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晚上,羋玹腦子裏想的還是那個伏劍而死的齊人,她覺得此人是因為自己而死,如果男人不下令全軍演習,他就不會死。
這一日聯軍按行軍計劃推進了一百三十三楚裏,期間兩軍騎兵襲擾與反襲擾頻繁。戰鬥主要發生在中軍十五裏後的輜重車隊,秦軍瘋狂攻擊輜重車隊,進攻線一直延續到臨淄城西,聯軍騎兵以及留守臨淄的六萬大軍全力抗擊敵騎,確保輜重車隊的完整。
這樣漫長戰線的襲擾下,有利的肯定是秦軍騎兵,聯軍隻能確保最重要的輜重——馬料不被敵軍焚毀。一萬八千匹戰馬和超過三千匹的備馬,將率、軍幕、衛勤、炮兵、工兵、行李(帳幕)所需的八千多匹挽馬,三萬匹馬每日消耗三百噸草料,五天則是一千五百噸。要保證聯軍五日行軍最少需要一千五百輛輜重馬車,算上輜重車隊本有的挽馬消耗,這個數量大約是兩千輛。
光楚軍就帶來了超過一萬輛四輪馬車,齊軍隻是損失了高唐之軍,臨淄之軍、即墨之軍隻有臨淄之軍受了很少的損失。加上秦人留下的車馬輜重,聯軍身後的輜重車隊光四輪馬車就超過兩萬輛,牛車超過四萬輛,另外還有部分人力輦車。數量如此眾多的輜重車輛顯然不是秦軍能夠擊毀的,更何況聯軍早就做出了布置。
楚軍依賴輜重馬料,秦軍騎兵也需要輜重馬料。這一天的襲擾後,秦騎全都退走,不然四萬多匹戰馬也會缺少馬料。它們將退迴到有馬料的地方,然後安心等待聯軍進入攻擊範圍,再度全力襲擾,但這可能要在秦齊邊界了——棄疾踵率領的騎兵昨天早上起就沿著秦軍的補給線一路因糧於敵,燒殺平陵以西的秦軍運輸車隊,以切斷秦軍補給。
位於中軍的羋玹不太清楚身後發生的戰事,但從日出起,她就看見倒伏於雪地上的秦卒,尤其是秦軍昨夜的宿營之地,半夜凍斃的屍秦人數不甚數。以前她覺得戰爭是血淋淋的,現在她才知道戰爭原來是如此冷冰僵直。
“咳咳…,為還不睡?”知道女人今天飽受刺激,熊荊一入帳見女人坐在蒻席上沉思,因此問道。
“見過大王。”羋玹連忙起身,幫男人更衣,梳洗後很快上榻。
今日起,每日行軍是旦明出發,黃昏時宿營,也就是早上六點出發,晚上九點結束。算上兩刻鍾的午餐時間和紮營前等待身後五裏行李車隊的時間,確切立營時間大概在十點半。幕府立帳後熊荊還要和諸將總結這一日情況,同時作出第二日的部署,迴帳已是夜半。
帳外北風唿嘯,帳內有火盆溫暖一些,一上榻寢衣仍覺得冷。立帳到現在,羋玹忘了暖床。
“是玹兒……”寢衣裏四目相對,羋玹覺得自己失職。
“若是武士,便該露宿,何來寢衣暖帳?”熊荊想的和女人不一樣。寢衣裏是冷,可他還能夠承受。“侍寢暖榻、錦衣玉食,腐蝕人心之物,不提也罷。”
沒想到男人的想法是這樣,羋玹吻了吻他,感激他沒有責怪自己。
“知道軍旅為何物了?”熊荊迴吻她,他側過了身子,壓在女人身下的手撫著她的背。
“恩。”羋玹點頭。“可、可……玹兒未全記住。”
男人今天說了不少事情,也讓她看了不少東西,但羋玹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一些東西記住了,一些則忘記了。立帳後她重新迴憶了一次,還找了張楚紙簡單記錄下來。見男人問起,她起身去找那張記錄的楚紙。
寢衣裏好不容易有一些暖意又被女人起身給攪和沒了,熊荊看著女人遞上的楚紙哭笑不得。他笑道:“未曾要你記住,隻要你知曉軍旅為何物。”
“不需謹記?”羋玹吃驚,她本以為男人要自己全部記下。
“行軍如何、輜重如何、列陣如何、作戰如何,皆有謀士將率,不必你。”熊荊忍著倦意耐心說道。“你隻需大略知曉,然後做出決斷。”
“決斷?”羋玹念著這個詞。
“是。決斷。”熊荊點頭。“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孤疑。將率謀士雖有計議,然你要做決斷。哪怕是錯的決斷,也比猶豫要好。”
“錯的決斷?”羋玹還是不解,作為女人,她很難體悟這一點。
“若你是王翦,半夜斥騎忽報楚軍在臨淄城北,正趁夜向己軍襲來,戰與走之間必要做一個決斷。”熊荊隻好舉例,用最近的例子。“秦人滅齊本是分兵,楚趙魏三國救齊則是聚兵,以分兵對聚兵。聯軍之卒雖少於秦軍,走方是上策。
然戰並非一定是下策。即便聯軍能大敗秦軍,聯軍也將損失慘重,唯有不走不戰,猶豫不決方才是下策。不走,精卒不存;戰,精卒雖不存,然聯軍死傷無數。不戰不走,主將猶豫,士卒也猶豫,士卒猶豫則士氣不足,拖到最後不得不戰時,陣列可能一擊即破。如此精卒不存,聯軍亦無太多死傷,所以是最下策。”
“如此……”想到沿路倒伏於地的秦卒屍首,這就是走的代價,羋玹直覺自己做不到。
看著她微微搖頭,熊荊不得不正色:“你隻需記住:一,士卒隻是數字。數字可以任意損耗,隻到為零。你要做的是讓對方最大損耗的同時,己方損耗最小。
二,告之自己……”熊荊抓住女人的手,將她的手重重按在自己心髒的位置,道:“我——,永遠無錯!”
“我……永遠無錯?”女人猶豫,更加不可理解。
“然。永遠無錯。”熊荊重重點頭。“便有錯,也是臣下之錯,非我之錯;便有錯,也是全天下之錯,非我之錯。”
“為何……”羋玹還是想問,她腦子裏想的是‘無則加勉有則改之’,是‘吾日三省吾身’。
“你若是主帥、是主君,便永遠無錯。你若是臣下、是仆妾,便是永遠有錯。你銘記便可,不要再問為何。”熊荊道。“還要,以後每日一課,你要好好學習,不可再發怔了。”
一提到發怔羋玹就窘笑,想起早上那次演習,她道:“大王可以紙筆教我,不必以……”
“有些事,紙筆不能盡書,要看,要感。”熊荊反對她的建議,言傳身教是書本教育所不能比擬的。“且如此教你,並非僅僅為你,”
熊荊又說得羋玹一怔,她就要問原因時,熊荊已道:“你還要將此教給兒子。”
“兒子?”羋玹頓時記起昨日熊荊說的複國,她神情突然一滯,隨後把男人抱得更緊,摸索著他,咬著唇在他耳邊喊道:“我要。大王我要……”
寢帳裏的寒意很快變成了春光,然而在距離熊荊寢帳不遠的齊軍軍帳,大將軍田宗仍然未眠,在他逼視下,帳幕裏的將率寒冷更甚。
昨日小遷行軍到黃昏,今日旦明行軍到黃昏,如此高強度行軍齊軍很難承受。‘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蒐,秋治兵以獮,冬大閱以狩’,齊軍還是依古法治軍,冬天主要是大閱,大閱之後本該狩獵,得獸取之無所擇。但人丁繁衍,齊國並沒有哪片森林能讓幾十萬人同時狩獵,各都之軍大閱以後就散了。
訓練不足是一大原因,更多的時候是裝備不足。齊軍士卒大多是貧窮,少有人有絮袍,有羊犬之裘也是破舊的沒有脫毛鞣製過的皮裘,是以發出陣陣惡臭。多數人是一件大褐衣,裏麵穿一件最多是兩件短褐衣,再裏麵就沒有了。
也沒有楚軍、趙軍、魏軍那樣精美的皮靴,一些有布履的士卒也穿著草履——布履是不耐穿的,又貴,幾十錢一雙隻在大閱的時候穿。草履可以自己打,所以行軍的時候穿。也沒有楚軍那種厚足衣,全是光腳。這樣一天走一百三十多裏,很多士卒的腳出現凍傷。
剛才大幕軍議時此事沒有提及,現在齊軍自己私會,各軍迅速把傷亡人數報了上來。減員非常嚴重,所有數字加起來超過百分之十。要知道這是在追擊,趕著秦人跑,各軍士氣很盛。
“如此行之,三日後我軍最多餘下二十萬人。”火盆裏的炭火不時啪啪著響,安靜好似一塊冰壓在諸將心頭。軍師牟種說話了,他的判斷客觀而冷酷。
這還在有自熱口糧下的數字。士卒不可能像將率一樣每天都有熱水用於洗滌、有溫暖的寢帳,有熱騰騰的火盆。他們晚上躺在小小的烏幕裏,五個人擠在一起,彼此以體溫取暖。
寒冷的天氣下,一日三餐有熱食幾如救命。熱飯時如果有楚軍那種銅壺,銅壺放在口糧上也能熱水。沒銅壺也行,挖個小土坑,放入一伍五份口糧再撒上適量冰雪,士卒環環圍坐,水熱後可以燙腳。水很髒,可水是熱的,行軍一天腳最疲勞,燙一燙挑完水泡很快就安睡。
“傷者以足傷最多,若是我軍也有楚軍那種皮靴……”田故說起了皮靴。熊荊帶著羋玹巡視齊軍,他則偷偷去看楚軍。楚軍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皮靴,那種高筒皮靴踩在冰雪上,‘嗒嗒嗒嗒’的響,聽上去震耳欲聾,和齊軍全然不同。
“楚軍皮靴正產於我齊國。”史奕提醒道。他還知道這種皮靴是什麽地方做的。“博昌等城邑皆製靴,製靴之牛革自燕地塞外運來,據聞一年製靴二十萬雙不止。”
“一年一雙?”第一次聽聞的諸將吃了一驚。
“非也,一年兩雙。”牟種了解的更清楚一些,他畢竟與熊荊一路行軍過來。“一雙購於西洲,海舟運至楚國,博昌之靴乃仿西洲之物。”他隨即糾正了話題,道:“三日後我軍僅餘二十萬人,且那時已在東郡範邑。”
以幕府謀士的判斷,昨日秦軍宿於平陵,聯軍宿於於陵;今日秦軍宿於曆下,聯軍宿於鮑邑;明日秦軍宿於盧邑,而聯軍宿於清邑。後日兩軍就到邊境了,秦軍將宿於薛陵,而聯軍宿於轂邑。再走一日,秦軍宿於範邑(今範縣),聯軍則宿於範邑之北;再走,秦軍宿於濮陽,聯軍到達自己的極限,不能繳獲糧秣幹柴隻能撤軍。
“軍師之意,我軍最好止步轂邑?”田故問道。“不可深入秦境?”
“我之意,楚軍必深入秦境,然我軍若何?”牟種搖頭。他當然也想全殲王翦,奈何齊軍減員嚴重,這個想法可能化為泡影。而且兵權不一,齊軍有齊軍的考慮,楚軍有楚軍的考慮,後天到達轂邑後,齊軍大概還有二十萬出頭,這時候士卒疲憊,再追也沒有動力。
“楚人逐入秦境,乃借我軍以滅秦,趙人則為複國。”田洛道。“秦國若亡,齊國危矣。”
諸國之間、尤其是秦楚之間製衡對齊國最有利,這也是正朝大夫左右遊移、朝秦暮楚的原因所在。楚人確實要比秦人好,但天下如果全歸楚國,對齊國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若王翦之軍不滅,他日再攻我,齊國必亡。”牟種已不在此事上相勸了,他毫無表情。
“此戰之後,楚軍必將伐秦,秦人何以再伐我?”田洛看著牟種,感覺他真受了楚人的賄賂,是別有用心。“去年秋冬楚軍都在攻拔漢中,唯有拔下漢中,方能得巴蜀;唯有得巴蜀,才能固紀郢。秦人襲我,乃趁我不備,而今我有備,楚軍又伐秦,秦何以再伐我?”
“我聞之,軍師受楚人巨金也。”陰測測的聲音,妥妥的誅心之言。
“嗬嗬…哈哈……”牟種先是詫異,環視諸將後大笑。笑畢他才道,“牟種匹馬入楚,匹馬返齊,楚人巨金何在?且我求於楚人,當我予楚人巨金,楚人為何反賄我巨金?”
牟種駁的田軒無言以對,他再道:“衛繚乃我師弟,子仲先生之高足。彼行之計,分明是以曲繞直,以柔克剛,以爭奪城邑丁口為勝,非以破敗楚軍為勝。楚人擊秦,秦軍則更欲擊我,滅齊後天下丁口其八在秦,其二在楚,楚人何勝?”
這一日聯軍按行軍計劃推進了一百三十三楚裏,期間兩軍騎兵襲擾與反襲擾頻繁。戰鬥主要發生在中軍十五裏後的輜重車隊,秦軍瘋狂攻擊輜重車隊,進攻線一直延續到臨淄城西,聯軍騎兵以及留守臨淄的六萬大軍全力抗擊敵騎,確保輜重車隊的完整。
這樣漫長戰線的襲擾下,有利的肯定是秦軍騎兵,聯軍隻能確保最重要的輜重——馬料不被敵軍焚毀。一萬八千匹戰馬和超過三千匹的備馬,將率、軍幕、衛勤、炮兵、工兵、行李(帳幕)所需的八千多匹挽馬,三萬匹馬每日消耗三百噸草料,五天則是一千五百噸。要保證聯軍五日行軍最少需要一千五百輛輜重馬車,算上輜重車隊本有的挽馬消耗,這個數量大約是兩千輛。
光楚軍就帶來了超過一萬輛四輪馬車,齊軍隻是損失了高唐之軍,臨淄之軍、即墨之軍隻有臨淄之軍受了很少的損失。加上秦人留下的車馬輜重,聯軍身後的輜重車隊光四輪馬車就超過兩萬輛,牛車超過四萬輛,另外還有部分人力輦車。數量如此眾多的輜重車輛顯然不是秦軍能夠擊毀的,更何況聯軍早就做出了布置。
楚軍依賴輜重馬料,秦軍騎兵也需要輜重馬料。這一天的襲擾後,秦騎全都退走,不然四萬多匹戰馬也會缺少馬料。它們將退迴到有馬料的地方,然後安心等待聯軍進入攻擊範圍,再度全力襲擾,但這可能要在秦齊邊界了——棄疾踵率領的騎兵昨天早上起就沿著秦軍的補給線一路因糧於敵,燒殺平陵以西的秦軍運輸車隊,以切斷秦軍補給。
位於中軍的羋玹不太清楚身後發生的戰事,但從日出起,她就看見倒伏於雪地上的秦卒,尤其是秦軍昨夜的宿營之地,半夜凍斃的屍秦人數不甚數。以前她覺得戰爭是血淋淋的,現在她才知道戰爭原來是如此冷冰僵直。
“咳咳…,為還不睡?”知道女人今天飽受刺激,熊荊一入帳見女人坐在蒻席上沉思,因此問道。
“見過大王。”羋玹連忙起身,幫男人更衣,梳洗後很快上榻。
今日起,每日行軍是旦明出發,黃昏時宿營,也就是早上六點出發,晚上九點結束。算上兩刻鍾的午餐時間和紮營前等待身後五裏行李車隊的時間,確切立營時間大概在十點半。幕府立帳後熊荊還要和諸將總結這一日情況,同時作出第二日的部署,迴帳已是夜半。
帳外北風唿嘯,帳內有火盆溫暖一些,一上榻寢衣仍覺得冷。立帳到現在,羋玹忘了暖床。
“是玹兒……”寢衣裏四目相對,羋玹覺得自己失職。
“若是武士,便該露宿,何來寢衣暖帳?”熊荊想的和女人不一樣。寢衣裏是冷,可他還能夠承受。“侍寢暖榻、錦衣玉食,腐蝕人心之物,不提也罷。”
沒想到男人的想法是這樣,羋玹吻了吻他,感激他沒有責怪自己。
“知道軍旅為何物了?”熊荊迴吻她,他側過了身子,壓在女人身下的手撫著她的背。
“恩。”羋玹點頭。“可、可……玹兒未全記住。”
男人今天說了不少事情,也讓她看了不少東西,但羋玹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一些東西記住了,一些則忘記了。立帳後她重新迴憶了一次,還找了張楚紙簡單記錄下來。見男人問起,她起身去找那張記錄的楚紙。
寢衣裏好不容易有一些暖意又被女人起身給攪和沒了,熊荊看著女人遞上的楚紙哭笑不得。他笑道:“未曾要你記住,隻要你知曉軍旅為何物。”
“不需謹記?”羋玹吃驚,她本以為男人要自己全部記下。
“行軍如何、輜重如何、列陣如何、作戰如何,皆有謀士將率,不必你。”熊荊忍著倦意耐心說道。“你隻需大略知曉,然後做出決斷。”
“決斷?”羋玹念著這個詞。
“是。決斷。”熊荊點頭。“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孤疑。將率謀士雖有計議,然你要做決斷。哪怕是錯的決斷,也比猶豫要好。”
“錯的決斷?”羋玹還是不解,作為女人,她很難體悟這一點。
“若你是王翦,半夜斥騎忽報楚軍在臨淄城北,正趁夜向己軍襲來,戰與走之間必要做一個決斷。”熊荊隻好舉例,用最近的例子。“秦人滅齊本是分兵,楚趙魏三國救齊則是聚兵,以分兵對聚兵。聯軍之卒雖少於秦軍,走方是上策。
然戰並非一定是下策。即便聯軍能大敗秦軍,聯軍也將損失慘重,唯有不走不戰,猶豫不決方才是下策。不走,精卒不存;戰,精卒雖不存,然聯軍死傷無數。不戰不走,主將猶豫,士卒也猶豫,士卒猶豫則士氣不足,拖到最後不得不戰時,陣列可能一擊即破。如此精卒不存,聯軍亦無太多死傷,所以是最下策。”
“如此……”想到沿路倒伏於地的秦卒屍首,這就是走的代價,羋玹直覺自己做不到。
看著她微微搖頭,熊荊不得不正色:“你隻需記住:一,士卒隻是數字。數字可以任意損耗,隻到為零。你要做的是讓對方最大損耗的同時,己方損耗最小。
二,告之自己……”熊荊抓住女人的手,將她的手重重按在自己心髒的位置,道:“我——,永遠無錯!”
“我……永遠無錯?”女人猶豫,更加不可理解。
“然。永遠無錯。”熊荊重重點頭。“便有錯,也是臣下之錯,非我之錯;便有錯,也是全天下之錯,非我之錯。”
“為何……”羋玹還是想問,她腦子裏想的是‘無則加勉有則改之’,是‘吾日三省吾身’。
“你若是主帥、是主君,便永遠無錯。你若是臣下、是仆妾,便是永遠有錯。你銘記便可,不要再問為何。”熊荊道。“還要,以後每日一課,你要好好學習,不可再發怔了。”
一提到發怔羋玹就窘笑,想起早上那次演習,她道:“大王可以紙筆教我,不必以……”
“有些事,紙筆不能盡書,要看,要感。”熊荊反對她的建議,言傳身教是書本教育所不能比擬的。“且如此教你,並非僅僅為你,”
熊荊又說得羋玹一怔,她就要問原因時,熊荊已道:“你還要將此教給兒子。”
“兒子?”羋玹頓時記起昨日熊荊說的複國,她神情突然一滯,隨後把男人抱得更緊,摸索著他,咬著唇在他耳邊喊道:“我要。大王我要……”
寢帳裏的寒意很快變成了春光,然而在距離熊荊寢帳不遠的齊軍軍帳,大將軍田宗仍然未眠,在他逼視下,帳幕裏的將率寒冷更甚。
昨日小遷行軍到黃昏,今日旦明行軍到黃昏,如此高強度行軍齊軍很難承受。‘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蒐,秋治兵以獮,冬大閱以狩’,齊軍還是依古法治軍,冬天主要是大閱,大閱之後本該狩獵,得獸取之無所擇。但人丁繁衍,齊國並沒有哪片森林能讓幾十萬人同時狩獵,各都之軍大閱以後就散了。
訓練不足是一大原因,更多的時候是裝備不足。齊軍士卒大多是貧窮,少有人有絮袍,有羊犬之裘也是破舊的沒有脫毛鞣製過的皮裘,是以發出陣陣惡臭。多數人是一件大褐衣,裏麵穿一件最多是兩件短褐衣,再裏麵就沒有了。
也沒有楚軍、趙軍、魏軍那樣精美的皮靴,一些有布履的士卒也穿著草履——布履是不耐穿的,又貴,幾十錢一雙隻在大閱的時候穿。草履可以自己打,所以行軍的時候穿。也沒有楚軍那種厚足衣,全是光腳。這樣一天走一百三十多裏,很多士卒的腳出現凍傷。
剛才大幕軍議時此事沒有提及,現在齊軍自己私會,各軍迅速把傷亡人數報了上來。減員非常嚴重,所有數字加起來超過百分之十。要知道這是在追擊,趕著秦人跑,各軍士氣很盛。
“如此行之,三日後我軍最多餘下二十萬人。”火盆裏的炭火不時啪啪著響,安靜好似一塊冰壓在諸將心頭。軍師牟種說話了,他的判斷客觀而冷酷。
這還在有自熱口糧下的數字。士卒不可能像將率一樣每天都有熱水用於洗滌、有溫暖的寢帳,有熱騰騰的火盆。他們晚上躺在小小的烏幕裏,五個人擠在一起,彼此以體溫取暖。
寒冷的天氣下,一日三餐有熱食幾如救命。熱飯時如果有楚軍那種銅壺,銅壺放在口糧上也能熱水。沒銅壺也行,挖個小土坑,放入一伍五份口糧再撒上適量冰雪,士卒環環圍坐,水熱後可以燙腳。水很髒,可水是熱的,行軍一天腳最疲勞,燙一燙挑完水泡很快就安睡。
“傷者以足傷最多,若是我軍也有楚軍那種皮靴……”田故說起了皮靴。熊荊帶著羋玹巡視齊軍,他則偷偷去看楚軍。楚軍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皮靴,那種高筒皮靴踩在冰雪上,‘嗒嗒嗒嗒’的響,聽上去震耳欲聾,和齊軍全然不同。
“楚軍皮靴正產於我齊國。”史奕提醒道。他還知道這種皮靴是什麽地方做的。“博昌等城邑皆製靴,製靴之牛革自燕地塞外運來,據聞一年製靴二十萬雙不止。”
“一年一雙?”第一次聽聞的諸將吃了一驚。
“非也,一年兩雙。”牟種了解的更清楚一些,他畢竟與熊荊一路行軍過來。“一雙購於西洲,海舟運至楚國,博昌之靴乃仿西洲之物。”他隨即糾正了話題,道:“三日後我軍僅餘二十萬人,且那時已在東郡範邑。”
以幕府謀士的判斷,昨日秦軍宿於平陵,聯軍宿於於陵;今日秦軍宿於曆下,聯軍宿於鮑邑;明日秦軍宿於盧邑,而聯軍宿於清邑。後日兩軍就到邊境了,秦軍將宿於薛陵,而聯軍宿於轂邑。再走一日,秦軍宿於範邑(今範縣),聯軍則宿於範邑之北;再走,秦軍宿於濮陽,聯軍到達自己的極限,不能繳獲糧秣幹柴隻能撤軍。
“軍師之意,我軍最好止步轂邑?”田故問道。“不可深入秦境?”
“我之意,楚軍必深入秦境,然我軍若何?”牟種搖頭。他當然也想全殲王翦,奈何齊軍減員嚴重,這個想法可能化為泡影。而且兵權不一,齊軍有齊軍的考慮,楚軍有楚軍的考慮,後天到達轂邑後,齊軍大概還有二十萬出頭,這時候士卒疲憊,再追也沒有動力。
“楚人逐入秦境,乃借我軍以滅秦,趙人則為複國。”田洛道。“秦國若亡,齊國危矣。”
諸國之間、尤其是秦楚之間製衡對齊國最有利,這也是正朝大夫左右遊移、朝秦暮楚的原因所在。楚人確實要比秦人好,但天下如果全歸楚國,對齊國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若王翦之軍不滅,他日再攻我,齊國必亡。”牟種已不在此事上相勸了,他毫無表情。
“此戰之後,楚軍必將伐秦,秦人何以再伐我?”田洛看著牟種,感覺他真受了楚人的賄賂,是別有用心。“去年秋冬楚軍都在攻拔漢中,唯有拔下漢中,方能得巴蜀;唯有得巴蜀,才能固紀郢。秦人襲我,乃趁我不備,而今我有備,楚軍又伐秦,秦何以再伐我?”
“我聞之,軍師受楚人巨金也。”陰測測的聲音,妥妥的誅心之言。
“嗬嗬…哈哈……”牟種先是詫異,環視諸將後大笑。笑畢他才道,“牟種匹馬入楚,匹馬返齊,楚人巨金何在?且我求於楚人,當我予楚人巨金,楚人為何反賄我巨金?”
牟種駁的田軒無言以對,他再道:“衛繚乃我師弟,子仲先生之高足。彼行之計,分明是以曲繞直,以柔克剛,以爭奪城邑丁口為勝,非以破敗楚軍為勝。楚人擊秦,秦軍則更欲擊我,滅齊後天下丁口其八在秦,其二在楚,楚人何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