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接到前線戰報的時候,已經是都昌突襲戰後的第三天了。

    前線用的已經是最快捷的辦法了,太史慈命沐汪帶了兩個走慣山路的郡兵,抄小路趕到萊蕪,再由於禁快馬送信往奉高。

    除了盤踞在齊國的張饒部之外,王羽手裏的就是最新消息,對他來說,還是太慢了點。

    “或許,應該養些信鴿,至少在自己的地盤上,通信可以快捷一些,這一來一去的,一耽擱就是五六天,軍情不急還好,要真是軍情緊急,豈不是糟糕?”

    “用鴿子送信?”貂蟬美眸一亮,正攤開竹簡瀏覽軍情的賈詡手上也是一頓,抬起眼來,用很好奇的目光看著王羽。

    “呃,有什麽不對的嗎?”王羽微微一怔,在這個時代待的時間越長,新發現就越多,隨時都有說錯話的風險。

    後世的考古學家在西晉的古墓中發現了金屬馬鐙,然後做出推論,說漢朝沒有馬鐙,馬鐙是晉代,或者草原異族發明的。

    王羽原先就很奇怪,早在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就已經大規模的利用騎兵作戰,打得匈奴人屁滾尿流。其後的數百年,漢軍對騎兵的應用也一直沒減少過,為什麽漢朝人沒發明馬鐙,反倒是已經恢複和平的晉代才發明出來呢?

    晉朝一統天下的過程中,騎兵的應用並不是很廣,無論是在西蜀的山地,還是在江淮流域的水鄉,騎兵都沒有勇武之地。

    實際上,至少在王羽所在的世界裏,馬鐙早就有了,隻是很少有金屬的,多是皮繩或者木製的。

    老實說,這個發現讓王羽有些遺憾。馬鐙這東西製造容易,對騎兵戰法卻有大幅提升的作用,若是這個世界原本沒有這玩意,他就可以掌握一種秘密武器了。

    由此可見,老祖宗太聰明,也未必是什麽好事。

    現在,他又想起了信鴿,這玩意難道還沒發明呢?

    “詡隻是沒想到,主公還精通馴獸之術罷了。”賈詡撚撚胡須,笑著解釋道:“自高祖遇險,用鴿子報信脫險後,中原就已經有人在馴養信鴿了,這方法傳遞消息確實很快,但卻不夠牢靠,很容易出意外……”

    華夏馴養信鴿的曆史很早,當年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屢敗屢戰,每次打了敗仗,境遇都有所不同。拋妻棄子是常事,還有一次他躲到了枯井裏,等敵人走了後,放了隻鴿子出來,招來援兵,此後信鴿就開始應用了。

    不過,信鴿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猛禽、敵人的斥候、惡劣天氣、還有遍布中原大地的饑民,對鴿子來說都是致命威脅。

    尤其是最後那一類威脅最大,饑民無處不在,見到能吃的東西絕不放過,把鴿子養得肥肥的,在這些人麵前照耀,純屬自找不痛快。在饑餓的驅使下,飛天遁地統統沒用!

    鴿子出了意外,情報丟失還在其次,萬一落在敵人手上,那才真是壞了菜呢。所以,賈詡對王羽的提議感到很意外。

    “還是養一些吧,反正是在自家的地方,等到小……主公安撫了青州,饑民就沒那麽多了呀。”貂蟬對王羽的提議很有興趣,不過看她閃閃發亮的眼睛,王羽實在無法確定,女孩到底隻是想養些寵物,還是真的對信鴿傳信很感興趣。

    “重大軍情用鴿子不安全,那些不那麽重要的就沒關係了啊。”看到了王羽眼神中的不信任,貂蟬嘟起了嘴,小聲哼道:“你以後出征在外,我和姐姐就不用那麽擔心了……”

    王羽恍然,隨即心中一暖,被人關心牽掛的感覺真不錯。

    “咳咳……咳!”一陣不合時宜的咳嗽聲響起,賈詡很鬱悶,王羽讓貂蟬參與情報工作的決策,他不反對,相反還有些讚成,不過這時不時的郎情妾意,卻讓人很頭疼。

    這二位都還年輕,日子長著呢,談情說愛也得有時有晌啊。

    賈詡沒有半點做了電燈泡的覺悟,坦然麵對王羽的目光,一本正經的問道:“主公,對北海的軍情,您怎麽看?”

    “甚好。”王羽點點頭,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當然好,仗打贏了,孔融等人也表現得很配合,收降了三萬多俘虜,又挖掘了兩名人才,收獲一籮筐,不好才怪!可問題是……

    賈詡翻了個白眼,又問:“您的具體指示呢?”

    “這個麽……”王羽定了定神,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他走神並不全是因為貂蟬,他的大半心神都放在了前線那二位身上。

    太史慈的勇猛果決讓他驚歎,也頗為感慨,這位曆史上空有勇名,卻沒有用武之地的超一流名將,終於開始綻放光芒了。

    前世的太史慈,出場亮相時很讓人驚豔,投了東吳之後,就變得默默無聞起來。

    原因倒不難猜,此人的性格太過積極主動,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或許有魄力用他,但掌權後便致力於消除兄長影響的孫權,連周瑜都不肯輕易見用,孫策烙印極深的降將太史慈……嗬,還用說嗎?肯定是要冷藏的。

    在自己麾下,這個牛人就不愁這些了,不過,他的運氣顯然有些糟糕,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以後的大仗惡仗多得是,不愁沒舞台,總有讓這位名將如願以償的時候。

    徐福,嗯,應該是徐庶沒錯了,此人好像很喜歡用化名,曆史上他投靠劉備的時候,用的就是單福的假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庶展現出來的素質,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說勇武,徐庶不及太史慈;論洞徹人心的才智,現在的徐庶也比不過賈詡;論膽魄,他也不是最特殊的,但此人的才能不是一般的全麵。

    文,能出謀劃策;武,能上陣搏殺;上知天文,下明地理;對戰略、政略都有獨到的見解……

    王羽原本還想著確認身份後,就將徐庶安排進幕府,和賈詡一起參讚軍務,但現在看來,那樣似乎有些浪費人才了,這麽全麵的人,就應該放出去獨當一麵才對。

    將對外的諜報係統交給徐庶,應該是最恰當的,這位大才目前似乎還不夠成熟,說話做事都有些放蕩不羈的味道,遠不像賈詡那麽圓潤,嗯,就像是個憤青,很有才的憤青……

    自己的諜報係統也隻是個空架子,正好隨著他一起成長。

    至於這兩個無論曆史上還是小說裏,都從來沒碰過麵的人,一見麵就火花四濺,成了冤家對頭,王羽就隻能無言以對。這應該算是造化弄人了吧,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將太史慈和徐庶兩人事放在一邊,王羽思考起前線的局勢來。

    送來的信不止一份,而是分別由太史慈、徐庶、孔融執筆,以不同角度和口吻匯報軍情,並且請示下一步的戰略。

    太史慈的信最簡單,將那場令他鬱悶的大勝一筆帶過,然後表達了效忠的意願,再然後就直接請戰。打誰都行,反正有的打就行。

    孔融的信就繁複多了,王羽不得不讓貂蟬解釋給自己聽,不然他看不懂上麵那些咬文嚼字的典故。

    文化水平還比不上一個歌姬,這個現實讓王羽很是自卑了那麽一小會兒,不過有個美女秘書的享受,很快就抵消了這點小小的負麵情緒。沒文化就沒文化,哥是武將來著!

    孔融先是鄭重表達了對王羽仗義出手的感激之情,然後以旁觀者的角度,詳述了那場夜襲,繼而表達了對泰山軍力的讚歎。之後他話鋒一轉,突然又敘起了舊情,盛讚王羽建立書院的高瞻遠矚,以及仁慈愛民的風尚。最後,在信的末尾,他隱晦的表示,北海上下全力支持王羽入主青州。

    看完信,王羽也是長歎一聲,這麽長的信,隻有末尾那點是幹料,孔融這種大儒,說起話來不是一般的水啊。

    當然,除了表態和站隊之外,孔融還提到了兩條重要信息:一是他隱晦提醒王羽,太史慈和徐庶將相不合,要盡早想辦法,以免誤事;隨後,他鄭重提及了青州名士。

    青州名士,在曆史上名氣不大,由於青州的戰亂,這些做學問的人紛紛逃離了家鄉,但有成就者,名聲在外者卻也不少。

    孔融提到的朱虛管寧,王羽不知道這個人,但他知道對方割席斷交的典故。其實這個時代的管寧,遠比王羽知道的要有名氣得多,他與華歆、邴原一起被世人並稱為‘一龍’。

    這就是個代稱,比如八廚、八俊、臥龍鳳雛、建安七子等稱唿一樣,不是很有名的人,不會有這種稱號的。

    這些人有的已經走了,比如和蔡邕齊名的大儒鄭玄帶著一批弟子去了徐州,王烈等人去了遼東,但剩下來也還不少。這些人原本都是打算要走的,不過,見識了泰山軍的軍容後,很多人開始猶豫了。

    華夏人鄉土情還是很濃的,家業殘破的青州名士,對士庶之見看得也不那麽重,對他們來說,青州最需要的,就是王羽這樣的強人。當然,王羽開設的書院,以及孔融的遊說,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總而言之,如果王羽能順利平定青州,這些人之中,有一大半願意立刻投身於他的幕府,沒下定決心的也都是心存觀望,而不是決意離開。

    這是個好消息,王羽身邊強兵猛將不少,謀士有了賈詡和徐庶,也不算薄弱,就是政略人才少點,有這批人的加入,平定青州後恢複秩序就不用愁了。

    最後,是徐庶的信。

    徐庶的信也很長,但他用詞都很簡練,篇幅長,純粹是因為內容多。

    這些內容未必很深刻,但卻很全麵的涉及到了王羽的青州戰略布局,不然為什麽說,王羽一下就確認了對方的身份呢?

    有些人,就像是發光的寶石,無論在什麽地方,都會閃閃發亮,不是換個名字就能掩蓋得住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鱸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鱸州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