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沒有讓行人們迴去,自然還有自己的一份的私心。可是這份私心眼下怎麽都不好讓別人知道。
「怎麽好好的說起這個?」說著楚王看向了司敗,「是不是有別國行人在郢都城中鬧事?」
司敗立即迴答道,「迴稟國君,郢都之內並沒有別國行人鬧事。」
楚王聽說之後,滿臉奇怪的看向公子燮,「既然沒有鬧事,怎麽要急著讓他們走?」
「國君,別國之人在郢都過久,不是好事。尤其這些人隻是大夫,不是諸侯,留在郢都言不正名不順,而且容易生變。」
「他們在郢都裏頭,除了他們自己之外,也沒有其他人,又何來的生變呢。」楚王打哈哈。
「……」令尹原本以為公子燮會在軍政大事上和他對著幹,但是沒有想到他說起來的竟然是讓各國行人迴去的事。
這種可以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隻是不懂公子燮為何提起。
「可是人心不會因為人多人寡而變化啊。」公子燮板著個臉,腰杆聽的筆直,似乎他口裏說的不是什麽小事,反而是領兵出征那樣的大事一般。
「行人們在郢都已經呆了有一段時日,諸侯們也沒有開罪楚國,留他們過久,諸侯們不知行人為何滯留楚國不歸,心中惶恐不安。以臣所見,還是迅速讓行人迴國為好。」
「……」楚王聽了公子燮這話,心裏憋氣的厲害。他做了楚王,可是這位置也沒那麽好做,因為年少麵嫩,所有大事都在卿大夫手裏,基本上就沒他什麽事。如今他想要留什麽人,結果公子燮一說,他連反駁的話都不好說。
嘖,真是太令人心煩了!
「臣也是這麽認為,還請國君下令讓各國行人迴國。」屈瑜見狀立刻附議。
他也是大夫,自然有資格來議政。聽到公子燮說的那些話,每一句都說到了他的心口上。
「……」楚王盯著屈瑜,眉頭都快要皺起來了。他想不清楚,怎麽屈瑜也攪合進來了?
「國君?」令尹看向楚王,「國君認為此事如何?」
「此事留作再議。」楚王直接道。
「國君,留作再議之事,不是大事,就是難以擇決。讓諸國行人離開郢都,和這兩種完全不一樣。」令尹也覺得這不過是區區小事,還用不著再議的程度。
到底還是個小兒,做事任性,不知道輕重緩急。令尹在心中鄙夷。
「那麽鄭宋兩國先前對楚頗為不敬。」楚王看向令尹,「尤其是鄭,在楚和晉國之間搖擺不定,簡直讓人厭惡。為何不能施以小懲?」
公子燮想起那個俊美的年輕人和他說的,想要成就大事,那麽就不要讓任何礙事的人還在。諸國行人對他來言,就是個麻煩。這些人也不能隨意殺了,礙手礙腳,也不知道有什麽用處。
他想起公子均說過的那些話,心動不已。
「鄭國的確讓人生厭,但既然如此,不如等鄭伯前來,國君親自問罪於他。畢竟鄭國行人隻不過替君行事,甚至他還不是鄭國人。」
楚王見著公子燮這麽急著將各國行人攆出去。他眉頭皺了皺。行人們在郢都裏頭的確不好待久了,一旦待久了難免會有將人扣押的嫌疑。可是公子燮也未免太過急切了。
楚王看了一眼公子燮,又瞥了屈瑜一眼。
屈瑜察覺到楚王的視線,立刻底下頭。
楚王沒有當場表態,但也沒有立刻否定公子燮的提議。不過議政結束之後,他胸中氣悶,直接到了宮室外麵。
渚宮依照山體而建,宮室巍峨,站在宮室外,可以清晰的看見遠處山體上的雲霧繚繞。
「國君。」屈瑜被寺人領著到了楚王身後。
楚王聽到屈瑜的聲音,轉過身來,見著他就勾了勾嘴角,露出個笑來。這笑容隻是浮在表麵上,並沒有到他眼裏。
「方才你為何附議公子燮的話?」楚王屏退了左右低聲問道。
「臣隻是覺得那些行人在郢都中久了,恐怕不妥,所以才……」屈瑜立刻解釋。
楚王麵上的神情似笑非笑起來,「是麽?平常也不見子瑾對別國有甚麽興致。」
「臣隻是覺得諸國行人在郢都之中未免也留的太久,如果諸侯的的確確有罪,那麽可以扣留行人以示懲戒,可是諸國眼下並沒有。」
「沒有?」楚王嘴角勾起來,「難道真的沒有?」
那些附庸於楚國的諸侯,曾經多多少少對楚國都有不敬,甚至也有一些聽從齊國或者晉國的調令做出不利於楚國的事。要是真的找理由,恐怕那些諸侯一個都別想逃過。
屈瑜立刻就擺正了臉色,「國君,此事不可。諸國之中的確有許多得罪楚人之處,但是眼下不宜再翻舊帳,不然諸侯人人自危,又有何人敢臣服於楚。」
「如果想要他們附庸於楚,那麽的確是要花費一些心思,不過楚國也不是用周人的那套所謂的德行讓他們臣服的,不是麽?」
「可是如果沒有楚人的戈戟,那些人又怎麽會臣服呢?」楚王笑道。
「可是想要爭霸,僅僅有戈戟,也是不行的。」屈瑜垂首應答。
楚王眯起了眼,對著他仔細看了好一會。他的視線飽含打量,屈瑜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如同一棵青鬆。
過了許久,楚王才收迴目光。
屈瑜聽到從楚王喉嚨裏頭發出的那一聲「嗯。」
</br>
「怎麽好好的說起這個?」說著楚王看向了司敗,「是不是有別國行人在郢都城中鬧事?」
司敗立即迴答道,「迴稟國君,郢都之內並沒有別國行人鬧事。」
楚王聽說之後,滿臉奇怪的看向公子燮,「既然沒有鬧事,怎麽要急著讓他們走?」
「國君,別國之人在郢都過久,不是好事。尤其這些人隻是大夫,不是諸侯,留在郢都言不正名不順,而且容易生變。」
「他們在郢都裏頭,除了他們自己之外,也沒有其他人,又何來的生變呢。」楚王打哈哈。
「……」令尹原本以為公子燮會在軍政大事上和他對著幹,但是沒有想到他說起來的竟然是讓各國行人迴去的事。
這種可以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隻是不懂公子燮為何提起。
「可是人心不會因為人多人寡而變化啊。」公子燮板著個臉,腰杆聽的筆直,似乎他口裏說的不是什麽小事,反而是領兵出征那樣的大事一般。
「行人們在郢都已經呆了有一段時日,諸侯們也沒有開罪楚國,留他們過久,諸侯們不知行人為何滯留楚國不歸,心中惶恐不安。以臣所見,還是迅速讓行人迴國為好。」
「……」楚王聽了公子燮這話,心裏憋氣的厲害。他做了楚王,可是這位置也沒那麽好做,因為年少麵嫩,所有大事都在卿大夫手裏,基本上就沒他什麽事。如今他想要留什麽人,結果公子燮一說,他連反駁的話都不好說。
嘖,真是太令人心煩了!
「臣也是這麽認為,還請國君下令讓各國行人迴國。」屈瑜見狀立刻附議。
他也是大夫,自然有資格來議政。聽到公子燮說的那些話,每一句都說到了他的心口上。
「……」楚王盯著屈瑜,眉頭都快要皺起來了。他想不清楚,怎麽屈瑜也攪合進來了?
「國君?」令尹看向楚王,「國君認為此事如何?」
「此事留作再議。」楚王直接道。
「國君,留作再議之事,不是大事,就是難以擇決。讓諸國行人離開郢都,和這兩種完全不一樣。」令尹也覺得這不過是區區小事,還用不著再議的程度。
到底還是個小兒,做事任性,不知道輕重緩急。令尹在心中鄙夷。
「那麽鄭宋兩國先前對楚頗為不敬。」楚王看向令尹,「尤其是鄭,在楚和晉國之間搖擺不定,簡直讓人厭惡。為何不能施以小懲?」
公子燮想起那個俊美的年輕人和他說的,想要成就大事,那麽就不要讓任何礙事的人還在。諸國行人對他來言,就是個麻煩。這些人也不能隨意殺了,礙手礙腳,也不知道有什麽用處。
他想起公子均說過的那些話,心動不已。
「鄭國的確讓人生厭,但既然如此,不如等鄭伯前來,國君親自問罪於他。畢竟鄭國行人隻不過替君行事,甚至他還不是鄭國人。」
楚王見著公子燮這麽急著將各國行人攆出去。他眉頭皺了皺。行人們在郢都裏頭的確不好待久了,一旦待久了難免會有將人扣押的嫌疑。可是公子燮也未免太過急切了。
楚王看了一眼公子燮,又瞥了屈瑜一眼。
屈瑜察覺到楚王的視線,立刻底下頭。
楚王沒有當場表態,但也沒有立刻否定公子燮的提議。不過議政結束之後,他胸中氣悶,直接到了宮室外麵。
渚宮依照山體而建,宮室巍峨,站在宮室外,可以清晰的看見遠處山體上的雲霧繚繞。
「國君。」屈瑜被寺人領著到了楚王身後。
楚王聽到屈瑜的聲音,轉過身來,見著他就勾了勾嘴角,露出個笑來。這笑容隻是浮在表麵上,並沒有到他眼裏。
「方才你為何附議公子燮的話?」楚王屏退了左右低聲問道。
「臣隻是覺得那些行人在郢都中久了,恐怕不妥,所以才……」屈瑜立刻解釋。
楚王麵上的神情似笑非笑起來,「是麽?平常也不見子瑾對別國有甚麽興致。」
「臣隻是覺得諸國行人在郢都之中未免也留的太久,如果諸侯的的確確有罪,那麽可以扣留行人以示懲戒,可是諸國眼下並沒有。」
「沒有?」楚王嘴角勾起來,「難道真的沒有?」
那些附庸於楚國的諸侯,曾經多多少少對楚國都有不敬,甚至也有一些聽從齊國或者晉國的調令做出不利於楚國的事。要是真的找理由,恐怕那些諸侯一個都別想逃過。
屈瑜立刻就擺正了臉色,「國君,此事不可。諸國之中的確有許多得罪楚人之處,但是眼下不宜再翻舊帳,不然諸侯人人自危,又有何人敢臣服於楚。」
「如果想要他們附庸於楚,那麽的確是要花費一些心思,不過楚國也不是用周人的那套所謂的德行讓他們臣服的,不是麽?」
「可是如果沒有楚人的戈戟,那些人又怎麽會臣服呢?」楚王笑道。
「可是想要爭霸,僅僅有戈戟,也是不行的。」屈瑜垂首應答。
楚王眯起了眼,對著他仔細看了好一會。他的視線飽含打量,屈瑜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如同一棵青鬆。
過了許久,楚王才收迴目光。
屈瑜聽到從楚王喉嚨裏頭發出的那一聲「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