失去左翼掩護的危險。能不費力氣的達成目標,自然再好不過。
“這是件好事沒錯,”諸葛亮很快提出了疑慮:“可這樣一來,我軍就得加快進度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而泰山軍現在還在途中,羽林軍尚未啟程,就算立即改變進兵計劃,兵臨滹沱河至少也得在半月之後……”
甄道行事很大膽,他在完全沒得到青州認同的情況下,主動發起了這個計劃。因為事先沒有約定,這個計劃不容易被識破,但同樣也會有很多破綻。
暫時沒事,但夜長夢多,拖的時間長了,出意外的可能性就會變大。要想確保無虞,就隻能放棄先前按部就班的進軍策略,變更節奏,改成狂飆猛進。但這樣一來,兵力調配上就會出現問題。
羽林軍在半個月內趕到毋極,是在輕裝簡從的情況下,但兩萬大軍怎麽可能完全後勤補給的重責放在別人身上?萬一張燕突然發瘋,或者甄家的計謀被識破,羽林軍可就自蹈絕地了。
而泰山軍已經在路上了,無法調動,想要兵貴神速,似乎隻能動用騎兵。而騎兵卻是王羽的中軍主力,要是先去了西線,王羽就沒辦法按照原來的計劃去易京和公孫瓚會師了。
界橋之戰前,王羽可以帶著千來騎兵去和公孫瓚匯合,但那時他本來就是以小弟身份出現的。這一次北上,是要徹底安定河北,他再帶著少量兵力去匯合,就有些不成樣子了。
“主公,末將願率本部五百精兵,突襲毋極,斬王門等叛將首級來見!”
諸葛亮提出的建議,八成會遭到某人的反對,王羽不用抬頭就知道請戰的是魏延。
“文長勇氣可嘉,但王門也是宿將,帳下多有百戰老兵,當年叛離伯珪兄之後,一度橫行冀北,一直攻入了渤海境內,所向披靡。焦觸、蔣奇等人雖然不堪,但麾下兵馬不少,你以五百兵進襲,難免眾寡懸殊,太險了。”
王羽沒答應。
河北大戰末期,王門麾下就有兩萬多兵,焦觸、蔣奇等冀州叛將也有數千兵馬。這兩年這幫人也沒閑著,招降納叛,搜羅黨羽,至少在軍隊數量上還是很可觀的。
情報顯示,現在王門直接統領的部隊,有兩萬五千多,焦觸等三將,各擁兵五千,尹楷最少,有三千餘眾。加起來也有四萬多人,雖然質量遠遜,但蟻多咬死象,冀北軍可不是三韓那種檔次的軍隊,魏延的五百隱霧軍就算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也很難確保勝利,搞不好會被反包圍也未可知。
“可是主公……”
王羽擺擺手,不讓魏延繼續爭辯:“勝券在握的仗,沒必要搞得這麽兇險,做為一軍主將,豈能隨便拿將士們的性命冒險?吾意已決,你和子龍一道去,務必一戰建功,徹底擊潰王門等叛軍!”
“喏!”他這番話是以命令的口吻說出,魏延和被點到名字的趙雲都不敢怠慢,齊齊抱拳領命。應命後,趙雲才提出了疑問:“主公的意思,是要末將擊潰王門之後,迅速返迴與您匯合嗎?”
王羽搖搖頭:“不,打敗王門後,有甄家等豪強的配合,鞏固防禦應該不是問題,你盡力追擊,擴大戰果,無須以返程為念。”
趙雲遲疑道:“那您……”
“反正伯珪兄更希望獨自擊敗劉虞這個宿敵,隻要確定兩翼沒有危險,幹脆還是滿足他的願望吧。”王羽嘿然笑道:“這也算是兩全其美了,不是嗎?”
趙雲不說話了,如果單是麵對一個劉虞,根本用不到這麽大的陣仗,王羽的三路進兵之策,軍事上的重點在於防備烏桓、鮮卑有可能的突襲;大略上則是炫耀兵威,懾服各方勢力。
甄道之所以能順利說服老爹,和青州軍的強勢不無關係,若沒有北征之意,甄逸會不會舍得嫁女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將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了。
諸葛亮不無擔憂的提醒道:“可是主公,若是公孫將軍順利占據幽州……”
“無妨。”王羽擺擺手:“伯珪兄是磊落之人,他說了放棄爭鼎之心,就不會出爾反爾。何況,平定北疆之後,還須伯珪兄繼續鎮守幽州,不必多做猜疑。”說著,他歎口氣道:“吾之所以一意北上與他匯合,隻是有些擔心……”
“擔心?擔心公孫將軍不是劉虞對手?”諸葛亮眨眨眼,覺得王羽的擔心很多餘。
劉虞表麵上兵力很雄厚,據說已經達到了十萬之數,但都是臨時聚集起來的烏合之眾。包括鮮於世家、齊家等在內的雜胡豪強響應了劉虞的召喚,帶著私兵部眾,從四麵八方聚集而來。
具體的兵力數字,都是各家自己報的,到底是為了多拿軍餉,還是真有那麽多人,本就很難說。就算真有十萬大軍,這種連統一號令都做不到的大軍,也沒什麽可怕的。
這樣的軍隊如果各自為戰,或許可以靠著單兵的剽悍戰力有所建樹,聚在一起會戰,那就是一坨渣。當然,他們分散開也沒用,公孫瓚不會那麽笨,分散兵力去一一剿滅,他會直取薊縣,去摘劉虞的腦袋。
而劉虞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嫡係部隊。
他麾下的大將之中,鮮於輔、鮮於銀、齊周幾個都不是官員,他們和草原上的小王差不多,憑借威望,隨時能召集起幾萬兵馬。
閻柔這個烏桓校尉是搶來的,他手下倒是有固定班底,三千馬匪。打大仗的話,他還隨時可以從烏丸、鮮卑的部落召喚援兵。
劉虞手下唯一的常備軍就是麴義的先登營,這支部隊是很強的戰力不假,但人數太少。龍湊之戰後,先登營幾乎全滅,麴義身邊隻剩了幾十個親衛,現在的幽州先登營是後來組建的,人數仍然隻有千人左右,但裝備卻比從前差得多了。
沒辦法,劉虞守著個窮地方,本來就沒袁紹有錢,還時不時的得花錢去和草原異族搞外交。他自己雖對外號稱清廉節儉,但青州密探反饋迴來的消息卻是,他家中妻妾比王羽的未婚妻還多,穿著用度是堪比王公貴族……
所以,輪到麴義頭上,這花費自然搞不起來。新的先登營能不能配齊人手一把的強弩還是個疑問,戰力肯定遠不如前。
而公孫瓚吃過一次虧,也不可能再往同一個坑裏掉,劉虞身邊的謀士,頂多隻有一個許攸撐門麵,不可能跟當年的沮授相比。
因此,青州軍中普遍的觀點都是:公孫瓚和劉虞單挑,勝率差不多是百分之百。
但不知為什麽,王羽總覺得有點擔心。可事到如今,他擔心也沒用,公孫瓚本人不想他直接插手,而西線那邊又需要快速部隊,想來想去,也隻能任由公孫瓚自行出擊了。要知道,後者的驕傲勁不比呂布差多少,若是強行插手,很可能適得其反也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