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荊之問讓項燕無言以對,授斧鉞的時候那一言之命已經說的很清楚,就是救援趙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前提是後來的君命不可違背此前太廟的一言之命,如何判斷君命是否與一言之命相符,那就是領軍大將的權力。
救援趙國的命令很清楚,就是製止秦軍繼續伐趙滅趙,而非三國軍隊聯合趙軍與秦軍在共邑決戰。太廟授斧鉞是這樣說的,正朝朝決也是這樣定的,與齊國也是這樣約定的。齊人多智,誇大己方兵力以恐嚇秦國,然後秦國就退兵了,項燕想打也打不成。
“戰與不戰,此皆我之勝也。”魏王見項燕不悅,插言上來圓場。
“大王所言甚至,此乃我之勝也。”明堂裏原本鴉雀無聲,齊人魏人都擔心熊荊下令大軍北上擊秦,這時見熊荊反對,鬆了一口大氣的諸人立即附和起了魏王。
項燕看著熊荊,他想再言又被眾人的吵雜中遮蓋,於是一聲叱喝,整個明堂的人心頭當即一震,嚇了一大跳。熊荊也被項燕這聲叱喝嚇了一跳,他從沒想到這個平日裏恭順嚴謹的臣子竟然敢在魏國正寢裏大叫。
“大王可知,三年攻伐趙人死傷無數,五尺之卒已入行伍,今全國可戰之卒不過二十餘萬,若秦國在再伐趙國,趙國再難抵擋。”項燕所看到的,卻不是熊荊能看到的。又或者熊荊雖然能看到了,但為了政治,不得不視而不見。
“敢問魏王,”熊荊沒有正麵迴答項燕,而是問向了魏王魏增。
“不敢不敢。”魏增也被項燕那聲叱喝嚇了一跳,他不明白一介臣子怎會如此大膽。
“魏王能否相告,魏國倉稟積粟幾何?”熊荊的問題不出意外的與積粟有關,以這個時代的糧食畝產,這是一切軍事行動的支撐。
“積粟不足……不足半年矣。”迴答這個問題的魏增有些無奈,魏國不是不能積粟,而是魏國的粟不斷被齊國、楚國買走。這已是大戰後的第四年,魏國四千萬粟都沒有。
“敢問大將軍,”熊荊看向田洛,“齊國積粟幾何?”
熊荊的問題很合田洛的心意,他起身揖禮道:“齊國積粟亦不足半年。”
“哦?”田洛說的如此之少讓熊荊詫異,他記得去年齊國就有半年積粟。
“大王有所不知,去歲起我國商賈皆運糧於與趙,一年逾千萬石,故而積粟不足半年。”田洛扯出一個理由,又道:“若真與秦人戰,半年敝邑必要請粟於楚國。”
熊荊沒有再理田洛,他這是才看向項燕:“我楚國積粟如何上將軍心知肚明,共邑之戰,一戰而殲秦軍,可;然若秦軍一戰之後再戰,拖至半年以上,我當如何?”
三國當中,楚國的積粟是最多的,超過七千萬石,節省可以吃一年半,不節省那就隻能吃一年零四個月。隻是齊國人多,三國的積粟加起來,也不夠三國人吃一年。
項燕實際也知道三國糟糕的積粟現實,他就要出言爭辯時,熊荊又攔住了他。“且這是三國之積粟,趙國已經糧盡。去歲宿麥又未種,上將軍以為明年趙人以何為食?”
熊荊這個問題終於把項燕心裏最後一絲掙紮消解。有趙國在,四國勉強能說與秦國勢均力敵,如果較真,那當然是四國弱於秦國。以秦國的人口,即便敗於共邑,幾年過去也就恢複了,可如果趙國死的人太多了,沒有趙國在大河以北硬扛秦國,僅靠三國是很難維係天下局勢的。
“楚王之意是要輸糧於趙?”魏增難以置信的看著熊荊。
“然也。”熊荊很自然的點頭,“四國一體,救趙即救己。且大戰之後必有大疫,眼下天寒,疫病不出,明年春夏之交趙人無以為食,將生大疫。三國必要從大河輸糧於趙,魏國與趙國同出三晉,不會吝惜粟米吧。”
“這……”魏增本以為秦國退兵,救趙之事就結束,沒想到還要運糧。“寡人自然不會吝惜粟米。然則,趙國人丁甚多,盡魏國之力,也不能救趙。”
吞燕以後,趙國人口五百多萬,五百萬人口一個月就要吃掉七、八百萬石粟米,何況是開春到秋收有大半年。魏增心疼魏國的糧食,且就是魏國的粟米全部運到趙國,也不夠趙人吃的。
熊荊則憂心運輸,哪怕每人每月吃半石粟,五百多萬人每個月也要兩百五十萬石,這麽多粟米三國運輸不了。運輸不了的結果就是戰爭中沒有死去的趙人,很可能將在隨後的饑荒中餓死。想到這裏熊荊再道:“三國之粟足夠趙國食半年,隻是粟米雖足,如何輸運?”
“大王憂心過矣。”正寢裏廉輿等人心中巨震,感激的眼淚忍不住掉落下來,田洛則以為過。“趙人未必大饑,既是大饑,亦是半年而已。待九月、十月收粟,大饑自去。”
“救趙乃為趙國抗秦。今趙國抗秦三年,秦軍雖退,若趙人死於戰後大饑大疫,救有何用?”熊荊反駁道。不過他也不與田洛過多爭辯,“此事當盡早議於三國之朝堂。”
四國之間的聯係日益密切,很多事情都可以彼此溝通協調。熊荊雖然憂心趙國戰後大饑大疫,那也隻是憂心而已,如何運糧、如何防疫,這些事情都要四國協商解決。
項燕不再要求出兵,明堂裏氣氛頓時一鬆。魏王魏增身後的魏息在他耳邊悄言幾句,作為地主的魏增示意熊荊後舉爵:“秦人已退,三國救趙成矣。請君滿飲此爵。”
“為楚國賀!為大王賀!”魏增、田洛、廉輿等人舉爵道。
“為四國賀!為關東賀。”熊荊很得體的相答,隨即就把爵中之酒一飲而盡。
酒總是讓人興奮,這時候女樂、優伶也被魏息召了進來,一時明堂內鍾樂歌舞大起。韓國、還有魏國的大梁,春秋時乃是鄭地,所謂鄭衛之音,聽不知倦。嚴肅如項燕,聽著聽著手也禁不住合著樂色打起了拍子。樂舞之後,又有俳優侏儒上場,這些人並不來是跳舞的,而是來逗樂的,很快正寢之內便笑成一片。
食前方丈,食必佐樂,又有美人跳舞,還有侏儒逗樂,這樣的日子實在美好。然而熊荊的心情卻與眾人不同。齊國出兵的條件是恢複與楚國的聯姻,郢都正朝朝決救趙前也有此意。於是楚國的納征之禮又送了過去,熊荊仍然要娶一個從未謀麵的女人。
當一個人的恪守與他的欲求存在衝突,他該怎麽辦?是恪守不必要,還是欲求不必要?這是熊荊半個月來不停思考的問題。
不管是儒家的禮樂,楚國的靈教,或者其他道德律,楚國必然要推行其中一種,以規範鞏固臣民的思想和言行。不然隨著楚國與世界各國日益緊密的聯係,他國的宗教、希臘的哲學肯定會接踵而來。然後,他就發現自己也被套進去了。
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僅僅次於勇。然而守禮是要有代價的,尤其是君王貴族必須為此付出足夠的代價。按照太傅孔謙的教導,守禮的君王和後世修行的狂熱宗教信徒實際上沒有多少差別。熊荊當然能以君王的權力逾越孔謙的禮,更可以不顧楚國的利益不娶齊女和越女,不過這樣的念頭很快就被他拋之腦後。
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人竟然會恪守禮樂,接受兩起包辦婚姻,可笑嗎?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確實可笑。隻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人,心中必有敬畏,布爾喬亞式的兩全其美早就被棄如敝屣。接受了一種道德律後,他就要恪守到底,哪怕有些事不能如願。
“為楚王賀!為楚國賀!”魏王、齊將、趙使皆向熊荊敬酒。酒的度數再低,多喝也會醉人。
這時逗樂的侏儒已經下去,一個身著曲裾、長袂遮臉的女子忽然出現在明堂中央。樂聲再起時,她低唱起來:“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歌聲一起,熊荊如受雷擊,整個人都繃緊。他所不知道是,魏王身側的魏息正在窺視,見他的反應臉上忍不住笑起。
楚王喜歡羋玹在楚國雖是秘聞,但也不是打探不到,而羋玹當年路過大梁,在相邦子季府上,魏增、魏息都曾親眼見過。找一個長得像的女子不難,再教其唱這首已經傳遍天下列國的佳人,實際上也不難。熊荊現在看到的,就是魏國宮廷花費三年心血,調教出來的魏國羋玹。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樂聲中魏國羋玹正在旋舞,驚豔了所有人的目光,甚至連魏王魏增也有些後悔將此女送出。
“彩!”一曲終了,田洛爆喝起來,若不是楚王、魏王在場,他肯定要把跳舞的女子攬入懷中,放肆的親啃一番。
田洛的大叫把魏國羋玹嚇了一跳,她怯生生的站在了魏增身後,目光卻看向了熊荊。魏增清咳兩聲,道:“此我魏氏宗室之女。素聞楚王英武,故求一見。萱兒,還不拜見楚王。”
救援趙國的命令很清楚,就是製止秦軍繼續伐趙滅趙,而非三國軍隊聯合趙軍與秦軍在共邑決戰。太廟授斧鉞是這樣說的,正朝朝決也是這樣定的,與齊國也是這樣約定的。齊人多智,誇大己方兵力以恐嚇秦國,然後秦國就退兵了,項燕想打也打不成。
“戰與不戰,此皆我之勝也。”魏王見項燕不悅,插言上來圓場。
“大王所言甚至,此乃我之勝也。”明堂裏原本鴉雀無聲,齊人魏人都擔心熊荊下令大軍北上擊秦,這時見熊荊反對,鬆了一口大氣的諸人立即附和起了魏王。
項燕看著熊荊,他想再言又被眾人的吵雜中遮蓋,於是一聲叱喝,整個明堂的人心頭當即一震,嚇了一大跳。熊荊也被項燕這聲叱喝嚇了一跳,他從沒想到這個平日裏恭順嚴謹的臣子竟然敢在魏國正寢裏大叫。
“大王可知,三年攻伐趙人死傷無數,五尺之卒已入行伍,今全國可戰之卒不過二十餘萬,若秦國在再伐趙國,趙國再難抵擋。”項燕所看到的,卻不是熊荊能看到的。又或者熊荊雖然能看到了,但為了政治,不得不視而不見。
“敢問魏王,”熊荊沒有正麵迴答項燕,而是問向了魏王魏增。
“不敢不敢。”魏增也被項燕那聲叱喝嚇了一跳,他不明白一介臣子怎會如此大膽。
“魏王能否相告,魏國倉稟積粟幾何?”熊荊的問題不出意外的與積粟有關,以這個時代的糧食畝產,這是一切軍事行動的支撐。
“積粟不足……不足半年矣。”迴答這個問題的魏增有些無奈,魏國不是不能積粟,而是魏國的粟不斷被齊國、楚國買走。這已是大戰後的第四年,魏國四千萬粟都沒有。
“敢問大將軍,”熊荊看向田洛,“齊國積粟幾何?”
熊荊的問題很合田洛的心意,他起身揖禮道:“齊國積粟亦不足半年。”
“哦?”田洛說的如此之少讓熊荊詫異,他記得去年齊國就有半年積粟。
“大王有所不知,去歲起我國商賈皆運糧於與趙,一年逾千萬石,故而積粟不足半年。”田洛扯出一個理由,又道:“若真與秦人戰,半年敝邑必要請粟於楚國。”
熊荊沒有再理田洛,他這是才看向項燕:“我楚國積粟如何上將軍心知肚明,共邑之戰,一戰而殲秦軍,可;然若秦軍一戰之後再戰,拖至半年以上,我當如何?”
三國當中,楚國的積粟是最多的,超過七千萬石,節省可以吃一年半,不節省那就隻能吃一年零四個月。隻是齊國人多,三國的積粟加起來,也不夠三國人吃一年。
項燕實際也知道三國糟糕的積粟現實,他就要出言爭辯時,熊荊又攔住了他。“且這是三國之積粟,趙國已經糧盡。去歲宿麥又未種,上將軍以為明年趙人以何為食?”
熊荊這個問題終於把項燕心裏最後一絲掙紮消解。有趙國在,四國勉強能說與秦國勢均力敵,如果較真,那當然是四國弱於秦國。以秦國的人口,即便敗於共邑,幾年過去也就恢複了,可如果趙國死的人太多了,沒有趙國在大河以北硬扛秦國,僅靠三國是很難維係天下局勢的。
“楚王之意是要輸糧於趙?”魏增難以置信的看著熊荊。
“然也。”熊荊很自然的點頭,“四國一體,救趙即救己。且大戰之後必有大疫,眼下天寒,疫病不出,明年春夏之交趙人無以為食,將生大疫。三國必要從大河輸糧於趙,魏國與趙國同出三晉,不會吝惜粟米吧。”
“這……”魏增本以為秦國退兵,救趙之事就結束,沒想到還要運糧。“寡人自然不會吝惜粟米。然則,趙國人丁甚多,盡魏國之力,也不能救趙。”
吞燕以後,趙國人口五百多萬,五百萬人口一個月就要吃掉七、八百萬石粟米,何況是開春到秋收有大半年。魏增心疼魏國的糧食,且就是魏國的粟米全部運到趙國,也不夠趙人吃的。
熊荊則憂心運輸,哪怕每人每月吃半石粟,五百多萬人每個月也要兩百五十萬石,這麽多粟米三國運輸不了。運輸不了的結果就是戰爭中沒有死去的趙人,很可能將在隨後的饑荒中餓死。想到這裏熊荊再道:“三國之粟足夠趙國食半年,隻是粟米雖足,如何輸運?”
“大王憂心過矣。”正寢裏廉輿等人心中巨震,感激的眼淚忍不住掉落下來,田洛則以為過。“趙人未必大饑,既是大饑,亦是半年而已。待九月、十月收粟,大饑自去。”
“救趙乃為趙國抗秦。今趙國抗秦三年,秦軍雖退,若趙人死於戰後大饑大疫,救有何用?”熊荊反駁道。不過他也不與田洛過多爭辯,“此事當盡早議於三國之朝堂。”
四國之間的聯係日益密切,很多事情都可以彼此溝通協調。熊荊雖然憂心趙國戰後大饑大疫,那也隻是憂心而已,如何運糧、如何防疫,這些事情都要四國協商解決。
項燕不再要求出兵,明堂裏氣氛頓時一鬆。魏王魏增身後的魏息在他耳邊悄言幾句,作為地主的魏增示意熊荊後舉爵:“秦人已退,三國救趙成矣。請君滿飲此爵。”
“為楚國賀!為大王賀!”魏增、田洛、廉輿等人舉爵道。
“為四國賀!為關東賀。”熊荊很得體的相答,隨即就把爵中之酒一飲而盡。
酒總是讓人興奮,這時候女樂、優伶也被魏息召了進來,一時明堂內鍾樂歌舞大起。韓國、還有魏國的大梁,春秋時乃是鄭地,所謂鄭衛之音,聽不知倦。嚴肅如項燕,聽著聽著手也禁不住合著樂色打起了拍子。樂舞之後,又有俳優侏儒上場,這些人並不來是跳舞的,而是來逗樂的,很快正寢之內便笑成一片。
食前方丈,食必佐樂,又有美人跳舞,還有侏儒逗樂,這樣的日子實在美好。然而熊荊的心情卻與眾人不同。齊國出兵的條件是恢複與楚國的聯姻,郢都正朝朝決救趙前也有此意。於是楚國的納征之禮又送了過去,熊荊仍然要娶一個從未謀麵的女人。
當一個人的恪守與他的欲求存在衝突,他該怎麽辦?是恪守不必要,還是欲求不必要?這是熊荊半個月來不停思考的問題。
不管是儒家的禮樂,楚國的靈教,或者其他道德律,楚國必然要推行其中一種,以規範鞏固臣民的思想和言行。不然隨著楚國與世界各國日益緊密的聯係,他國的宗教、希臘的哲學肯定會接踵而來。然後,他就發現自己也被套進去了。
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僅僅次於勇。然而守禮是要有代價的,尤其是君王貴族必須為此付出足夠的代價。按照太傅孔謙的教導,守禮的君王和後世修行的狂熱宗教信徒實際上沒有多少差別。熊荊當然能以君王的權力逾越孔謙的禮,更可以不顧楚國的利益不娶齊女和越女,不過這樣的念頭很快就被他拋之腦後。
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人竟然會恪守禮樂,接受兩起包辦婚姻,可笑嗎?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確實可笑。隻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人,心中必有敬畏,布爾喬亞式的兩全其美早就被棄如敝屣。接受了一種道德律後,他就要恪守到底,哪怕有些事不能如願。
“為楚王賀!為楚國賀!”魏王、齊將、趙使皆向熊荊敬酒。酒的度數再低,多喝也會醉人。
這時逗樂的侏儒已經下去,一個身著曲裾、長袂遮臉的女子忽然出現在明堂中央。樂聲再起時,她低唱起來:“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歌聲一起,熊荊如受雷擊,整個人都繃緊。他所不知道是,魏王身側的魏息正在窺視,見他的反應臉上忍不住笑起。
楚王喜歡羋玹在楚國雖是秘聞,但也不是打探不到,而羋玹當年路過大梁,在相邦子季府上,魏增、魏息都曾親眼見過。找一個長得像的女子不難,再教其唱這首已經傳遍天下列國的佳人,實際上也不難。熊荊現在看到的,就是魏國宮廷花費三年心血,調教出來的魏國羋玹。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樂聲中魏國羋玹正在旋舞,驚豔了所有人的目光,甚至連魏王魏增也有些後悔將此女送出。
“彩!”一曲終了,田洛爆喝起來,若不是楚王、魏王在場,他肯定要把跳舞的女子攬入懷中,放肆的親啃一番。
田洛的大叫把魏國羋玹嚇了一跳,她怯生生的站在了魏增身後,目光卻看向了熊荊。魏增清咳兩聲,道:“此我魏氏宗室之女。素聞楚王英武,故求一見。萱兒,還不拜見楚王。”