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貴妃以前對太監宮女寬宥,到了這會兒,還有人忠心耿耿跟在身邊。
「娘娘……」
齊貴妃擺擺手,「你先出去。我自個好好清淨會兒。」
一陣幾乎聽不到的窸窣聲之後,暖閣內徹底安靜了下來。齊貴妃搓了搓手掌,雙手合十對上麵的菩薩拜下。
菩薩,請您幫我渡了這一關。
坤寧宮裏,王皇後對著二公主和三公主,笑的和藹,「迴去好好歇著,」又看向朱承泓,「二哥兒也去睡吧,畢竟明早還早起呢。」
翊坤宮封宮,公主皇子自然也不好隨著生母住在那兒了,暫時挪出來跟著嫡母王皇後。
兩個公主和朱承泓一走,王皇後臉上掛著的笑徒然冷了下來,她和齊貴妃不對付,瞧著她生的孩子,都覺得是刺眼。隻是人在她這兒,不管怎麽樣都要照看好了,要是有個不周,罪過就全在她的頭上。
「待會多撥幾個人去盯著。免得他們出個差錯。」王皇後對站著的女官吩咐了句。
女官應了聲,去吩咐了。王皇後嘆了口氣,「要是這麽一迴,她能翻不了身就好了。」
刺殺皇子的罪名,還不夠齊家人上下十幾口的命填的,真要坐實了,天皇老子來了都救不了她。
國法大如天,還別說宮裏頭把皇嗣看的比眼珠子還重,就算皇爺再看重齊貴妃。別說外頭的大臣,就是慈寧宮的老娘娘都容不下她。
「可惜了,咱們人在後宮,也不知道大哥兒怎麽樣了。」王皇後掛心著朱承治,皇後不好往外頭派人,一兩迴還成,次數多了難免叫人側目。王家人能帶點消息來,但也不多。
女官站在那兒勸,「大殿下一定能逢兇化吉的。當年被侯公公那麽養著,都還不是活了下來?臣妾聽說民間裏頭摔打出來的孩子皮實,不嬌氣。能活的長久。」
這話聽著王皇後舒心,臉上終於露了笑影。
舒心沒留多久,夜裏王皇後就被叫醒來了。還沒等她發火,下頭的人就報,「娘娘,翊坤宮那兒不好了,齊娘娘那兒說是發了急病,瞧著兇險!」
王皇後一愣,而後冷笑,「那就照著宮規辦!」
太*祖皇帝草莽出身,卻心思細膩的叫人頭皮發麻,立國之初,還親自來定下頭平民女子穿什麽樣的裙兒,梳什麽式樣的頭。對後宮那更是條條框框,其中一條宮規那就是後宮女子有病,別管病的多危急,夜裏不能請太醫過來瞧,必須等天亮才能讓好幾個老宮人去請,要是壞了規矩,從宮妃到太醫全得處死。
「叫個醫婆去應急吧。好歹也是個貴妃,不能真叫人躺那兒。」王皇後嗤笑,說完這話,心頭積壓多年的抑鬱和嫉恨輕了許多。
作者有話要說:
小朱眨眼,衣裳半露
寶馨捂住鼻子:擦!天天這麽過,受不了了!
第74章 浮起
宮廷裏人情冷暖, 一日之間就可以嚐遍艱辛。
齊貴妃在後宮裏權勢赫赫, 和王皇後分庭抗禮, 甚至和她並肩。太監宮女們私下說, 齊貴妃就是小皇後娘娘。
眼下人遇上了事,翊坤宮被封了, 宣和帝都還沒說要如何處置她, 就有人落井下石了。
醫婆去了翊坤宮, 來了隻說齊貴妃身上是真不好,不知道下頭短了用度還是怎麽的, 受了涼。
失寵的嬪妃用度都是不全的,帳上記得是一迴事,拿到手裏又是另外一迴事。不得寵的妃嬪用度被太監們吞了,還得忍氣吞聲的做針線活換零花。
王皇後心裏門兒清,但撒手不管。叫下頭人照著規矩該如何如何。她做事條條遵循著宮規來的,就算日後有人問起, 一本宮規砸在麵上,無話可說。
王皇後料想的好好的,可沒成想, 所謂的規矩遇上個偏心偏的沒影的人, 那什麽都不是了。
消息也不知道是怎麽走漏出去的,宣和帝知道齊貴妃重病的消息。二話不說直接去了翊坤宮。
原本封了的翊坤門對著皇帝哪裏有關著門的道理, 門開了之後,宣和帝就進去了。過了半天就衝著坤寧宮來。
所有的太監宮女都被打發的遠遠的,誰也不知道兩人說了什麽, 不過宣和帝走的時候,麵帶怒氣,旋即又有幾個宮女遭了秧,被王皇後令人叉出去打了。
這些事兒,宮外的朱承治暫時還不知曉。
他這會歪著身子,見吳瀚呢。這位麵相高胖憨厚的恭順侯世子,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尋了一隻遼東的海東青給朱承治做見麵禮。
「世子破費了,這東西難找吧。」朱承治瞧著吳瀚手上站著的那隻海東青。吳瀚小臂上包著一塊硬牛皮,海東青堅硬尖銳的爪子緊緊扣在牛皮上。這種鳥原產遼東,身形生的不大,甚至還稍稍有點小,不似遼東其他猛禽那般龐大,不過兩邊的眼格外有神,遠遠瞧著,就有一股凜冽的銳氣撲麵而來。
看人看物都瞧眼,從眼裏就能瞧出最本質的東西來。
寶馨對吳瀚手上站著的鳥兒上下一打量,這半大不小的玩意兒渾身羽毛潔白,沒有一根雜毛。站在那兒,身子不動,隻剩下腦袋警惕的微微轉動。
「雕多產遼東,俊者稱之海東青。」寶馨在宮中呆了這麽多年,可謂是見多識廣。宮裏別的好處沒有,就是奇珍異寶多,西內的熙玉宮就是專門養這些珍奇走獸的。外藩有進貢這些玩意的時候,朱承治也會去看,她跟著也看了不少。
</br>
「娘娘……」
齊貴妃擺擺手,「你先出去。我自個好好清淨會兒。」
一陣幾乎聽不到的窸窣聲之後,暖閣內徹底安靜了下來。齊貴妃搓了搓手掌,雙手合十對上麵的菩薩拜下。
菩薩,請您幫我渡了這一關。
坤寧宮裏,王皇後對著二公主和三公主,笑的和藹,「迴去好好歇著,」又看向朱承泓,「二哥兒也去睡吧,畢竟明早還早起呢。」
翊坤宮封宮,公主皇子自然也不好隨著生母住在那兒了,暫時挪出來跟著嫡母王皇後。
兩個公主和朱承泓一走,王皇後臉上掛著的笑徒然冷了下來,她和齊貴妃不對付,瞧著她生的孩子,都覺得是刺眼。隻是人在她這兒,不管怎麽樣都要照看好了,要是有個不周,罪過就全在她的頭上。
「待會多撥幾個人去盯著。免得他們出個差錯。」王皇後對站著的女官吩咐了句。
女官應了聲,去吩咐了。王皇後嘆了口氣,「要是這麽一迴,她能翻不了身就好了。」
刺殺皇子的罪名,還不夠齊家人上下十幾口的命填的,真要坐實了,天皇老子來了都救不了她。
國法大如天,還別說宮裏頭把皇嗣看的比眼珠子還重,就算皇爺再看重齊貴妃。別說外頭的大臣,就是慈寧宮的老娘娘都容不下她。
「可惜了,咱們人在後宮,也不知道大哥兒怎麽樣了。」王皇後掛心著朱承治,皇後不好往外頭派人,一兩迴還成,次數多了難免叫人側目。王家人能帶點消息來,但也不多。
女官站在那兒勸,「大殿下一定能逢兇化吉的。當年被侯公公那麽養著,都還不是活了下來?臣妾聽說民間裏頭摔打出來的孩子皮實,不嬌氣。能活的長久。」
這話聽著王皇後舒心,臉上終於露了笑影。
舒心沒留多久,夜裏王皇後就被叫醒來了。還沒等她發火,下頭的人就報,「娘娘,翊坤宮那兒不好了,齊娘娘那兒說是發了急病,瞧著兇險!」
王皇後一愣,而後冷笑,「那就照著宮規辦!」
太*祖皇帝草莽出身,卻心思細膩的叫人頭皮發麻,立國之初,還親自來定下頭平民女子穿什麽樣的裙兒,梳什麽式樣的頭。對後宮那更是條條框框,其中一條宮規那就是後宮女子有病,別管病的多危急,夜裏不能請太醫過來瞧,必須等天亮才能讓好幾個老宮人去請,要是壞了規矩,從宮妃到太醫全得處死。
「叫個醫婆去應急吧。好歹也是個貴妃,不能真叫人躺那兒。」王皇後嗤笑,說完這話,心頭積壓多年的抑鬱和嫉恨輕了許多。
作者有話要說:
小朱眨眼,衣裳半露
寶馨捂住鼻子:擦!天天這麽過,受不了了!
第74章 浮起
宮廷裏人情冷暖, 一日之間就可以嚐遍艱辛。
齊貴妃在後宮裏權勢赫赫, 和王皇後分庭抗禮, 甚至和她並肩。太監宮女們私下說, 齊貴妃就是小皇後娘娘。
眼下人遇上了事,翊坤宮被封了, 宣和帝都還沒說要如何處置她, 就有人落井下石了。
醫婆去了翊坤宮, 來了隻說齊貴妃身上是真不好,不知道下頭短了用度還是怎麽的, 受了涼。
失寵的嬪妃用度都是不全的,帳上記得是一迴事,拿到手裏又是另外一迴事。不得寵的妃嬪用度被太監們吞了,還得忍氣吞聲的做針線活換零花。
王皇後心裏門兒清,但撒手不管。叫下頭人照著規矩該如何如何。她做事條條遵循著宮規來的,就算日後有人問起, 一本宮規砸在麵上,無話可說。
王皇後料想的好好的,可沒成想, 所謂的規矩遇上個偏心偏的沒影的人, 那什麽都不是了。
消息也不知道是怎麽走漏出去的,宣和帝知道齊貴妃重病的消息。二話不說直接去了翊坤宮。
原本封了的翊坤門對著皇帝哪裏有關著門的道理, 門開了之後,宣和帝就進去了。過了半天就衝著坤寧宮來。
所有的太監宮女都被打發的遠遠的,誰也不知道兩人說了什麽, 不過宣和帝走的時候,麵帶怒氣,旋即又有幾個宮女遭了秧,被王皇後令人叉出去打了。
這些事兒,宮外的朱承治暫時還不知曉。
他這會歪著身子,見吳瀚呢。這位麵相高胖憨厚的恭順侯世子,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尋了一隻遼東的海東青給朱承治做見麵禮。
「世子破費了,這東西難找吧。」朱承治瞧著吳瀚手上站著的那隻海東青。吳瀚小臂上包著一塊硬牛皮,海東青堅硬尖銳的爪子緊緊扣在牛皮上。這種鳥原產遼東,身形生的不大,甚至還稍稍有點小,不似遼東其他猛禽那般龐大,不過兩邊的眼格外有神,遠遠瞧著,就有一股凜冽的銳氣撲麵而來。
看人看物都瞧眼,從眼裏就能瞧出最本質的東西來。
寶馨對吳瀚手上站著的鳥兒上下一打量,這半大不小的玩意兒渾身羽毛潔白,沒有一根雜毛。站在那兒,身子不動,隻剩下腦袋警惕的微微轉動。
「雕多產遼東,俊者稱之海東青。」寶馨在宮中呆了這麽多年,可謂是見多識廣。宮裏別的好處沒有,就是奇珍異寶多,西內的熙玉宮就是專門養這些珍奇走獸的。外藩有進貢這些玩意的時候,朱承治也會去看,她跟著也看了不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