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等我先喝口水!”
劉福向江小魚告罪一聲,從侍女手中接過茶水,一飲而盡,砸吧了一下嘴,繼續道:“守孝期滿,為了緩解家中生活困難,他又一次投軍,升任偏校。
一年後,金軍向北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與宋軍碰撞,將宋軍殺的片甲不留,一路向南,殺到北宋都城外。
北宋皇帝嚇壞了,慌忙寫了一個勞什子‘罪己詔’,把皇位丟給兒子,希望兒子能把國家治理好,真是讓人笑話,啊哈哈!”
說到這裏,不光劉福笑了,其他聽眾也都露出吃驚模樣,春桃更是驚叫出來:“什麽?還有這麽慫包的皇帝?”
“可不是!”
劉福接著講述:“金軍圍困京師33天,後來多虧了京都留守將領與軍民英勇抗敵,才得以收住京都。
金軍搜過一番,撤迴北方。
金軍作戰方針改變,轉而進攻太原城池。
太原城池前,宋金雙方展開激烈戰鬥,嶽飛當時就在宋軍軍營中。
由於宋方援軍沒有及時趕到,導致太原守城軍彈盡糧絕,被金軍攻克。宋軍潰潰散,嶽飛在晚渡河時,不小心丟了任命文書,他又一次離開了軍隊!”
“怎麽感覺嶽飛所在的國家要亡啊!”一直沒吭聲的江安,在劉福停頓的間隙,撓頭自語。
“不是感覺要亡,是一定要亡!”春桃補充道。
江小魚的神色最為凝重。
不用這些人劇透,他也早知道結局,嶽飛遭奸人陷害,死於非命,北宋被金朝滅了。
這是一段令人扼腕歎息的故事。
隻要是聽著,他的心情就莫名變得沉重。
或許,這跟他身體裏所流的血有關吧!
雖說是劉福在講故事,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卻是放在江小魚身,此刻感受到他的神情凝重,調笑的話,再也說不出了。
“公子,我繼續往下說?”
過了一會兒,劉福打破沉默,向江小魚詢問。
再等到江小魚點頭同意後,他繼續講述,語氣發生變化,從之前的毫無感情,變得有些悲傷。
“太原城淪陷後,北宋局勢危急,大臣們奏,主張向南撤退,積蓄力量,然後再籌謀收複失地。
然而北宋的最高統治者,並不采納,反而是不斷的想辦法求和。
當年年末,金軍攻陷宋朝京都,搜刮走金銀財寶,擄走兩位皇帝,北宋隨之滅亡。”
“還真亡了?”江山聽的入神,沒忍住,叫了出來。
“從某種意義來說,北宋算是完了,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康王在眾守臣的扶持下,開大元帥府,打出抗金旗號,招募青壯,重組抗金隊伍!”
劉福臉露出敬重之色,接著道:“在國家危難之際,嶽飛毅然選擇投奔大元帥府,加入康王麾下,抗擊金兵!
仔細算來,這是他第三次從軍,與兩次不同,此次從軍並非是因為生計,而是真的愛國。
入伍後,幾次表現,略有軍功,升任保義郎。
本以為康王能扛起抗金大旗,怎料他骨子裏也是個膽小鬼,一邊派人抵擋金兵,一邊密謀南下,有退讓之意。
這讓有著一腔報國熱情的嶽飛,憤慨異常,不顧自身官職卑微,向康王書前言,言辭懇切,勸阻康王南下,請求主動抗金!
怎料……”
說到這裏,劉福停頓片刻,他雙手不自覺的握緊,臉露出恨意,道:
“怎料嶽飛的一腔熱血,耿耿忠心,隻換來八個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因此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怎麽能這樣?”
春桃終於忍不住了,吐槽道:“這皇帝一家,還真是一個爹媽生的,全是貪生怕死之輩,宋朝攤他們這樣的皇帝,百姓們還真夠倒黴的!”
聞言,大家都認同的點頭。
“就算如此,也未能動搖嶽飛的抗金決心。”
劉福深沉的一句話,使得場下立刻變得安靜,此刻不用贅述,大家都對嶽飛充滿敬意,甚至能感覺的到,在這個世,沒有誰比他更愛國,沒有誰比他更熱愛他的故土。
“為了抗金,嶽飛奔赴抗金前線,經過趙九齡推薦,會見了抗金招撫使張所,第四次從軍。
這次從軍,他遇見伯樂,在軍中大展拳腳,多次擊敗金軍,積攢下無數軍功,職位步步高升,同時不管是在軍中,和百姓中,都積累下不小聲望。
他跟隨抗金隊伍,收服建康和六郡,名揚洞庭。
一次次血與火的洗禮,讓他的聲名鵲起。
而後,他兩次北伐,為大宋收複失地,擊退金軍,使得大宋重新煥發生機。
由於有嶽飛等一眾抗金將領的努力,讓金軍疲於應戰,無力滅宋,準備與宋朝議和。
金軍統帥完顏兀術,在給宋朝宰相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
宋朝義和派為了義和,用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使其蒙冤!”
講述到這裏,劉福已經是咬牙切齒,恨不得親手宰了秦檜。
江小魚能理解劉福感受。
在前世,他曾去過嶽飛的故土,參觀過嶽飛廟,在嶽飛的廟前,就跪著秦檜夫婦,遊客從這二人麵前走過,都會衝秦檜吐唾沫,罵他狗賊。
時隔千年,人們仍如此痛恨秦檜,可見嶽飛的愛國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秦檜等人的奴才本性,遭人唾棄。
“嶽飛就這樣死了?”
春桃眼睛紅紅,仍不願相信道:“好人怎麽總是沒有好報,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
“沒事兒的!”
江小魚安慰她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嶽飛雖然死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說罷,不等春桃再發出感歎,轉頭看向劉福,問道:“你得到了什麽神兵?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我得到了嶽飛將軍所用的毛筆,和硯台!”
劉福小心翼翼的把毛筆和硯台呈給江小魚,解釋道:“這毛筆配合我的書術神通,能書寫出‘千軍萬馬’,‘赤膊陣’,‘有勇無謀’,‘四麵楚歌’,‘圍魏救趙’等成語。”
“寫成語?”江小魚向劉福投去疑惑眼神。
劉福向江小魚告罪一聲,從侍女手中接過茶水,一飲而盡,砸吧了一下嘴,繼續道:“守孝期滿,為了緩解家中生活困難,他又一次投軍,升任偏校。
一年後,金軍向北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與宋軍碰撞,將宋軍殺的片甲不留,一路向南,殺到北宋都城外。
北宋皇帝嚇壞了,慌忙寫了一個勞什子‘罪己詔’,把皇位丟給兒子,希望兒子能把國家治理好,真是讓人笑話,啊哈哈!”
說到這裏,不光劉福笑了,其他聽眾也都露出吃驚模樣,春桃更是驚叫出來:“什麽?還有這麽慫包的皇帝?”
“可不是!”
劉福接著講述:“金軍圍困京師33天,後來多虧了京都留守將領與軍民英勇抗敵,才得以收住京都。
金軍搜過一番,撤迴北方。
金軍作戰方針改變,轉而進攻太原城池。
太原城池前,宋金雙方展開激烈戰鬥,嶽飛當時就在宋軍軍營中。
由於宋方援軍沒有及時趕到,導致太原守城軍彈盡糧絕,被金軍攻克。宋軍潰潰散,嶽飛在晚渡河時,不小心丟了任命文書,他又一次離開了軍隊!”
“怎麽感覺嶽飛所在的國家要亡啊!”一直沒吭聲的江安,在劉福停頓的間隙,撓頭自語。
“不是感覺要亡,是一定要亡!”春桃補充道。
江小魚的神色最為凝重。
不用這些人劇透,他也早知道結局,嶽飛遭奸人陷害,死於非命,北宋被金朝滅了。
這是一段令人扼腕歎息的故事。
隻要是聽著,他的心情就莫名變得沉重。
或許,這跟他身體裏所流的血有關吧!
雖說是劉福在講故事,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卻是放在江小魚身,此刻感受到他的神情凝重,調笑的話,再也說不出了。
“公子,我繼續往下說?”
過了一會兒,劉福打破沉默,向江小魚詢問。
再等到江小魚點頭同意後,他繼續講述,語氣發生變化,從之前的毫無感情,變得有些悲傷。
“太原城淪陷後,北宋局勢危急,大臣們奏,主張向南撤退,積蓄力量,然後再籌謀收複失地。
然而北宋的最高統治者,並不采納,反而是不斷的想辦法求和。
當年年末,金軍攻陷宋朝京都,搜刮走金銀財寶,擄走兩位皇帝,北宋隨之滅亡。”
“還真亡了?”江山聽的入神,沒忍住,叫了出來。
“從某種意義來說,北宋算是完了,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康王在眾守臣的扶持下,開大元帥府,打出抗金旗號,招募青壯,重組抗金隊伍!”
劉福臉露出敬重之色,接著道:“在國家危難之際,嶽飛毅然選擇投奔大元帥府,加入康王麾下,抗擊金兵!
仔細算來,這是他第三次從軍,與兩次不同,此次從軍並非是因為生計,而是真的愛國。
入伍後,幾次表現,略有軍功,升任保義郎。
本以為康王能扛起抗金大旗,怎料他骨子裏也是個膽小鬼,一邊派人抵擋金兵,一邊密謀南下,有退讓之意。
這讓有著一腔報國熱情的嶽飛,憤慨異常,不顧自身官職卑微,向康王書前言,言辭懇切,勸阻康王南下,請求主動抗金!
怎料……”
說到這裏,劉福停頓片刻,他雙手不自覺的握緊,臉露出恨意,道:
“怎料嶽飛的一腔熱血,耿耿忠心,隻換來八個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因此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怎麽能這樣?”
春桃終於忍不住了,吐槽道:“這皇帝一家,還真是一個爹媽生的,全是貪生怕死之輩,宋朝攤他們這樣的皇帝,百姓們還真夠倒黴的!”
聞言,大家都認同的點頭。
“就算如此,也未能動搖嶽飛的抗金決心。”
劉福深沉的一句話,使得場下立刻變得安靜,此刻不用贅述,大家都對嶽飛充滿敬意,甚至能感覺的到,在這個世,沒有誰比他更愛國,沒有誰比他更熱愛他的故土。
“為了抗金,嶽飛奔赴抗金前線,經過趙九齡推薦,會見了抗金招撫使張所,第四次從軍。
這次從軍,他遇見伯樂,在軍中大展拳腳,多次擊敗金軍,積攢下無數軍功,職位步步高升,同時不管是在軍中,和百姓中,都積累下不小聲望。
他跟隨抗金隊伍,收服建康和六郡,名揚洞庭。
一次次血與火的洗禮,讓他的聲名鵲起。
而後,他兩次北伐,為大宋收複失地,擊退金軍,使得大宋重新煥發生機。
由於有嶽飛等一眾抗金將領的努力,讓金軍疲於應戰,無力滅宋,準備與宋朝議和。
金軍統帥完顏兀術,在給宋朝宰相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
宋朝義和派為了義和,用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使其蒙冤!”
講述到這裏,劉福已經是咬牙切齒,恨不得親手宰了秦檜。
江小魚能理解劉福感受。
在前世,他曾去過嶽飛的故土,參觀過嶽飛廟,在嶽飛的廟前,就跪著秦檜夫婦,遊客從這二人麵前走過,都會衝秦檜吐唾沫,罵他狗賊。
時隔千年,人們仍如此痛恨秦檜,可見嶽飛的愛國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秦檜等人的奴才本性,遭人唾棄。
“嶽飛就這樣死了?”
春桃眼睛紅紅,仍不願相信道:“好人怎麽總是沒有好報,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
“沒事兒的!”
江小魚安慰她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嶽飛雖然死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說罷,不等春桃再發出感歎,轉頭看向劉福,問道:“你得到了什麽神兵?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我得到了嶽飛將軍所用的毛筆,和硯台!”
劉福小心翼翼的把毛筆和硯台呈給江小魚,解釋道:“這毛筆配合我的書術神通,能書寫出‘千軍萬馬’,‘赤膊陣’,‘有勇無謀’,‘四麵楚歌’,‘圍魏救趙’等成語。”
“寫成語?”江小魚向劉福投去疑惑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