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種試圖說服正朝大夫,讓他們授予自己便宜之權以出使楚國;史奕率領三萬持戟之軍搶在田洛之前,迅速奔赴臨淄;王翦麾下的秦軍大踏步往濟西開進,整個濟西防線岌岌可危;方城內李信快速撤退,秦軍忠實的執行秦王‘壽幼無遺’的王命,所經之處一片殺戮;萬裏之外的波斯灣,塞琉古人正在集中地中海戰船,準備奪迴伍布萊港……
這些消息或通過鴿訊、或通過飛訊,匯集到紀郢大司馬府,最重要的那些將送到熊荊的案前。紅牼的艦隊一是尋獲硫磺,二是建設貿易網,三是尋找失蹤的綠洋艦隊,並非急訊。即便是急訊,熊荊也無可奈何。秦人黑箱打開,戰略意圖分毫畢現,這才是熊荊關注的重點。
此時攻打齊國,齊國未曾設備,未曾設備的結果將是濟西齊軍全滅、臨淄被秦軍拔下,臨淄拔下齊國很可能會因此投降,能堅持抵抗的恐怕隻有即墨大夫田合麾下的齊軍。
這對楚國很不利,田合麾下不到二十萬人,二十萬並不能抵擋王翦的秦軍,這意味著楚軍要有一支軍隊長期駐紮在東線——為了便於稱唿,大司馬府已將大野澤(今巨野縣北,魏境最東端)以東稱之為東線;將大野澤以西至楚國方城,稱之為北線;將商密以西的商於、漢中、巴蜀等地,稱之為西線。
占領秦漢中後,楚軍可以溯漢水而上,一直行進到漢水源頭嶓塚山(今天水市齊壽山),嶓塚山距離渭水隻有八十裏;距離秦國的冀縣(今甘穀縣)大約一百五十裏;距離秦長城最南端的臨洮(今岷縣)約三百裏;距離狄道(今臨洮)六百裏;距離前年冬天過冬的湟水羌地約八百裏,等於說整個隴西郡都在楚軍的威脅之下。
楚秦兩國的戰線不是從陳倉道開始,經過洛陽、東郡,一直延伸到齊國萊州灣,兩國的戰線應該是從秦國最西端的抱罕(今臨夏抱罕鎮)開始,經過洛陽、東郡,一直延續到齊國的萊州灣,粗略估算最少三千六百裏。
和齊國軍師牟種想的一樣,秦國進攻齊國,目的是爭奪有限的資源。齊國如果不被秦國占領,即便齊楚絕交,通過海上走私,楚國照樣能買到齊國的貨物。隻有占領齊國,或者摧毀齊國,楚國才能被孤立、被削弱。
秦楚爭鋒的焦點是在北線的方城,西線的商於和漢中,楚軍如果援救齊國,勢必要攤薄本就薄弱的兵力,而秦軍隻要使齊國變成戰場,就能達到削弱楚國的目的。
這時候群臣才領會熊荊命令紅牼艦隊載著兩百多噸火藥揚長西去的意義。這支艦隊與其說是去搶奪硫磺,不如說是去搶奪金銀。齊國一旦陷入戰事,絲麻布履就不要指望了,齊國本來也沒多少積粟,不能耕種的齊人吃完積粟就要靠楚國接濟。布匹以後要外購,糧食說不定也要外購,這就需要海量的金銀。
金銀要有,海舟也要有。因為複郢之戰的耽誤,眼下楚國海舟加上諸越建造的少司命級,也不過一百二十多艘,運輸噸位隻有四萬二千多噸。這遠遠不夠,哪怕按最新的計劃,每年造五十艘饕餮級海舟也是不夠,秦國絕不會罷兵休戰,戰爭必然經年累月。
紀郢正寢,淖狡帶著大司馬兩部十三司幾乎所有司尹前來赴會,連同諸敖以及司會、工尹、莠尹、集尹、粟客、馬尹等人一起商議。商議的重點不是軍事層麵,而是軍事、軍需生產層麵。糧食、兵甲、布匹、海舟、金銀……,這些都要根據秦軍攻齊修正或者調整。類似的會商不是第一次了,從去年二月起,基本上每月都有一次這樣的會議。
“一艘海舟建造需時一年,實則六月可也。若是大章幹燥,工匠日夜不懈,三月可也。”公輸堅說道。此時正在討論造舟。“然大章不足,造舟場又能奈何?
今造府大章不過十萬餘株,加之宮室所拆木料,能造海舟不過一百七十餘艘。十萬餘株大章,不少伐下不及四年,今歲造海舟百艘,明歲造舟場便要停造。”原先的計劃是每年五十艘,現在猛增到一百艘,公輸班指出當下的難處。“臣以為一年造五十艘即可,如此建造雖緩,然造舟場不至停工,大章也不至於不濟。”
“稟告大王,今年粟米本當大豐,然收粟前數日突起大風,又逢陰雨,今年糧少也,必要海舟運……”莠尹孫餘揖道,他還沒有說完熊荊就一口水嗆了出來,“前月已言大豐,何以又言糧少?”
“各縣邑皆言前月隻是估算,本月才知確實之數。”積粟是各縣邑自己的事,不過是把數字報給莠尹而已。這幾日各縣邑忽然通知莠尹說確實之數遠少於此前估算,莠尹也沒有辦法,
“倉稟著火否?”熊荊掃了諸敖一眼,麵帶淺笑,諸敖目光低垂。
“臣未聞倉稟著火之事。”莠尹不懂熊荊的意思,不過有些人懂。
每當朝廷查各地的賬,查帳房,帳房就著火;查兵器庫,兵器庫就爆炸;查糧庫,糧庫就…咳咳咳……。下麵報上來的數字真實嗎?‘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數字不是因為政績而誇大,就是因為貪腐而虛假。反正是流官,擊鼓傳花,自己任上不要爆炸就行,等拍屁股走人,輪著誰誰倒黴。
好在楚國不是官僚國家,各師旅的糧秣不是朝廷提供,皆由自己提供,隻是由輸運司統一安排倉儲輸運而已。隻有以王廷名義發放的部分罐頭是由朝廷統一配給。如果各縣邑弄虛作假,士卒挨餓也是縣邑自己的事情。
士卒會挨餓嗎?肯定不會。本縣邑有多少積粟、一年產多少粟米,氏族譽士一清二楚;手裏有多少錢、一年能買到多少粟米,也是一清二楚。隻要不像當年弋菟那樣不顧後果的征召,士卒肯定不會挨餓。此時他們之所以修改數字,應該是看到秦國轉而攻伐齊國。
楚國援助趙國的金銀、糧食不可計數,現在輪到齊國,齊國積粟不過一年,考慮到秦軍攻城拔邑,積粟隻會少於一年不會多於一年。前車之鑒下,各縣邑迅速調整數字,就是擔心本縣邑的積粟會輸運援助齊國。王廷會為這些粟米付錢,可戰爭期間錢有何用,錢能吃嗎?他們猜的完全正確,熊荊就是要援助齊國。
熊荊淺笑間就想通了其中的奧秘,莠尹見熊荊不問,又繼續之前的話題,他道:“今年積粟加上舊郢及方城,亦不過兩千萬石,至四月,積粟當不及九千萬石。”
“九千萬石?”熊荊啞然。假設舊郢和方城自給自足,東地三百萬人一年消耗積粟五千四百萬石,三年積粟三年積粟,一年就隻剩下二十個月,還是不及。
“大王有所不知,至去歲,我援趙國之糧秣已逾一千五百萬石,若是有此一千五百萬石,當有兩年之積。”哪壺不開提哪壺,莠尹雖然是無意,還是讓熊荊一陣不悅。
“東洲之穀如何?”這次輪到熊荊不看諸敖的眼神了,他飛快的提起東周之穀。
“東洲之穀尚未廣種。”莠尹道。“臣以為東周之穀隻可種於江南,不可種於江北,更不可交予齊人。齊人種之,秦人得也。援齊之事,還需慎重,齊國亦是大國,當有積粟……”
“此不然。”淖狡出聲道。“齊國積粟不過一年,若臨淄為秦人所拔,其半數將落入秦人之手。若臨淄可以固守,積粟亦少。趙人無食降於秦,齊人無食也任其降於秦?”
“大章不足,故海舟不足,齊國人丁四百六十萬,每年食粟八千萬石。”成通道。“八千萬石粟米即便是半數,我也不能援之”
“秦人拔臨淄、亡齊國不論,若臨淄不拔,秦人必將春攻秋守。”酈且道。“齊人無食,定降於秦人。齊地太淺,楚齊兩軍能守住濰水一線,也不可阻秦人數萬騎軍。”
“何不遷齊人於江南?”藍奢問道。他明白酈且的意思,秦軍假如亡不了齊國,也可以把齊國變得寸草不生。同樣,產糧的魏國,楚國的方城、商於、漢中,這些地區也會遭到類似的破壞性打擊。到時候庶民無食,你不賑災就會內亂,不內亂也會外逃。
“遷江南於何地?”酈且反問。“湘水、贛水,可居民幾何?”
“我有龍馬,秦人之馬不如我,何不以龍馬……”酈且的反問沒人迴答,江南、湘水、贛水隻能安置五、六十萬戶,僅僅三百萬人,齊國四百多萬人根本沒辦法遷。這時候有人小聲提起了龍馬,但無人答話。
楚軍服役的龍馬不過五千五百匹,兩千匹母馬一年才生一千匹馬駒,十年才有萬餘匹。龍馬以外,其餘戰馬要劣於秦軍。並且全軍騎兵不過萬餘,加上齊趙魏三國的騎兵也不足兩萬,而此次秦軍突襲臨淄,騎兵超過三萬。
這些消息或通過鴿訊、或通過飛訊,匯集到紀郢大司馬府,最重要的那些將送到熊荊的案前。紅牼的艦隊一是尋獲硫磺,二是建設貿易網,三是尋找失蹤的綠洋艦隊,並非急訊。即便是急訊,熊荊也無可奈何。秦人黑箱打開,戰略意圖分毫畢現,這才是熊荊關注的重點。
此時攻打齊國,齊國未曾設備,未曾設備的結果將是濟西齊軍全滅、臨淄被秦軍拔下,臨淄拔下齊國很可能會因此投降,能堅持抵抗的恐怕隻有即墨大夫田合麾下的齊軍。
這對楚國很不利,田合麾下不到二十萬人,二十萬並不能抵擋王翦的秦軍,這意味著楚軍要有一支軍隊長期駐紮在東線——為了便於稱唿,大司馬府已將大野澤(今巨野縣北,魏境最東端)以東稱之為東線;將大野澤以西至楚國方城,稱之為北線;將商密以西的商於、漢中、巴蜀等地,稱之為西線。
占領秦漢中後,楚軍可以溯漢水而上,一直行進到漢水源頭嶓塚山(今天水市齊壽山),嶓塚山距離渭水隻有八十裏;距離秦國的冀縣(今甘穀縣)大約一百五十裏;距離秦長城最南端的臨洮(今岷縣)約三百裏;距離狄道(今臨洮)六百裏;距離前年冬天過冬的湟水羌地約八百裏,等於說整個隴西郡都在楚軍的威脅之下。
楚秦兩國的戰線不是從陳倉道開始,經過洛陽、東郡,一直延伸到齊國萊州灣,兩國的戰線應該是從秦國最西端的抱罕(今臨夏抱罕鎮)開始,經過洛陽、東郡,一直延續到齊國的萊州灣,粗略估算最少三千六百裏。
和齊國軍師牟種想的一樣,秦國進攻齊國,目的是爭奪有限的資源。齊國如果不被秦國占領,即便齊楚絕交,通過海上走私,楚國照樣能買到齊國的貨物。隻有占領齊國,或者摧毀齊國,楚國才能被孤立、被削弱。
秦楚爭鋒的焦點是在北線的方城,西線的商於和漢中,楚軍如果援救齊國,勢必要攤薄本就薄弱的兵力,而秦軍隻要使齊國變成戰場,就能達到削弱楚國的目的。
這時候群臣才領會熊荊命令紅牼艦隊載著兩百多噸火藥揚長西去的意義。這支艦隊與其說是去搶奪硫磺,不如說是去搶奪金銀。齊國一旦陷入戰事,絲麻布履就不要指望了,齊國本來也沒多少積粟,不能耕種的齊人吃完積粟就要靠楚國接濟。布匹以後要外購,糧食說不定也要外購,這就需要海量的金銀。
金銀要有,海舟也要有。因為複郢之戰的耽誤,眼下楚國海舟加上諸越建造的少司命級,也不過一百二十多艘,運輸噸位隻有四萬二千多噸。這遠遠不夠,哪怕按最新的計劃,每年造五十艘饕餮級海舟也是不夠,秦國絕不會罷兵休戰,戰爭必然經年累月。
紀郢正寢,淖狡帶著大司馬兩部十三司幾乎所有司尹前來赴會,連同諸敖以及司會、工尹、莠尹、集尹、粟客、馬尹等人一起商議。商議的重點不是軍事層麵,而是軍事、軍需生產層麵。糧食、兵甲、布匹、海舟、金銀……,這些都要根據秦軍攻齊修正或者調整。類似的會商不是第一次了,從去年二月起,基本上每月都有一次這樣的會議。
“一艘海舟建造需時一年,實則六月可也。若是大章幹燥,工匠日夜不懈,三月可也。”公輸堅說道。此時正在討論造舟。“然大章不足,造舟場又能奈何?
今造府大章不過十萬餘株,加之宮室所拆木料,能造海舟不過一百七十餘艘。十萬餘株大章,不少伐下不及四年,今歲造海舟百艘,明歲造舟場便要停造。”原先的計劃是每年五十艘,現在猛增到一百艘,公輸班指出當下的難處。“臣以為一年造五十艘即可,如此建造雖緩,然造舟場不至停工,大章也不至於不濟。”
“稟告大王,今年粟米本當大豐,然收粟前數日突起大風,又逢陰雨,今年糧少也,必要海舟運……”莠尹孫餘揖道,他還沒有說完熊荊就一口水嗆了出來,“前月已言大豐,何以又言糧少?”
“各縣邑皆言前月隻是估算,本月才知確實之數。”積粟是各縣邑自己的事,不過是把數字報給莠尹而已。這幾日各縣邑忽然通知莠尹說確實之數遠少於此前估算,莠尹也沒有辦法,
“倉稟著火否?”熊荊掃了諸敖一眼,麵帶淺笑,諸敖目光低垂。
“臣未聞倉稟著火之事。”莠尹不懂熊荊的意思,不過有些人懂。
每當朝廷查各地的賬,查帳房,帳房就著火;查兵器庫,兵器庫就爆炸;查糧庫,糧庫就…咳咳咳……。下麵報上來的數字真實嗎?‘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數字不是因為政績而誇大,就是因為貪腐而虛假。反正是流官,擊鼓傳花,自己任上不要爆炸就行,等拍屁股走人,輪著誰誰倒黴。
好在楚國不是官僚國家,各師旅的糧秣不是朝廷提供,皆由自己提供,隻是由輸運司統一安排倉儲輸運而已。隻有以王廷名義發放的部分罐頭是由朝廷統一配給。如果各縣邑弄虛作假,士卒挨餓也是縣邑自己的事情。
士卒會挨餓嗎?肯定不會。本縣邑有多少積粟、一年產多少粟米,氏族譽士一清二楚;手裏有多少錢、一年能買到多少粟米,也是一清二楚。隻要不像當年弋菟那樣不顧後果的征召,士卒肯定不會挨餓。此時他們之所以修改數字,應該是看到秦國轉而攻伐齊國。
楚國援助趙國的金銀、糧食不可計數,現在輪到齊國,齊國積粟不過一年,考慮到秦軍攻城拔邑,積粟隻會少於一年不會多於一年。前車之鑒下,各縣邑迅速調整數字,就是擔心本縣邑的積粟會輸運援助齊國。王廷會為這些粟米付錢,可戰爭期間錢有何用,錢能吃嗎?他們猜的完全正確,熊荊就是要援助齊國。
熊荊淺笑間就想通了其中的奧秘,莠尹見熊荊不問,又繼續之前的話題,他道:“今年積粟加上舊郢及方城,亦不過兩千萬石,至四月,積粟當不及九千萬石。”
“九千萬石?”熊荊啞然。假設舊郢和方城自給自足,東地三百萬人一年消耗積粟五千四百萬石,三年積粟三年積粟,一年就隻剩下二十個月,還是不及。
“大王有所不知,至去歲,我援趙國之糧秣已逾一千五百萬石,若是有此一千五百萬石,當有兩年之積。”哪壺不開提哪壺,莠尹雖然是無意,還是讓熊荊一陣不悅。
“東洲之穀如何?”這次輪到熊荊不看諸敖的眼神了,他飛快的提起東周之穀。
“東洲之穀尚未廣種。”莠尹道。“臣以為東周之穀隻可種於江南,不可種於江北,更不可交予齊人。齊人種之,秦人得也。援齊之事,還需慎重,齊國亦是大國,當有積粟……”
“此不然。”淖狡出聲道。“齊國積粟不過一年,若臨淄為秦人所拔,其半數將落入秦人之手。若臨淄可以固守,積粟亦少。趙人無食降於秦,齊人無食也任其降於秦?”
“大章不足,故海舟不足,齊國人丁四百六十萬,每年食粟八千萬石。”成通道。“八千萬石粟米即便是半數,我也不能援之”
“秦人拔臨淄、亡齊國不論,若臨淄不拔,秦人必將春攻秋守。”酈且道。“齊人無食,定降於秦人。齊地太淺,楚齊兩軍能守住濰水一線,也不可阻秦人數萬騎軍。”
“何不遷齊人於江南?”藍奢問道。他明白酈且的意思,秦軍假如亡不了齊國,也可以把齊國變得寸草不生。同樣,產糧的魏國,楚國的方城、商於、漢中,這些地區也會遭到類似的破壞性打擊。到時候庶民無食,你不賑災就會內亂,不內亂也會外逃。
“遷江南於何地?”酈且反問。“湘水、贛水,可居民幾何?”
“我有龍馬,秦人之馬不如我,何不以龍馬……”酈且的反問沒人迴答,江南、湘水、贛水隻能安置五、六十萬戶,僅僅三百萬人,齊國四百多萬人根本沒辦法遷。這時候有人小聲提起了龍馬,但無人答話。
楚軍服役的龍馬不過五千五百匹,兩千匹母馬一年才生一千匹馬駒,十年才有萬餘匹。龍馬以外,其餘戰馬要劣於秦軍。並且全軍騎兵不過萬餘,加上齊趙魏三國的騎兵也不足兩萬,而此次秦軍突襲臨淄,騎兵超過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