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葛凡穿著一身黑色套裝,仰臥在大床的床頭,像是睡著了一樣。她七八歲的女兒仰臥在她身側一米左右的位置,麵部蓋著一條毛巾。
1
聽到我的複述後,韓亮一個側打方向盤就從高速旁的一個出口駛出了高速,說:“你若晚說十秒鍾,我們就得跑到四十公裏以外,才能找得到出口掉頭。”
警車閃著警燈,從出口掉頭,飛速駛迴森原市。
“為啥我們在哪裏,‘清道夫’就到哪裏?”林濤沉吟道。
我若有所思,說:“你還別說,還真是這樣。龍番的兩起,我們都沒有出差。雲泰的一起,當時我們正在雲泰附近的峰嶺市辦案。”
“可能是巧合吧。”陳詩羽頭也沒迴。
大寶說:“你們說,會不會是兇手盯著我們啊?意圖就是挑戰我們?”
“‘雲泰案’已經是這樣了,現在又來一個尋仇的?一年一個?我可沒有得罪那麽多人。”我說。
“說不準是小羽毛得罪了人呢?”韓亮哈哈一笑。
“怎麽可能?!”坐在副駕駛的陳詩羽翻了個白眼。
說話間,我們就看見了守候在路口的警車。
肖劍支隊長擠上了我們的現場勘查車,說:“走,韓老弟,前麵直走,過五個紅綠燈右轉。”
“謔,這麽精確?地形好熟啊。”大寶說。
肖支隊長笑了笑,說:“我以前在這個轄區的派出所當所長,地形當然得爛熟於胸。咱們廢話不多說,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情況。”
我點了點頭。
肖支隊長說:“今天早晨有幾個跳廣場舞的大媽,到森原市中心公園跳廣場舞的時候,發現廣場旁邊的一個灌木叢裏,有一個衣衫襤褸的死人,於是報警了。因為報警的時候語焉不詳,所以110接警員以為隻是一個流浪漢猝死在廣場,所以也沒太在意,指令當地派出所出警了。派出所出警的時候,你們正好乘車上高速。可是民警到現場後,發現有大片血跡,認為這是一起命案,等層層上報到我這裏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給你們打電話了,好在你們還沒有走遠。”
“‘清道夫’專案組已經發布了協查令,一旦有類似的案件發生立即並案偵查。你們打電話通知龍番市公安局了嗎?他們會派工作組過來的。”我說。
肖支隊長點點頭,說:“通報過了,他們估計也在路上了。”
“這個案子我們一直在跟。”我說,“不等他們了,我們先工作吧。”
現場位於森原市中心公園正中心的一個廣場附近,一處黑黝黝的灌木叢中,仰臥著一具屍體。屍體的周圍布滿了血跡,而且仿佛有搏鬥的痕跡,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命案現場。
屍體的下身是赤裸且血染的,上身的破爛襯衫也是敞懷的。屍體周圍的血跡從灌木叢旁邊的一個鋪蓋處開始,一直延伸到了灌木叢中央。
“死者是個什麽人?”我問道。
肖支隊長說:“目前死者的身份還沒有調查清楚,應該是沒有戶籍的流浪人員。附近的住戶認識他,說這個人自稱五哥,以在公園內向遊客乞討為生,就住在公園內。夏天的時候他會隨便找個地方鋪上鋪蓋睡覺,冬天的時候,他在公園的一處假山洞裏睡覺。這個人意識清醒,性格溫和,從來不騷擾或傷害遊人。”
“前麵三起係列案件,死者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上的問題,或者有一些不良行為。而五哥除了流浪、乞討人員這個特殊的身份,其他都很正常。”我說,“這麽看來,兇手的目標是明確指向流浪漢這一特殊群體的。”
“流浪漢都是在道路周圍過夜、生存的。”大寶說,“這樣看來,‘清道夫’這個名稱也就很好理解了。”
“那這周圍有監控攝像頭嗎?”林濤四周環顧了一下,說,“畢竟這裏是公園,是公共場所。”
肖支隊長說:“這個公園是我們市的一個公益性的公園,公園的四周不設圍牆,一共有十六七條小路可以直接通到公園中心。當然,如果不走這些小路,也可以從一些樹叢、灌木叢中進入公園。總之,這個公園是完全開放式的。公園周圍也有大路,大路上也有交警部門安裝的道路監控,我們已經派人調取,正在看。不過,兇手也完全可以繞過大路,從一些不連接大路的小路或者樹叢中進入、離開公園。”
“視頻偵查工作,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吧。”我說,“隻要兇手稍微熟悉這裏的環境,就可以輕易繞過監控。我們還要按部就班地開展我們的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工作。”
說完,我們穿戴好現場勘查裝備,開始接近血跡中心。
縱觀現場的血跡,是以大圓滴狀的滴落狀血跡和均勻分布的擦蹭狀血跡為主的。尤其是在擦蹭狀血跡的中間,能看到一些皮膚紋理。顯然,這是死者受傷後,腳底在地麵移動而形成的血跡。血跡形態呈現特殊狀的,是在死者生前睡覺的鋪蓋上,可以看到帶有方向性的毛刺狀的血跡,這是噴濺狀血跡。由此判斷,死者最先受傷的位置就在這裏了。
死者的一條破舊不堪的褲子被扔在鋪蓋的旁邊,朝上的一麵有一些噴濺狀的血跡,而朝下的一麵沒有任何血跡。這說明,血跡開始噴濺的時候,褲子已經是呈現這個姿態,擺放在原始位置了,後期也沒有被移動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顯然,是先脫褲子後受傷的。”我說,“死者有裸睡的習慣嗎?”
肖支隊長搖搖頭,說:“我們調查的時候也注意到,這些跳廣場舞的大媽說,每次來跳舞的時候,都可以看見他在睡覺,是和衣而睡。這個人畢竟是個思維正常的人,一般不會在公共場所裸睡吧。”
“哦。”我若有所思,說,“林濤,這裏的地麵不夠光滑,觀察痕跡的條件不好,但是你可以研究一下血跡的形態,看看血跡的中間有沒有什麽蹊蹺。”
說完,我招招手,和大寶一起跨進灌木叢中,開始對屍體進行簡單的屍表檢驗。
死者上半身黏附的血跡不多,還可以看到一些噴濺狀血跡的存在。從死者的腰部開始,血跡沾染情況陡然加重,幾乎整個下半身都是血染了。血液大量流出,在雙腿上黏附,然後結成血痂。紅色的雙腿,還可以看到許多紅色的腿毛,有些驚悚。
屍體右腿的血染程度比左腿要嚴重得多,整條腿幾乎都已經成了紅色。我蹲在屍體旁邊,仔細觀察他的右腿,可是仍然無法判斷損傷究竟位於什麽位置,一定是血痂把傷口覆蓋住了。
我隻有作罷,問身邊的肖支隊長說:“哎,對了,你不是說有‘清道夫’三個字嗎?”
說完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四周一片空曠,沒有牆壁、樹木之類可以留下字跡的地方,地麵上盡是血跡,也沒有下“筆”的地方。
肖支隊長從物證箱裏,拿出一個透明的物證袋,說:“你看,這次和你們之前的案件不一樣了,兇手可能是在現場周圍隨便拿了一張廢舊的報紙,在報紙上寫下了這三個字,然後用石頭壓在了鋪蓋旁邊。”
我蹲在地上,一眼就看見三個大字的中間,中間的“道”字,依舊是一個錯字。
“確認是同一兇手無疑。”我站起身來對幾米之外的林濤說:“你和小羽毛留下看現場,別忘了再仔細看看那張廢舊的報紙。我和大寶迴去檢驗屍體了。”
在拍照固定完屍體上的血跡形態之後,我和大寶對屍體進行了清洗。隨著血痂一點點地被清水衝掉,死者腿部的傷口逐漸暴露了出來。
大寶在傷口的一側貼上比例尺,招唿身邊的技術員來拍照。
“傷口好細啊。”我說,“怪不得有血痂附著就看不到了。”
“嗯。傷口哆開了,也就一毫米的寬度。”大寶說,“不出我們的所料,作案工具都是一樣一樣的。”
“手術刀。”我和身邊的王峰法醫異口同聲。
“傷口有四五厘米長,顯然遠遠超過了手術刀的寬度。”我說,“說明兇手在把刀刺入死者大腿以後,拔刀的時候有個切的動作。這是一處典型的刺切創。”
“死者的全身屍斑淺淡,是一個失血貌。”大寶一邊解剖,一邊說,“屍僵很硬。嗯,另外,胸腹腔都沒有明顯的損傷和出血痕跡,雙上肢沒有約束傷。”
我則對死者大腿的傷口部位進行了局部解剖,我說:“這一刀真是穩、準、狠。一刀直接插上了死者的股動脈,可以說這一刀的解剖定位絕對是專業級的。另外,切的動作把整條股動脈完全切斷,而且也可以把軟組織創口擴大,保證動脈血液大量噴射,人體會迅速死亡。”
“專業級的手法。”王峰說。
我點點頭,說:“之前我們也判斷,兇手是個醫學工作者。”
“而且還是個女性。”大寶補充道,“在現場,我又聞見了那熟悉的香水味道。”
“下肢也沒有約束傷。”我說,“兇手是在死者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刀致命的,和前麵三起案件完全一致。死亡時間怎麽樣?”
大寶打開了死者的胃組織,指著那空蕩蕩的胃壁,說:“胃基本排空,是在末次進餐後六小時以上死亡的。”
“結合死者的屍僵和角膜混濁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死者死亡十二小時了。”我說,“也就是說,大約是昨天,6月2日,晚上十二點鍾左右。”
“這個消息趕緊反饋給視頻偵查組。”王峰說,“讓他們縮短視頻觀測時間段。”
我們再次對屍體從頭到腳進行了檢驗,沒有新的發現,於是縫合完屍體,吃了午飯,匆匆趕往位於森原市公安局的專案指揮部。
指揮部內,省廳大案科的青亞科長已經帶了龍番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兩名偵查員趕了過來。
我提綱挈領地把屍檢情況介紹完畢,青亞說:“看來這是一起典型的‘清道夫專案’,兇手從侵害對象、作案時間和作案工具、作案手法上都保持了她的習慣。現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林濤清了清嗓子,說:“現場的血跡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根據我們的分析,兇手應該是在鋪蓋處低位下刀,刺破死者的股動脈後,因為有大量血液噴濺湧出,死者起身離開鋪蓋,向灌木叢逃跑,在灌木叢旁邊摔倒形成一塊血泊,再次爬起身後,向灌木叢中逃跑,在灌木叢中間距離邊緣五米處再次摔倒後死亡。另外,我們看了留下‘清道夫’三個字的報紙,是幾天前的報紙,應該是死者撿來放在鋪蓋中間的。報紙上有血指印,但沒有紋線,顯然兇手戴著橡膠手套。”
“也就是說,現場沒有打鬥痕跡?”我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濤搖搖頭,說:“打鬥痕跡不明顯,但是在鋪蓋處,可能死者有個強行遠離兇手的動作。在這個動作過程中,導致兇手的一隻鞋套脫落。”
“啊?鞋套脫落?”青亞問,“你怎麽知道?”
林濤微微一笑,說:“因為我們在鋪蓋的邊緣發現了半個腳掌的血鞋印。既然兇手鞋底沾了血,說明她應該是鞋套脫落,然後踩上了血,再踩到鋪蓋上。可惜,因為兇手腳上的血很少,或者因為兇手重新戴上了鞋套,所以我們在附近地麵上沒有再發現潛血足跡了。”
“鞋印有鑒定價值嗎?”我問。
林濤說:“鞋底花紋沒有特征,但是磨損痕跡還是有特征的。所以,隻要能找到嫌疑鞋子,我們就可以進行比對。但是想通過鞋印去排查人,幾乎沒可能。”
“半個腳掌的鞋印是有依據的。”視頻偵查組的王組長說,“我們在附近監控的視頻裏,發現了可疑人員。”
說完,王組長打開投影儀,幕布上開始放映一段模糊不清的視頻。
王組長說:“這是6月2日晚上十一點半在公園附近一個大路上發現的可疑人員。我們可以看到,她穿著鞋套。”
視頻裏是一個高挑的女子,一頭長發,穿著白色的連衣裙,匆匆地走過一個監控範圍。王組長把視頻定格在最清楚的一個畫麵,畫麵中,女子的麵孔一片模糊,雙手因為擺動也看不清楚,隻有邁出去的一隻腳,可以看到是包裹著深色的鞋套。這個嫌疑人的發型、衣著和體態特征,和紅褂孬子被殺案中目擊者描述的完全一致。
王組長說:“從我們的經驗看,雖然嫌疑人的腳上有包裹物,但是足背非常高,顯然是穿著一雙高跟鞋。”
“如果是高跟鞋的話,那麽我們隻能看得到半個腳印了。”林濤說。
王組長點點頭,接著說:“當晚十二點一刻,這個嫌疑人再次出現在這個監控頭下,行走方向正好相反。不過她的手上多了一個方便袋。”
說完,王組長播放了另一段視頻。
我說:“你們看,這個時候,嫌疑人的腳上已經不是深色了,而是淺色,鞋跟也若隱若現。”
王組長說:“對,我們分析嫌疑人在離開中心現場後,為了不引起注意,脫去了可能沾染有血跡的鞋套和手套,用這個方便袋提著,離開了現場。”
會議室裏開始議論紛紛。
我咳嗽了一聲,說:“現在看,兇手是一個瘦高個子的女性無疑了。兇手用色誘的方式接近被害人,然後用一係列專業的手段殺人,侵害對象是流浪漢。我懷疑這可能是個曾經被流浪漢性侵的女子,作案目的是報複流浪漢這一人群。”
“分析得很有道理。”青亞說,“幾名死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脫衣現象,提示了兇手接近和讓對方喪失警惕、抵抗力的手段。侵害這一沒錢、二沒色、三沒仇的特殊群體,肯定是因為兇手有什麽思想根源,秦科長分析的這個根源是可能性最大的。”
“另外,我覺得兇手不是森原人。”我說,“今天上午我們還在說,隻要對附近有一點點了解,都可以避開攝像頭,但兇手卻出現在了攝像頭裏。我覺得兇手對這一片幾乎沒有了解。她冒著被發現的危險,戴著手套和鞋套滿街遊蕩,最後走進公園,應該是在尋找目標,防止發現目標後再穿戴手套、鞋套來不及。”
“對。”青亞說,“目前發的四起案件,兩起在龍番,一起在森原,一起在雲泰。所以,兇手是龍番人的可能性最大。下一步,請當地偵查部門對特定時間在森原和在雲泰住宿的人員信息進行排查,找出可疑人員。要找的是女性,年齡應該不大,如果戶籍上有職業信息的,從事醫療專業的人嫌疑給予相應的上升。”
“上次不是對住宿信息進行過排查了嗎?”陳詩羽問,“不是沒有消息嗎?我覺得查住宿信息沒有什麽作用。”
“怎麽會沒有作用?”青亞自信地一笑,說,“上次是隻在雲泰市範圍內查。你想想,一個雲泰市,每天那麽多流動人口,當然很難查。這一次就不一樣了,4月25日住在雲泰,6月2日住在森原,兩條信息一碰撞,範圍就小得多了。”
“但是我們森原是旅遊城市,每天的住宿信息量都非常非常巨大。”肖支隊長說,“要進行逐條梳理,再加上兩者互相比對,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工作量大沒關係,隻要破案就可以了。”青亞說,“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吧?”
肖支隊長點了點頭。
“那我們就撤離了。”青亞說,“我們還有個跨國販毒案在辦,秦科長,你們呢?”
“我們也要撤了。”我晃了晃手中的手機,說,“師父來短信了,青州市,命案。”
2
在從位於我省西南的森原市趕往東北的青州市的漫長路上,我給鈴鐺打了個電話,進行了簡單的問候。
鈴鐺已經習慣了我長期出差的工作性質,從我們剛工作時我一出差超過三天她就沮喪哭泣,到現在我出差半個月她也隻是偶爾打電話問候的現象看,她真的是從習慣到自然了。腦海裏想到她每天挺著大肚子獨自上下班的情景,我還是忍不住有些語塞,有些鼻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隻是鈴鐺一個,中國許許多多的警嫂,其實都是這樣,在警察們的背後,默默地奉獻著。我也隻有這樣安慰自己。
大寶見我打了電話,也給寶嫂打了個電話。大寶三十三了,和寶嫂的婚期一拖再拖,個中原因,也隻有他倆自己知道。但我想,我們這成天出差的工作性質,肯定是寶嫂延遲婚期的一個重要因素。寶嫂是個大大咧咧的女人,但是做起事情一絲不苟,在選老公這件事情上,肯定更是謹慎至極。她和鈴鐺經常一起逛街、交流,她知道和大寶結婚,自己就會過上和鈴鐺一樣的日子,作為一個女人,仔細掂量掂量,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駛入青州市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夜幕已經籠罩了整個青州市。我們按照師父短信上的地址,駛到了位於青州市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商業集中地帶。
閃爍的警燈,聚集了大量的圍觀群眾,所以我們無須尋找,就知道中心現場的位置所在。
師父的好朋友,邢斌局長,已經在現場坐鎮指揮了。剛剛提拔成青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的馬天朝法醫一身勘查裝備,守候在警戒帶外。
“什麽情況?”我下車後直接問。
“哦。”馬支隊長說,“今天中午,有人報案,說這間旅館的老板娘被殺害了,轄區派出所到達現場後,確認這確實是一起命案,兩名死者,是這間旅館的老板娘葛凡和她的女兒於婷婷。”
“中午才發現的?”我說,“一般發現命案的時間段都是晚上和清晨,中午發現命案確實不多見哦。”
馬支隊長說:“是啊,這個當時我們也覺得奇怪。原來這個旅館的盡頭是一個收銀的房間,這個房間裏就是老板平時居住的房間。房間通向走廊有個小窗口,平時是開著的。今天早晨,旅館的住客離開旅館的時候,還有人看到老板娘在房間裏看電視。再往後,就有人反映這個小窗口關閉了,具體關閉的時間沒法了解清楚。”
“那是誰報案的呢?”我問。
“是今天中午將近一點鍾,一對大學生情侶來這裏開房。”馬支隊長說,“因為是熟客,所以知道小窗口是老板的‘吧台’,於是就敲窗,沒有反應,然後他們就去敲收銀房間的門,結果發現房門其實是虛掩的。他們進去一看,就見兩人死在房間中央的床上。”
我默默地點點頭,看了看現場周圍的環境。
這是位於青州市火車站以西大約兩公裏處的一個商業集中地帶。這一片的商品房,都是聯排的兩層小樓。
現場位於一排門麵房的二樓。從兩間門麵房之間的狹窄樓梯上樓,就走到了這個小旅館的一端。二樓的第一間,就是中心現場的位置所在。這個狹小的收銀房間,除了一扇綠色的防盜門可以通向走廊以外,還有一個小窗子,就像食堂的窗口一樣。整個二樓的麵積不小,走廊的兩端都是平行排列的房間,每個房間上都貼著門牌號碼。
旅館的住客都被警方帶走進行詢問了,有的房門開著,有的房門關著。據馬支隊長介紹,警方一共帶走了七個人,其中三個人是單獨住的,另外四個人是兩對情侶,也就是說,當天應該是開了五個房間。
我和大寶沿著旅館的走廊走到另一端的盡頭,這裏是個用鐵柵欄封起的陽台。柵欄沒有撬壓的痕跡,顯然,是不可能有人從這裏出入的。陽台的一側,有一間自建的小屋,小屋裏放著一台高溫消毒的機器和許多條長短不一的毛巾。可見,老板娘平時就是在陽台上清洗毛巾,並用這台機器消毒的。一來,陽台比較寬敞,可以堆放毛巾,二來,這是個開放的場所,住客可以輕易看見老板娘的消毒過程,從而也可以放心地使用這裏的毛巾。
陽台的另一側,是一個簡易的廚房,一張桌子上有一個電飯煲、一個電磁爐和一些鍋碗瓢盆。
“兇手肯定是從樓梯口進來,又從樓梯口出去的。”我說。
“樓梯口有監控攝像頭嗎?”林濤問。
馬支隊長搖搖頭,說:“這一帶的管理確實是不夠周到,幾乎沒有監控攝像頭,是一個監管盲點。不過也不排除這裏是個藏汙納垢的地方,要是裝了攝像頭,不是自找沒趣嗎?”
“那是不是住宿信息也不會登記?”我問。
“這個,我就不確定了。”馬支隊長說,“總之有人報案後,我們就把住宿在這裏的人全部控製起來了。”
“聽你說是老板娘和她女兒死了?”我問,“有老板娘就有老板吧,老板呢?”
“哦,老板平時在龍番經商,隻有周末才會迴來。”馬支隊長說,“這個我們已經確認過了,老板沒有作案時間。”
我點點頭,說:“行,那我們進中心現場看看吧。”
中心現場,也就是那個收銀房間,是個很狹小的房間。從綠色的防盜門進去後,看到的是一個放在門口的矮櫃,矮櫃上方放著一盤水果和一把水果刀。
“兇手好像沒用它,不過還是把這把水果刀提取了吧。”我小心地捏起水果刀左右看了看,沒見什麽異常。
矮櫃上下放著臉盆、刷牙缸、毛巾等一些生活用品,從數量上看,應該隻有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住在這裏。矮櫃的旁邊放著兩個熱水瓶。矮櫃緊挨著一張大床的床尾,大床的一側靠房間內牆,另一個側麵擺放著一張辦公桌,辦公桌上方,就是那扇通往走廊的小窗戶。可想而知,老板娘平時就是坐在床上,趴在辦公桌上做生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辦公桌上、小窗戶的旁邊,擺放著一台電腦,屏幕是黑的。在拍照固定完成後,我動了動鼠標,桌麵顯現出來,是一個播放器的界麵,正在播放這個時間段全國都在熱播的《甄嬛傳》,不過播放器被點擊了暫停。再次拍照固定後,我把播放器最小化,發現電腦桌麵很幹淨,幾乎沒有安裝任何軟件。我在控製麵板裏找了找,沒有發現安裝住宿信息登記軟件。這是一台新電腦。
床頭是一個書櫃,書櫃上倒著一塊木板,上麵釘著幾排平行排列的釘子,木板附近淩亂地掉著一堆鑰匙。顯然,這是個掛房間鑰匙的木板,因為搏鬥,導致木板倒伏,鑰匙也就散落在床頭了。
書櫃沒有翻動的跡象,裏麵的雜誌書刊擺放得還算整齊。整個房間也就這些擺設了。
從收銀房間外麵看,小窗是被一個窗簾遮住的,看不到裏麵。但從裏麵看,才知道窗簾並沒有被拉起來,而是因為有打鬥現象的存在,窗簾上方的羅馬杆被拉斷,一端吊在屋頂,一端垂在半空,窗簾滑落在羅馬杆一端,正好遮住了小窗。
“哦,原來是因為窗簾杆斷了啊。”馬支隊長說,“摸排的時候,有人反映,老板娘隻在晚上十二點鍾以後,才會拉上窗簾睡覺,平時都是開著的。”
“這個現象解釋很重要。”我說,“如果兇手殺人後或殺人時知道把窗簾拉上,那就是有反偵查能力了。”
我順手拉開了辦公桌的抽屜,抽屜裏整齊地放著幾遝寫滿了字的公文紙,沒有翻動的痕跡。這時候,我才發現辦公桌上放著一個文件夾,文件夾裏夾著一遝空白的公文紙,看紙質,和抽屜裏的一樣。
我招唿大寶拿來物證袋,把公文紙都放了進去。
兩具屍體平行躺在大床上。老板娘葛凡穿著一穿黑色套裝,仰臥在大床的床頭,像是睡著了一樣。她七八歲的女兒仰臥在她身側一米左右的位置,麵部蓋著一條毛巾。
現場狹小,而且顯然死者沒有明顯的出血,所以現場勘查工作也顯得簡單許多。林濤依舊拿著足跡燈在現場狹小的地麵和床麵上觀察著,陳詩羽拿著刷指紋的器具候在一旁。現在的陳詩羽,不僅僅是一名偵查員,更像是林濤的一個小助手了。
我東看看西看看,見房間裏並沒有多少異常現象。辦公桌的側麵櫃子上,還掛著一把鑰匙。我轉動鑰匙,打開了櫃子,見櫃子裏是一個小小的保險櫃。可想而知,旅館的日常營業額就在這裏了。
我招唿了一名技術開鎖的痕檢員,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打開了這個小保險櫃,裏麵有兩捆百元大鈔,還有一些零散的百元大鈔和一些零錢。可見,葛凡把所有的現金都放置在這個保險櫃裏,保險櫃並沒有被人動過。
“你說會不會是兇手打不開保險櫃,所以沒有劫財的跡象啊?”大寶知道我看這個保險櫃的意圖,是想對案件性質有個初步的判斷,所以問道。
我搖搖頭,說:“第一,保險櫃外麵的櫃門是關好的,我認為兇手沒有動過。”
“等等,那為什麽會有鑰匙掛在櫃門上呢?”大寶問。
“你想想啊,如果死者把鑰匙都收起來的話,每次來人結賬,她要先拿出鑰匙開櫃門,再打開保險櫃,多麻煩啊。裏麵既然有保險櫃,屋裏又有人,外麵櫃門的鑰匙沒有必要拿下來啊。”我說,“這樣,她就可以直接按密碼打開保險櫃,這才符合常理。”
大寶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第二,如果是搶劫殺人的話,那麽兇手在殺完人後,即使打不開保險櫃,難道還不能把保險櫃抱走嗎?”
說完,我嚐試了一下。這個小保險櫃也就四五十斤重,我這個並不強壯的人,也可以把保險櫃從辦公桌側櫃裏搬出來。
“我看兩名死者的衣著都很完整。”大寶翻動了一下死者的衣著,說,“尤其是老板娘的套裝,甚至連襯衫都還掖在褲腰裏,肯定不會是事後偽裝。也就是說,這個案子也沒有性侵的跡象。難道是尋仇?”
我抿著嘴思考了一陣,抬頭說:“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不如先進行屍檢,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把小女孩麵部蓋毛巾這一特征給固定好。”大寶對陳詩羽說道。
在等待殯儀館的車輛來拉屍體的同時,我和大寶走出旅館,來到位於旅館對麵的一個被臨時征用為專案指揮部的門麵。我戴起手套,用幹淨的物證袋鋪滿了辦公桌,然後從物證袋裏拿出一遝寫滿字的公文紙。
“這就是辦公桌抽屜裏的公文紙嗎?”馬支隊長問道。
我點點頭,說:“雖然這個小旅館沒有按要求在電腦係統裏錄入旅客住宿信息,但她倒是用公文紙一筆一筆都記下來了。”
“應該是換了新電腦,住宿信息登記軟件還沒有來得及安裝吧。”大寶說。
“有可能。”我點點頭,說,“這些撕下來的公文紙上記載了半個月之內的住宿記錄。幾乎每兩天,住客信息就可以寫滿一張公文紙。”
“可惜,這些記錄隻記到了兩天前。”馬支隊長說,“這兩天的記錄就沒有了。桌上的那個文件夾裏,不也是夾著空白的記錄紙嗎?”
我點點頭,微微一笑,說:“按照老板娘的習慣,這兩天的信息她不可能不記。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兇手把記錄了這兩天住宿信息的紙給帶走了!”
3
青州市殯儀館內,一座兩層小樓還在此時此刻的深夜閃爍著燈光。青州市公安局法醫學屍體解剖室的排氣扇和空調全開,轟鳴聲不絕於耳。
死者葛凡生前一定是一個很愛幹淨的少婦,即使死去,也還是那麽幹淨整潔。死者的衣服很完整,衣服上也沒有明顯的搏鬥或者汙染的痕跡。在拍照固定後,我們依次脫去了死者的衣服。
衣服一脫,少了襯衫領口的遮擋,死者裸露的頸部可以看到幾處黝黑的皮下出血。
“死因出來了。”大寶說,“屍體的窒息征象還是很明顯的,現在看又有頸部損傷,死因基本明確了。”
我點頭認可,按照常規檢驗了死者的屍表。除了頸部的損傷,其他部位沒有發現明顯的損傷。
我拿起手術刀,靜靜地打開了死者的胸腹腔。死者的胸骨正中間,有一塊顯眼的皮下出血,呈圓形,直徑大約五厘米。
“這裏有個挫傷,看看致傷方式是什麽?”我問大寶。
大寶搖搖頭,說:“現場有搏鬥的跡象存在,是不是拳擊傷或磕碰傷,不好確定。”
“我看都不像。”我說,“這個損傷太規則了。現場那麽狹小,怕是施展不開拳腳,而且現場也沒有能夠磕碰形成圓形皮下出血的物體啊。”
“那你說是怎麽形成的?”大寶問道。
我搖搖頭,說:“不著急,先按規矩來。”
死者的內髒顏色很深,這是一種淤血現象。內髒淤血,是窒息死亡的一個征象。打開死者的胃,胃內還比較充盈,食物形態還可以分辨,看起來是稀飯、油條和鹹鴨蛋。
“死者的早餐時間,調查了嗎?”我問馬支隊長。
馬支隊長雖然已經是副支隊長了,但是法醫的活兒還是繼續在幹。穿著解剖服的馬支隊長點頭說:“這個很明確,樓下的小店我們走訪了,反映死者在今天早晨七點半左右下樓買了油條和鹹鴨蛋。從胃內容物來看,應該和調查的情況相符。”
關係到死亡時間的推斷,偵查員已經養成了調查死者末次進餐的習慣。
我說:“食物還沒有進入十二指腸,食糜形態也清晰可辨,說明死者是末次進餐後兩小時之內死亡的。既然清楚了死者大約七點半到八點吃了早餐,那麽她的死亡肯定是上午十點鍾之前了。”
“這個時間還是比較合理的。”馬支隊長說,“一般住客要麽就是早晨離開旅館各幹各事,要麽就是這個時間還在睡覺。所以這個時間段,還是相對比較冷清的。”
我見胸腹腔解剖也沒有什麽新的發現,在大寶縫合屍體的時候,打開了死者四肢關節的皮膚。皮膚下麵是紋理清晰的肌肉組織和肌腱,沒有發現皮下出血或肌肉內出血。
“居然沒有約束傷!”馬支隊長說,“一般扼頸殺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約束傷,防止死者的抵抗。”
“說明這個兇手的控製力很強。”我說,“因為體力懸殊,他可以輕易控製被害人。而且,別忘了,死者這邊還有個小幫手。”
我指了指停屍在一旁的孩子的屍體。
“可是,他是怎麽控製被害人的?”馬支隊長問。
我沉吟了一會兒,突然想到死者胸口的一塊出血,說:“把屍體翻過來,我們檢驗一下屍體的背部。”
和我猜想的一樣,死者的雙側肩胛窩內,都有明確的出血痕跡。肩胛窩位於肩胛骨和後肋骨之間,不可能直接受力。隻有在身體被力量壓迫的情況下,因為肩胛骨的上下活動、摩擦,引起這裏的出血。
“可見,”我眯著眼睛說,“死者是被人用膝蓋頂住了胸口,然後扼死的。肩胛窩的出血提示死者有過劇烈的掙紮,但是因為這一頂一扼,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說明兩人體力的懸殊是非常巨大的。”
“有一點我就不明白了。”大寶說,“既然體力懸殊,為什麽現場還有打鬥的痕跡?按理說,兇手可以一招克敵,沒必要打鬥吧。”
“現場的現象很有可能隻是表象。”我說,“屍體說出來的話才是真話。現場好像看起來有些淩亂,像是打鬥,但是為什麽我們在屍體上,沒有發現這幾處控製傷以外的損傷?按理說,既然有打鬥,就會有損傷啊。”
“難道你是說,打鬥是偽裝的?”馬支隊長問。
我搖搖頭,說:“不像是偽裝的。如果偽裝的話,他完全可以把櫃子抽屜都給翻亂。我們覺得現場淩亂,主要是因為窗簾掉下來了,還有那一板鑰匙散落了。除此之外,再無打鬥的痕跡。那麽,我們就不能說這一定是打鬥痕跡,說不準有其他的原因。”
“迴頭再考慮吧,淩晨了,我們趕緊檢驗小孩子的屍體。”大寶打斷了我的思路。
我點點頭,和大寶一起把於婷婷的屍體搬上了解剖台。
每次檢驗小孩子的屍體,都是對法醫心理的一種挑戰。尤其是對馬支隊長這種有孩子的法醫和我們這種即將有孩子的法醫來說,給孩子做屍檢會很壓抑。
整個屍檢過程在沉寂中進行,雖然沉寂,但是大家心裏都有數,按照既定方針對屍體進行了檢驗。和葛凡的屍體一樣,於婷婷的損傷也集中在頸部,尤其是頸部舌骨、甲狀軟骨的粉碎性骨折,更加確信兇手是一個力量很大的男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婷婷全身也沒有任何約束傷,這個八歲的女孩肯定不是兇手的對手。
“你們看她的雙手!”在屍體解剖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死者雙手的異常。
死者的幾個烏黑甲床的指甲中間,有白色的橫線,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現象。這是指甲有翻折的跡象。
“死者的指甲為什麽會翻折?”我問。
“說明她在用力抓什麽東西。”大寶說,“甚至都忘記了疼痛!”
“能抓什麽東西呢?”我接著問。
“還能抓什麽,”馬支隊長說,“兇手唄!”
“對!”我說,“小女孩是有反抗動作的。說明兇手在殺害其母親的時候,她進行了反抗。隻不過她幼小的手臂,根本不可能阻止得住兇手的攻擊。”
“這能說明什麽?”大寶說。
我說:“這個現象明確提示我們,兇手隻有一個人,他殺害葛凡的時候,於婷婷是沒有人控製的。”
“剛才經過現場勘查,我們別忘記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大寶說,“小女孩的臉上是蓋著一條毛巾的!這用行為心理分析的理論來解釋,是一種愧疚心理,說明兇手很有可能認識死者!”
“我不讚同你的觀點。”我說,“如果是認識小女孩,就一定會認識女孩的母親。那麽他為什麽對小女孩愧疚,而不對她的母親愧疚呢?我覺得行為心理分析的理論不錯,這是一種愧疚心理,但是愧疚心理並不表示隻有熟人才能有。我們解剖小孩屍體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沉重,如果不是個窮兇極惡的兇手,他殺了小孩,也一樣會很難受。所以他因為愧疚,而在小孩的臉上蓋毛巾就可以解釋過去了。”
“說得有道理!”馬支隊長站在了我這邊,“我也不認為這是一起熟人作案。”
“屍檢結束了。”我長舒了一口氣,說,“發現了一些線索,但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收獲。已經深夜兩點多了,我們是現在就去專案組匯報呢,還是睡一覺捋一捋思路?”
“現在就去吧。”馬支隊長說,“邢斌局長還在等我們呢!”
我一邊點擊著鼠標,播放著屍檢的照片,一邊提綱挈領地向專案組介紹了屍檢的發現和我們相應的分析內容。
“死因和死亡時間都很明確了。”邢斌局長對著主辦偵查員說,“你們調查,在這個時間段,那五個屋子的住客,都去哪兒了?”
“我們也問了這七名人員。”偵查員說,“三個獨住的人,和一對情侶,都稱自己早晨就離開旅館了,到中午時分才迴來,都沒有注意到收銀房間的異常,直到警察來。但是這些人的證詞都是孤證,無法進行印證。另外一對情侶稱在房間裏睡覺,一直睡到警察來都不知道。”
“他們沒有聽見什麽異常響動嗎?”我問。
主辦偵查員搖搖頭,說:“我們做了偵查實驗,因為這種旅館主要是、主要是幹那事兒的嘛,所以隔音都做得比較好,在收銀房間大聲叫喊,別的房間也聽不見。”
我接著問:“那這七個人,你們是怎麽控製的?”
主辦偵查員說:“我們到現場的時候,這七個人就在旅館裏。我們和他們介紹了情況,他們就都很配合地跟我們到派出所了。”
“那會不會還有其他人住宿,還沒有迴來呢?”邢斌局長問。
主辦偵查員說:“我們派人在旅館蹲守了,如果有人迴來,就會帶迴來的。不過到現在也沒有人進入旅館。”
“沒事兒,這個我有辦法。”我自信地說道。
“現場是不是有激烈搏鬥的痕跡?”邢斌局長問。
我喝了口水,慢慢地說:“我們進入現場的時候,會覺得現場有打鬥的痕跡,其實再次仔細看一看現場的情況,現場根本就沒有打鬥。你們看,收銀房間的窗戶是有防盜窗的,隻有一個小窗戶可以互通內外。但是這個小窗戶是肯定不能鑽個人進來的,那麽兇手肯定是從門進來的。從門進來,最先看見的是矮櫃。矮櫃上麵有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沒有被打翻,尤其是矮櫃旁邊的熱水瓶都沒有傾覆,說明現場根本就沒有打鬥。”
“那窗簾和鑰匙板怎麽解釋?”邢斌局長問。
我說:“我也不敢做明確的解釋,隻能說,兇手弄壞這兩個東西,是有指向性的。也就是說,他是為了弄壞這兩個東西而弄壞的。”
大家都歪著頭聽,顯然沒有聽懂。其實我也被自己繞進去了,自己也不確定兇手為什麽會弄壞這兩個東西。
“總之,兇手一進門應該就很輕易地控製了老板娘。”我說,“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麽打鬥。”
“我支持老秦的觀點。”林濤說,“我們通過現場勘查,現場的鞋印很簡單,不複雜,不符合有打鬥的痕跡。而且我們在床上的席子上,找到了幾枚殘缺的鞋印,可惜沒有鑒定價值。”
“這個痕跡不是沒有用。”我說,“這就印證了我們法醫的觀點,兇手踩上了床,用膝蓋頂住死者,掐死了她。”
“動作幹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大寶說,“這個人當時的情緒應該非常激動,所以才會有這麽心狠手辣的動作。”
我點頭認可。
“那你們覺得,這一起案件的性質應該是什麽呢?”邢斌局長問道,“聽說謀財和謀性都不太像,現在我們主張是因仇,不知道對不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對。”我斬釘截鐵地說。
“啊?”邢斌局長有些意外。
4
“既然已經排除了謀性和謀財,那不就是謀人了嗎?”邢斌局長說,“謀人不就是因仇嗎?”
“我同意謀人的觀點,但是不同意因仇的觀點。”我說,“首先,兇手選擇殺人的時間是上午,光天化日,不是尋仇的好時間。其次,兇手沒有攜帶任何作案工具,難道他就這麽自信可以殺死兩人?再次,現場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矮櫃上的一把水果刀,這是一個殺人的利器,但他為什麽不用刀,而選擇了徒手?別忘了,當時旅館裏還有人,他這樣殺人,是有風險的。最後,他一個人殺兩人,而且在殺害葛凡的時候還遭到了於婷婷的抵抗。於婷婷是個小孩,她可以抵抗,也可以逃跑唿救,兇手當時並沒有控製她,這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說明兇手對於殺人的實施,並沒有做好充分的預案,他的謀人,是沒有準備的。”
“師父說過,排除了謀性和謀財,沒有準備的謀人,就是激情殺人。”大寶補充道。
邢斌局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誰會激情殺害一個旅館老板娘呢?”我自問自答,“隻有房客!”
大家都在點頭。
我說:“當然,我們還有別的依據。比如,老板娘的電腦桌麵上,正在播放《甄嬛傳》。我們知道一般的播放器不會自己暫停的,但是為什麽現場電腦的播放器暫停了?那麽,隻有老板娘自己點擊了暫停。眾所周知,一個人正在看電視劇,突然遇到了危險,怎麽可能還來得及去點擊播放器上的暫停?而如果是有人來找的話,就會下意識地先點暫停,再和別人說話。在這麽個時間段,怕是隻有房客才會和老板娘說話吧。”
“也就是說,兇手和老板娘其實開始是和平談話的。”主辦偵查員說。
我點點頭,說:“兇手的情緒是有個漸進的過程的,先是平穩,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被激怒,從而殺人。”
“可是房客我們都控製了啊。”主辦偵查員說,“不過話說迴來了,既然殺人了,他肯定不會再在賓館傻待著了。肯定早已經跑了。”
“對。”我說,“這些房客都是無辜的,你們可以停止審查了。”
“火車站旁邊的小旅館,客流量這麽大,又不是熟人,而且老板娘還沒有登記旅客住宿信息。”邢斌局長說,“這可就不好找人了。”
“我說過,按照老板娘的習慣,她不可能單單不記錄這兩天的住宿信息。”我說,“桌上的文件夾就是記錄這兩天的信息的。隻不過被人撕下、帶走了。”
“那和沒記是一樣的。”邢斌局長說。
林濤微微一笑,說:“這個事情,老秦早就安排好了。”
“安排什麽了?”馬支隊長問。
林濤說:“我們在現場發現的公文夾裏有一遝公文紙,上麵一張是被撕掉的。但是別忘記了,它們原來是一個整體。在第一張紙上寫字,不僅會在第一張紙上留下筆跡,同時會在第二張、第三張乃至後麵數張上留下筆跡壓痕。”
“所以我已經讓韓亮和陳詩羽同誌,連夜帶著那本文件夾,趕往省廳。”我說,“文件檢驗科的吳科長此時已經把壓痕還原出來了。可惜,因為是一遝公文紙寫完一張撕一張,所以後麵的紙張上,有著前麵數張紙的壓痕,很難清晰反映被撕掉帶走的那張紙上寫的是什麽。”
“唉,我還激動了一下。”邢斌局長說。
“不過,如果我們能搞得清楚兇手住哪個房間,還是有希望還原出信息的。”我說。
“這是個希望。”主辦偵查員說,“真希望你們直接把兇手的身份證號碼給我,哈哈。”
“不是沒可能哦。”我說,“我們把房間一一打開,整齊的是沒有人住的,淩亂的是有人住的。”
“可是如果兇手是還沒有開房正準備開房,或者幾天都沒有迴來,當天迴來的,因為老板娘每天都整理房間,怕是就不好分辨了。”偵查員說。
我點點頭,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算是沒力氣了,忙了一整天。反正你們已經封存現場了,這樣,我們調整一下,明天早晨八點鍾,在旅館門口碰麵。”
實際上,我們隻睡了四個小時。
到達現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依舊睡眼惺忪。
“這些房間怎麽打開啊?”我問。
主辦偵查員說:“這個我們調查了,畢竟這隻是個小旅館,采用的方式是,來人的時候老板娘幫助開門,鑰匙不交給房客。因為小旅館不收押金,這樣做可以有效防止房客拖欠房費。”
“也就是說,平時所有的鑰匙都掛在這塊木板上?”我指著現場倒伏的木板,說,“來人的時候,老板娘就從木板上取下鑰匙開門?”
“對。”
“還記得嗎?”我有些興奮,說,“我之前說過,現場沒有打鬥的痕跡,窗簾和鑰匙板的變動,是因為兇手有針對性。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一堆鑰匙裏少了一把,而那一把,就是兇手所住的房間!”
大家可能覺得我說得有道理,於是拿起那一堆沒有標注房間號的鑰匙,開始從第一個房間一把鑰匙一把鑰匙地試。
整整花了半個多小時,大家終於把每把鑰匙對應的房門都找清楚了,唯獨少了213房門的鑰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兇手就住這裏!打開它!”我高聲叫道。
林濤從勘查箱裏拿出一個小包,說:“我來,我來。”
我知道他又要開始炫耀自己的開鎖技術了。
可惜,沒等他話音落下,主辦偵查員已經一腳踹開了213房間的房門。
“你,你能別這麽粗魯嗎?”林濤拿著一個耳朵扒似的工具,愣在那裏。
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房間裏非常整潔,顯然已經經過了老板娘的精心打掃。
“沒住?還是住在這裏幾天沒有迴來?”偵查員問,“要是沒住的話,就不會有信息登記,那麽筆跡壓痕就失去了意義。”
我說:“顯然是住了幾天沒迴來,不然他為什麽不拿別的房間的鑰匙,偏偏拿這個房間的鑰匙?給小羽毛打電話,讓吳老大趕緊分析壓痕,看看213房間,有沒有住客登記房間。”
說完,我突然想起了什麽,接著說:“不對,如果他住了兩天以上,他的信息就應該登記在抽屜裏的公文紙上。”
“抽屜裏的公文紙,時間都接得上,到事發兩天前,不可能少。也就是說,抽屜裏的公文紙記錄到5月31日,6月1日就沒有了。”林濤說。
我說:“他沒有拿走抽屜裏的公文紙,而是撕走了桌麵上的,說明他肯定是兩天之內住進來的,也就是說,他頂多就前天晚上一晚上沒迴來。”
“大前天或者前天住宿,前天晚上也就是6月2日晚上未歸,房間被老板娘收拾過,第二天早晨又迴來殺人。”大寶捋了一捋時間線,說,“這能說明什麽呢?”
“不知道。”我低頭沉思。
“我有個問題。”偵查員說,“即便咱們能還原出213房客的信息,抓到了他,怎麽能證明他就是犯罪嫌疑人呢?”
“這個案子,確實沒有什麽好的證據。”大寶沮喪地說道。
“不一定!”我突然想起了什麽,說,“大家看看,每個房間,有沒有哪個房間少了毛巾。”
“對啊。”大寶說,“中心現場於婷婷麵部蓋著一條毛巾,白色的毛巾。顯然不是中心現場房間裏的毛巾,而是賓館常用的毛巾。”
“你這樣一說,我就有個問題出來了。”在大家分頭在每個房間檢查的時候,我說,“中心現場就有毛巾,他可以隨便拿一條就給於婷婷蓋上,為什麽要舍近求遠,去房間裏拿毛巾?這不合常理啊。”
“都檢查過了,房間的毛巾一條也沒有少。”林濤說。
大家都愣在原地,思考問題出現在什麽地方。
“難道是兇手自己帶來的毛巾?”大寶自言自語,“那也不對啊,自己帶來的毛巾,怎麽會和這個旅館的毛巾一模一樣呢?”
“會不會,老板娘就是拿了一條多餘的毛巾,放在中心現場的?”馬支隊長插話道。
“多餘的毛巾。”我說,“現場矮櫃隻能掛四條毛巾,都掛滿了,不應該再拿一條過來的。對了!多餘的毛巾!”
我轉身跑向走廊盡頭的陽台。
這和提筆忘字是一個道理,當我們的思維定在房間裏的毛巾時,就忘了陽台上有個清洗房,那裏麵,盡是毛巾。
“既然知道兇手從哪裏拿毛巾就可以了啊。”大寶說,“毛巾都拿走了,你在這裏麵找,又能找到什麽呢?”
我沒有答話,把消毒櫃裏堆放的一堆毛巾全部搬了出來,然後一條一條地仔細觀察。果然被我找到了!那是一條有一些淺淡紅色血跡的毛巾。
“我們在屍檢的時候,知道小女孩用指甲去抓兇手,對吧?連指甲都翻折了,還能不把兇手抓傷?現在是夏天,暴露皮膚多啊。”我高興地說,“在看現場的時候,我們又疑問,為什麽兇手舍近求遠,不拿中心現場的毛巾,而跑到遠處拿毛巾?原因就在這裏。兇手從中心現場離開的時候,並沒有想用毛巾蓋住小女孩的臉,隻是想找個毛巾擦一下自己還在流血的抓傷。於是,他來到了陽台消毒房,拿了一條毛巾擦血,然後丟進了消毒櫃。”
“你怎麽知道這條帶血的毛巾和本案有關係?”偵查員問。
我說:“消毒櫃,是毛巾水洗曬幹後再消毒的地方,裏麵都是幹淨的毛巾,怎麽會有新鮮的血跡呢?”
偵查員點點頭。
我接著說:“可能是抓傷表麵的血跡沒有完全止住,也可能出於其他原因,兇手帶了一條毛巾走,走到現場時,可能看見了小孩的屍體,心有不忍,給她蓋住了顏麵。”
“分析得很有道理。”主辦偵查員說,“可是這條帶血的毛巾,證明力還是不足。”
“但是這條推斷,告訴我們兩個訊息。”我說,“第一,如果是為了繼續擦血,那麽蓋住小孩麵部的毛巾上,很有可能還能檢測到潛血痕跡。第二,兇手知道陽台上有毛巾,那麽他一定不是第一次入住這個旅館,他對這個旅館的結構應該挺熟悉。”
林濤從遠處走迴,說:“我接到了吳老大的電話,他說信息可以還原一部分,但是汙損了一部分,不能恢複完全。”
“足夠了。”我自信地笑著,說,“我們剛說到,兇手以前可能也住過這個賓館,可能還不止一次兩次,那麽,我們隻需要拿吳老大還原出來的殘缺信息,和這個旅館以前的住宿登記記錄比對,很快就能找出犯罪嫌疑人了!”
1
聽到我的複述後,韓亮一個側打方向盤就從高速旁的一個出口駛出了高速,說:“你若晚說十秒鍾,我們就得跑到四十公裏以外,才能找得到出口掉頭。”
警車閃著警燈,從出口掉頭,飛速駛迴森原市。
“為啥我們在哪裏,‘清道夫’就到哪裏?”林濤沉吟道。
我若有所思,說:“你還別說,還真是這樣。龍番的兩起,我們都沒有出差。雲泰的一起,當時我們正在雲泰附近的峰嶺市辦案。”
“可能是巧合吧。”陳詩羽頭也沒迴。
大寶說:“你們說,會不會是兇手盯著我們啊?意圖就是挑戰我們?”
“‘雲泰案’已經是這樣了,現在又來一個尋仇的?一年一個?我可沒有得罪那麽多人。”我說。
“說不準是小羽毛得罪了人呢?”韓亮哈哈一笑。
“怎麽可能?!”坐在副駕駛的陳詩羽翻了個白眼。
說話間,我們就看見了守候在路口的警車。
肖劍支隊長擠上了我們的現場勘查車,說:“走,韓老弟,前麵直走,過五個紅綠燈右轉。”
“謔,這麽精確?地形好熟啊。”大寶說。
肖支隊長笑了笑,說:“我以前在這個轄區的派出所當所長,地形當然得爛熟於胸。咱們廢話不多說,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情況。”
我點了點頭。
肖支隊長說:“今天早晨有幾個跳廣場舞的大媽,到森原市中心公園跳廣場舞的時候,發現廣場旁邊的一個灌木叢裏,有一個衣衫襤褸的死人,於是報警了。因為報警的時候語焉不詳,所以110接警員以為隻是一個流浪漢猝死在廣場,所以也沒太在意,指令當地派出所出警了。派出所出警的時候,你們正好乘車上高速。可是民警到現場後,發現有大片血跡,認為這是一起命案,等層層上報到我這裏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給你們打電話了,好在你們還沒有走遠。”
“‘清道夫’專案組已經發布了協查令,一旦有類似的案件發生立即並案偵查。你們打電話通知龍番市公安局了嗎?他們會派工作組過來的。”我說。
肖支隊長點點頭,說:“通報過了,他們估計也在路上了。”
“這個案子我們一直在跟。”我說,“不等他們了,我們先工作吧。”
現場位於森原市中心公園正中心的一個廣場附近,一處黑黝黝的灌木叢中,仰臥著一具屍體。屍體的周圍布滿了血跡,而且仿佛有搏鬥的痕跡,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命案現場。
屍體的下身是赤裸且血染的,上身的破爛襯衫也是敞懷的。屍體周圍的血跡從灌木叢旁邊的一個鋪蓋處開始,一直延伸到了灌木叢中央。
“死者是個什麽人?”我問道。
肖支隊長說:“目前死者的身份還沒有調查清楚,應該是沒有戶籍的流浪人員。附近的住戶認識他,說這個人自稱五哥,以在公園內向遊客乞討為生,就住在公園內。夏天的時候他會隨便找個地方鋪上鋪蓋睡覺,冬天的時候,他在公園的一處假山洞裏睡覺。這個人意識清醒,性格溫和,從來不騷擾或傷害遊人。”
“前麵三起係列案件,死者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上的問題,或者有一些不良行為。而五哥除了流浪、乞討人員這個特殊的身份,其他都很正常。”我說,“這麽看來,兇手的目標是明確指向流浪漢這一特殊群體的。”
“流浪漢都是在道路周圍過夜、生存的。”大寶說,“這樣看來,‘清道夫’這個名稱也就很好理解了。”
“那這周圍有監控攝像頭嗎?”林濤四周環顧了一下,說,“畢竟這裏是公園,是公共場所。”
肖支隊長說:“這個公園是我們市的一個公益性的公園,公園的四周不設圍牆,一共有十六七條小路可以直接通到公園中心。當然,如果不走這些小路,也可以從一些樹叢、灌木叢中進入公園。總之,這個公園是完全開放式的。公園周圍也有大路,大路上也有交警部門安裝的道路監控,我們已經派人調取,正在看。不過,兇手也完全可以繞過大路,從一些不連接大路的小路或者樹叢中進入、離開公園。”
“視頻偵查工作,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吧。”我說,“隻要兇手稍微熟悉這裏的環境,就可以輕易繞過監控。我們還要按部就班地開展我們的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工作。”
說完,我們穿戴好現場勘查裝備,開始接近血跡中心。
縱觀現場的血跡,是以大圓滴狀的滴落狀血跡和均勻分布的擦蹭狀血跡為主的。尤其是在擦蹭狀血跡的中間,能看到一些皮膚紋理。顯然,這是死者受傷後,腳底在地麵移動而形成的血跡。血跡形態呈現特殊狀的,是在死者生前睡覺的鋪蓋上,可以看到帶有方向性的毛刺狀的血跡,這是噴濺狀血跡。由此判斷,死者最先受傷的位置就在這裏了。
死者的一條破舊不堪的褲子被扔在鋪蓋的旁邊,朝上的一麵有一些噴濺狀的血跡,而朝下的一麵沒有任何血跡。這說明,血跡開始噴濺的時候,褲子已經是呈現這個姿態,擺放在原始位置了,後期也沒有被移動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顯然,是先脫褲子後受傷的。”我說,“死者有裸睡的習慣嗎?”
肖支隊長搖搖頭,說:“我們調查的時候也注意到,這些跳廣場舞的大媽說,每次來跳舞的時候,都可以看見他在睡覺,是和衣而睡。這個人畢竟是個思維正常的人,一般不會在公共場所裸睡吧。”
“哦。”我若有所思,說,“林濤,這裏的地麵不夠光滑,觀察痕跡的條件不好,但是你可以研究一下血跡的形態,看看血跡的中間有沒有什麽蹊蹺。”
說完,我招招手,和大寶一起跨進灌木叢中,開始對屍體進行簡單的屍表檢驗。
死者上半身黏附的血跡不多,還可以看到一些噴濺狀血跡的存在。從死者的腰部開始,血跡沾染情況陡然加重,幾乎整個下半身都是血染了。血液大量流出,在雙腿上黏附,然後結成血痂。紅色的雙腿,還可以看到許多紅色的腿毛,有些驚悚。
屍體右腿的血染程度比左腿要嚴重得多,整條腿幾乎都已經成了紅色。我蹲在屍體旁邊,仔細觀察他的右腿,可是仍然無法判斷損傷究竟位於什麽位置,一定是血痂把傷口覆蓋住了。
我隻有作罷,問身邊的肖支隊長說:“哎,對了,你不是說有‘清道夫’三個字嗎?”
說完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四周一片空曠,沒有牆壁、樹木之類可以留下字跡的地方,地麵上盡是血跡,也沒有下“筆”的地方。
肖支隊長從物證箱裏,拿出一個透明的物證袋,說:“你看,這次和你們之前的案件不一樣了,兇手可能是在現場周圍隨便拿了一張廢舊的報紙,在報紙上寫下了這三個字,然後用石頭壓在了鋪蓋旁邊。”
我蹲在地上,一眼就看見三個大字的中間,中間的“道”字,依舊是一個錯字。
“確認是同一兇手無疑。”我站起身來對幾米之外的林濤說:“你和小羽毛留下看現場,別忘了再仔細看看那張廢舊的報紙。我和大寶迴去檢驗屍體了。”
在拍照固定完屍體上的血跡形態之後,我和大寶對屍體進行了清洗。隨著血痂一點點地被清水衝掉,死者腿部的傷口逐漸暴露了出來。
大寶在傷口的一側貼上比例尺,招唿身邊的技術員來拍照。
“傷口好細啊。”我說,“怪不得有血痂附著就看不到了。”
“嗯。傷口哆開了,也就一毫米的寬度。”大寶說,“不出我們的所料,作案工具都是一樣一樣的。”
“手術刀。”我和身邊的王峰法醫異口同聲。
“傷口有四五厘米長,顯然遠遠超過了手術刀的寬度。”我說,“說明兇手在把刀刺入死者大腿以後,拔刀的時候有個切的動作。這是一處典型的刺切創。”
“死者的全身屍斑淺淡,是一個失血貌。”大寶一邊解剖,一邊說,“屍僵很硬。嗯,另外,胸腹腔都沒有明顯的損傷和出血痕跡,雙上肢沒有約束傷。”
我則對死者大腿的傷口部位進行了局部解剖,我說:“這一刀真是穩、準、狠。一刀直接插上了死者的股動脈,可以說這一刀的解剖定位絕對是專業級的。另外,切的動作把整條股動脈完全切斷,而且也可以把軟組織創口擴大,保證動脈血液大量噴射,人體會迅速死亡。”
“專業級的手法。”王峰說。
我點點頭,說:“之前我們也判斷,兇手是個醫學工作者。”
“而且還是個女性。”大寶補充道,“在現場,我又聞見了那熟悉的香水味道。”
“下肢也沒有約束傷。”我說,“兇手是在死者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刀致命的,和前麵三起案件完全一致。死亡時間怎麽樣?”
大寶打開了死者的胃組織,指著那空蕩蕩的胃壁,說:“胃基本排空,是在末次進餐後六小時以上死亡的。”
“結合死者的屍僵和角膜混濁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死者死亡十二小時了。”我說,“也就是說,大約是昨天,6月2日,晚上十二點鍾左右。”
“這個消息趕緊反饋給視頻偵查組。”王峰說,“讓他們縮短視頻觀測時間段。”
我們再次對屍體從頭到腳進行了檢驗,沒有新的發現,於是縫合完屍體,吃了午飯,匆匆趕往位於森原市公安局的專案指揮部。
指揮部內,省廳大案科的青亞科長已經帶了龍番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兩名偵查員趕了過來。
我提綱挈領地把屍檢情況介紹完畢,青亞說:“看來這是一起典型的‘清道夫專案’,兇手從侵害對象、作案時間和作案工具、作案手法上都保持了她的習慣。現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林濤清了清嗓子,說:“現場的血跡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根據我們的分析,兇手應該是在鋪蓋處低位下刀,刺破死者的股動脈後,因為有大量血液噴濺湧出,死者起身離開鋪蓋,向灌木叢逃跑,在灌木叢旁邊摔倒形成一塊血泊,再次爬起身後,向灌木叢中逃跑,在灌木叢中間距離邊緣五米處再次摔倒後死亡。另外,我們看了留下‘清道夫’三個字的報紙,是幾天前的報紙,應該是死者撿來放在鋪蓋中間的。報紙上有血指印,但沒有紋線,顯然兇手戴著橡膠手套。”
“也就是說,現場沒有打鬥痕跡?”我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濤搖搖頭,說:“打鬥痕跡不明顯,但是在鋪蓋處,可能死者有個強行遠離兇手的動作。在這個動作過程中,導致兇手的一隻鞋套脫落。”
“啊?鞋套脫落?”青亞問,“你怎麽知道?”
林濤微微一笑,說:“因為我們在鋪蓋的邊緣發現了半個腳掌的血鞋印。既然兇手鞋底沾了血,說明她應該是鞋套脫落,然後踩上了血,再踩到鋪蓋上。可惜,因為兇手腳上的血很少,或者因為兇手重新戴上了鞋套,所以我們在附近地麵上沒有再發現潛血足跡了。”
“鞋印有鑒定價值嗎?”我問。
林濤說:“鞋底花紋沒有特征,但是磨損痕跡還是有特征的。所以,隻要能找到嫌疑鞋子,我們就可以進行比對。但是想通過鞋印去排查人,幾乎沒可能。”
“半個腳掌的鞋印是有依據的。”視頻偵查組的王組長說,“我們在附近監控的視頻裏,發現了可疑人員。”
說完,王組長打開投影儀,幕布上開始放映一段模糊不清的視頻。
王組長說:“這是6月2日晚上十一點半在公園附近一個大路上發現的可疑人員。我們可以看到,她穿著鞋套。”
視頻裏是一個高挑的女子,一頭長發,穿著白色的連衣裙,匆匆地走過一個監控範圍。王組長把視頻定格在最清楚的一個畫麵,畫麵中,女子的麵孔一片模糊,雙手因為擺動也看不清楚,隻有邁出去的一隻腳,可以看到是包裹著深色的鞋套。這個嫌疑人的發型、衣著和體態特征,和紅褂孬子被殺案中目擊者描述的完全一致。
王組長說:“從我們的經驗看,雖然嫌疑人的腳上有包裹物,但是足背非常高,顯然是穿著一雙高跟鞋。”
“如果是高跟鞋的話,那麽我們隻能看得到半個腳印了。”林濤說。
王組長點點頭,接著說:“當晚十二點一刻,這個嫌疑人再次出現在這個監控頭下,行走方向正好相反。不過她的手上多了一個方便袋。”
說完,王組長播放了另一段視頻。
我說:“你們看,這個時候,嫌疑人的腳上已經不是深色了,而是淺色,鞋跟也若隱若現。”
王組長說:“對,我們分析嫌疑人在離開中心現場後,為了不引起注意,脫去了可能沾染有血跡的鞋套和手套,用這個方便袋提著,離開了現場。”
會議室裏開始議論紛紛。
我咳嗽了一聲,說:“現在看,兇手是一個瘦高個子的女性無疑了。兇手用色誘的方式接近被害人,然後用一係列專業的手段殺人,侵害對象是流浪漢。我懷疑這可能是個曾經被流浪漢性侵的女子,作案目的是報複流浪漢這一人群。”
“分析得很有道理。”青亞說,“幾名死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脫衣現象,提示了兇手接近和讓對方喪失警惕、抵抗力的手段。侵害這一沒錢、二沒色、三沒仇的特殊群體,肯定是因為兇手有什麽思想根源,秦科長分析的這個根源是可能性最大的。”
“另外,我覺得兇手不是森原人。”我說,“今天上午我們還在說,隻要對附近有一點點了解,都可以避開攝像頭,但兇手卻出現在了攝像頭裏。我覺得兇手對這一片幾乎沒有了解。她冒著被發現的危險,戴著手套和鞋套滿街遊蕩,最後走進公園,應該是在尋找目標,防止發現目標後再穿戴手套、鞋套來不及。”
“對。”青亞說,“目前發的四起案件,兩起在龍番,一起在森原,一起在雲泰。所以,兇手是龍番人的可能性最大。下一步,請當地偵查部門對特定時間在森原和在雲泰住宿的人員信息進行排查,找出可疑人員。要找的是女性,年齡應該不大,如果戶籍上有職業信息的,從事醫療專業的人嫌疑給予相應的上升。”
“上次不是對住宿信息進行過排查了嗎?”陳詩羽問,“不是沒有消息嗎?我覺得查住宿信息沒有什麽作用。”
“怎麽會沒有作用?”青亞自信地一笑,說,“上次是隻在雲泰市範圍內查。你想想,一個雲泰市,每天那麽多流動人口,當然很難查。這一次就不一樣了,4月25日住在雲泰,6月2日住在森原,兩條信息一碰撞,範圍就小得多了。”
“但是我們森原是旅遊城市,每天的住宿信息量都非常非常巨大。”肖支隊長說,“要進行逐條梳理,再加上兩者互相比對,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工作量大沒關係,隻要破案就可以了。”青亞說,“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吧?”
肖支隊長點了點頭。
“那我們就撤離了。”青亞說,“我們還有個跨國販毒案在辦,秦科長,你們呢?”
“我們也要撤了。”我晃了晃手中的手機,說,“師父來短信了,青州市,命案。”
2
在從位於我省西南的森原市趕往東北的青州市的漫長路上,我給鈴鐺打了個電話,進行了簡單的問候。
鈴鐺已經習慣了我長期出差的工作性質,從我們剛工作時我一出差超過三天她就沮喪哭泣,到現在我出差半個月她也隻是偶爾打電話問候的現象看,她真的是從習慣到自然了。腦海裏想到她每天挺著大肚子獨自上下班的情景,我還是忍不住有些語塞,有些鼻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隻是鈴鐺一個,中國許許多多的警嫂,其實都是這樣,在警察們的背後,默默地奉獻著。我也隻有這樣安慰自己。
大寶見我打了電話,也給寶嫂打了個電話。大寶三十三了,和寶嫂的婚期一拖再拖,個中原因,也隻有他倆自己知道。但我想,我們這成天出差的工作性質,肯定是寶嫂延遲婚期的一個重要因素。寶嫂是個大大咧咧的女人,但是做起事情一絲不苟,在選老公這件事情上,肯定更是謹慎至極。她和鈴鐺經常一起逛街、交流,她知道和大寶結婚,自己就會過上和鈴鐺一樣的日子,作為一個女人,仔細掂量掂量,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駛入青州市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夜幕已經籠罩了整個青州市。我們按照師父短信上的地址,駛到了位於青州市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商業集中地帶。
閃爍的警燈,聚集了大量的圍觀群眾,所以我們無須尋找,就知道中心現場的位置所在。
師父的好朋友,邢斌局長,已經在現場坐鎮指揮了。剛剛提拔成青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的馬天朝法醫一身勘查裝備,守候在警戒帶外。
“什麽情況?”我下車後直接問。
“哦。”馬支隊長說,“今天中午,有人報案,說這間旅館的老板娘被殺害了,轄區派出所到達現場後,確認這確實是一起命案,兩名死者,是這間旅館的老板娘葛凡和她的女兒於婷婷。”
“中午才發現的?”我說,“一般發現命案的時間段都是晚上和清晨,中午發現命案確實不多見哦。”
馬支隊長說:“是啊,這個當時我們也覺得奇怪。原來這個旅館的盡頭是一個收銀的房間,這個房間裏就是老板平時居住的房間。房間通向走廊有個小窗口,平時是開著的。今天早晨,旅館的住客離開旅館的時候,還有人看到老板娘在房間裏看電視。再往後,就有人反映這個小窗口關閉了,具體關閉的時間沒法了解清楚。”
“那是誰報案的呢?”我問。
“是今天中午將近一點鍾,一對大學生情侶來這裏開房。”馬支隊長說,“因為是熟客,所以知道小窗口是老板的‘吧台’,於是就敲窗,沒有反應,然後他們就去敲收銀房間的門,結果發現房門其實是虛掩的。他們進去一看,就見兩人死在房間中央的床上。”
我默默地點點頭,看了看現場周圍的環境。
這是位於青州市火車站以西大約兩公裏處的一個商業集中地帶。這一片的商品房,都是聯排的兩層小樓。
現場位於一排門麵房的二樓。從兩間門麵房之間的狹窄樓梯上樓,就走到了這個小旅館的一端。二樓的第一間,就是中心現場的位置所在。這個狹小的收銀房間,除了一扇綠色的防盜門可以通向走廊以外,還有一個小窗子,就像食堂的窗口一樣。整個二樓的麵積不小,走廊的兩端都是平行排列的房間,每個房間上都貼著門牌號碼。
旅館的住客都被警方帶走進行詢問了,有的房門開著,有的房門關著。據馬支隊長介紹,警方一共帶走了七個人,其中三個人是單獨住的,另外四個人是兩對情侶,也就是說,當天應該是開了五個房間。
我和大寶沿著旅館的走廊走到另一端的盡頭,這裏是個用鐵柵欄封起的陽台。柵欄沒有撬壓的痕跡,顯然,是不可能有人從這裏出入的。陽台的一側,有一間自建的小屋,小屋裏放著一台高溫消毒的機器和許多條長短不一的毛巾。可見,老板娘平時就是在陽台上清洗毛巾,並用這台機器消毒的。一來,陽台比較寬敞,可以堆放毛巾,二來,這是個開放的場所,住客可以輕易看見老板娘的消毒過程,從而也可以放心地使用這裏的毛巾。
陽台的另一側,是一個簡易的廚房,一張桌子上有一個電飯煲、一個電磁爐和一些鍋碗瓢盆。
“兇手肯定是從樓梯口進來,又從樓梯口出去的。”我說。
“樓梯口有監控攝像頭嗎?”林濤問。
馬支隊長搖搖頭,說:“這一帶的管理確實是不夠周到,幾乎沒有監控攝像頭,是一個監管盲點。不過也不排除這裏是個藏汙納垢的地方,要是裝了攝像頭,不是自找沒趣嗎?”
“那是不是住宿信息也不會登記?”我問。
“這個,我就不確定了。”馬支隊長說,“總之有人報案後,我們就把住宿在這裏的人全部控製起來了。”
“聽你說是老板娘和她女兒死了?”我問,“有老板娘就有老板吧,老板呢?”
“哦,老板平時在龍番經商,隻有周末才會迴來。”馬支隊長說,“這個我們已經確認過了,老板沒有作案時間。”
我點點頭,說:“行,那我們進中心現場看看吧。”
中心現場,也就是那個收銀房間,是個很狹小的房間。從綠色的防盜門進去後,看到的是一個放在門口的矮櫃,矮櫃上方放著一盤水果和一把水果刀。
“兇手好像沒用它,不過還是把這把水果刀提取了吧。”我小心地捏起水果刀左右看了看,沒見什麽異常。
矮櫃上下放著臉盆、刷牙缸、毛巾等一些生活用品,從數量上看,應該隻有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住在這裏。矮櫃的旁邊放著兩個熱水瓶。矮櫃緊挨著一張大床的床尾,大床的一側靠房間內牆,另一個側麵擺放著一張辦公桌,辦公桌上方,就是那扇通往走廊的小窗戶。可想而知,老板娘平時就是坐在床上,趴在辦公桌上做生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辦公桌上、小窗戶的旁邊,擺放著一台電腦,屏幕是黑的。在拍照固定完成後,我動了動鼠標,桌麵顯現出來,是一個播放器的界麵,正在播放這個時間段全國都在熱播的《甄嬛傳》,不過播放器被點擊了暫停。再次拍照固定後,我把播放器最小化,發現電腦桌麵很幹淨,幾乎沒有安裝任何軟件。我在控製麵板裏找了找,沒有發現安裝住宿信息登記軟件。這是一台新電腦。
床頭是一個書櫃,書櫃上倒著一塊木板,上麵釘著幾排平行排列的釘子,木板附近淩亂地掉著一堆鑰匙。顯然,這是個掛房間鑰匙的木板,因為搏鬥,導致木板倒伏,鑰匙也就散落在床頭了。
書櫃沒有翻動的跡象,裏麵的雜誌書刊擺放得還算整齊。整個房間也就這些擺設了。
從收銀房間外麵看,小窗是被一個窗簾遮住的,看不到裏麵。但從裏麵看,才知道窗簾並沒有被拉起來,而是因為有打鬥現象的存在,窗簾上方的羅馬杆被拉斷,一端吊在屋頂,一端垂在半空,窗簾滑落在羅馬杆一端,正好遮住了小窗。
“哦,原來是因為窗簾杆斷了啊。”馬支隊長說,“摸排的時候,有人反映,老板娘隻在晚上十二點鍾以後,才會拉上窗簾睡覺,平時都是開著的。”
“這個現象解釋很重要。”我說,“如果兇手殺人後或殺人時知道把窗簾拉上,那就是有反偵查能力了。”
我順手拉開了辦公桌的抽屜,抽屜裏整齊地放著幾遝寫滿了字的公文紙,沒有翻動的痕跡。這時候,我才發現辦公桌上放著一個文件夾,文件夾裏夾著一遝空白的公文紙,看紙質,和抽屜裏的一樣。
我招唿大寶拿來物證袋,把公文紙都放了進去。
兩具屍體平行躺在大床上。老板娘葛凡穿著一穿黑色套裝,仰臥在大床的床頭,像是睡著了一樣。她七八歲的女兒仰臥在她身側一米左右的位置,麵部蓋著一條毛巾。
現場狹小,而且顯然死者沒有明顯的出血,所以現場勘查工作也顯得簡單許多。林濤依舊拿著足跡燈在現場狹小的地麵和床麵上觀察著,陳詩羽拿著刷指紋的器具候在一旁。現在的陳詩羽,不僅僅是一名偵查員,更像是林濤的一個小助手了。
我東看看西看看,見房間裏並沒有多少異常現象。辦公桌的側麵櫃子上,還掛著一把鑰匙。我轉動鑰匙,打開了櫃子,見櫃子裏是一個小小的保險櫃。可想而知,旅館的日常營業額就在這裏了。
我招唿了一名技術開鎖的痕檢員,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打開了這個小保險櫃,裏麵有兩捆百元大鈔,還有一些零散的百元大鈔和一些零錢。可見,葛凡把所有的現金都放置在這個保險櫃裏,保險櫃並沒有被人動過。
“你說會不會是兇手打不開保險櫃,所以沒有劫財的跡象啊?”大寶知道我看這個保險櫃的意圖,是想對案件性質有個初步的判斷,所以問道。
我搖搖頭,說:“第一,保險櫃外麵的櫃門是關好的,我認為兇手沒有動過。”
“等等,那為什麽會有鑰匙掛在櫃門上呢?”大寶問。
“你想想啊,如果死者把鑰匙都收起來的話,每次來人結賬,她要先拿出鑰匙開櫃門,再打開保險櫃,多麻煩啊。裏麵既然有保險櫃,屋裏又有人,外麵櫃門的鑰匙沒有必要拿下來啊。”我說,“這樣,她就可以直接按密碼打開保險櫃,這才符合常理。”
大寶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第二,如果是搶劫殺人的話,那麽兇手在殺完人後,即使打不開保險櫃,難道還不能把保險櫃抱走嗎?”
說完,我嚐試了一下。這個小保險櫃也就四五十斤重,我這個並不強壯的人,也可以把保險櫃從辦公桌側櫃裏搬出來。
“我看兩名死者的衣著都很完整。”大寶翻動了一下死者的衣著,說,“尤其是老板娘的套裝,甚至連襯衫都還掖在褲腰裏,肯定不會是事後偽裝。也就是說,這個案子也沒有性侵的跡象。難道是尋仇?”
我抿著嘴思考了一陣,抬頭說:“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不如先進行屍檢,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把小女孩麵部蓋毛巾這一特征給固定好。”大寶對陳詩羽說道。
在等待殯儀館的車輛來拉屍體的同時,我和大寶走出旅館,來到位於旅館對麵的一個被臨時征用為專案指揮部的門麵。我戴起手套,用幹淨的物證袋鋪滿了辦公桌,然後從物證袋裏拿出一遝寫滿字的公文紙。
“這就是辦公桌抽屜裏的公文紙嗎?”馬支隊長問道。
我點點頭,說:“雖然這個小旅館沒有按要求在電腦係統裏錄入旅客住宿信息,但她倒是用公文紙一筆一筆都記下來了。”
“應該是換了新電腦,住宿信息登記軟件還沒有來得及安裝吧。”大寶說。
“有可能。”我點點頭,說,“這些撕下來的公文紙上記載了半個月之內的住宿記錄。幾乎每兩天,住客信息就可以寫滿一張公文紙。”
“可惜,這些記錄隻記到了兩天前。”馬支隊長說,“這兩天的記錄就沒有了。桌上的那個文件夾裏,不也是夾著空白的記錄紙嗎?”
我點點頭,微微一笑,說:“按照老板娘的習慣,這兩天的信息她不可能不記。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兇手把記錄了這兩天住宿信息的紙給帶走了!”
3
青州市殯儀館內,一座兩層小樓還在此時此刻的深夜閃爍著燈光。青州市公安局法醫學屍體解剖室的排氣扇和空調全開,轟鳴聲不絕於耳。
死者葛凡生前一定是一個很愛幹淨的少婦,即使死去,也還是那麽幹淨整潔。死者的衣服很完整,衣服上也沒有明顯的搏鬥或者汙染的痕跡。在拍照固定後,我們依次脫去了死者的衣服。
衣服一脫,少了襯衫領口的遮擋,死者裸露的頸部可以看到幾處黝黑的皮下出血。
“死因出來了。”大寶說,“屍體的窒息征象還是很明顯的,現在看又有頸部損傷,死因基本明確了。”
我點頭認可,按照常規檢驗了死者的屍表。除了頸部的損傷,其他部位沒有發現明顯的損傷。
我拿起手術刀,靜靜地打開了死者的胸腹腔。死者的胸骨正中間,有一塊顯眼的皮下出血,呈圓形,直徑大約五厘米。
“這裏有個挫傷,看看致傷方式是什麽?”我問大寶。
大寶搖搖頭,說:“現場有搏鬥的跡象存在,是不是拳擊傷或磕碰傷,不好確定。”
“我看都不像。”我說,“這個損傷太規則了。現場那麽狹小,怕是施展不開拳腳,而且現場也沒有能夠磕碰形成圓形皮下出血的物體啊。”
“那你說是怎麽形成的?”大寶問道。
我搖搖頭,說:“不著急,先按規矩來。”
死者的內髒顏色很深,這是一種淤血現象。內髒淤血,是窒息死亡的一個征象。打開死者的胃,胃內還比較充盈,食物形態還可以分辨,看起來是稀飯、油條和鹹鴨蛋。
“死者的早餐時間,調查了嗎?”我問馬支隊長。
馬支隊長雖然已經是副支隊長了,但是法醫的活兒還是繼續在幹。穿著解剖服的馬支隊長點頭說:“這個很明確,樓下的小店我們走訪了,反映死者在今天早晨七點半左右下樓買了油條和鹹鴨蛋。從胃內容物來看,應該和調查的情況相符。”
關係到死亡時間的推斷,偵查員已經養成了調查死者末次進餐的習慣。
我說:“食物還沒有進入十二指腸,食糜形態也清晰可辨,說明死者是末次進餐後兩小時之內死亡的。既然清楚了死者大約七點半到八點吃了早餐,那麽她的死亡肯定是上午十點鍾之前了。”
“這個時間還是比較合理的。”馬支隊長說,“一般住客要麽就是早晨離開旅館各幹各事,要麽就是這個時間還在睡覺。所以這個時間段,還是相對比較冷清的。”
我見胸腹腔解剖也沒有什麽新的發現,在大寶縫合屍體的時候,打開了死者四肢關節的皮膚。皮膚下麵是紋理清晰的肌肉組織和肌腱,沒有發現皮下出血或肌肉內出血。
“居然沒有約束傷!”馬支隊長說,“一般扼頸殺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約束傷,防止死者的抵抗。”
“說明這個兇手的控製力很強。”我說,“因為體力懸殊,他可以輕易控製被害人。而且,別忘了,死者這邊還有個小幫手。”
我指了指停屍在一旁的孩子的屍體。
“可是,他是怎麽控製被害人的?”馬支隊長問。
我沉吟了一會兒,突然想到死者胸口的一塊出血,說:“把屍體翻過來,我們檢驗一下屍體的背部。”
和我猜想的一樣,死者的雙側肩胛窩內,都有明確的出血痕跡。肩胛窩位於肩胛骨和後肋骨之間,不可能直接受力。隻有在身體被力量壓迫的情況下,因為肩胛骨的上下活動、摩擦,引起這裏的出血。
“可見,”我眯著眼睛說,“死者是被人用膝蓋頂住了胸口,然後扼死的。肩胛窩的出血提示死者有過劇烈的掙紮,但是因為這一頂一扼,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說明兩人體力的懸殊是非常巨大的。”
“有一點我就不明白了。”大寶說,“既然體力懸殊,為什麽現場還有打鬥的痕跡?按理說,兇手可以一招克敵,沒必要打鬥吧。”
“現場的現象很有可能隻是表象。”我說,“屍體說出來的話才是真話。現場好像看起來有些淩亂,像是打鬥,但是為什麽我們在屍體上,沒有發現這幾處控製傷以外的損傷?按理說,既然有打鬥,就會有損傷啊。”
“難道你是說,打鬥是偽裝的?”馬支隊長問。
我搖搖頭,說:“不像是偽裝的。如果偽裝的話,他完全可以把櫃子抽屜都給翻亂。我們覺得現場淩亂,主要是因為窗簾掉下來了,還有那一板鑰匙散落了。除此之外,再無打鬥的痕跡。那麽,我們就不能說這一定是打鬥痕跡,說不準有其他的原因。”
“迴頭再考慮吧,淩晨了,我們趕緊檢驗小孩子的屍體。”大寶打斷了我的思路。
我點點頭,和大寶一起把於婷婷的屍體搬上了解剖台。
每次檢驗小孩子的屍體,都是對法醫心理的一種挑戰。尤其是對馬支隊長這種有孩子的法醫和我們這種即將有孩子的法醫來說,給孩子做屍檢會很壓抑。
整個屍檢過程在沉寂中進行,雖然沉寂,但是大家心裏都有數,按照既定方針對屍體進行了檢驗。和葛凡的屍體一樣,於婷婷的損傷也集中在頸部,尤其是頸部舌骨、甲狀軟骨的粉碎性骨折,更加確信兇手是一個力量很大的男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婷婷全身也沒有任何約束傷,這個八歲的女孩肯定不是兇手的對手。
“你們看她的雙手!”在屍體解剖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死者雙手的異常。
死者的幾個烏黑甲床的指甲中間,有白色的橫線,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現象。這是指甲有翻折的跡象。
“死者的指甲為什麽會翻折?”我問。
“說明她在用力抓什麽東西。”大寶說,“甚至都忘記了疼痛!”
“能抓什麽東西呢?”我接著問。
“還能抓什麽,”馬支隊長說,“兇手唄!”
“對!”我說,“小女孩是有反抗動作的。說明兇手在殺害其母親的時候,她進行了反抗。隻不過她幼小的手臂,根本不可能阻止得住兇手的攻擊。”
“這能說明什麽?”大寶說。
我說:“這個現象明確提示我們,兇手隻有一個人,他殺害葛凡的時候,於婷婷是沒有人控製的。”
“剛才經過現場勘查,我們別忘記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大寶說,“小女孩的臉上是蓋著一條毛巾的!這用行為心理分析的理論來解釋,是一種愧疚心理,說明兇手很有可能認識死者!”
“我不讚同你的觀點。”我說,“如果是認識小女孩,就一定會認識女孩的母親。那麽他為什麽對小女孩愧疚,而不對她的母親愧疚呢?我覺得行為心理分析的理論不錯,這是一種愧疚心理,但是愧疚心理並不表示隻有熟人才能有。我們解剖小孩屍體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沉重,如果不是個窮兇極惡的兇手,他殺了小孩,也一樣會很難受。所以他因為愧疚,而在小孩的臉上蓋毛巾就可以解釋過去了。”
“說得有道理!”馬支隊長站在了我這邊,“我也不認為這是一起熟人作案。”
“屍檢結束了。”我長舒了一口氣,說,“發現了一些線索,但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收獲。已經深夜兩點多了,我們是現在就去專案組匯報呢,還是睡一覺捋一捋思路?”
“現在就去吧。”馬支隊長說,“邢斌局長還在等我們呢!”
我一邊點擊著鼠標,播放著屍檢的照片,一邊提綱挈領地向專案組介紹了屍檢的發現和我們相應的分析內容。
“死因和死亡時間都很明確了。”邢斌局長對著主辦偵查員說,“你們調查,在這個時間段,那五個屋子的住客,都去哪兒了?”
“我們也問了這七名人員。”偵查員說,“三個獨住的人,和一對情侶,都稱自己早晨就離開旅館了,到中午時分才迴來,都沒有注意到收銀房間的異常,直到警察來。但是這些人的證詞都是孤證,無法進行印證。另外一對情侶稱在房間裏睡覺,一直睡到警察來都不知道。”
“他們沒有聽見什麽異常響動嗎?”我問。
主辦偵查員搖搖頭,說:“我們做了偵查實驗,因為這種旅館主要是、主要是幹那事兒的嘛,所以隔音都做得比較好,在收銀房間大聲叫喊,別的房間也聽不見。”
我接著問:“那這七個人,你們是怎麽控製的?”
主辦偵查員說:“我們到現場的時候,這七個人就在旅館裏。我們和他們介紹了情況,他們就都很配合地跟我們到派出所了。”
“那會不會還有其他人住宿,還沒有迴來呢?”邢斌局長問。
主辦偵查員說:“我們派人在旅館蹲守了,如果有人迴來,就會帶迴來的。不過到現在也沒有人進入旅館。”
“沒事兒,這個我有辦法。”我自信地說道。
“現場是不是有激烈搏鬥的痕跡?”邢斌局長問。
我喝了口水,慢慢地說:“我們進入現場的時候,會覺得現場有打鬥的痕跡,其實再次仔細看一看現場的情況,現場根本就沒有打鬥。你們看,收銀房間的窗戶是有防盜窗的,隻有一個小窗戶可以互通內外。但是這個小窗戶是肯定不能鑽個人進來的,那麽兇手肯定是從門進來的。從門進來,最先看見的是矮櫃。矮櫃上麵有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沒有被打翻,尤其是矮櫃旁邊的熱水瓶都沒有傾覆,說明現場根本就沒有打鬥。”
“那窗簾和鑰匙板怎麽解釋?”邢斌局長問。
我說:“我也不敢做明確的解釋,隻能說,兇手弄壞這兩個東西,是有指向性的。也就是說,他是為了弄壞這兩個東西而弄壞的。”
大家都歪著頭聽,顯然沒有聽懂。其實我也被自己繞進去了,自己也不確定兇手為什麽會弄壞這兩個東西。
“總之,兇手一進門應該就很輕易地控製了老板娘。”我說,“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麽打鬥。”
“我支持老秦的觀點。”林濤說,“我們通過現場勘查,現場的鞋印很簡單,不複雜,不符合有打鬥的痕跡。而且我們在床上的席子上,找到了幾枚殘缺的鞋印,可惜沒有鑒定價值。”
“這個痕跡不是沒有用。”我說,“這就印證了我們法醫的觀點,兇手踩上了床,用膝蓋頂住死者,掐死了她。”
“動作幹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大寶說,“這個人當時的情緒應該非常激動,所以才會有這麽心狠手辣的動作。”
我點頭認可。
“那你們覺得,這一起案件的性質應該是什麽呢?”邢斌局長問道,“聽說謀財和謀性都不太像,現在我們主張是因仇,不知道對不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對。”我斬釘截鐵地說。
“啊?”邢斌局長有些意外。
4
“既然已經排除了謀性和謀財,那不就是謀人了嗎?”邢斌局長說,“謀人不就是因仇嗎?”
“我同意謀人的觀點,但是不同意因仇的觀點。”我說,“首先,兇手選擇殺人的時間是上午,光天化日,不是尋仇的好時間。其次,兇手沒有攜帶任何作案工具,難道他就這麽自信可以殺死兩人?再次,現場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矮櫃上的一把水果刀,這是一個殺人的利器,但他為什麽不用刀,而選擇了徒手?別忘了,當時旅館裏還有人,他這樣殺人,是有風險的。最後,他一個人殺兩人,而且在殺害葛凡的時候還遭到了於婷婷的抵抗。於婷婷是個小孩,她可以抵抗,也可以逃跑唿救,兇手當時並沒有控製她,這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說明兇手對於殺人的實施,並沒有做好充分的預案,他的謀人,是沒有準備的。”
“師父說過,排除了謀性和謀財,沒有準備的謀人,就是激情殺人。”大寶補充道。
邢斌局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誰會激情殺害一個旅館老板娘呢?”我自問自答,“隻有房客!”
大家都在點頭。
我說:“當然,我們還有別的依據。比如,老板娘的電腦桌麵上,正在播放《甄嬛傳》。我們知道一般的播放器不會自己暫停的,但是為什麽現場電腦的播放器暫停了?那麽,隻有老板娘自己點擊了暫停。眾所周知,一個人正在看電視劇,突然遇到了危險,怎麽可能還來得及去點擊播放器上的暫停?而如果是有人來找的話,就會下意識地先點暫停,再和別人說話。在這麽個時間段,怕是隻有房客才會和老板娘說話吧。”
“也就是說,兇手和老板娘其實開始是和平談話的。”主辦偵查員說。
我點點頭,說:“兇手的情緒是有個漸進的過程的,先是平穩,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被激怒,從而殺人。”
“可是房客我們都控製了啊。”主辦偵查員說,“不過話說迴來了,既然殺人了,他肯定不會再在賓館傻待著了。肯定早已經跑了。”
“對。”我說,“這些房客都是無辜的,你們可以停止審查了。”
“火車站旁邊的小旅館,客流量這麽大,又不是熟人,而且老板娘還沒有登記旅客住宿信息。”邢斌局長說,“這可就不好找人了。”
“我說過,按照老板娘的習慣,她不可能單單不記錄這兩天的住宿信息。”我說,“桌上的文件夾就是記錄這兩天的信息的。隻不過被人撕下、帶走了。”
“那和沒記是一樣的。”邢斌局長說。
林濤微微一笑,說:“這個事情,老秦早就安排好了。”
“安排什麽了?”馬支隊長問。
林濤說:“我們在現場發現的公文夾裏有一遝公文紙,上麵一張是被撕掉的。但是別忘記了,它們原來是一個整體。在第一張紙上寫字,不僅會在第一張紙上留下筆跡,同時會在第二張、第三張乃至後麵數張上留下筆跡壓痕。”
“所以我已經讓韓亮和陳詩羽同誌,連夜帶著那本文件夾,趕往省廳。”我說,“文件檢驗科的吳科長此時已經把壓痕還原出來了。可惜,因為是一遝公文紙寫完一張撕一張,所以後麵的紙張上,有著前麵數張紙的壓痕,很難清晰反映被撕掉帶走的那張紙上寫的是什麽。”
“唉,我還激動了一下。”邢斌局長說。
“不過,如果我們能搞得清楚兇手住哪個房間,還是有希望還原出信息的。”我說。
“這是個希望。”主辦偵查員說,“真希望你們直接把兇手的身份證號碼給我,哈哈。”
“不是沒可能哦。”我說,“我們把房間一一打開,整齊的是沒有人住的,淩亂的是有人住的。”
“可是如果兇手是還沒有開房正準備開房,或者幾天都沒有迴來,當天迴來的,因為老板娘每天都整理房間,怕是就不好分辨了。”偵查員說。
我點點頭,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算是沒力氣了,忙了一整天。反正你們已經封存現場了,這樣,我們調整一下,明天早晨八點鍾,在旅館門口碰麵。”
實際上,我們隻睡了四個小時。
到達現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依舊睡眼惺忪。
“這些房間怎麽打開啊?”我問。
主辦偵查員說:“這個我們調查了,畢竟這隻是個小旅館,采用的方式是,來人的時候老板娘幫助開門,鑰匙不交給房客。因為小旅館不收押金,這樣做可以有效防止房客拖欠房費。”
“也就是說,平時所有的鑰匙都掛在這塊木板上?”我指著現場倒伏的木板,說,“來人的時候,老板娘就從木板上取下鑰匙開門?”
“對。”
“還記得嗎?”我有些興奮,說,“我之前說過,現場沒有打鬥的痕跡,窗簾和鑰匙板的變動,是因為兇手有針對性。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一堆鑰匙裏少了一把,而那一把,就是兇手所住的房間!”
大家可能覺得我說得有道理,於是拿起那一堆沒有標注房間號的鑰匙,開始從第一個房間一把鑰匙一把鑰匙地試。
整整花了半個多小時,大家終於把每把鑰匙對應的房門都找清楚了,唯獨少了213房門的鑰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兇手就住這裏!打開它!”我高聲叫道。
林濤從勘查箱裏拿出一個小包,說:“我來,我來。”
我知道他又要開始炫耀自己的開鎖技術了。
可惜,沒等他話音落下,主辦偵查員已經一腳踹開了213房間的房門。
“你,你能別這麽粗魯嗎?”林濤拿著一個耳朵扒似的工具,愣在那裏。
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房間裏非常整潔,顯然已經經過了老板娘的精心打掃。
“沒住?還是住在這裏幾天沒有迴來?”偵查員問,“要是沒住的話,就不會有信息登記,那麽筆跡壓痕就失去了意義。”
我說:“顯然是住了幾天沒迴來,不然他為什麽不拿別的房間的鑰匙,偏偏拿這個房間的鑰匙?給小羽毛打電話,讓吳老大趕緊分析壓痕,看看213房間,有沒有住客登記房間。”
說完,我突然想起了什麽,接著說:“不對,如果他住了兩天以上,他的信息就應該登記在抽屜裏的公文紙上。”
“抽屜裏的公文紙,時間都接得上,到事發兩天前,不可能少。也就是說,抽屜裏的公文紙記錄到5月31日,6月1日就沒有了。”林濤說。
我說:“他沒有拿走抽屜裏的公文紙,而是撕走了桌麵上的,說明他肯定是兩天之內住進來的,也就是說,他頂多就前天晚上一晚上沒迴來。”
“大前天或者前天住宿,前天晚上也就是6月2日晚上未歸,房間被老板娘收拾過,第二天早晨又迴來殺人。”大寶捋了一捋時間線,說,“這能說明什麽呢?”
“不知道。”我低頭沉思。
“我有個問題。”偵查員說,“即便咱們能還原出213房客的信息,抓到了他,怎麽能證明他就是犯罪嫌疑人呢?”
“這個案子,確實沒有什麽好的證據。”大寶沮喪地說道。
“不一定!”我突然想起了什麽,說,“大家看看,每個房間,有沒有哪個房間少了毛巾。”
“對啊。”大寶說,“中心現場於婷婷麵部蓋著一條毛巾,白色的毛巾。顯然不是中心現場房間裏的毛巾,而是賓館常用的毛巾。”
“你這樣一說,我就有個問題出來了。”在大家分頭在每個房間檢查的時候,我說,“中心現場就有毛巾,他可以隨便拿一條就給於婷婷蓋上,為什麽要舍近求遠,去房間裏拿毛巾?這不合常理啊。”
“都檢查過了,房間的毛巾一條也沒有少。”林濤說。
大家都愣在原地,思考問題出現在什麽地方。
“難道是兇手自己帶來的毛巾?”大寶自言自語,“那也不對啊,自己帶來的毛巾,怎麽會和這個旅館的毛巾一模一樣呢?”
“會不會,老板娘就是拿了一條多餘的毛巾,放在中心現場的?”馬支隊長插話道。
“多餘的毛巾。”我說,“現場矮櫃隻能掛四條毛巾,都掛滿了,不應該再拿一條過來的。對了!多餘的毛巾!”
我轉身跑向走廊盡頭的陽台。
這和提筆忘字是一個道理,當我們的思維定在房間裏的毛巾時,就忘了陽台上有個清洗房,那裏麵,盡是毛巾。
“既然知道兇手從哪裏拿毛巾就可以了啊。”大寶說,“毛巾都拿走了,你在這裏麵找,又能找到什麽呢?”
我沒有答話,把消毒櫃裏堆放的一堆毛巾全部搬了出來,然後一條一條地仔細觀察。果然被我找到了!那是一條有一些淺淡紅色血跡的毛巾。
“我們在屍檢的時候,知道小女孩用指甲去抓兇手,對吧?連指甲都翻折了,還能不把兇手抓傷?現在是夏天,暴露皮膚多啊。”我高興地說,“在看現場的時候,我們又疑問,為什麽兇手舍近求遠,不拿中心現場的毛巾,而跑到遠處拿毛巾?原因就在這裏。兇手從中心現場離開的時候,並沒有想用毛巾蓋住小女孩的臉,隻是想找個毛巾擦一下自己還在流血的抓傷。於是,他來到了陽台消毒房,拿了一條毛巾擦血,然後丟進了消毒櫃。”
“你怎麽知道這條帶血的毛巾和本案有關係?”偵查員問。
我說:“消毒櫃,是毛巾水洗曬幹後再消毒的地方,裏麵都是幹淨的毛巾,怎麽會有新鮮的血跡呢?”
偵查員點點頭。
我接著說:“可能是抓傷表麵的血跡沒有完全止住,也可能出於其他原因,兇手帶了一條毛巾走,走到現場時,可能看見了小孩的屍體,心有不忍,給她蓋住了顏麵。”
“分析得很有道理。”主辦偵查員說,“可是這條帶血的毛巾,證明力還是不足。”
“但是這條推斷,告訴我們兩個訊息。”我說,“第一,如果是為了繼續擦血,那麽蓋住小孩麵部的毛巾上,很有可能還能檢測到潛血痕跡。第二,兇手知道陽台上有毛巾,那麽他一定不是第一次入住這個旅館,他對這個旅館的結構應該挺熟悉。”
林濤從遠處走迴,說:“我接到了吳老大的電話,他說信息可以還原一部分,但是汙損了一部分,不能恢複完全。”
“足夠了。”我自信地笑著,說,“我們剛說到,兇手以前可能也住過這個賓館,可能還不止一次兩次,那麽,我們隻需要拿吳老大還原出來的殘缺信息,和這個旅館以前的住宿登記記錄比對,很快就能找出犯罪嫌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