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鼓聲就隱隱從城外傳來。不同於宗桑在中原聽到的雄渾有力的建鼓之聲,城外鼓聲雜亂而尖銳,間雜著蠻人怪異的唿喊和戰象的鳴叫,聽得人心浮氣躁,膽顫不已。這些聲音無時不刻提醒著人們:這裏並非中原,也不是天下,這是萬裏之外的僧羅迦。
楚國海舟通世界,貿易的巨利使得全天下商賈趨之若鶩,到處都流傳著一夜暴富、一石千金的傳聞。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誰誰誰在看見海上飄著一塊朽木,撈起來一看發現並非朽木,而是一塊帶有惡臭的黑色石頭。此人本欲拋棄,不想胡商見之願出十金相購,此人還未應諾,就有更多胡商擁上前出價,最後竟賣了千金之巨。
戰國東方諸國雖然商業發達,但千金仍要巨商大賈才能拿的出手。很多‘與王者埒富’的大商,固定資產之外,能拿出現金也就是千金而已。
而一個國家能夠隨時支付的現金,按管子的說法,‘萬乘之國,不可以無萬金之蓄飾;千乘之國,不可以無千金之蓄飾;百乘之國,不可以無百金之蓄飾。’一乘百人,萬乘就是一百萬可以披甲的傅籍男丁,這樣的國家國庫裏也是萬金。
財帛動人心,天下以外的世界似乎處處都是金銀美玉,而趙地、齊地檜木所造的私人海舟舟主為了牟利,又願意搭載小商小賈前往印度、塞琉古等地。覺察到韓國將亡的宗桑毫不猶豫變賣自己的家產田宅,搭乘猗讚的海舟‘有道’號出海。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猗讚這兩艘海舟,一艘名之曰‘愛財’,一艘則名之曰‘有道’。名字很好,然而猗讚畢竟是放高利貸的奸商,楚國同意以三國拆下的柏木、檜木建造海舟,他本隻有一艘海舟舟料,於是摻進去剛剛砍伐的新料,想造三艘海舟,最終造船廠隻同意造兩艘。
兩艘海舟即便以舊料做龍骨,新舊料混合做肋骨,造出來的海舟從下水起就漏水不斷,潮濕惡臭;又為了節省水手,像宗桑這樣的小商人,一些時候還要上甲板幫著拽帆轉桁。加上暈船,來的時候千辛萬苦,從印度買貨迴來,在僧羅迦港修船時又被蠻人大軍給包圍……
‘咚咚咚咚咚……’僧羅迦港內的建鼓也被敲響。城內邑令府擊鼓聚將,城上卒長以上軍官、舟吏,還有港內五艘海舟的舟主,這些人都要下城到邑令府接受軍命。像宗桑這些小商人在城牆上呆著就是了,一會土人會抬著稻米飯上來,還有就是熱燙燙的肉罐頭。
“看……”城上有人大喊。天色越來明,明到能看到城牆下的蠻人。
“看!蠻人……”城外鼓聲大作,透過草草搭起的渠答,眾人看到城下十數部巨大的臨車正緩緩推進。臨車高數丈,站在臨車頂端已能俯視城頭,一些防火的獸皮釘在臨車之外。
“有臨床、有臨床!速報將軍、速報將軍!”攻城之法第一個就是‘臨’,十幾部臨車壓頂,城頭當即就慌亂,宗桑聽到有些人的夷矛落地,還看到有人欲下城,卻被甬道處的士卒死死攔住。
賈夫納島在僧羅迦島的最北端,它之所以稱之為島,是因為它完全獨立於僧羅迦島之外。整個島嶼像是一段斜斜向西北伸出的前臂骨,與僧羅迦大島實斷似連。前臂骨由兩根骨頭組成,賈夫納島也是如此。
其大骨在東,小骨在西。僧羅迦港就在大骨骨節西南,與小骨隔著海灣。這裏正對著小骨唯一的斷裂處(實際是賈夫納島與僧羅迦島的斷裂處,斷口寬約六點二公裏),船隻經過斷裂處出入僧羅迦港。
毫無疑問,在帆船時代,這是一個天然良港,不管是來自東麵孟加拉灣的颶風和巨浪,還是來自西印度洋的颶風和巨浪,都不能傷及港內的船隻。港內水深也很適宜,保克海峽的水深超過九米,港內水深約為八米。
對於建立在這個位置的楚人商港,潘地亞人無法從水上進攻,他們先登陸大骨,然後從港邑北麵的陸地發起進攻。為了攻克四丈八尺、高約十米的巨大城牆,潘地亞人花了大約一個多月時間製造攻城器具,砍光了僧羅迦島上的一大片森林。
圍城期間楚軍也曾出擊過,雙方步卒交戰。雖然使用幾乎一樣的兵甲,楚軍還是強於潘地亞軍隊,唯獨例外的是大象。潘地亞大軍有數百頭戰象,這些戰象比中原戰爭中的戎車還要威猛,沒人能擋住戰象的衝擊,楚軍最後隻能閉成不出,任由潘地亞人圍城。
一個多月的時間,潘地亞人的攻城器具已經造好,天不亮他們就敲響鑼鼓,推著臨車向南靠近僧羅迦港的城牆。攻入港邑,他們就能殺死城內的異教徒,將這座城市徹底毀滅。
蠻人的臨車越推越近,城內邑令府的軍議還在進行。這時候又有人指著城下大聲喊叫起來:“女大王!蠻人女大王……”
潘地亞是母係國家,國中大王是個女子。母雞司晨,這在天下是絕無僅有的。天下哪怕有女子執政,也是君王年幼,太後代為執政。女子直接稱王而治國,聞所未聞。
對商賈而言,戰爭是恐懼的,但蠻人女大王的出現,又稍微減輕眾人對戰爭的恐懼。透過渠答的縫隙,宗桑看到臨車後方緩緩跟進的敵軍陣後,偌大的彩車上立著一個大大的橢圓圓環,圓環之中端坐著一個頭戴寶冠、衣裳素白的女子,她的手上沒有武器,隻有一朵白色的蓮花。
因為隔得遠,宗桑看不清女子的相貌,不過覺得她那樣雙腿交疊端坐很顯獨特。他正想問人借陸離鏡細看蠻人女大王是否貌美時,一個聲音從身後響起:“萬不可睹其目。”
是舟主猗偎的聲音,邑令府的軍議已經散了,他剛剛登城。
“敢問猗舟主,其目有何忌諱?”有人已經端起了陸離鏡,但是還沒有看。
“女王有三目,土人言之,其中一目可毀天滅地。”猗偎也是道聽途說,但說的眾人一愣。
楚國海舟通世界,貿易的巨利使得全天下商賈趨之若鶩,到處都流傳著一夜暴富、一石千金的傳聞。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誰誰誰在看見海上飄著一塊朽木,撈起來一看發現並非朽木,而是一塊帶有惡臭的黑色石頭。此人本欲拋棄,不想胡商見之願出十金相購,此人還未應諾,就有更多胡商擁上前出價,最後竟賣了千金之巨。
戰國東方諸國雖然商業發達,但千金仍要巨商大賈才能拿的出手。很多‘與王者埒富’的大商,固定資產之外,能拿出現金也就是千金而已。
而一個國家能夠隨時支付的現金,按管子的說法,‘萬乘之國,不可以無萬金之蓄飾;千乘之國,不可以無千金之蓄飾;百乘之國,不可以無百金之蓄飾。’一乘百人,萬乘就是一百萬可以披甲的傅籍男丁,這樣的國家國庫裏也是萬金。
財帛動人心,天下以外的世界似乎處處都是金銀美玉,而趙地、齊地檜木所造的私人海舟舟主為了牟利,又願意搭載小商小賈前往印度、塞琉古等地。覺察到韓國將亡的宗桑毫不猶豫變賣自己的家產田宅,搭乘猗讚的海舟‘有道’號出海。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猗讚這兩艘海舟,一艘名之曰‘愛財’,一艘則名之曰‘有道’。名字很好,然而猗讚畢竟是放高利貸的奸商,楚國同意以三國拆下的柏木、檜木建造海舟,他本隻有一艘海舟舟料,於是摻進去剛剛砍伐的新料,想造三艘海舟,最終造船廠隻同意造兩艘。
兩艘海舟即便以舊料做龍骨,新舊料混合做肋骨,造出來的海舟從下水起就漏水不斷,潮濕惡臭;又為了節省水手,像宗桑這樣的小商人,一些時候還要上甲板幫著拽帆轉桁。加上暈船,來的時候千辛萬苦,從印度買貨迴來,在僧羅迦港修船時又被蠻人大軍給包圍……
‘咚咚咚咚咚……’僧羅迦港內的建鼓也被敲響。城內邑令府擊鼓聚將,城上卒長以上軍官、舟吏,還有港內五艘海舟的舟主,這些人都要下城到邑令府接受軍命。像宗桑這些小商人在城牆上呆著就是了,一會土人會抬著稻米飯上來,還有就是熱燙燙的肉罐頭。
“看……”城上有人大喊。天色越來明,明到能看到城牆下的蠻人。
“看!蠻人……”城外鼓聲大作,透過草草搭起的渠答,眾人看到城下十數部巨大的臨車正緩緩推進。臨車高數丈,站在臨車頂端已能俯視城頭,一些防火的獸皮釘在臨車之外。
“有臨床、有臨床!速報將軍、速報將軍!”攻城之法第一個就是‘臨’,十幾部臨車壓頂,城頭當即就慌亂,宗桑聽到有些人的夷矛落地,還看到有人欲下城,卻被甬道處的士卒死死攔住。
賈夫納島在僧羅迦島的最北端,它之所以稱之為島,是因為它完全獨立於僧羅迦島之外。整個島嶼像是一段斜斜向西北伸出的前臂骨,與僧羅迦大島實斷似連。前臂骨由兩根骨頭組成,賈夫納島也是如此。
其大骨在東,小骨在西。僧羅迦港就在大骨骨節西南,與小骨隔著海灣。這裏正對著小骨唯一的斷裂處(實際是賈夫納島與僧羅迦島的斷裂處,斷口寬約六點二公裏),船隻經過斷裂處出入僧羅迦港。
毫無疑問,在帆船時代,這是一個天然良港,不管是來自東麵孟加拉灣的颶風和巨浪,還是來自西印度洋的颶風和巨浪,都不能傷及港內的船隻。港內水深也很適宜,保克海峽的水深超過九米,港內水深約為八米。
對於建立在這個位置的楚人商港,潘地亞人無法從水上進攻,他們先登陸大骨,然後從港邑北麵的陸地發起進攻。為了攻克四丈八尺、高約十米的巨大城牆,潘地亞人花了大約一個多月時間製造攻城器具,砍光了僧羅迦島上的一大片森林。
圍城期間楚軍也曾出擊過,雙方步卒交戰。雖然使用幾乎一樣的兵甲,楚軍還是強於潘地亞軍隊,唯獨例外的是大象。潘地亞大軍有數百頭戰象,這些戰象比中原戰爭中的戎車還要威猛,沒人能擋住戰象的衝擊,楚軍最後隻能閉成不出,任由潘地亞人圍城。
一個多月的時間,潘地亞人的攻城器具已經造好,天不亮他們就敲響鑼鼓,推著臨車向南靠近僧羅迦港的城牆。攻入港邑,他們就能殺死城內的異教徒,將這座城市徹底毀滅。
蠻人的臨車越推越近,城內邑令府的軍議還在進行。這時候又有人指著城下大聲喊叫起來:“女大王!蠻人女大王……”
潘地亞是母係國家,國中大王是個女子。母雞司晨,這在天下是絕無僅有的。天下哪怕有女子執政,也是君王年幼,太後代為執政。女子直接稱王而治國,聞所未聞。
對商賈而言,戰爭是恐懼的,但蠻人女大王的出現,又稍微減輕眾人對戰爭的恐懼。透過渠答的縫隙,宗桑看到臨車後方緩緩跟進的敵軍陣後,偌大的彩車上立著一個大大的橢圓圓環,圓環之中端坐著一個頭戴寶冠、衣裳素白的女子,她的手上沒有武器,隻有一朵白色的蓮花。
因為隔得遠,宗桑看不清女子的相貌,不過覺得她那樣雙腿交疊端坐很顯獨特。他正想問人借陸離鏡細看蠻人女大王是否貌美時,一個聲音從身後響起:“萬不可睹其目。”
是舟主猗偎的聲音,邑令府的軍議已經散了,他剛剛登城。
“敢問猗舟主,其目有何忌諱?”有人已經端起了陸離鏡,但是還沒有看。
“女王有三目,土人言之,其中一目可毀天滅地。”猗偎也是道聽途說,但說的眾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