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時間,搶在楚國遷徙之前攻入楚地,才能最大程度破壞遷徙計劃,不然,大海茫茫,何處去尋蓬萊?諸將中趙嬰答應的時間最短,不過一年,蒙恬次之,王翦最長。其餘將軍要麽不敢開口,要麽也是兩年、三年。
“王將軍怯矣。”單獨召見的時候,趙政第一句話就抱怨王翦太怯。“趙嬰一年可亡荊,蒙恬兩年可亡荊,獨王將軍需三年。”
“臣不知舟師之戰,故不能如趙侯所言,一年亡荊。”王翦眼簾低垂,有些無奈。“亦不如蒙將軍果勢壯勇,半年破大梁,一年半亡荊。
臣竊聞之,大梁,堅城也。引水而攻,非一年不可拔;荊人兵雖少,然若滅之,士卒必以一當十,非數戰而不能敗,故臣需兩年方可敗荊人、亡荊國。臣老矣,年已六十,今我大秦將率多矣,請大王準臣返鄉以度天年。”
王翦說到最後竟然請辭還鄉,趙政有些驚訝的看了衛繚一眼,衛繚還看,道:“若大梁三月可拔,王將軍幾年可亡荊?”
“三月可拔?!”王翦聞言錯愕。三個月大概隻是掘渠引水的功夫,怎麽能拔下大梁。那可不是楚紙糊的城牆。“若大梁三月可拔,亡荊亦要兩年。”
“我舟師數勝荊人,兵卒數倍於荊人,巫器雖利,亦可破之,王將軍為何非要兩年亡荊?一年不可?”趙政困惑的問道,不明白王翦心中所想。
“荊人剽勇,荊王帥之,其可以一當十,若不能弊而勞之,不可贏論。”王翦答道。他最後一句讓趙政失笑,都什麽時候了,王翦還想著贏論。
“亡荊不贏論,可封侯,將軍一年可亡荊否?”趙政笑後再問。雖覺得這樣與王翦對話不妥,但相較趙嬰和蒙恬,他寧願用這個從無大敗的老將。
“若有六十萬人,且三月之內拔下大梁,臣願一試,一年亡荊。”王翦謹慎,前麵加了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讓趙政皺眉不已,這不是字麵上的六十萬人,這是六十萬秦卒。
“將軍怯矣。”帶著失望,趙政示意王翦退下。等王翦出帳,他看向衛繚生氣道:“荊人不過十五萬,王翦為何需六十萬人亡荊?彼通荊否?”
“王翦乃我秦人,豈會通荊?”衛繚勸道。“四倍於敵,王翦慎耳。”
“慎?”趙政有些不相信。“王翦乃由昌平君薦為大將軍……”
“大王,蒙氏亦是由……”衛繚不好明說蒙氏是什麽人舉薦的,好在他不明說趙政也知道是誰舉薦的。可惜李信戰死了,李信死後,國中真正可堪大用的將率要麽沒有長成,要麽就能力平平,讓趙政和國尉府都不放心。
“當年荊王率軍入齊,王翦雖入臨淄,卻慎之又慎,荊人還在五十裏外便帥軍速退。如若當時秦軍大敗,大秦亡矣。”衛繚說起了舊事。“去年李信中趙人之計大敗,若非王翦用命,以少勝多大破齊軍三十萬,大秦亦亡矣。進退之間足見其才,大王滅荊不用王翦……”
衛繚一直矚意王翦,他認為非王翦不足以滅楚。王翦用兵,素來讓人放心,尤其是敗退和以少勝多的局勢。一名合格的將率,能打勝仗不叫會打仗,會打敗仗才是真的會打仗。當世諸將,不過王翦、李牧、廉頗、項燕四人而已,活著的隻剩王翦。楚王勉強能算,但這是因為楚王的年齡。據悉楚王年不滿二十,假以時日,四十歲後會將是一代名將。
“彼要六十萬甲士!”趙政一副肉疼的表情,此時秦國甲士全加起來也不過六十萬出頭一點。滅荊不做贏論,要是打光了怎麽辦?
“若非六十萬甲士,何以滅荊?”衛繚勸道。“臣聞王翦麾下齊卒有十萬之眾,如此,多十萬人。王翦麾下二十四萬,安契麾下十萬,蒙恬麾下十萬,趙勇麾下十萬,圉奮麾下四萬,此已是五十八萬。白林麾下八萬、齊褐麾下中尉、衛尉四萬,可留駐南鄭與關中。
趙嬰之舟師大澤可戰,然由大梁而下,諸水狹窄,荊人阻塞水道,已不可戰。舟師隻能出東海,由海攻荊地,以作牽製。
齊國使臣已至鹹陽,大王溫言相慰,許之以存國,齊人必不與我戰;大梁若拔,魏趙數萬人盡死,亦不可與我戰;巴人駐守苴地,亦不可與我戰;荊人連敗,越人已不再馬首是瞻,大王若能允素通我之騶無諸稱王,彼必叛荊而伐諸越,越人亦不與我戰;番君吳申亦可遣其返荊,允其為吳王,吳地必然大亂,吳人亦不與我戰。
今勢在我,我得多助,荊人寡助。齊人若退出具水一線,穆陵危矣,魯宋之師必守;騶無諸為得越王之號攻伐諸越,會稽危矣;番君吳申與趙嬰一同入荊,溯江而上,吳師亂矣。荊人可戰之軍,僅郢師、項師、鄂師、唐師等十二師,僅七萬人。六十萬甲士怒而擊之,荊人必敗。荊人一敗,荊國亡矣。”
“七萬人?僅七萬人?!”趙政不敢置信衛繚口中的數字,很想笑又笑不出來。三個月前荊人氣勢洶洶的就要滅秦,現在居然隻剩下區區七萬人。
“荊人師旅久戰,無卒可征,師旅皆不滿編,僅七萬人。”衛繚解釋道,他忽然想起那支令秦軍生畏的鐵騎,又道:“加之騎軍,當有八萬。”
七萬還是八萬,這不是趙政在乎的,他在乎的是楚軍已經被削弱到這種地步。衛繚見他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再解釋道:“荊人師旅不過三十餘,五師亡於大澤,六師絕於隴西,今尚有二十二師,僅此而已。”
“荊人僅亡五師?!”衛繚不解釋還好,一解釋趙政又是一陣驚訝,產生一種不真實的幻覺。他已經知道楚軍的編製,五師不過三萬多人,加上絕於隴西的六師,也不過七萬多人。想到楚國三十餘師就讓大秦疲於奔命,險些亡國,更覺覺的不可思議。
“荊人可戰之卒二十萬,亡三萬,絕四萬,尚餘十三萬;穆陵、海路再牽製六萬,僅餘七萬。”衛繚又解釋了一遍。“荊人幾近亡我,何也?彼時荊人攻而我守之,其可集天下之兵,我又有諸多掣肘,故其勢洶洶不可擋。
而今攻守之勢異也。即便荊人未於大澤、隴西亡、絕七萬人,可戰之卒亦不過十四萬。六十萬甲士不可勝,百萬甲士必可勝之。”
衛繚解釋了很多,趙政真正聽進去的隻有一句,他下意識的點頭,道:“攻守之勢易也……”
“然。攻守之勢易,荊人無力迴天。”衛繚長籲了口氣,偷窺趙政的表情後他心中又微微起了一種擔憂:楚國若亡,自己還有什麽價值?
*
“臣奉弊邑齊王之命,謁見大王。”齊相田假站在秦宮的大廷上揖禮,大廷還是章台宮的大廷,可惜雄偉的宮殿皆變成了黑沉沉的幕帳,朝臣烏鴉鴉站著,藐視著他。
“寡人聞之,齊國乃荊人之盟國,何以今日入我大秦謁見寡人?”趙政漫不經心,田假入秦不是一日兩日,謁者故意今日才召田假上朝。
“楚王色令智昏,為娶羋玹為後,已與我可嘉公主絕婚,此辱我齊人也。”站在大廷上的田假精神抖擻,滿麵紅光,目光底色卻是苦澀的。
“哦?!”趙政長長噢了一聲,他第一次聽聞此事。
“大王,此確也。”衛繚出列揖告道。“荊王愛羋玹甚矣,於郢都築城別居之,而今自知荊國將亡,遂絕諸國之妻,以娶羋玹為王後,此事令荊國朝堂動蕩、天下人鄙之。”
“大王,荊王色令智昏,自翦黨羽,於我大秦大利也!”李斯見機最快,大喊起來。
“大王,此事確對我大秦大利。”右丞相王綰慢了一步。“然,齊人曾為荊人之盟,今日轉而朝我,可信否?臣以為不可信。”
齊人來朝是好事,可齊人並非省油的燈。王綰話鋒一轉,開始敲打起田假。田假忙道:“天下將一於秦,寡君願自棄王號,降為齊侯。居濰水以東,不涉秦楚之戰,請大王準允。”
“哈哈哈哈……”趙政大笑起來,田假莫名間,他止住笑聲道:“齊使可知,前日魏王遣使來秦,告寡人曰:‘魏王願自棄王號,降為魏君,大梁以外,其餘縣邑皆割於寡人。’昨日趙王也遣使來秦,告寡人曰:‘趙秦同宗,趙王願降秦,隻求不絕其祀。’”
“啊?”田合用激將法確定楚國將要避遷,無力抗擊秦國後,田假就匆匆忙忙從臨淄來了。可惜他還是晚了一步,落在了魏人和趙人的後麵。
“非隻有魏人、趙人。越人、巴人也遣使入秦,誓與荊人相絕,世世朝秦。”王綰倨傲的道,進一步給田假壓力。“若齊人真願與我大秦相盟,亦可。然相盟前,其一,齊軍速退出具水一線,讓出濰水以西;其二,大秦糧布、金銀奇缺,齊國需速貢粟五百萬石、布五十萬匹、金五萬斤於秦。如此,方可議秦齊之盟。”
“王將軍怯矣。”單獨召見的時候,趙政第一句話就抱怨王翦太怯。“趙嬰一年可亡荊,蒙恬兩年可亡荊,獨王將軍需三年。”
“臣不知舟師之戰,故不能如趙侯所言,一年亡荊。”王翦眼簾低垂,有些無奈。“亦不如蒙將軍果勢壯勇,半年破大梁,一年半亡荊。
臣竊聞之,大梁,堅城也。引水而攻,非一年不可拔;荊人兵雖少,然若滅之,士卒必以一當十,非數戰而不能敗,故臣需兩年方可敗荊人、亡荊國。臣老矣,年已六十,今我大秦將率多矣,請大王準臣返鄉以度天年。”
王翦說到最後竟然請辭還鄉,趙政有些驚訝的看了衛繚一眼,衛繚還看,道:“若大梁三月可拔,王將軍幾年可亡荊?”
“三月可拔?!”王翦聞言錯愕。三個月大概隻是掘渠引水的功夫,怎麽能拔下大梁。那可不是楚紙糊的城牆。“若大梁三月可拔,亡荊亦要兩年。”
“我舟師數勝荊人,兵卒數倍於荊人,巫器雖利,亦可破之,王將軍為何非要兩年亡荊?一年不可?”趙政困惑的問道,不明白王翦心中所想。
“荊人剽勇,荊王帥之,其可以一當十,若不能弊而勞之,不可贏論。”王翦答道。他最後一句讓趙政失笑,都什麽時候了,王翦還想著贏論。
“亡荊不贏論,可封侯,將軍一年可亡荊否?”趙政笑後再問。雖覺得這樣與王翦對話不妥,但相較趙嬰和蒙恬,他寧願用這個從無大敗的老將。
“若有六十萬人,且三月之內拔下大梁,臣願一試,一年亡荊。”王翦謹慎,前麵加了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讓趙政皺眉不已,這不是字麵上的六十萬人,這是六十萬秦卒。
“將軍怯矣。”帶著失望,趙政示意王翦退下。等王翦出帳,他看向衛繚生氣道:“荊人不過十五萬,王翦為何需六十萬人亡荊?彼通荊否?”
“王翦乃我秦人,豈會通荊?”衛繚勸道。“四倍於敵,王翦慎耳。”
“慎?”趙政有些不相信。“王翦乃由昌平君薦為大將軍……”
“大王,蒙氏亦是由……”衛繚不好明說蒙氏是什麽人舉薦的,好在他不明說趙政也知道是誰舉薦的。可惜李信戰死了,李信死後,國中真正可堪大用的將率要麽沒有長成,要麽就能力平平,讓趙政和國尉府都不放心。
“當年荊王率軍入齊,王翦雖入臨淄,卻慎之又慎,荊人還在五十裏外便帥軍速退。如若當時秦軍大敗,大秦亡矣。”衛繚說起了舊事。“去年李信中趙人之計大敗,若非王翦用命,以少勝多大破齊軍三十萬,大秦亦亡矣。進退之間足見其才,大王滅荊不用王翦……”
衛繚一直矚意王翦,他認為非王翦不足以滅楚。王翦用兵,素來讓人放心,尤其是敗退和以少勝多的局勢。一名合格的將率,能打勝仗不叫會打仗,會打敗仗才是真的會打仗。當世諸將,不過王翦、李牧、廉頗、項燕四人而已,活著的隻剩王翦。楚王勉強能算,但這是因為楚王的年齡。據悉楚王年不滿二十,假以時日,四十歲後會將是一代名將。
“彼要六十萬甲士!”趙政一副肉疼的表情,此時秦國甲士全加起來也不過六十萬出頭一點。滅荊不做贏論,要是打光了怎麽辦?
“若非六十萬甲士,何以滅荊?”衛繚勸道。“臣聞王翦麾下齊卒有十萬之眾,如此,多十萬人。王翦麾下二十四萬,安契麾下十萬,蒙恬麾下十萬,趙勇麾下十萬,圉奮麾下四萬,此已是五十八萬。白林麾下八萬、齊褐麾下中尉、衛尉四萬,可留駐南鄭與關中。
趙嬰之舟師大澤可戰,然由大梁而下,諸水狹窄,荊人阻塞水道,已不可戰。舟師隻能出東海,由海攻荊地,以作牽製。
齊國使臣已至鹹陽,大王溫言相慰,許之以存國,齊人必不與我戰;大梁若拔,魏趙數萬人盡死,亦不可與我戰;巴人駐守苴地,亦不可與我戰;荊人連敗,越人已不再馬首是瞻,大王若能允素通我之騶無諸稱王,彼必叛荊而伐諸越,越人亦不與我戰;番君吳申亦可遣其返荊,允其為吳王,吳地必然大亂,吳人亦不與我戰。
今勢在我,我得多助,荊人寡助。齊人若退出具水一線,穆陵危矣,魯宋之師必守;騶無諸為得越王之號攻伐諸越,會稽危矣;番君吳申與趙嬰一同入荊,溯江而上,吳師亂矣。荊人可戰之軍,僅郢師、項師、鄂師、唐師等十二師,僅七萬人。六十萬甲士怒而擊之,荊人必敗。荊人一敗,荊國亡矣。”
“七萬人?僅七萬人?!”趙政不敢置信衛繚口中的數字,很想笑又笑不出來。三個月前荊人氣勢洶洶的就要滅秦,現在居然隻剩下區區七萬人。
“荊人師旅久戰,無卒可征,師旅皆不滿編,僅七萬人。”衛繚解釋道,他忽然想起那支令秦軍生畏的鐵騎,又道:“加之騎軍,當有八萬。”
七萬還是八萬,這不是趙政在乎的,他在乎的是楚軍已經被削弱到這種地步。衛繚見他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再解釋道:“荊人師旅不過三十餘,五師亡於大澤,六師絕於隴西,今尚有二十二師,僅此而已。”
“荊人僅亡五師?!”衛繚不解釋還好,一解釋趙政又是一陣驚訝,產生一種不真實的幻覺。他已經知道楚軍的編製,五師不過三萬多人,加上絕於隴西的六師,也不過七萬多人。想到楚國三十餘師就讓大秦疲於奔命,險些亡國,更覺覺的不可思議。
“荊人可戰之卒二十萬,亡三萬,絕四萬,尚餘十三萬;穆陵、海路再牽製六萬,僅餘七萬。”衛繚又解釋了一遍。“荊人幾近亡我,何也?彼時荊人攻而我守之,其可集天下之兵,我又有諸多掣肘,故其勢洶洶不可擋。
而今攻守之勢異也。即便荊人未於大澤、隴西亡、絕七萬人,可戰之卒亦不過十四萬。六十萬甲士不可勝,百萬甲士必可勝之。”
衛繚解釋了很多,趙政真正聽進去的隻有一句,他下意識的點頭,道:“攻守之勢易也……”
“然。攻守之勢易,荊人無力迴天。”衛繚長籲了口氣,偷窺趙政的表情後他心中又微微起了一種擔憂:楚國若亡,自己還有什麽價值?
*
“臣奉弊邑齊王之命,謁見大王。”齊相田假站在秦宮的大廷上揖禮,大廷還是章台宮的大廷,可惜雄偉的宮殿皆變成了黑沉沉的幕帳,朝臣烏鴉鴉站著,藐視著他。
“寡人聞之,齊國乃荊人之盟國,何以今日入我大秦謁見寡人?”趙政漫不經心,田假入秦不是一日兩日,謁者故意今日才召田假上朝。
“楚王色令智昏,為娶羋玹為後,已與我可嘉公主絕婚,此辱我齊人也。”站在大廷上的田假精神抖擻,滿麵紅光,目光底色卻是苦澀的。
“哦?!”趙政長長噢了一聲,他第一次聽聞此事。
“大王,此確也。”衛繚出列揖告道。“荊王愛羋玹甚矣,於郢都築城別居之,而今自知荊國將亡,遂絕諸國之妻,以娶羋玹為王後,此事令荊國朝堂動蕩、天下人鄙之。”
“大王,荊王色令智昏,自翦黨羽,於我大秦大利也!”李斯見機最快,大喊起來。
“大王,此事確對我大秦大利。”右丞相王綰慢了一步。“然,齊人曾為荊人之盟,今日轉而朝我,可信否?臣以為不可信。”
齊人來朝是好事,可齊人並非省油的燈。王綰話鋒一轉,開始敲打起田假。田假忙道:“天下將一於秦,寡君願自棄王號,降為齊侯。居濰水以東,不涉秦楚之戰,請大王準允。”
“哈哈哈哈……”趙政大笑起來,田假莫名間,他止住笑聲道:“齊使可知,前日魏王遣使來秦,告寡人曰:‘魏王願自棄王號,降為魏君,大梁以外,其餘縣邑皆割於寡人。’昨日趙王也遣使來秦,告寡人曰:‘趙秦同宗,趙王願降秦,隻求不絕其祀。’”
“啊?”田合用激將法確定楚國將要避遷,無力抗擊秦國後,田假就匆匆忙忙從臨淄來了。可惜他還是晚了一步,落在了魏人和趙人的後麵。
“非隻有魏人、趙人。越人、巴人也遣使入秦,誓與荊人相絕,世世朝秦。”王綰倨傲的道,進一步給田假壓力。“若齊人真願與我大秦相盟,亦可。然相盟前,其一,齊軍速退出具水一線,讓出濰水以西;其二,大秦糧布、金銀奇缺,齊國需速貢粟五百萬石、布五十萬匹、金五萬斤於秦。如此,方可議秦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